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712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docx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黔西南州“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黔西南州是贵州省重要的油茶产区之一,栽培经营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现有油茶林面积12.24万亩,主要集中在册亨、望谟两县,年产茶籽2100吨左右,年总产值约600万元。

但由于经营粗放,油茶产量较低,产品质量不高。

培育和发展油茶产业,延长产业链,不仅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关联度,培育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能直接增加规划区农民收入,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为此,拟于“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2011—2020年),在册亨、望谟和贞丰3个县营建100万亩油茶林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其中:

新建88万亩、改造12万亩,达到既能为社会提供食用木本油料缓解粮油供需矛盾,又能调整全州林业产业结构和合理布局林业生产力,达到促进农民致富的目的。

  

  第1章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1.1油茶产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1.1.1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1)油茶林资源现状。

黔西南州是油茶的主要产区之一,群众历来有种植油茶的优良传统,种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茶油成为群众的主要食用油之一。

据调查,全州现有油茶林12.24万亩,常年茶籽产量2100吨左右,是黔西南州农村经济的一大传统产业。

主要分布在册亨、望谟两县的15个乡镇,兴义、贞丰等县市亦有零星分布。

其中:

册亨县面积最大达到10.04万亩,主要分布在弼佑、秧坝、达央、双江、八渡、冗渡、百口、者楼、岩架、丫他、坡妹等11个乡镇;其次是望谟县,面积为2万亩,主要分布在复兴、油迈、新屯、蔗香等4个乡镇。

  

  

(2)油茶生产经营现状。

全州油茶生产经营状况很差,长期只取不予,粗放经营,单产不高,平均每亩产油茶籽20公斤左右,产油5公斤左右,低于湖南、江西、广西等区省油茶种植先进地区的水平。

但在局部小面积地块,由于刚进入盛果期,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等有效肥份相对较高,有利于开花结实,产量较高,如册亨县弼佑乡洛江村一组的优树采穗林,年产茶油达到15-20公斤/亩(根据单株进行推算的估测数)。

  

  (3)油茶品种选育情况。

2008年,在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州林业局牵头在册亨、望谟两县开始开展油茶选优工作和丰产树的选择标定工作,目前,2010年10月决选出7株优树。

2011年就可用这些优树作品比和嫁接测定试验,三年后可选出一批适宜于册亨发展的油茶良种。

  

  2010年,册亨县利用中央第四批扩大内需资金实施油茶采穗圃建设项目,在秧坝镇昂涛村建设大树换冠采穗圃一个,总规模为31亩,种源分别来自天柱和黎平共19个国家审定和3个省级审定的良种。

此外还从铜仁、玉屏等地及州内所选优树结合引进良种进行品比试验。

  

  州林业局利用州政府支农资金,2010年在望谟县平绕村进行大树换冠引种试验,试验面积为20亩,引进油茶良种长林系列、湘林系列、赣系列、桂无系列等25个优良品种,还利用望谟、册亨两县所选优树参与品比试验。

三年后就可以初步筛选出适应望谟发展的油茶良种。

  

  (4)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全州有成型的油茶加工企业2家,其中州级龙头企业1家(贵州马岭河植物油有限公司),县级龙头企业1家(册亨县三月三植物油公司),地址都在册亨县。

贵州马岭河植物油有限公司每年可加工油茶籽800吨,年产优质茶油200吨。

该厂生产的“马岭河牌”精制茶油已通过ISO9001︰2000产品质量认证,获得QS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畅销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册亨县三月三植物油公司每年可加工油茶籽4000吨,年产优质茶油1000吨,该厂生产的“三月三牌”精制茶油畅销省内外,也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由于原料严重不足,只有贵州马岭河植物油有限公司一个厂进行生产加工,且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停产状况,为满足生产加工需要,还远到广西、云南收购油茶籽。

  

  (5)油茶籽和茶油产销情况。

虽然册亨、望谟两县油茶种植面积有12.24万亩,年产油茶籽在2100吨左右,平均亩产约17公斤,产量很低。

由于种植油茶的老百姓有食用茶油的习惯,大部分都留作自用,剩余的才销售市场,每年销售市场的油茶籽不会超过800吨,远远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需要。

现在油茶籽收购价格上涨,今年达到8元/公斤,亩产值可达136元,开始刺激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

油茶加工企业也受益匪浅,茶油销售价格上涨到40元/公斤,市场上还供不应求,销路极好。

如能大幅度提高油茶籽单产,必将使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将大有希望。

  

  1.1.2油茶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为油茶林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环境支持。

国务院对食用油发展极为重视,2007、2008年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

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并于2006年、2008年两次分别在江西和湖南组织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2009年制定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

在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3〕19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以油茶为主的木本食用油料林。

