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6276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docx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修二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同步练习

2-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1~2题。

1.若早期钢铁工厂设于甲地,其主要优点是(  )

A.接近煤铁产地B.靠近市场

C.水运便利D.劳工众多

2.现规划建一大型炼钢厂,该厂需要进口大量质优价廉的铁砂,并出口钢铁产品,则建于何处最佳(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有露天煤田及表层铁矿。

第2题,据图可知,丁地位于海湾处,且有铁路连接,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下图示意“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构成比例”。

完成3~4题。

3.关于工业模式①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高

B.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C.为了降低成本,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D.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4.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组合正确的是(  )

A.鞋帽厂——①B.水果加工厂——②

C.印刷厂——③D.炼铝厂——④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工业模式①中科技要素占的比例最大,是技术密集型工业,该类工业研究开发费用往往较高。

第4题,据图可判断出:

工业模式①是技术密集型,模式②是原料(资源)密集型,模式③是劳动密集型,模式④是市场因素比重最大。

水果易腐烂变质,不适合长距离运输,需要就地加工,水果加工厂宜布局在原料地。

B项正确。

(2012·安徽省皖南高三联测)读“我国山西某市工业生产的集聚效应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规模和企业联合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图示各个企业间都存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③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

④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

⑤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6.关于该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下游企业联系紧密,不需要与外界工业进行联系

B.该工业区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体现了工业的清洁生产

C.该工业区的生产重点是制造业

D.该工业区以煤炭为中心,接近消费市场

答案:

5.C 6.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集聚有利于企业间的协作,同时能够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社会消耗等。

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工业联系紧密,但也需要与外界工业进行联系;该区域的生产重点是煤炭和钢铁企业;本区的工业生产接近原料产地。

(2012·陕西五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

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

据此回答7~8题。

7.M城市和N城市发展石化工业的主导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劳动力和市场B.科技和原料

C.科技和劳动力D.市场和原料

8.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原料资源短缺B.工资成本上升

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需求减小

答案:

7.D 8.B

解析:

根据位置与轮廓特征判断,S国是伊朗。

M市是伊玛目鲁德,这里没有处在石油产地,而发展石化工业主要是接近消费市场。

N市是阿巴丹,这里靠近油井,原料丰富。

伊朗服装经营方式的变化在于本国经济发展快,劳动力成本上升;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力更廉价,生产成本更低。

(2012·福建省漳州市五校联考)下图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成本曲线图”。

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

据此完成9~10题。

9.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A.a、b、c   B.b、a、c   

C.c、b、a   D.c、a、b

10.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9.D 10.B

解析:

距市中心(市场)越近,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越高、运费越低,其中土地成本在市中心突出的高,因此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c、a、b。

工业应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方,通过比较,图中②地成本最低。

读“某工业部门区位要求及其所在地的地方条件比较表”(“◎”号表示指向性因素,“×”号表示重要因素,“○”号表示一般因素),回答11~12题。

区位因素

原料

劳动力

工厂用地

燃料

交通

市场

水源

区位要求

×

×

×

地方条件

11.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水果罐头制造B.高级服装制造

C.石油化工D.有色金属冶炼

12.此地拟将该工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利用便利交通,扩大原料进口

B.发展下游产业,拓宽消费市场

C.大量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D.分散布局企业,减小生产规模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1题,读表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指向性区位因素是市场,说明该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水果罐头制造、高级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四个部门中,只有石油化工是市场指向型企业。

第12题,石油工业是传统工业,生产规模较大,不宜分散且分散后不利于该地主导产业的培育,故D项不合理。

(2012·北京海淀期末)天津是我国传统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我国第一辆自行车诞生在此。

进入21世纪,天津已陆续引进企业33家,吸引投资55亿元,建成集研发、生产、交易、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自行车创意产业基地。

回答13~15题。

13.该自行车产业基地建在天津的原因是(  )

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②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③政策扶持,吸引力强④矿产丰富,原料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4.该产业基地的建立,反映出自行车产业的(  )

①集聚现象②分散现象

③产业升级④产业转移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5.此类产业基地的建立,对天津市发展的影响是(  )

A.增加就业压力

B.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

C.减轻大气污染

D.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答案:

13.A 14.B 15.D

解析:

第13题,自行车生产与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无关。

第14题,多家自行车企业落户天津,反映了产业的集聚现象,同时该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创新,促进了产业的升级。

第15题,自行车产业基地的建立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天津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2011·江苏T28)图甲为“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解析:

(1)题,由图甲及图上的说明可知,佛山市工、农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邻近广州方向多为工业,佛山市区以西多为农业。

(2)题,改革开放之初,外商在此投资较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位置、交通、政策、劳动力、侨乡等。

第(3)题,考查工业集聚的优点。

第(4)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出区的有利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回答。

17.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图1为“包头位置示意图”,图2为“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包头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分析包头市1954~1964年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3)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简述包头作为工业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答案:

(1)①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稀土资源;②接近煤炭能源基地;③为铁路枢纽,交通便利;④紧临黄河,工业用水方便;市场广大。

(任答四点即可)

(2)地价低;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工业部门在空间上集聚,协作条件好;远离旧城区,有河流作为隔离带,大气环境污染小;有河流经过,用水方便。

(任答四点即可)

(3)包头市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与能源面临枯竭,水源不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