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6017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31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docx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

9.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2个字。

2.初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理解体会古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理解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读准读通,读出节奏

1.出示单元导语“处处留心皆学问”,齐读,说说意思。

2.指名读三首古诗,相机学习书写以下生字。

(板书诗题)

“暮”(日字底)

“吟”(右边是个“今”)

“缘”(右上部是两笔:

撇折,横折)

“降”(右下部分是三笔:

横,撇折,竖)。

“费”(第三笔是竖折折钩)

3.自由读三首古诗,用读的方式来观察,思考:

哪些字音要关注,哪些词语间要停顿,哪些词语要重读,哪些字要拉长音来读。

要点1:

“身”,虽不是生字,但把它的前鼻音读准,就可以避免误写成“生”,也可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要点2: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阳”“中”拉长音,重读“铺”,可以铺陈出诗中画面。

要点3:

“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中”拉长音,重读“此山”,可以产生耐人寻味的感觉。

要点4:

“雪/梅”,两字间稍作停顿。

学习活动二:

紧扣观察,读懂诗意

1.默读三首诗,读懂诗意。

(1)理解《暮江吟》。

提示:

在借助注释的基础上,结合插图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要点1: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碧绿一半殷红。

要点2:

月相是蛾眉月

(2)理解《题西林壁》。

提示:

在借助注释的基础上,梳理作者的观察角度。

(横看、侧、远近高低)

(3)理解《雪梅》:

借助注释理解。

要点: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提问:

这三首诗的作者分别是在什么时间观察的?

各自观察了哪些景物?

古诗

观察时间

观察的景物

《暮江吟》

秋天:

黄昏一深夜一黎明

残阳、江、露、月

《题西林壁》

夏天

庐山

《雪梅》

初春

梅、雪

相机归纳:

学古诗也需要观察。

有些信息明白如话,有些信息需要连贯思考,而没有信息的就需要查阅资料。

3.提问:

这三首诗中的观察有何不同?

要点:

《暮江吟》中的观察有连续性;《题西林壁》中的观察角度多变;《雪梅》中的观察凸显特点。

4.自由朗读古诗。

提问:

这三首诗都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你能说说美在何处吗?

要点1:

《暮江吟》,抓两类词语,一类是直接描写颜色的词“瑟瑟”“红”,另一类是能想象出颜色的词“残阳”“露”“真珠”“月”,从而体会诗中的绚丽之美。

(板书:

颜色绚丽)

要点2:

《题西林壁》,抓“横”“侧”“远近高低”的意思,体会庐山的变化之美。

要点3:

《雪梅》,抓“未肯降”“费评章”这一组带有因果关系的词语,体会梅和雪的活泼之美。

相机小结:

感受“美”,就要注意观察。

观察诗中的关键词,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把画面丰富起来,这是把古诗读到“心”里的好方法之一。

5.分小组读古诗,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当的停顿读出诗中所写的美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深入学习古诗,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能通过对古诗的反复诵读,感受三首古诗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4.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情古诗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深入学习古诗,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想象三首古诗的画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感情古诗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

取“眼中景”,化“笔下诗”

1.朗读三首诗,提问:

诗人是如何把眼中的“景”变成笔下“诗”的?

都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

要点1:

《暮江吟》,圈出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引导学生思考在自然界中,“露”和“月”究竟哪个在时间上先出现?

体会诗人总体上以时间为线,按格律的需要来排列景物的写法。

抓住“露似真珠”“月似弓”,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

相机追问:

“铺”能不能换成“照”“射”“映”?

为什么?

(“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要点2:

《题西林壁》,引导学生抓住“横”“侧”“远近高低”,说说诗人看庐山的多种角度。

要点3:

《雪梅》,引导学生抓住“争春”“未肯降”,想象“梅”“雪”的语言、神态、动作,用自己的话语补充诗中的留白之处。

引导学生抓住“三分白”“一段香”,说说诗人“费评章”的理由。

2.学生自由组合读古诗。

学习活动四:

就“笔下诗”,成“心中理”

1.朗读三首诗,提问:

有哪两首诗蕴含哲理?

是什么哲理?

说说理由。

(1)通过连线的方式,把哲理和相对应的古诗连起来。

板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引导学生联系相关诗句说说蕴含的哲理。

2.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两首诗。

3.交流各自积累的含有哲理的诗句和蕴含的相关哲理。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出真知。

4.拓展阅读《乐游原》《登飞来峰》,找到含有哲理的诗句读一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人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有长远的眼光。

板书设计

9.古诗三首

《暮江吟》颜色绚丽

《题西林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雪梅》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精彩片段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和朗读,感受到了诗人的“眼中景”。

这些景色又是被诗人用怎样的方法写出来,从而变成“笔下诗”的呢?

