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795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docx

新课标最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2及答案解析

2017-2018学年(新课标)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3B.﹣3C.3D.9

 

2.方程2x﹣1=5的解是(  )

 A.x=3B.x=2C.x=﹣3D.x=﹣2

 

3.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下列多边形中,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正五边形B.正六边形C.正七边形D.正八边形

 

5.把不等式组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6.设m为正整数,且n<

<n+1,则n的值为(  )

 A.2B.3C.4D.5

 

7.已知,如图,△ABC中,∠B=∠DAC,则∠BAC和∠ADC的关系是(  )

 A.∠BAC<∠ADCB.∠BAC=∠ADCC.∠BAC>∠ADCD.不能确定

 

8.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且AD⊥BC.若∠CAE=65°,∠E=60°,则∠BAC的大小为(  )

 A.60°B.75°C.85°D.95°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

9.﹣27的立方根是      .

 

10.当x=      时,代数式2(x﹣2)﹣3的值等于﹣9.

 

1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30°,则另一个锐角的大小为      度.

 

1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4,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13.在五边形ABCDE中,如果∠A+∠B+∠C+∠D=430°,则∠E的大小为      度.

 

14.如图,在△ABC中,∠B=90°,AB=10.将△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至△DEF,若平移的距离是6,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5.如图,∠BAC=40°,直线l⊥AC,l与AB交于点D,将∠BAC沿直线l翻折,点A落在AC边上点F处,则∠BDF的大小为      度.

 

 

三、解答题:

共9小题,共63分.

16.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7.如图,在8×8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

(1)作△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A′B′C′.

(2)求△ABC的面积.

 

18.课外活动中一些学生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6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10人,这样比原来减少4组.问这些学生共有多少人?

 

19.已知方程组

的解是方程3x+my=33的一个解.

(1)求x,y的值.

(2)求m的值.

 

20.在一个正多边形中,一个内角是它相邻的一个外角的3倍.

(1)求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

(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1.如图,在△ABC中,∠ACB=90°,D为AB边上一点,∠BCD=35°,∠BDC=80°.求∠A的度数.

对于上述问题,在以下解答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理由或数学式).

解:

∵∠BCD+∠BDC+∠B=180°(      )

∴∠B=180°﹣∠BCD﹣∠BDC(等式性质)

=180°﹣35°﹣      

=      .

∵在△ABC中,∠ACB=90°(已知).

∴∠A+      =90°(      )

∴∠A=90°﹣      =      .

 

22.如图,CD⊥AB于点D,BE⊥AC于点E,△ABE≌△ACD,∠C=42°,AB=9,AD=6,G为AB延长线上一点.

(1)求∠EBG的度数.

(2)求CE的长.

 

23.如图,长方形ABCD中,AB=CD=10cm,BC=AD=8侧面,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C→D路线运动到D停止,动点Q从点D出发,沿D→C→B→A路线运动到A停止.若P、Q同时出发,点P速度为2cm/s,点Q速度为1cm/s,6s后点Q改变速度为2cm/s,点P速度不变.

(1)求点P出发几秒后到达终点D.

(2)求点Q出发几秒后到达终点A.

(3)直接写出当点Q出发几秒时,点P、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24.将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锐角△ABC上,使得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恰好分别经过点B、C.

(1)如图①,若∠A=40°时,点D在△ABC内,则∠ABC+∠ACB=      度,∠DBC+∠DCB=      度,∠ABD+∠ACD=      度;

(2)如图②,改变直角三角板DEF的位置,使点D在△ABC内,请探究∠ABD+∠ACD与∠A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验证你的结论.

(3)如图③,改变直角三角板DEF的位置,使点D在△ABC外,且在AB边的左侧,直接写出∠ABD、∠ACD、∠A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3B.﹣3C.3D.9

考点:

算术平方根.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

解答:

解:

∵32=9,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是正数的正的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2.方程2x﹣1=5的解是(  )

 A.x=3B.x=2C.x=﹣3D.x=﹣2

考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方程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

解:

方程2x﹣1=5,

移项合并得:

2x=6,

解得:

x=3,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3.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

解: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4.下列多边形中,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正五边形B.正六边形C.正七边形D.正八边形

考点:

平面镶嵌(密铺).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

正五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5=108°,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正七边形,正八边形同理可知不能密铺.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能整除360°,能密铺.

解答:

解:

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能整除360°,能密铺;

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的一个内角不能整除360°,所以都不能单独进行密铺.

故选:

B.

点评:

根据镶嵌的条件,判断一种正多边形能否镶嵌,要看周角360°能否被一个内角度数整除:

若能整除,则能进行平面镶嵌;若不能整除,则不能进行平面镶嵌.

 

5.把不等式组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

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

解:

,由①得,x<1,由②得,x>0.5,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0.5<x<1.

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知实心圆点与空心圆点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设m为正整数,且n<

<n+1,则n的值为(  )

 A.2B.3C.4D.5

考点: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

首先得出

,进而求出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n的值.