由于发展油茶产业对扩大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作用,全州也积极为油茶林基地建设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为油茶产业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油茶林分布集中地区群众对油茶林基地建设意愿强烈。

油茶林自然分布集中的地区,多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农村贫困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积极开展了林业扶贫开发,探索出了一条以发展林业作为扶贫开发主导产业的山区扶贫模式,当地群众在参与林业扶贫的过程中得到一定实惠。

油茶林基地建设,因其涉及面宽、涵盖面广、群众参与面大,其建设将给项目区多数农民带来的一定的经济收入,油茶产区群众对油茶林基地建设积极性较高,大多农民都愿意参与实施。

  

  1.2黔西南州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

  

  1.2.1自然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

  

  全州油茶长期适应了干热河谷气候,具有喜热忌寒的生物学特性。

油茶在酸性母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但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PH5~6为最适条件。

在这种土壤中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高,出油率也高。

  

  根据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全州林业用地1520.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80.9万亩,另外,尚有大量的25度以上坡耕地和亟待更新改造的老化油桐林,具有可开发建设的土地条件。

  

  1.2.2油茶林资源丰富。

  

  全州现有油茶林14.24万亩。

虽然大多为老茶林、低产林,但是遗传品质相对较好,通过抚育、施肥和复冠措施进行低产林改造,3年后可获得明显成效,增产潜力很大。

一般可由低改前平均亩产油5公斤左右增至20—30公斤。

  

  1.2.3发展基础良好,群众积极性高。

  

  近年来,随着茶油价格的攀升,群众种植油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种植油茶的积极性有所上升。

并且广大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油茶繁育技术、栽培方法、抚育管理以及采收榨油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如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群众完全能够掌握并提高油茶种植水平,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1.2.4生产技术成熟。

  

  全州油茶选优工作、引种试验正在进行,近期就可选育出适宜全州发展的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为全州油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林业局颁布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为下一步改造油茶低产林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州内正在开展丰产栽培、低产林分改造技术的试验示范,将不断摸索和总结出适宜于黔西南州的技术经验,为油茶产业的发展作好技术贮备。

  

  1.2.5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油茶市场的价格非常好,茶籽能卖到7-8元/公斤,茶油可卖到40—50元/公斤,油茶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市场前景广阔。

油茶的利润空间还可以逐步扩大,如茶枯可制“天然植物肥皂”,生产和提取发泡剂;果壳还可制成活性炭、皂素、碱;油脂可深加工为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

  

  1.2.6发展资金的保障。

  

  目前全州各县的农业、林业、扶贫、畜牧等单位整合为农业林业和扶贫开发局,这也能为项目及资金整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可以把财政补贴、工程配套、社会资金等多渠道资金捆绑注入油茶产业建设。

  

  1.2.7有坚实的组织保障。

  

  为支持和加快全州油茶产业的发展,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还每年从支农资金中下拨100万元作油茶产业的发展,这为全州发展油茶产业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

  

  1.3当前全州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良种选育工作滞后,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望谟县上世纪80年代也开展过油茶的引种试验工作,但由于无人精心细管,试验一直未取得成果。

册亨县2004年也从湖南引进了“湘林1号”等5个品种进行低产林改良试验,但同样由于疏于管理,基本失败。

为选育出适宜本地发展的良种,全州于2008年开始开展选优工作,2010年底选出了优树,还需进行品比试验才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利用。

2010年全州在册亨、望谟两县开展了外地良种引种与本地优树的品比试验工作,最早要到2012年才可能出初步的品比试验结果。

良种选育工作滞后,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1.3.2经营管理粗放,油茶经营效益低。

  

  全州油茶产业主要以农户自主、分散经营为主。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农民又满足于获取“露天财”,致使一些油茶林长期失管,长势不旺,种植10年后进入结果期后,产茶油20-30斤/亩,由于不进行施肥、松土、抚育,丰产期短(只有5-10年),以后树势衰退,茶寄生植物增多,病虫害严重,产量逐年降低,大小年明显,效益低下。

林相混乱,稀密不匀,杂草灌木丛生。

  

  1.3.3油茶林面积不断减少。

  

  全州“十五”资源清查时,全州油茶面积约16万亩,“十一五”资源清查时下降到14万余亩,十年间面积减少了2万亩。

究其原因,主要是林农经营管理粗放,油茶林老化快,单产降低快,效益下降快,林农收益减少后大量砍伐所致。

  

  1.3.4油茶产业化程度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林农的自用油都是小作坊式压榨,不但规模小,而且出油率低。

虽然册亨县建有专门加工茶油的企业,但由于油茶籽产量低,加工原料严重不足,致使油茶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再加上加工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出油率及加工质量不高,只停留在茶籽油初级加工上,而其它的资源如茶枯、果壳等都未进行深加工利用,综合效益不高。

  