大家可以再次通过读的方法来进行思考。

(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并思考)

师:

谁先来说?

生:

《暮江吟》是诗人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都罗列了出来。

师:

我欣赏“罗列”这个词,说明诗人对于这些景物是有自己的安排的。

你能代诗人说说都安排了哪些景物,又是根据什么安排的吗?

生:

写了残阳、江水、露珠、月。

根据什么安排的我说不出来了。

师:

没关系,请坐。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几个词,谁有发现?

生:

我好像发现了诗人是从黄昏写起的。

生:

再然后就夜深了。

因为有露珠了,月亮也出来了。

师:

露珠和月亮哪个先出现呢?

生:

是露珠,因为诗人先写的是露珠。

生:

不对,先出现的是月亮。

因为露珠要在黎明时分才会出现,那个时候月亮已经下山了。

师:

那白居易为什么还要把露珠和月亮同时放在一句诗中,还要把露珠排在月亮前面?

生:

没想过这个问题。

生:

因为他是诗人,诗歌有格律,他只能这么写。

师:

原来要把眼中景变成笔下诗有时还需重新给景物排排队。

生:

不过大体上还是时间顺序嘛!

师:

对啊,诗人就是以时间为线,把他眼中看到的残阳、江水、露珠和月亮,一个一个地,根据格律的需要串了起来,这是一个多么巧妙的方法啊!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有什么方法?

生:

我感觉这首诗的颜色很美。

师:

都有哪些颜色?

生:

青绿色和红色。

师:

没了吗?

生:

(犹豫)好像没了。

师:

再找找。

生:

哦,还有白色和金黄色。

师:

这才对嘛。

来,闭上眼睛,感受这四种颜色给你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你觉得这是上了色的水墨画还是上了色的工笔画呢?

生:

是上了色的工笔画。

师:

这个感觉对吗?

我们来听听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对该诗的评价。

他说:

“诗有丰韵。

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

可谓工微入画。

”这个观点和刚才发言的同学一致吗?

生(齐答):

一致。

师: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感受这幅绝妙的工笔画。

点评:

虽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但如何在古诗中落实这个人文主题,确是颇有难度。

教师从引导学生给《暮江吟》中的景物排排队的做法开始,让学生主动发现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从而领会到诗人就是以时间为线,把他眼中看到的残阳、江水、露珠和月亮,一个一个地,根据格律的需要串了起来,这是一个有创意的设计。

这样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既做到了“留心”观察,又长了理解诗歌表现方法的“学问”,很是巧妙。

除此之外,教师让学生根据诗歌中的颜色进行“水墨画”和“工笔画”的选择,顺势引出杨慎对该诗的评价,提高了学生对该诗的审美理解。

10.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概括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谈话导入,梳理全文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由认识的同学向大家介绍这种植物的名称和特点。

2.学写“虎”字,明确该字是半包围结构。

(板书:

爬山虎的脚)

3.出示词语:

茎叶柄叶子

(1)把词语读正确。

(2)发现共同点:

植物的几个部位的名称。

(3)出示图片,请学生分别找找每个名称对应的位置。

4.随文识字。

(1)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2)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语段。

要点1:

读好“嫩红、嫩绿嫩叶”中的“嫩”。

该字读重音,才能表现出美感。

要点2:

读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这三个短句。

特别注意,这三个短句说的是一个意思,用否定的句式“没有……,也不……”来表达,增强了语气,起到强调的效果,朗读时要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3)学生交流:

从这段话中感受到叶子有什么特点?

(爬山虎的叶子很美)

(4)这段话中生词很多,你会读了吗?

留下生词,读准确:

嫩红嫩绿一顺儿均匀重叠空隙

(5)强调“叠”字下面是“且”,里面是两横,“隙”右上角的“小”不带钩。

5.指导书写“瞧”字,左右结构,注意四点底的位置。

6.观察课题中的“脚”字,提问:

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写“脚”?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脚”爬墙的过程?

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7.指名读第4、5自然段,正音。

8.揭示本文作者,出示作家卡片。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江苏省苏州人。

著作有《叶圣陶文集》《倪焕之》《稻草人》等。

他是我国现代童话的开拓者,《稻草人》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童话创作集。

课文选自《一个少年的笔记》,作者能从爬山虎的生长蔓延中,捉住“脚”的特征来,可见作者有一双多么敏锐的眼睛。

学习活动二:

想象画面,感受观察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

叶子)

2.写了几种爬山虎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圈画关键词。

3.聚焦长大后的叶子。

思考作者是怎么把爬山虎叶的多写具体的。

要点1:

有顺序地描写。

先总写绿得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再按先静态后动态的顺序来写。

要点2:

恰当运用动词。

抓住“漾起……”,在理解中想象画面:

一阵风吹过,满墙的绿叶就如同水面泛起的微微波浪,好看极了。

4.小结:

可见,要把一个事物写具体,不仅要分类别观察,还要关注观察对象不同时期的变化,同时要关注事物在动态和静态时的不同,这样写出来就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特点。

5.把课题和这一段的描述结合起来想,你有什么疑问吗?

