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487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docx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瓦斯防治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教学提纲

401103综放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的

瓦斯综合治理、防灭火措施及“一通三防”

安全管理制度

综放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老顶没有来压之前,顶板周期来压的规律性不明显,瓦斯防治以及防灭火等各项措施,在此阶段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确保此阶段的瓦斯治理以及防灭火等工作能顺利进行,确保401103工作面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

第一部分初采初放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在401103工作面初采推过3-10m时受采动影响,切眼后部受压的瓦斯涌向液压支架后方空间,在未冒落以前积存了大量瓦斯,随着工作面初采往前推进,支架后方逐渐冒落,尤其较大面积冒落时,瓦斯瞬间释放涌向回采工作面,势必影响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确保回采期间工作面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1、根据工作面需风量的实际计算,同时考虑初采期间高抽巷抽采作用受限。

在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切眼配风2280m3/min。

为确保通风系统合理和有效的通风断面,每天进行1次风量测定,确保系统稳定。

2、保证通风设施完好,每天对401103进风措施巷风门、401103进风巷回风道调节墙、401103回风措施巷风门、高抽巷联巷闭墙等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二、瓦斯综合抽采管理

1、高抽巷瓦斯抽采系统

401103高位瓦斯抽放巷布置在4煤顶板以上8~12m稳定岩层中,与回风巷平行布置,内错回风顺槽20m。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部的煤层及直接顶受到破坏,形成裂隙与高抽巷连通使高抽巷发挥作用。

采空区裂隙带----高抽巷----中央一号回风大巷(5#抽采系统)

采空区裂隙带----高抽巷----中央一号回风大巷----20#联巷、21#联巷----中央二号回风大巷(1#抽采系统)

2、上隅角瓦斯抽采系统

回采前在距切眼向外30米处将上隅角管路进行改造,加装三通,安设2趟φ315mm瓦斯抽采管路至工作面上隅角,用于工作面初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抽采。

此抽采系统是低负压高流量,在初采初放期间,有大量瓦斯卸压释放涌出,在此期间保证管路畅通,及时清理杂物,充分抽除涌出的瓦斯,提高此系统抽采效率。

401103工作面上隅角----401103回风巷----中央一号回风大巷(3#抽采系统)

3、本煤层瓦斯抽采

本煤层瓦斯,在工作面回采前,施工本煤层钻孔进行抽采,使涌向工作面巷道的瓦斯明显减少,在初采初放期间,要尽量延缓抽采管的拆除工作,保证抽采管超前工作面煤壁不超过5米,以加强本煤层卸压瓦斯的抽采。

401103进风巷、回风巷本煤层钻孔(401103高抽巷预抽钻孔)----401103进风巷、回风巷----中央一号回风大巷(2#抽采系统)

三、加强监测监控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标准要求,安装甲烷、CO、温度、粉尘、风速、设备开停、瓦斯断电仪、监测分站等各类装置设备,确保显示准备、断电灵敏可靠。

401103综放工作面进风流、回风流瓦斯浓度按0.5%管理,上隅角瓦斯浓度按0.8%管理。

如果瓦斯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及时汇报通风调度,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管理措施

1、采面设专职瓦检员,每班检查4次,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工作面初采期间,通风队实行队干跟班制,在现场负责检查、处理各种问题。

2、瓦斯传感器每15天必须使用校准气体和空气样调校一次,每15天必须对瓦斯传感器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3、任何人不得损坏监测设备和信号线,监测线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处理好。

4、采煤工作面进行洒水灭尘时,不得用水浇各种传感器,以免造成损坏和误差。

5、加强抽采管路气样采集、分析和清渣放水工作,每天测定分析一次,发现问题必须查明原因并立即处理。

6、每天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杜绝失爆。

第二部分初采初放期间防灭火措施

一、401103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的工作内容

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采煤机割煤高度控制在3.5m之间,每日推进度控制在4.8m以内,并视切眼顶煤冒落情况进行增加和减少日推进速度,当采空区完全充分冒落后可进行正常速度回采,工作面推进10刀8m(切眼煤壁)前不进行放煤作业,工作面推进8m后进行正常放煤作业。