解答:

解:

∴3<

<4,

∵n<

<n+1,

∴n=3,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得出出

是解题关键.

 

7.已知,如图,△ABC中,∠B=∠DAC,则∠BAC和∠ADC的关系是(  )

 A.∠BAC<∠ADCB.∠BAC=∠ADCC.∠BAC>∠ADCD.不能确定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DC=∠B+∠BAD,再根据∠BAC=∠BAD+∠DAC即可得解.

解答:

解: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DC=∠B+∠BAD,

∵∠BAC=∠BAD+∠DAC,∠B=∠DAC,

∴∠BAC=∠ADC.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且AD⊥BC.若∠CAE=65°,∠E=60°,则∠BAC的大小为(  )

 A.60°B.75°C.85°D.95°

考点:

旋转的性质.

分析:

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得∠C=∠E=60°,∠BAC=∠DAE,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得∠AFC=90°,则利用互余计算出∠CAF=90°﹣∠C=30°,所以∠DAE=∠CAF+∠EAC=95°,于是得到∠BAC=95°.

解答:

解:

∵△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C=∠E=60°,∠BAC=∠DAE,

∵AD⊥BC,

∴∠AFC=90°,

∴∠CAF=90°﹣∠C=90°﹣60°=30°,

∴∠DAE=∠CAF+∠EAC=30°+65°=95°,

∴∠BAC=∠DAE=95°.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

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

9.﹣27的立方根是 ﹣3 .

考点:

立方根.

分析:

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

解:

∵(﹣3)3=﹣27,

=﹣3

故答案为:

﹣3.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注意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性质符号相同.

 

10.当x= ﹣1 时,代数式2(x﹣2)﹣3的值等于﹣9.

考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得:

2(x﹣2)﹣3=﹣9,

去括号得:

2x﹣4﹣3=﹣9,

解得:

x=﹣1,

故答案为:

﹣1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30°,则另一个锐角的大小为 60 度.

考点: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出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即可.

解答:

解: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等于30°,

∴另一个锐角为90°﹣30°=60°,

故答案为:

60.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是解题的关键.

 

1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4,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2<a<6 .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4,

∴4﹣2<a<4+2,即2<a<6.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3.在五边形ABCDE中,如果∠A+∠B+∠C+∠D=430°,则∠E的大小为 110 度.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

首先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求得正五边形的内角和,然后减去已知四个角的和即可.

解答:

解:

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

∵∠A+∠B+∠C+∠D=430°,

∴∠E=540°﹣430°=110°,

故答案为:

11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ABC中,∠B=90°,AB=10.将△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至△DEF,若平移的距离是6,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60 .

考点:

平移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AC=DF,AD=CF=6,于是可判断四边形ACFD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

∵直角△ABC沿BC边平移6个单位得到直角△DEF,

∴AC=DF,AD=CF=6,

∴四边形ACFD为平行四边形,

∴S平行四边形ACFD=CF•AB=6×10=60,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60.

故答案为6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15.如图,∠BAC=40°,直线l⊥AC,l与AB交于点D,将∠BAC沿直线l翻折,点A落在AC边上点F处,则∠BDF的大小为 80 度.

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FA=∠A=4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DF的大小.

解答:

解:

∵将∠BAC沿直线l翻折,点A落在AC边上点F处,

∴∠DFA=∠A=40°,

∴∠BDF=∠A+∠DFA=80°,

故答案为:

80.

点评: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和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

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三、解答题:

共9小题,共63分.

16.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考点:

实数与数轴.

分析:

先进行化简,再在数轴上进行找点,即可解答.

解答:

解:

=2,

=4,

=3,

如图,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把各式化简.

 

17.如图,在8×8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

(1)作△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A′B′C′.

(2)求△ABC的面积.

考点:

作图-轴对称变换.

分析:

(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1)如图;

(2)S△ABC=

=3.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课外活动中一些学生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6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10人,这样比原来减少4组.问这些学生共有多少人?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

设这些学生共有x人,先表示出原来和后来各多少组,其等量关系为后来的比原来的少2组,根据此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

设这些学生共有x人,根据题意,得

=4.

解得x=60.

答:

这些学生共有60人.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其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及表示原来和后来各多少组,难度一般.

 

19.已知方程组

的解是方程3x+my=33的一个解.

(1)求x,y的值.

(2)求m的值.

考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分析:

(1)利用代入法解方程组即可求得x、y的值;

(2)把x、y的值代入方程3x+my=33,可求得m的值.

解答:

解:

(1)

将①代入②,得5x﹣2x=9,解得x=3.

把x=3代入①,得y=6.

∴方程组的解

(2)把x=3,y=6代入3x+my=33,

得3×3+6m=33.

解得m=4.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组的解法及方程组解的定义,掌握解方程组的两种消元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加减法和代入法.

 

20.在一个正多边形中,一个内角是它相邻的一个外角的3倍.

(1)求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

(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分析:

(1)设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x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2)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计算即可.

