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628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58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安置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1.1.1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XX二期地块安置房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编制时围绕质量、工期和安全目标,针对本工程的特点,从项目施工管理力量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置、主要施工技术方案、质量、安全和工期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等方面考虑,作出统筹安排,体现其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

1.1.2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长度单位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毫米。

1.2编制依据

1.2.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报告名称:

《XX二期地块安置房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勘察单位:

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

勘查时间:

2010.12

1.2.2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有效施工图

施工图名称:

《XX二期地块安置房工程工程施工图》

施工图编号:

设计单位:

XX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出图时间:

1.2.3本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法规、图集、地方标准。

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表1.2.3

类别

名称

编号或文号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标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2年版

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国标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国标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国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续表1

类别

名称

编号或文号

国标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国标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国标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国标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国标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国标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行规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行规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行规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行规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行规

《房屋建筑外墙和屋面防水技术规范》

行规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行规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行规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地方标准

《建筑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范》

DBJB-27-1999

行规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行规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标准图集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构造详图》

03G101-1

标准图集

《楼地面》

03J930

续表2

类别

名称

编号或文号

标准图集

《室外工程》

02J003

标准图集

《楼梯栏杆》

闽98J04

标准图集

《楼梯建筑构造》

99SJ403

标准图集

《卫生设备安装》

99S304

国标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国标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国标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范》

DBJ13-22-99

地方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安装工程技术操作规程》

DBJ13-23-99

行规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质量验收规程》

CJJ/T29-98

1.2.4现有符合GB/T19001-2000—ISO9001:

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文件,符合GB/T28001-2001标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文件,符合GB/T24001-2004—ISO14001:

2004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文件。

2.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表2.1

工程名称

XX二期地块安置房工程

工程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观风亭街东侧

建设单位

福州市鼓楼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

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

设计单位

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福州市三利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工程造价

4亿

质量监督部门

福州市鼓楼区质量监督站

建设工期

750日历天

工程主要功能

以居住为主的高层单元式住宅楼,1#楼设置一层老人活动中心,2#及4#楼下设连体商业楼,地下室平时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地下二层车库转换为常六核六级人防地下室

2.2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概况一览表表2.2

楼号

层数

建筑高度

楼号

层数

建筑高度

总用地面积

25166.5M2

1#

34

96.00m

6#

26

75.4m

总建筑面积

162178.1M2

2#

33

96.3m

7#

32

90.4m

地下室面积

25699.4M2

3#

34

96.0m

8#

34

96.9m

地上面积

132225M2

4#

33

96.3m

地下室

5#

26

75.4m

标准层

2.8米

建筑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等级

建筑耐火等级

1#~8#楼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内耐火等级为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外墙装饰采用外墙面砖(深灰色、灰色),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面。

1、水泥砂浆楼面:

汽车库、风机房、人防口部、发电机房、水泵房、雨淋阀室、通风管道井、商场、物业、卫生站、垃圾收集、居委会、配电房、电视、电信机房、报警阀室、消控中心;

2、防滑地砖:

门厅、楼梯间、电梯厅、地下室楼梯间

 

门窗

外门、外窗为PVC塑料门窗,内门采用木质门,内窗采用5mm无色透明普通玻璃;玻璃采用中空玻璃及钢化安全玻璃(面积≥1.5平方米的窗玻璃及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500mm的门窗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七层及七层以上外开窗应采用安全玻璃)。

内墙面

1、乳胶漆墙面:

汽车库、风机房、人防口部、地下室楼梯间

2、吸音墙面:

发电机房、水泵房、雨淋阀室

3、水性水泥漆、中级抹灰:

门厅、楼梯间、电梯间、商场、物业、卫生站、配电房、报警阀室、消控中心、客厅、卧室、书房、阳台等

顶棚

1、乳胶漆天棚:

地下室楼梯间;

2、吸音天棚:

发电机房、水泵房、雨淋阀室;

3、刮腻子中级抹灰、水性水泥漆:

门厅、楼梯间、电梯厅、商场、卫生间、客厅、卧室、书房、阳台等

地下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Ⅱ级。

防水层材料:

4mm厚弹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

屋面

1、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二道防水设防。

材料:

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非焦油)+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非焦油)。

2、出屋面墙体及高低墙交接处,设置C20素混凝土反梁,高200。

3、防水层上设置设备时,设备下部的防水层应做防水附加层,并在其上浇筑C20细石混凝土,厚度大于500mm。

厕浴间

厨房、卫生间及其它用水房间墙体基脚均用C20素混凝土现浇200高,宽度同墙厚,并在楼面板设置一道防水层:

1.0厚SPU防水涂料,四周上翻1200高。

楼梯

2#、4#、6#、8#、10#为单元式住宅,每单元设一部防烟楼梯间至屋顶。

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疏散楼梯,地下室楼梯在首层与上部楼梯用乙级防火门隔开,地下车库有一个疏散坡道至地面层。

电梯

2#楼设4部消防客用梯,载重800Kg;4#楼设4部消防客用梯,载重800Kg;

6#楼设4部消防客用梯,载重800Kg;8#楼设4部消防客用梯,载重800Kg;

10#楼设4部消防客用梯,载重800Kg;

节能

屋面保温层采用绝热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厚度25mm;外墙填充墙采用200加气混凝土砌块。

外门窗采用PVC塑料窗型材,玻璃选用5mm厚热反色镀膜玻璃。

说明

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罗零标高7.600

续表1

2.3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设计概况一览表表2.3

地基

基础

桩基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机最大压桩力为4400KN),桩尖形式为平头十字型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桩端持力层为5层:

砂石状强风化花岗岩层(C80);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少于1.0米,桩长约?

米,以进入设计持力层所需深度及压桩力来控制。

工程桩全面施工前应进行试压桩并进行静载试验,以验证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如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应重新设计,重新报审。

施工完成后,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及桩身质量检验。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与水泥土墙(水泥搅拌桩)组合支护。

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为1.0。

现场场地整平后标高约为-0.20~0.70m;地下室底板垫层底标高为-4.75~-5.25米,基坑土方开挖深度为4.35~4.75米。

承台及

地下室

?

?

承台尺寸:

1000×1000×1000、2500×1200×1800、2800×1200×1800、4600×2800×1600、4600×4700×1600、5400×3100×1600、7400×2800×1600、6100×3600×1600、11500×4500×2400、11200×10000×2200

承台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整体浇捣,承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底面100mm;侧面400mm;顶面300mm。

地下室底板厚度为350mm,板底筋、面筋均为通长双向Φ16@200;

顶板厚度:

200、250mm;

地下室底板梁:

250×700、300×700(1157)、400×600(700、900、1050);

地下室顶板梁:

250×600(700、800、900)、300×600(700、1300)、400×600(700、900、1050)

地下室剪力墙:

200mm、250mm、300mm;地下室柱:

500×500mm

主体结构

结构

形式

2#、4#、6#、8#、10#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2#~10#楼共用一层大底盘地下室。

主要

结构尺寸

柱:

600×400、450×500、600×450;

墙:

200、250、300;

梁:

200×300(350、400、450、500、600)、250×500(600)、300×500;

板厚:

90、100、110、120、180;

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场地类别:

Ⅲ类。

抗震等级:

2#~10#楼框架柱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下室底板抗震等级为三级。

地下室人防抗力等级为:

常6级,核6级。

续表1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要求

类别

等级

楼号及部位

柱墙

混凝土

C35

2#~10#楼:

地下室及一层

C30

2#、4#、6#楼:

二层~二十七层;8#、10#:

二层~十七层;

C25

2#~10#楼:

屋顶

梁混凝土

C35

2#~10#楼:

地下室顶板、二层

C30

2#、4#、6#楼:

三层~二十七层;8#、10#:

三层~十七层;

C25

2#~10#楼:

屋顶

承台、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采用C35防水密实性混凝土,设计抗参等级为P6。

防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

基础垫层采用300厚C15素混凝土;

地下室及一层柱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构造柱、统过梁、压顶梁,过梁,栏板等,除特别注明外均采用C20。

钢筋

类别:

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钢筋;

后浇带

其他

1、风荷载:

2#~10#楼:

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

0.85KN/m2,地面粗糙度C类,风载体型系数:

1.4。

2、C35和C35以上混凝土,应采用碎石级配,不许采用碎卵石代替。

3、所有人防墙体(含外墙、隔墙等)在施工支模时,若采用螺杆拉结模板,只可使用一次性螺杆,不允许采用PVC管或竹套管。

穿越此类墙体的所有管线应设密闭套管。

2.4建筑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概况一览表表2.4

 

冷水

①水源为市政自来水,有市政给水干管引入。

地下一层~四层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四层及四层以上分为三个区,由变频设备供水。