二、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防灭火工作重点

401103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除过一般防灭火特性外,有什么特点,还需在工作过程中加强观察、对数据分析、不断总结、并对各种防灭火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生产的特点是不放顶煤和不完全放顶煤,因此采空区充满了松散的煤。

另外,根据附近几个矿的自然发火资料,以及胡家河煤矿的采煤工艺总结出以下4个自燃危险区域,这些区域将是首采面初采初放期间,防灭火工作关注的重点。

(1)进、回风巷道临近工作面20m内的采空区,自燃危险性较大,两巷侧采空区浮煤的处理是防灭火工作的重点区域。

综放工作面进风、回风侧由于不放顶煤,加之,后部溜子布置不到位,遗煤量大,自燃危险性较大。

(2)采空区瓦斯抽采巷抽采钻孔附近。

由于瓦斯抽采巷高低位抽采钻孔周围存在漏风,导致该区域具有较高的自燃危险性。

(3)废弃的瓦斯抽采孔、灌浆孔。

如封堵不及时和不严密,产生的漏风易引起采空区自燃。

(4)高位瓦斯抽采、卸压抽采的强度,对采空区漏风影响有着重要的影响,易人为造成采空区自燃。

三、初采初放期间的防灭火措施

(一)堵漏措施:

1、加强工作面上、下隅角的堵漏工作,工作面每3米,从后部溜子的机尾与机头向两顺槽的副帮位置,各施工一组袋子墙,袋子墙中间充填卡佛尼固化泡沫进行封堵;另外在运顺支架往工作面方向30架范围内,给支架后部挂设风帘,阻止风流进入采空区;其次利用上下隅角插管进行注化肥凝胶进行日常封堵,每隔20米封堵各一次。

2、运顺注氮管路,在替换管路时,需加设三通减少给采空区注入氧气;替换掉的埋在采空区的管路,在拆除后需加设堵头。

3、卸压抽采孔、灌浆孔,在施工好后,封孔长度不能小于8米,确保封孔质量;以上孔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加设堵头;

4、由于高抽巷与切眼贯通,增加了漏风源,改变了漏风在采空区的分布区域。

为了减少漏风对防灭火造成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高抽巷的抽采流量。

高抽巷抽采支管预留观察管,便于取样分析,对高抽巷内空气成分进行检测;卸压抽采与高抽巷抽采系统的检测,要配合并进行对比分析。

当高抽巷发火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配风等方式调整高抽巷抽采量,直至发火指标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

(二)黄泥灌浆措施

1、黄泥灌浆系统

地面灌浆站(Φ219无缝钢管)→主井(Φ219无缝钢管)→中央胶带大巷(Φ219无缝钢管)→联络巷(Φ219无缝钢管)→一号辅助运输大巷(Φ219无缝钢管)→401103运、回顺(Φ159无缝钢管)→灌浆地点。

2、50米埋设一组架后埋管,在注浆孔进入采空区后,开始注浆。

3、每次灌浆时间以工作面流出浆液为标志,泥浆水土比1:

3-4。

(三)制氮系统

1、地面注氮站(Φ219无缝钢管)→副井(Φ219无缝钢管)→一号辅运大巷(Φ219无缝钢管)→401103运输措施巷(Φ159无缝钢管)→401103运输巷(Φ159无缝钢管)→401103工作面下隅角。

2、埋管注氮方法

401103运输顺槽注氮管路靠非生产帮顶部敷设,安装牢固。

在距管路端头60m处加设三通和绝缘段,每60m掐一次注氮管路,当注氮管路埋入采空区10m时开始注氮,当管路埋入40m时,开始埋设第二趟注氮管路,当第二趟埋入10m时开始向采空区注氮,同时停止第一趟管路注氮,这样循环注氮,直至工作面采完为止。