比如:

既然是写脚,为什么一开始写叶子呢?

(叶子有铺得均匀、不留一点儿缝隙等特点,就是因为爬山虎有“脚”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具体、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培养细致连续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具体、有顺序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

品味对比,迁移运用

1.默读第3自然段,完成表格。

关于爬山虎的脚的三个方面

找到的关键词

位置

形态

颜色

2.比较,感受课文语句表达的精确、细致。

(1)出示句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2)两个句子不同在哪里?

课文中为什么要这么写?

(板书:

脚生长位置)

要点:

抓住第2句中“茎”“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三个词语,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精准而细致的表达。

(3)再读句子,用上这三个关键词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

(4)找到文中对爬山虎的脚的形态描述,边读边思考:

作者又是用了哪几个关键词让你再次感受到语言的准确?

(板书:

形态)

要点:

“枝状”“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三个词组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

3.思考:

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观察细致,描写的时候能展开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

4.现场操练:

出示豆芽的图片进行片段仿写,要求介绍清楚豆芽长在哪里,长出来的样子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学习尝试分步写,写细致,写准确。

(1)列表,填写关键词。

豆芽观察记录表

方面

关键词

位置

形态

颜色

(2)把每个方面的关键词连起来说成一句话。

(3)把三个内容的介绍连起来说成一段话。

(4)尝试分步写,写具体,写细致。

学习活动四:

讲演结合,深化感悟

1.讲演结合,聚焦“脚”的攀爬过程。

(1)默读第4自然段。

提问: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向上爬的?

圈出文中写爬山虎的脚“爬”的动词。

触、变、巴、弯曲、拉、紧贴

板书写“爬”的动词

(2)连一连。

把这些动词连起来读读,并用上这些词语讲一讲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过程。

(3)演一演。

请学生以手、手臂来演示爬山虎的脚“爬”的过程。

(4)文中“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是怎样的一种爬?

要点:

爬山虎的脚“爬”的过程不是一次,而是反反复复,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

2.深化感悟,体会连续观察的好处。

(1)提问:

爬山虎的脚有哪些变化?

指名读第5自然段。

要点:

没触墙,萎了—一没了

触着墙,嫩红——灰色

(2)作者是如何写出爬山虎的脚攀爬的过程及它的变化的?

要点:

除了细致观察,展开想象,还要连续观察。

(板书:

细致观察连续观察)

(3)找出课文其他段落中表现连续观察的词句,读一读并谈谈感受。

要点:

第3自然段中的第1、2句;第4和第5自然段的“原先”“现在”“不几天”“后来”“逐渐”。

3.回归全文,关注读者意识。

(1)提问:

课文中除了写爬山虎的叶子、脚,你还看到谁的身影?

(“我”“你”)

(2)追问:

写植物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自己和读者?

(在行文的过程中时刻关注读者的感受,让读者有参与感,不失为把观察变为表达的好方法)

(3)总结。

板书设计

10.爬山虎的脚

叶子

细致观察

连续观察

生长位置

形态

攀爬过程:

触变巴弯曲拉紧贴

精彩片段

师:

刚才我们通过细细品读课文语言,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观察的细致。

俄国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他的工作方法就是:

观察,观察,再观察。

请大家也带着观察的眼光快速浏览课文,找找作者在观察方面其他可圈可点的地方。

生:

我找到的是作者写叶子颜色变化的句子,我感觉他肯定是观察叶子有段时间了,否则不会写得这么详细和准确。

师:

对,这叫连续观察。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

生:

我也找到了。

在第3自然段中的第1、2句里有两个词—“以前”“今年”,说明这个观察时间很长。

师:

你能关注到表示时间的词语,很好。

生:

我找到的是表示顺序的词语,在第4和第5自然段的“原先”“现在”“不几天”“后来”“逐渐”,这些也能说明作者一直在对爬山虎进行观察,否则是写不出变化的。

师:

这些词语你居然一个也没漏掉,非常好。

同学们,叶圣陶先生在观察的时候,不仅细致,而且有连续性,所以读起来非常传神。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课题叫“爬山虎的脚”,除了写脚、写这些(指板书),你还看到了谁的身影?

生:

有叶圣陶。

生:

还有“你”。

师:

“你”就是谁?

生:

读者。

师:

想想看,一篇写植物的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自己,还要加上读者?