  1.3.5投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油茶初果期长,实生苗要7-8年后才挂果,是一个经营周期较长的产业。

多年来,社会资金基本不愿投入油茶产业,油茶产业只是靠林业工程项目投入支撑。

由于项目投入低,只能解决苗木问题,所以油茶基地建设质量低、速度慢,难以形成规模。

  

  1.4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4.1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有效途径。

  

  随着人口的增长,对食用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保障食用油茶供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全州建成100万亩油茶林,按平均产油25公斤/亩,总产茶油2500万公斤/年,将为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作出贡献。

  

  1.4.2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解决耕地资源刚性短缺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耕地刚性短缺已是不争事实,而对耕地的精耕细作程度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粮油单产提升空间非常有限。

建成100万亩油茶林,产油量相当于56万亩油菜籽的种植面积。

发展油茶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国家耕地资源短缺的压力。

  

  1.4.3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油茶林基地规划区多是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营建油茶林基地不仅可以使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从劳务费中获得直接经济收入,而且可丰富农产品品种,发展油茶下游产业(加工业等)可增加规划区农民的就业机会。

发展油茶产业可以调整规划区经济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规划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规划区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规划区农村全面可持续发展。

  

  1.4.4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优化食用油消费结构的需要。

  

  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特产。

从其食物功能看,其色清味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长期食用茶油,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

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品质优良的茶油供应市场,满足国人对高档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国民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1.4.5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构建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需要。

  

  油茶属于常绿树种,四季常青,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生态效益显著。

大力发展油茶,能够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火防虫、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

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区大大集中分布在全州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沿岸区域,大力发展油茶,对于把全州建成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具体重要作用。

而且,只有把油茶产业发展起来,农民才有经营油茶林的积极性,林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才能长久巩固。

  

  第2章 油茶产品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油茶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主要产品为茶油,副产品包括茶枯、茶壳和茶粕。

副产品茶枯经深加工可提取残油、茶皂素;茶壳经提取可用于制作糠醛、木糖醇、栲胶、活性炭和培养基等。

  

  2.1市场分析

  

  目前,油茶在国内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大力开发木本油料已成为当今世界解决人类食用油严重不足的主要渠道。

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以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国家已经实现食用油料木本化。

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木本食用油料也占到本国食用油的80%~90%。

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与橄榄油媲美的木本食用油料。

  

  2.1.1食用油市场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注重健康消费,对动物油脂消费越来越少,植物油消费逐年增加,尤其是食用油中的茶油和橄榄油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急剧增加,食用油市场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食用油消费量逐年提高,特别是优质木本油料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据统计,2007年食用油消费量达2250万吨,人均消费量17.0公斤,高品质茶油仅占食用油总消费的1.17%。

因此,优质茶油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是食用油料供给严重不足,油脂工业潜力巨大。

据统计,2009年,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为1035万吨,自给率仅为46%,进口油脂油料总计折油1509万吨,较2008年增加306.6万吨,增长25.5%。

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食用油,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三是精品茶油进入国际市场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国产茶油热销日本,价格在5-10万元/吨,精品茶油可达25万元/吨。

国内市场缺口大,国际市场的精油缺口更大。

  

  2.1.2油茶副产品市场分析。

  

  油茶还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枯饼、茶皂素、茶籽壳等剩余物,可广泛用在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领域。

茶枯饼中仍存在5%~6%的茶油,经浸提后的余饼可继续提取4%的高品质茶皂素,其皂素含量在80%以上,是市场所需及出口创汇的好产品,现售价达到1800元/吨。

提取完茶皂素的余粕中,还含有12%~16%粗蛋白、30%~50%淀粉和较丰富的木质素。

高品质的油茶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其发展前景很大。

油茶副产品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际上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据此,油茶产业应以发展中、高档油茶产品为主,其当前发展目标既放在国内中、高档消费市场,又瞄准国际高档油茶产品消费市场。

  

  2.2需求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食用油消费量将逐年上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4.5亿,按人均食用油消费22公斤计算,食用油的消费总量将达到3200万吨。

目前,我国各类植物油年生产能力为1000多万吨,即便每年增加100万吨的食用油供给量,10年后产量仅能达到2000万吨,需增加约1.8亿亩的油料播种面积,届时每年仍需进口1000余万吨植物油和油料等成品油脂,才能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

  

  目前我国年产茶油为26.65万吨,年人均占有量仅0.2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的水平,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发达国家橄榄油的消费量一般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

我国要达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目标,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达250万吨左右,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此外,油茶副产品茶枯、茶壳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

近几年,茶枯、茶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了茶枯、茶壳需求的上升。

目前,国内市场的茶枯饼每吨的售价已上升到1800元,茶壳的售价也达到每吨249元。

今后油茶副产品与油茶产品一样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2.3发展潜力

  

