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994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docx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

第十章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系统的讲授和讨论,令学生掌握教会教育、洋务教育与维新教育的起源于发展。

【内容提要】

一、教会教育

(一)传教士东来

传教也给封闭的中国带去文明!

明清之际是西方殖民势力向世界各地大规模扩张的时期,也是东西文化开始猛烈碰撞的时期,同时又是近世基督教伴随着殖民势力向东方发展的高潮时期。

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他们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其中包括天文历法、代数、几何、望远镜、钟表、地球仪、地图、医药、水法、机械玩具以及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作为敲门砖,赢得了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士大夫的好感与同情,并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因此,当时是基督教在中国发展比较顺利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与西方的正式思想文化交流开始的时期,传教士在其中所起到的媒介和桥梁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

但是也应当指出,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并不是最理想的。

他们深受宗教神学的限制,传给中国的只能是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官方的神学宇宙构图,而不是近代科学的宇宙构图。

例如,伽里略——牛顿体系、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巴思伽的概率论和牛顿、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学等,虽然在欧洲早已为人熟知,但在中国却是直到近代才为学者了解。

尽管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并不是为了传播近代科学知识,但在无形中开阔了一批中国青年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

中国也开始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封闭型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

其中西方教会在中国办的各种学校就直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与传统观念!

(二)近代第一所在华兴办的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

最早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可追溯到1594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建立的圣保禄学院,但它主要是培训西方传教士的。

19世纪初,基督教伦敦会派遣马礼逊(RobertMorrison)到东方传教。

1818年,马礼逊在马剌甲创办英华书院,面向当地华人教学,并于次年完成了《圣经》新、旧约全书的中文翻译工作。

马礼逊去世后,1836年,在广州的西方人发起成立了“马礼逊教育会”。

1839年底,被命名为“马礼逊学堂”的中国第一所西式学校在澳门正式开学,主持校务者为美国人勃朗(W.R.Brown)。

第一批共招收6名学生,都是穷人子弟,我国最早的留学生容闳和第一个西医黄宽就在其中。

英国侵占香港后,马礼逊学堂也于1842年迁到香港。

课程有国文、英文和算术,后增代数、几何、地理、历史、生理、音乐等,它开创了教会在华办学的先声。

(三)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早期的教会学校仅限于开放的通商口岸,规模很小(学生几人至几十人),附设于教堂中,且多是小学程度,招生对象多为穷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

较著名的除马礼逊学堂外,还有天主教在上海办的徐汇公学(1850年),长老会在宁波办的崇信义塾(1845年),公理会在福州办的格致书院(1853年)等。

(四)教会学校的教学

教会学校的办学因国别、教派和程度、专业的不同,教学内容也有差异。

就中小学程度的学校而言,总的来看课程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宗教课,通常都是教会学校的主课。

学《圣经》及各种宗教书籍、教义,还要参加宗教仪式和宗教集会,以及教会组织的传教活动。

宗教课不及格不能升级,违犯教规者,轻则体罚,重则开除,甚至还要追缴学杂费。

许多学校诱迫学生信教,对不入教的则多方歧视。

第二类是传统的中国经学课。

请一些信教的旧儒生讲课,从《三字经》读起,一般都要读完《四书》,女校则读《女儿经》。

开设传统经学课原本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中文能力,后来也是为了更好地将宗教奴化教育与旧的封建礼教相结合,这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成反动同盟的体现。

第三类是近代的科学文化课。

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绝大部分学校开设外语,而且份量很重,到高年级已可用外语进行教学了。

科学文化课的教学也是着眼于培养为传教和列强侵略利益效劳的人,但教会学校毕竟是在中国最早传授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学校,校园文体活动也很活跃,它培养出来的人在知识和智能上远胜过封建学塾培养的旧式文人,而且为中国新式学校的创办提供了借鉴模式,从这一意义上说,它也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五)教会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中国最早的女子教育也是因为传教士传入的西方民主思想才开始的。