生:

我想,写自己是为了让文章更好地过渡。

生:

加上读者肯定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

你们说得太对了,这样在行文的过程中时刻关注读者的感受,让读者有参与感,不失为把观察变为表达的好方法。

点评:

“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教师用巴甫洛夫的名言导入,引导学生寻找表现连续观察的词句,从字里行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作者之所以把爬山虎的脚写得如此生动传神,是因为观察时做到了细致和连续。

在回归课文整体时,教师别具慧眼地关注到了文章在行文时处处有读者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这也是表达的一种好办法,为本单元的习作进行了铺垫。

11.蟋蟀的住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4个字,会写“住宅、临时”等16个词语。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

3.初步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初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

教学难点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质疑提问,激发兴趣

1.板书“蟋蟀”,指名介绍这种昆虫。

2.出示课文插图和小资料。

蟋蟀,又名促织,俗称蛐蛐。

喜欢穴居,在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活动。

3.把课题补充完整,观察“宅”字,指导书写。

4.动物住的地方一般叫巢、穴、窝,题目为什么是“蟋蟀的住宅”而不是“蟋蟀的窝”呢?

5.小结:

人的住处称之为住宅,作者把蟋蟀这种小昆虫的住处称之为住宅,是把它当成人来写了。

6.出示资料卡片:

法布尔与《昆虫记》。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法布尔的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高、最为世人所知的是《昆虫记》。

这是一本介绍昆虫的通俗易懂的经典科普读物。

(荷马:

古希腊诗人;维吉尔:

古罗马诗人)

学习活动二:

分类识词,理清层次

1.分类识词。

词组1:

住宅藏身所洞穴巢穴大厅卧室

(1)读正确,教书写。

“宅”的第四笔是撇,“藏、卧”写好部件“臣”。

(2)分分类。

将词语分成两类,说明理由。

要点:

按照住的对象不同来分,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住宅大厅卧室

藏身所洞穴巢穴

(3)再次读题,结合以上词语,初步体会课文拟人的手法。

词组2:

选择挖掘建筑整修

(1)读正确。

(2)发现词组的特点。

(要点:

体现的是修筑洞穴的一般步骤或关键环节)

(3)连起来说一说修筑洞穴的过程。

词组3:

临时慎重专家

重点教识记:

“临”是左右结构;“慎”的右边是“真”,里面三横;“专”,注意第三笔是竖折折。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

借助课题,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小结:

借助课题适度补充,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4.在课文中找到写蟋蟀住宅和住宅建造过程的自然段,并概括段意。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蟋蟀的出名不仅因为它的唱歌,更在于其住宅。

(2)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

(板书:

特点)

(3)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

(板书:

修建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理解蟋蟀的住宅为什么算是“伟大的工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蟋蟀住宅的特点。

4.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

研读课文,感受准确表达

1.抓关键词语,感受住宅的特点。

(1)读课文,判断下列哪句话写的是蟋蟀的住宅,并说说理由。

蟋蟀的住宅建在背对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笔直的隧道,隧道不过九寸深,一指宽。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遮掩着。

蟋蟀的住宅建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

提示:

抓住第二句中的“朝着阳光”“倾斜”“最多”“半掩着”,发现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板书:

选址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2)蟋蟀的住宅都分为哪几个区域?

在文中圈画出相关词语。

(大厅、卧室;出口、门口)

(板书:

洞内洞外)

2.抓一串动作,准确表达修建过程。

(1)读文,想一想蟋蟀修建住宅都用了哪些工具,各有什么动作?

请完成下列表格。

工具

动作

(工具:

前足、大颚、后足、锯子;动作:

扒土、搬掉石块、踏地、推土、铺土)

(板书:

挖掘重要部分)

(2)动作之间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提示:

不能,跟挖掘工具的特点紧密相连。

(3)为什么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提示:

联系挖掘工具进行回答。

(板书:

长时间整修)

学习活动四:

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1.出示课后习题3,思考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2.小结: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课后习题中的说明文语言简洁干净。

3.出示“阅读链接”中《燕子窝》一文,进行观察日记的初步指导。

(1)关于文中的两个日期,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日记和日记一样要写日期)

(2)关于两篇日记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内容有连续性;观察很细致)

板书设计

11.蟋蟀的住宅

特点

选址

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

修建过程

洞内

洞外

挖掘重要部分

长时间整修

精彩片段

师:

刚才大家默读了课文的第2-6自然段,谁发现了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

生:

我发现蟋蟀的住宅造在哪里很是讲究,一定要选择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的地方。

师:

用书中的词语来讲就是——

生:

慎重。

师:

慎重,课文中还有另一种表达——

生:

不随遇而安。

师:

你能结合语境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生:

随遇而安就是随便什么环境都没关系。

生:

我来补充,这里的随遇而安是专门指其他的昆虫对住宅是不是自己建的、是不是够隐蔽没有要求,能住就行。

师:

说得太好了。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师:

蟋蟀的住宅还有什么特点?

生:

我发现课文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一个写洞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