所埋入管道的端口用铁丝网罩好,并用坚固的护栏(或石墙)保护,防止煤岩、泥水等进入管孔内,堵住管路出口。

在距工作面下隅角15米范围内,注氮管路上必须设检测位置和带阀门的旁通管,以便每次注氮以前要监测氮气浓度,注氮时氮气浓度不得小于97%。

坚持24小时向工作面采空区连续注氮。

(四)注三相泡沫防灭火方法

在401103运顺内的注浆管路上安装发泡器,氮气由发泡器上的气体接口被引入,含有发泡剂的黄泥浆经过发泡器产生高倍数的三相泡沫以后,经注浆钻孔注入采空区。

(五)气雾阻化系统

系统采用移动式,由贮液箱、吸液管、发射泵、排液管(输液干管和毛细支管)、压力表、阀门开关、三通及雾化器和喷嘴组成。

即将药液箱与发射泵放在设备列车上与工作面移动变电站、泵站一块布置,排液主管采用高压胶管到工作面,然后接三通和高压软胶管与雾化器相联接。

雾化器分别安设在工作面上、下隅角、30#、60#、90#液压支架处,并喷向采空区,做到雾化良好。

阻化剂选用Mgcl2,将Mgcl2与水按15%比例在贮液箱内混合搅拌均匀,后经过滤器,进入喷雾泵,加压输送到工作面雾化器,将药液转化为汽雾向工作面采空区喷洒。

汽雾阻化工作要求24小时不间断进行。

(六)束管监测系统

沿切眼距上隅角50米、100米、150米及后上隅角共埋设4个采样头,随着工作面的推采,在回顺每隔50m埋设1次,交替采样,随着工作面的推采而移动。

通风队束管监测人员,每天对401103工作面中部、工作面回风、工作面上隅角及其他异常地点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制报表,并将报表分送给矿长、总工、通风部、通风队队长等进行审批。

当CO等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超标时,必须每班检查(内容:

CH4、CO、CO2、温度)。

每天用气囊采集工作面上隅角和高抽巷气样各一次,进行分析化验,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七)防灭火人工检测

在401103工作面初采初放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每班对高抽巷闭墙、瓦斯抽采管路、401103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的CH4、CO2、CO等气体浓度和温度等观测一次。

 

第三部分401103综放面初采初放期间“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401103工作面在初采初放期间的通风瓦斯、防灭火、防尘等“一通三防”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以下安全管理制度,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通风队:

1、保证通风设施完好,每天对401103泄水巷1#、3#联络巷及401103回顺口风门、401103泄水巷5#联络巷、401103回风通道调节风窗、高抽巷联巷闭墙等通风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2、全面负责401103综放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通风瓦斯检查管理工作。

3、采面进风流瓦斯按照0.5%管理,采面回风流、上隅角瓦斯浓度按照0.8%管理,并增设采煤机专项控制甲烷传感器,浓度按照0.6%管理。

4、每班必须安排两名专职瓦检员现场检查气体,其中一名负责上隅角及回顺(包括高冒、背风、死角)CH4、CO2、温度等气体检查;另一名负责运顺及下隅角、跟机检查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附近20m范围内、支架后放煤口、回风流中的CH4、CO2、CO、温度等。

坚持24小时现场检查,该面瓦检员必须在现场对手交接班。

5、工作面初次来压之前,增设瓦斯检查点四个,即:

35#、55#、75#、95#支架放煤口处,每班四次检查,四次向通风调度汇报,如有异常,及时汇报通风调度、调度室,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瓦检员每班详细检查工作地点、上下隅角、各闭墙前、电器设备处、背风、死角、高冒等地点的瓦斯情况,每班四次检查,四次向通风调度汇报,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异常现象时,必须及时向通风调度、矿调度室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瓦检员必须监督上下隅角堵漏、及时拉架、拆除两顺锚网工作。

8、每天必须指派火观员对401103上隅角,高抽巷密闭墙等地点的CO、CH4、CO2、温度等气体进行全面观测与检查,并按规定向通风调度汇报。

9、跟班干部必须了解和掌握当班通风、瓦斯、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并将本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10、监测监控按规定要求及时完善401103综放工作面瓦斯监测系统,并悬挂在规定地点,及时标校,定期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瓦斯超限闭锁功能试验,确保监测系统稳定可靠,监测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