中国以前不是完全没有女子教育,但限于富裕人家的家庭内部,且内容狭隘。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传教士郭实腊的妻子在澳门收容了几个穷人家的女孩,开办女子读书班。

这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展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

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育,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对当时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体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它突破了几千年来的禁锢,开了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的先河。

(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

在南方开办了两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校,这就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传教士还带来了中国最早的盲校和盲文、聋哑学校和手语。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传教士穆威廉(HillMurray)在北京成立启明瞽目院(HillMurrayInstituteforTheBlind解放后改名为北京盲校),这是我国第一所盲校。

有位中国盲教员将盲字排出北京话的全部音节四百一十多个,人们称它为“康熙盲字”(也称北京盲字“或协和盲字”)。

这是最早的汉语盲文的开端.一八九八年,女传教士岳艾美(国藉不详)在福州成立盲校。

她以拼音方法制字过一套拼写闽南话的“福州盲字”.这是我国盲文有分词形式的先声。

中国的聋哑人用手语进行表达一直是随意的,不规范,不统一。

我国最早创建规范的手语并建立最早的聋哑学校的是西方传教士。

1887年(清光绪13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创办聋哑学校,并搜集中国聋人手势,同时将手指字母传入中国。

这是我国手语应用和聋人教育的开端。

中国最早的图书馆与传教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代也有藏书楼,但是其功用是储藏,与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大相径庭。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最早最著名的是西什库教堂北堂图书馆。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的教堂机构和教会大学中创建了一座座令中国的藏书家瞠目结舌的明显居于先进水平的新式图书馆。

其阅览规则,图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图书在民众中的流通状况和藏书利用程度与当时大清帝国的古代藏书楼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对于开启民智起了巨大的作用。

教会大学比中国自办的现代新制大学建立时间早,有些大学与美国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乃尔大学等有联系,因此诸如教学体制、院系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参考书等,都是直接从美国移植到中国来的。

{苏州东吴大学(1901)、武昌文华大学(1903年)、广州岭南大学(1904年)、圣约翰大学(1905年)、华北协和女大(1905年)、上海沪江大学(1906年)、南京金陵大学(1909年)、杭州之江大学(1910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1910年)、武昌华中大学(l910年)、长沙湘雅医学院(1914年)、福州华南女大(1914年)、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燕京大学(1919年)、福州协和大学(19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1920年),等等。

}它们把一系列西方的新科学介绍到中国。

例如,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创设的农学院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对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研究;湘雅医学院、齐鲁大学和华西协和大学的医学院等对西医学人材的培养;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战前一直是亚洲最大最完备的医学教育中心;一些教会医学校还首先在中国讲授护士学并培养护士;燕京大学是社会学和新闻学领域的先驱;武昌华中大学首先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并在中国小型图书馆中推广了修订的杜威分类法;还有商业、工商管理、西方历史、西方文学、拉丁文等课程大都是教会学校首先设置或具有特色的。

燕京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挂勾建立的“哈佛燕京学社",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特色和贡献。

教会学校提倡妇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打破封建门第观念等……总之,传教士们、教会学校或教会为中国走向文明进步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所有群体。

不可否认,就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来说,他们是对中国的近现代化贡献很大,甚至可以说,随着他们的到来也揭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二、洋务教育

(一)洋务学堂的创立与发展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轨迹,一般认为从洋务教育开始,经历近代化与封建主义的多次交锋,最终在民国教育时期完成了从传统教育向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转变。

教育近代化,其内涵是推翻封建主义教育之旅,行资本主义教育之新。

  

1、洋务学堂产生的背景

(1)两次鸦片战争

(2)清政府内忧外患

(3)洋务派

(4)洋务运动

(5)创办军用民用工业需要大量的人才

(6)洋务学堂

2、洋务学堂概览

(1)外国语学堂  

(2)军事武备学堂

(3)技术实业学堂

    3、京师同文馆

   ①时间:

1862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

    ②目标:

洋务人才(外国语人才和外交官)

    ③教学内容:

“西文”、“西艺”。

京师同文馆之所以带有资本主义因素,就是体现在“西学”课程上。

特别是1876年制定的“八年课程计划”。

    4、洋务学堂的主要办学特征

 

(1)“中道西器”的人才培养模式

(2)短期应急的教育价值追求

(3)办学的基本要素逐步向现代教育转换

(4)分散性与封建官僚性并存

5、洋务学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

a.洋务学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冲击了陈腐的科举制度,促使传统书院进行改造。

b.洋务学堂使中国近代教育避免了殖民化的前途,代表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c.洋务学堂产生的新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

消极作用:

a.片面的科学教育导致对西学学习浅薄

b.拒绝对传统的变革导致人文教育的衰落

(二)洋务留学教育

1、洋务留学运动的必然性  

   

(1)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需到外国耳闻目睹、学习考察。

    留学教育也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洋务派认为,要熟悉西方情况,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只在国内办学还不够,需要到外国去耳闻目见。

    

(2)“师彼长技”,以求自强。

    首先是培养外交人才和加强海防的需要。

经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入侵,清廷急需一批善于和侵略者打交道的外文人员;同时,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的威胁,清廷急需创办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学习西方的东西,自然以亲赴外国受教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

    其次是洋务事业的需要。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洋务实践过程中,深感科技人才缺乏,而要培养一批掌握国外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选派人员“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便能“业成而归”。

    此外,1868年签订的《蒲安臣条约》第七条规定:

“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

”这又为留学教育提供了条约依据。

    2、两次留学生的派遣

    

(1)派遣幼童赴美留学(1872、1873、1874、1875四批)

在洋务派主持下,自1872年至1875年共选派四批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留学,是为中国官派留学生的开端。

原定留学期限为十五年,后因顽固派的攻击反对,加之美国掀起排华逆流,赴美又同遂于1881年下半年先后“凄然返国”。

同治十年(1871)曾国藩、李鸿章等据容闳“教育计划”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酌议章程折》,并附有《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款。

派遣幼童留美的目的是“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二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规定在“上海设局经理挑选幼童、派送出洋等事”,每年选送幼童30名,4年计120名,15年后每年回国30名。

清政府准命刘翰清总理沪局(又称上海西学局,是幼童留美预备学校)事宜,并在沿海各地挑选聪颖幼童;准命陈兰彬、容闳为赴美留学正、副监督委员,驻美国负责管理留学幼童工作。

    1872年7月,容闳先行至美国作留学幼童的安置,并在斯不林非尔设立了中国留学时务所。

同年8月11日,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詹天佑、容尚谦等30人,经过上海预备学校培训后,由监督委员陈兰彬带领赴美。

这些幼童先分配至美国教师家学习英文,合格者可进入美国学校,不合格者留在教师家庭继续学习。

第二、三、四批幼童也分别于1873年6月12日、1874年11月17日和1875年10月14日赴美。

    留学教育作为推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全新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传统教育观念及代表旧势力的当权人物的重重阻挠。

从容闳向曾国藩提出留学计划,到肄业章程的拟订,监督人选的任命,以至幼童课程安排、生活方式管理等,整个过程始终充满矛盾和斗争。

陈兰彬任监督时,对幼童随美国教师家庭去教堂瞻礼、祈祷以及平时的游戏、运动、改装等问题上与容闳“时有摩擦”。

当时因幼童私剪辫子等原因而被取消留学资格遣送回国的就有九人。

为避免幼童被洋化,规定在外国学校学习“西学”之外,还须在留学监督领导下“随时课以中国文义”,如《孝经》、“五经”、《国朝律例》及《小学》等遇有节日则监督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甚至早晚要拜孔子神位,惟恐幼童因“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已先沾其恶习”。

陈兰彬推荐的新监督吴子登思想更为顽固,认为留美幼童“放浪淫佚”,都已“美国化”,再如此发展下去,“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易于国家,并且有害于社会”。