解答:

解:

(1)设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x度.根据题意,得:

3x+x=180,

解得x=45.

故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45°;

(2)360°÷45°=8.

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8.

点评:

此题考查多边形的外角和内角,关键是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定理计算.

 

21.如图,在△ABC中,∠ACB=90°,D为AB边上一点,∠BCD=35°,∠BDC=80°.求∠A的度数.

对于上述问题,在以下解答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理由或数学式).

解:

∵∠BCD+∠BDC+∠B=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

∴∠B=180°﹣∠BCD﹣∠BDC(等式性质)

=180°﹣35°﹣ 80° 

= 65° .

∵在△ABC中,∠ACB=90°(已知).

∴∠A+ ∠B =9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

∴∠A=90°﹣ 65° = 25° .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

推理填空题.

分析:

首先能够准确叙述定理,再根据所给的证明过程说明理由即可.

解答:

解:

∵∠BCD+∠BDC+∠B=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B=180°﹣∠BCD﹣∠BDC(等式的性质)

=180°﹣35°﹣80°

=65°.

∵在△ABC中,∠ACB=90°(已知),

∴∠A+∠B=9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A=90°﹣65°(或填∠B)=25°.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2.如图,CD⊥AB于点D,BE⊥AC于点E,△ABE≌△ACD,∠C=42°,AB=9,AD=6,G为AB延长线上一点.

(1)求∠EBG的度数.

(2)求CE的长.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1)根据全等求出∠EBA的度数,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AB=9,AE=AD=6,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

(1)∵△ABE≌△ACD,

∴∠EBA=∠C=42°,

∴∠EBG=180°﹣42°=138°;

(2)∵△ABE≌△ACD,

∴AC=AB=9,AE=AD=6,

∴CE=AC﹣AE=9﹣6=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3.如图,长方形ABCD中,AB=CD=10cm,BC=AD=8侧面,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C→D路线运动到D停止,动点Q从点D出发,沿D→C→B→A路线运动到A停止.若P、Q同时出发,点P速度为2cm/s,点Q速度为1cm/s,6s后点Q改变速度为2cm/s,点P速度不变.

(1)求点P出发几秒后到达终点D.

(2)求点Q出发几秒后到达终点A.

(3)直接写出当点Q出发几秒时,点P、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考点:

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

(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点P到达终点D时运动的路程除以它的速度,求出点P出发几秒后到达终点D即可.

(2)首先设点Q出发x秒后到达终点A,则以1cm/s的速度运动了6秒,以2cm/s的速度运动了x﹣6秒,然后根据点Q运动的路程和等于DC、CB、BA的长度和,列出方程,再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求出点Q出发几秒后到达终点A即可.

(3)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

①当点P、Q相遇前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时;②当点P、Q相遇后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时;然后分类讨论,求出当点Q出发几秒时,点P、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即可.

解答:

解:

(1)∵(10+8+10)÷2=28÷2=14(秒).

∴点P出发14秒后到达终点D.

(2)设点Q出发x秒后到达终点A,

则1×6+2(x﹣6)=10+8+10,

整理,可得

2x﹣6=28,

解得x=17,

∴点Q出发17秒后到达终点A.

(3)①如图1,

当点P、Q相遇前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时,

即当点P到达点E,点Q到达点F时,

∵(10+8+10﹣25)÷(2+1)

=3÷3

=1(秒)

∴当点Q出发1秒时,点P、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②如图2,

当点P、Q相遇后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时,

(1),可得点P出发14秒后到达终点D,

(2),可得点Q出发17秒后到达终点A,

∴当点P到达终点D,点Q运动的路程是25cm时,即点Q到达点E,点P、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设点Q运动t秒后运动的路程是25cm,

则1×6+2(t﹣6)=25,

整理,可得

2x﹣6=25,

解得x=15.5,

∴当点Q出发15.5秒时,点P、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综上,可得

当点Q出发1秒或15.5秒时,点P、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分析推理能力,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2)此题还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4.将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锐角△ABC上,使得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恰好分别经过点B、C.

(1)如图①,若∠A=40°时,点D在△ABC内,则∠ABC+∠ACB= 140 度,∠DBC+∠DCB= 90 度,∠ABD+∠ACD= 50 度;

(2)如图②,改变直角三角板DEF的位置,使点D在△ABC内,请探究∠ABD+∠ACD与∠A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验证你的结论.

(3)如图③,改变直角三角板DEF的位置,使点D在△ABC外,且在AB边的左侧,直接写出∠ABD、∠ACD、∠A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80°﹣∠A=140°,∠DBC+∠DCB=180°﹣∠DBC=90°,进而可求出∠ABD+∠ACD的度数;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义有90°+(∠ABD+∠ACD)+∠A=180°,则∠ABD+∠ACD=90°﹣∠A.

(3)由

(1)

(2)的解题思路可得:

∠ACD﹣∠ABD=90°﹣∠A.

解答:

解:

(1)在△ABC中,∵∠A=40°,

∴∠ABC+∠ACB=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