②室内给水立管及埋地部分采用衬塑钢管,DN≥50采用丝扣连接,DN>50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采用HPDE给水管,热熔焊接。

③卫生设备安装。

消防

①设消防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气体灭火系统。

②室内外消防总用水量882m3,其中室内消防用水量506m3,室内消防用水366m3。

消防初期用水18m3贮存于6#楼屋顶水箱。

③管材采用镀锌钢管,DN<100采用丝扣连接,DN≥100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室外埋地采用挠性沟槽式连接件,其余可采用刚性沟槽式连接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地下一层汽车库为中危险Ⅱ级,其余为中危险Ⅰ级。

2闭式系统采用玻璃球喷头,无吊顶部位采用直立型喷头,有吊顶部位采用下垂型喷头,雨淋系统采用单臂下垂型喷头。

③管材采用镀锌钢管,DN<100采用丝扣连接,DN≥100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消火栓系统

①8#、10#主楼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一个低区;2#、4#、6#设置两个区:

二层及以下为低区,三层~二十八层为高区。

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网上设四个地上式是室外消火栓,28层以下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地下室采用水-泡沫两用型消火栓。

②管材采用镀锌钢管,DN<100采用丝扣连接,DN≥100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污、废水

①采用废、污水和流制。

②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地下室污废水排入集水坑,由潜污泵提升至室外排水系统。

3埋于地下室底板内的排水管和潜污泵出水管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DN≤100丝扣连接,DN>100焊接,其它采用PKC承插型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胶圈法兰连接。

室外管材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承插交接。

雨水

1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采用PKC承插型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胶圈法兰连接。

室外管材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胶圈连接。

续表1

 

高压

①10KV高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当一路电源停电时,另一路电源带全部负荷,二路高压电源设置连锁,防止高压并网运行。

②变电所设在地下一层。

低压

①供电电压为380/220V,照明灯头电压为220V。

②变电所配出的工艺设备及计算机系统的配电线路,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均采用耐火低烟无卤电线电缆;其它均采用阻燃低烟无卤电线电缆。

③电力电缆及配电干线均沿电缆桥架或穿钢管敷设;末端配电箱分支导线均沿金属线槽或穿扣压式薄壁钢管沿墙、现浇楼板或吊顶暗敷设。

接地

①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之桩基、承台及地梁两根主筋连续焊接相连做综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2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及发电机组中性点接地、弱电接地及总等电位联结MEB箱接地共用该综合接地装置。

3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

4弱电机房内各系统均应采用单点接地;各弱电机房、卫生间等作局部等电位联结,设LEB端子板。

防雷

①二类防雷建筑设计。

③进出建筑物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金属管道等应在入户端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应就近与防雷装置相连。

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投光灯、航空障碍灯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连接。

建筑

智能

电视

1电缆电视系统节目源接自城市电缆电视网,并设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本系统共有840个出线口。

2竖直干线电缆采用线槽沿弱电竖井敷设,各层水平电缆沿线槽和穿PVC管在墙内或吊顶内暗敷设。

电话通信及宽带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①工作区子系统:

每个工作区(10㎡)配置两个信息插座,并在大厅,展示厅,休息室,弱电竖井等公共场所设置信息插座,信息插座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应保持在5M以内。

②水平配线子系统:

均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水平走线采用线槽敷设,从吊顶内线槽到信息插座采用KBG管在吊顶或墙内暗敷设,信息插座间采用金属管在楼板或墙内暗敷设。

③垂直干线子系统:

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非屏蔽双绞线和6芯多模光纤两种传输介质,竖井内垂直干线沿梯级式电缆桥架敷设。

续表2

闭路电视监控及安全防范系统

1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停车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及考勤系统、巡更系统等子系统。

2采用低照度彩色摄象机,用电脑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

3前端设备由各种形式的彩色CCD摄像机组成,各摄像机均吸顶安装、或在墙上安装(距地3.0米)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S)

1按一级保护对象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设置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火灾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彩色CRT、打印机等设备及“119”专线电话。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由消防电源作主电源外,另设直流备用电源,CRT显示器、消防通讯等的电源,另设UPS装置供电。

4竖直干线电缆采用线槽沿弱电竖井敷设,各层水平电缆沿线槽和穿KBG钢管在墙内或吊顶内暗敷设。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①地下车库设有平时通风用的机械排风系统,自然补风,柜式通风机楼板下吊装,出地面设排风井。