在陈的建议下,清政府于1881年7月下令,撤回留美幼童,关闭留学时务所。

这样,留美120幼童,除先已撤回、病故及少数不愿回国的26人外,余下的94人分三批撤召回国。

    此外,幼童留美夭折,也有国际背景。

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是有条约依据的。

1868年签订的《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也称《蒲安臣条约》)第七条规定:

“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人民一体优待。

”可是,19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反对华工的风潮,国会还通过了禁止华工的议案。

1878年,容闳向美国政府提出,选送一部分中学毕业生进入美国陆海军学校学习,而遭到美国政府拒绝。

这样,留美学生既不可能学到洋务派所期望的军政、船政之学,又所谓“沾染洋习”,再加上顽固派背着容闳“日通消息于北京”,从中破坏,“留学时务所之运命,于是告终,更无术可以挽回矣”。

    总之,幼童赴美留学,从第一批出洋起至回国,共经十个年头,尽管荜路蓝缕,半途夭折,但毕竟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声。

因此,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派遣留欧学生(1877、1881、1886、1896福建船政学堂四批)

    在选派幼童赴美留学的同时,福州船政学堂也派出十八名学生赴法国学习制造轮船,派出十二名学生赴英国学习驾驶。

1876年李鸿章也选派七名年轻的中下级军官赴德国学习陆军。

这是近代中国人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始。

    洋务派派遣的这批留欧学生,自1879年之后陆续回国。

他们回国后,曾对近代中国社会起过重要的影响。

(三)洋务留学教育的意义及成效

1、意义:

(1)洋务留学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重大突破。

(2)留学教育冲破了曾经闭塞保守和自满自大的旧思想,为以后形成留学制度开了个好头。

(3)引进西方的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并且逐步被中国教育界接受和吸收。

2、成效:

(1)让中国的近代工业有了一批科技人才。

(2)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的著作并接受到中国来。

批判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对中国的思想有启蒙作用。

(3)有大量的企业管理人才。

(4)有大量的外交人才。

三、维新教育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早期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以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为主要代表人物。

    

(一)维新教育思想

    维新教育运动是一场政治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文化改良运动。

所谓维新,就是企图在不改变清朝封建统治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这一思潮主要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

他们主张将教育改革作为变法之本,因而积极倡导新学,在文教领域里形成了资产阶级的维新教育运动。

    1、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革科举制度

    康有为:

“今日之患,在民智不开,故士虽多而不可用,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

    这种八股取士,使人不读秦汉以后的书籍,不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形,从而使官吏不能应变,不能为实事。

他主张废八股,改试策论,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严复:

八股取士三大害处,“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

    2、兴学校,倡导设立完整的学校系统,重视师范教育、女子教育

    梁启超: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康有为《大同书》的学校体系:

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

    严复:

教育应分三段的计划

    3、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

    严复: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梁启超: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康有为:

“定宪法以出政治,明格致以兴艺学。

    

(二)维新教育实践

    积极倡导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将教育改革的主张付诸实践。

    1、设报馆:

    《中外纪闻》、《时务报》

    2、建学会:

办学会主要是为了广集维新力量。

强学会

    3、办学堂: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中,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

其中著名的有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1897年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时务学堂”,1894年严复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年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8年陈芝昌在广州创办的“时敏学堂”,1898年经元善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学”等。

   (三)维新教育改革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决定变法,是为“百日维新”的开始。

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的影响下,颁发了许多“除旧布新”的变法诏令。

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如下:

    1、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2、讲求西学

    3、建立新式学堂

   (四)维新教育意义

    1、政治意义:

是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运动,揭露了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促进了思想解放。

    2、教育意义:

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冲击了封建文化,推动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

    3、说明教育救国的不可行

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封建官僚的抵制或阳奉阴违,另一方面废八股,改祠庙为学堂触及了一些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教育改革法令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没有真正落实,除湖南等个别地区外,法令在大多数地区不过是个具文。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教会教育、洋务教育和维新教育的内容。

2、难点是教会教育、洋务教育和维新教育的异同。

【教学方法】以讨论法为主,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

1、简述留美幼童和留欧学生命运的异同及其原因?

【检查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和要求】通过课后讨论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难点和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