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69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doc

中国教育简史教案 

 

绪论

教学要求:

1、明确学习中国教育史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内容:

1、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对象

2、中国教育史学科性质和特点

3、中国教育史与教育学科的关系

4、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2、理解中国奴隶制社会教育的特点

3、掌握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教学内容:

1、中国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1-1中国教育的起源

源于生产、生活“教民以鱼”、“教民以猎”、“教民农作”。

(考古、时间、记载)

1-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教育内容简单

主要教育手段口耳相传

1-3中国学校教育的产生

产生条件:

脑力劳动者、教育事务复杂、文字丰富

学校类型:

“成均”、“庠”、“序”、“校”

2、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勃兴

2-1“学在官府”奴隶社会教育特征

(1)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2)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3)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学在官府”作为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有着学校由政府主办这一层含义。

但是,其范围要比后世所说的官学要广泛得多。

“学在官府”的“学”,从其本义来说,并不指学校,而是指学术、典籍等。

由于学术、典籍等都为朝廷及各级政府所把持,因此普通百姓根本无权享受教育,民间无学术,更无学校教育。

此外,“学在官府”还体现在官师不分上,即官吏既是行政官员,又是学校的教师,而后世的官学,只是属于官方主办的学校,教师虽然也可能有一定的官品,但多数是专职教官,不见得兼任其他行政职务。

2-2西周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

“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到汉代以后,人们也把经孔子整理过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称为“六艺”,有人把西周时的“六艺”称为“旧六艺”,而把孔子的“六艺”称为“新六艺”。

“六艺”教育传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3私学勃兴

产生的原因:

贡献:

(1)冲破学校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教育对象

(2)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结构中分离出来,迈出独立化的第一步。

(3)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

(4)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产生重大变化。

2-4养士与稷下学宫

(1)士的分析

其身份等级、来源、能力作用

(2)稷下学宫办学特色作用、意义。

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

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以充分宽松的文教政策,追求学术自由、百家争鸣,使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是稷下学宫尊师重道。

稷下学宫招致列国名流,汇集百家伟说;又是一个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齐国国立大学”,是由西周官学、春秋私学,通向西汉太学的过度形式。

一身而二任的稷下学宫既有私学的性质又有官学的性质,它自然而然地继承和发扬了私学的特点,即兼容并包、来去自由,并形成了百家争鸣、自由辩论的局面。

西汉大学者刘向在《别录》中说:

“齐有稷门,城门也。

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

”即是指各派学者定期聚会,探讨学术问题。

齐国统治者也打破门户之见,吸收列国诸子各派,不给稷下学宫师生以任何政治压力与限制,不依其好恶独尊一家,而是对各学派平等看待,并设法从各种角度来汲取营养。

正由于当时齐国统治者为稷下学宫的先生们创造了讲学、著书、争鸣的良好条件,儒、法、道、名、阴阳、黄老学派,在这个高等学府里相互诘难。

稷下学宫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兼容并包各学派的办学方针,由于各派名流所随弟子多者千数百人,少者也有几十人或数人,在稷下群徒讲学,年深日久,自然而然形成许多规章制度。

《管子•弟子职》“言童子入学受业事师之法”(朱熹语),而郭沫若则认定《弟子职》“当是齐稷下学宫之学则”(孟宪承:

《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它记述了学宫弟子起居、受业、应客、坐立、进退、用餐、洒扫、执炬等礼节的内容,详细规定了在各种场合下学生尊师敬长的言行规范,开了中国学校教育专定学生“守则”和“规范”的先河。

它成为后世官学、私学、书院制定学则、学规的范本。

这表明稷下学宫已成为有较完整的体制,有组织、有领导、有严格规章制度的较为正规化的学校

《学记》是先秦时期集中地、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的一本专著,也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更是稷下学宫长期办学经验的结晶。

它以简练的文字,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教育和教学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3、孔子的教育思想

3-1孔子生平-政治观和人生观

孔子的政治思想:

《尧曰篇》“谨权量,审法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交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溯到孔子。

他对教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五个方面:

关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

这是我们掌握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线索。

3-2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首创私学:

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

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他总结了教育实践

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孔子教育内容体系:

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

•教材:

《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经”,后“乐”失传,称为“五经”。

•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

立志有恒、自省自克、改过自迁。

•教学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诚实谦虚。

3-3孔子语录解释: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

因为在孔子看来,既然人性相近,则人人皆有向善的可能性,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施以教育。

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

(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说:

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当然,如果不优秀的话,就会很吃力,也就悠闲不了了,两者并不绝对矛盾。

不过后来说起学而优则仕,最通常的意思还是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4-1孟子:

鲁国邹人,为子思(孔子孙子)的弟子,与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七篇,记录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但是,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仅有仁义礼智的四个善端是不够的。

人之贤愚,还取决于能否对这种先天的善端加以保存和扩充。

如果自暴自弃,或者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失掉这种善端。

教育的社会作用:

“得民心”。

“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

“求放心”。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

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即找回丢失的善的本性,因此他说: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强调“思”的作用。

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

持志养气的志向、动心忍性的意志、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内省。

教学原则与方法:

深造自得、盈科而进、专心有恒、教亦多术。

4-2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更侧重于“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本来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

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人性本恶,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后天人为的努力来转恶的本性,他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就叫“化性起伪”,伪是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这就把“性”与“伪”分开了。

任何人只要肯作出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彻底改变本性,成为圣人,故“涂之人可以为禹”。

4-3荀子的教学思想:

•注重“积”、“渐”。

•问、见、知、行的教学过程。

•虚壹而静,专心有恒的学习态度。

•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思维方法。

5、墨家、道家和法家教育思想

5-1墨家:

“显学”,强调忠诚团结,求天下利为核心,自我磨练。

教育作用“染丝说”;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具有“兼爱”,内容:

“辩乎言谈”,“三表法”。

教学原则与方法:

主动施教、创造精神、强力而行。

5-2道家:

老、庄“绝学”的出世主义,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的,而他所理解的“学”是非自然的,是违背“道”的本质的,所以必须“绝学”,才能回归自然。

二是老子认为“道”的本质特征是: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而“学”则是人为的,尤其是儒家的仁义孝慈忠的教育,不仅不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且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活动。

所以必须“绝学”。

“为道”与“为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老子认为:

为学是使人的知识增多,而为道是使人的知识与欲望减少,两者是根本不同的,这就应该让人们把一切知识忘记,真正做到“绝学无忧”。

教育作用:

破坏自然、违背人性。

应当“教循自然”。

5-3法家:

李悝、商鞅、韩非子的:

“壹教“思想,认为”性恶”主张“制民”,法家提出了以“耕战”为基本内容的法治教育,以反对儒家的礼治教育,要求“更礼以教百姓”、“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提出:

以官吏“为天下师”,“使学读法令”,主张以法家思想作为“壹教”,以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统一的政治需要。

韩非更是明确提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思想。

除了法律教育外,不要其他教育,除官吏以外,不要有其他教师。

但教育并不等于法律,教师也不同于官吏,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以法代教”、“以吏代师”,否定了一般教育的作用。

6、《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6-1《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三纲领八条目

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完整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教育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