②地下设备区走道设机械排风系统,机械补风、设备用房采用机械排风,机械补风系统。

③卫生间设吊顶型排气扇,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均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④标准层走廊采用自然排风,设有气体灭火的设备用房设有事故通风系统,平时排风口关闭,灭火结束后将灭火气体排出室外。

2.5自然条件

2.5.1气象条件

本工程位于福州市区,属温湿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雨量充沛,平均湿度77%,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

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

3、4月阴凉多雨,5~8月常有雷阵雨和台风,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过后必有大雨或暴雨。

2.5.2工程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

2.5.2.1工程地形

本场地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观风亭街东侧,西侧为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南临三港路河五四河,北至营迹路,交通便利,地貌单元上属福州盆地冲海积平原。

2.5.2.2工程地质

根据《XX二期地块安置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岩土体自上而下如下分布:

1、杂填土①:

灰杂色,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主要为粘性土、碎砖块、碎块石、水泥块等建筑垃圾,局部为生活垃圾。

硬质含量约30-50%,均匀性较差,上部建筑垃圾为新近堆填,欠固结。

场地均有分布,厚度0.80-4.50m。

2、粉质粘土②:

灰黄色、褐黄色,可塑,饱和,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刀切面较光滑,厚度0.50-1.70m,该层场地场地内仅部分钻孔分布。

主要分布在K3-K5、K8-K10、K12-K15、K18、K20、K22-K28、K34、K42、K63-K65、K67、K70、K72钻孔中。

3、淤泥③:

灰黑色,饱和,软塑-流塑,局部相变为淤泥制土。

摇振反应慢,干强度较低,韧性中等,刀切面略有光泽,含腐殖质,具腐臭味,污手,为高压缩性软土。

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厚度6.40-16.9m。

顶板埋深1.30-4.50。

4、粉质粘土④:

灰色、灰黄、灰绿色,可塑-硬塑为主,饱和,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刀切面较光滑,局部为粘土,厚度5.20-18.80m,顶板埋深8.70-18.80m。

场地内均有分布。

中砂④-1:

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

颗粒成份主要为石英,局部含少量砾石,大于2mm颗粒含2.6-14.0%,呈棱角状,分选性较好,级配中等,泥质含量占14.6-20.0%,该层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分布,顶板埋深18.70-25.80m,厚度0.50-5.20m。

5、淤泥质土⑤:

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具砂感,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层。

摇振反应慢,干强度较低,韧性中等,含腐植质,具腐臭味,污手,为高压缩性软土,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1.70-6.40m。

6、角砺⑥:

灰白色,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

卵石含量约占50-70%,粒径一般3-10cm,成份主要为火山岩,颗粒呈次棱角状一次圆状,粒间以中粗砂及粘性土充填,分选性较好,级配较好,胶结程度一般。

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

厚度1.60-4.20m。

顶板埋深34.50-38.50m。

7、粉质粘土⑦:

浅灰色,灰黄色,可塑-硬塑,饱和,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具砂感,厚度2.60-7.00m,场地内均有分布,顶板埋深30.70-33.60m。

8、卵石⑧:

灰白色、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

卵石含量约占50-70%,粒径一般为3-10cm,成分主要为火山岩,颗粒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粒间以中粗砂及粘性土充填,分选性较好,级配较好,胶结程度一般,该层场地均有分布。

顶板埋深30.70-33.60m。

9、全风化花岗岩⑨:

褐黄色、灰色,散体状,花岗结构可见,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很黑云母,长石已风化成次生矿物,少部分长石风化成土状,岩芯采取率TCR=80~85%。

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类。

仅在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该层,揭露厚度1.50-5.40m,层顶埋深38.10-40.20m。

10、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⑩:

褐黄色、灰色,散体状-碎裂状,花岗结构清晰可见,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黑云母,长石多半已风化成次生矿物,少部分长石风化成土状,岩芯采取率TCR=70-75%。

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类场地内存有钻孔均揭露该层,揭露厚度4.10-20.20m,层顶埋深37.00-44.50m。

1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11):

灰黄色,岩芯呈碎块状,花岗结构清晰,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黑云母,岩芯采取率TCR=65-74%。

岩石较破碎,锤击易碎。

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类。

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该层,揭露厚度6.01-27.47m。

2.5.2.3地下水埋藏条件与性质

场地水位埋深0.72~2.40米(标高5.89~7.01米),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69~2.38米(标高5.92~6.99米)。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承压水类型,主要赋存于:

1、

杂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

该层为透水性地层,富水性一般,大气降水、地表排水为其主要补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