  全州油茶良种选育上才刚开始起步,可以使用的良种还是空白,这个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未突破,一旦突破后,将具有很大的增质增产空间和潜力。

  

  2.3.1自选与引种结合,加快良种繁育,为规模化发展打好基础。

  

  在开展优树选择利用的同时,与引进外地良种建立品比试验相结合,能快速选育出适宜于全州发展的良种,突破良种制约瓶颈,为油茶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安上助推器。

  

  2.3.2低产林分改造大幅提高茶油产量。

  

  目前,全州有老化油茶林12万亩,现产量仅为5公斤左右,通过低产林分改造,可以使茶油产量提升至20—30公斤,在当前尚不具备大规模实施新造林的前提下,对低产林改造无疑是一种在短时期内提高油茶产量的有效方式。

同时,通过低产林分的改造,显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将能很好带动和刺激广大规划区群众的积极性。

  

  2.3.3加强引导,推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采取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形式发展油茶产业,形成企业、基地与农户的紧密关系,引导企业改造设备提高产品品质。

以科技为依托,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为油茶大面积改造和新品种造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以市场为手段调动了广大农户经营油茶林的积极性。

进而从多方面促进了油茶经营规模和生产力水平,为提升油茶产业化发展水平夯实了基础。

  

  第3章 规划区基本情况

  

  3.1自然地理概况

  

  根据现有油茶林资源集中分布情况,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为实现定向培育、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结合全州实际,规划区涉及册亨县、望谟县和贞丰县,共计26个乡镇。

  

  规划区主要位于东南部的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沿岸的河谷区域,为云贵高原与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河谷地带,以低山河谷地貌为主,全属于珠江水系。

海拔400~1000米之间。

属于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区,河谷干热气候明显,冬春干旱期长,雨热同季,是州内热量最丰富,生长季节最长的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

年均气温16.4℃~19.2℃,最高温度38.5℃,最低温度-8.2℃,无霜期289~350天,≥10℃年积温4461~6219.3℃。

年日照时数1300~1514.6小时。

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7~84%,夏湿冬干的气候特点非常明显。

由于气候湿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等气候特点,比较适宜油茶树木的生长发育,冬季的干旱气候有利开花授粉,但春季干旱不利果实彭大。

  

  受上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影响,规划区土壤以砂页岩类发育而成的黄壤和红壤为主要,坡度较大,土层较浅但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较厚),但有效氮和磷含量较少。

  

  规划区植被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河谷气候,常绿、落叶针阔叶林植被地带,主要有云南松林、青冈林、枫香林和榕树林等植被类型。

自然环境复杂,水热条件优越,为油茶等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繁殖环境。

  

  3.2规划区社会经济情况

  

  规划区涉及册亨、望谟、贞丰3个县,全部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据2010年《黔西南州统计年鉴》,2009年末总人口90.06万人,其中:

农村人员82.13万人、农村贫困人口22.33万人。

乡村从业人员38.81万人,其中: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6.2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8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77万人。

粮食总产量28万吨,农民人均粮食337.3千克。

国内生产总值(GDP)299684万元(当年价,下同),其中:

第一产业97291万元,占32.5%;第二产业109790万元,占36.6%;第三产业92603万元,占30.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33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999万元,其中:

农业产值79223万元,占49.8%;林业产值13956万元,占8.8%;牧业产值58714万元,占36.9%;渔业产值3825万元,占2.4%;农村服务业产值3281万元,占2.1%。

农民人均纯收入2369元。

  

  3.3规划区森林资源情况

  

  3.3.1林地资源情况。

  

  根据2006年“黔西南州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显示,规划区林业用地757.46万亩,其中:

有林地451.61万亩、疏林地2.99万亩、灌木林地69.9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9.47万亩、无林地193.37万亩。

适宜发展油茶的宜林地有142.9万亩,还有大量的老桐林及25度以上陡坡耕地可供发展利用,土地资源丰富。

本次规划的新造林林地资源可好中选好,择优使用。

  

  3.3.2现有油茶林分概况。

  

  据调查,全州现有油茶林面积12.24万亩,按疏、中、密的覆盖度等级,面积比例分别为:

6.2%、37.7%、56.1%。

  

   

  上表显示,全州大部分油茶林存在密度不合理的问题,有必要在对现有林分进行垦复施肥的基础上,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整,对没有培养前途的林分进行更新。

  

  3.3.3规划区林业生产基础设施概况。

  

  

(1)现有苗圃建设情况。

近几年来,依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实施,规划区种苗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统计,规划区建有1个州(地)级种苗工作管理站、1个州(地)级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站、3个县级种苗林木工作管理站和3个县级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站。

正在建设的册亨县油茶良种采穗圃150亩,预计3年后可为油茶育苗生产提供穗条。

经省种苗站审批的油茶苗圃2个,生产面积80多亩,有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