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3561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

年“双有效”课题——青龙县2011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课题于2011年4月经青龙满族自治县教育局教科研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正式批准为县级基础教育教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课题编号为qlkt11091。

从立项至今,经过两年半左右的实践研究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到这个课题非常符合我校实际情况。

随着学困生问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学困生被转化的比例逐渐加大,给我们的教学与管理都带来了好处:

学生的整体成绩稳中有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让家长越来越信任学校。

课题研究为我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地向课堂要质量。

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高效课堂中学困生已成为提升效率的绊脚石,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就必须对学困生的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在诸多初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中,学习方式与习惯、心理障碍是重要因素。

要促使他们的转化,就要排除其自卑心理,发扬闪光点;排除其戒备心理,弥合融洽点;排除其惰性心理,强化勤奋点;排除其厌学心理,激活乐学点。

学困生是一个可发展、可造就的“活动人”,是一个可开采、可挖掘的资源人。

为了使学困生能做到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和自立,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全面、主动发展,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义务教育的质量,科学的做好学困生的研究、转化工作,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本课题研究意义重大。

二、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充分调动包.

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3、现代课堂教学理论:

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及其优化组合为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

4、心理学观点:

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5、哲学观点: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益。

这一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念是相融与统一的。

三、课题的界定

1、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也就是说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各个环节上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2、对学习效率的基本理解

学习效率,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精力与所获得的学习数量和质量之比。

它是学习者学业水平和身心素质的综合体现。

它探讨的是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多的知识、较强的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品质。

从两个维度来认识学习效率,在学生的时间投入方面,指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学习结果方面体现于多

方面的学习效果(认知成绩、理性精神、效率意识、良好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学习效率是相对概念:

同样的学习结果,学生用的时间较少,则学习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则学习效率高。

3、对学困生的基本理解

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

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

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大概有:

自身身体素质、智力发展迟缓、家庭教育、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社会环境、受教育的基础、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等。

4、理论的假设

我们认为学困生大多只是学习上一时表现为不适应,对他们的认识是:

第一在学习上他们很有潜力。

第二,他们一定存在着某种较强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哪怕是一点点。

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积极因素,随时给他们制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鼓舞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用闪光点照亮阴暗面。

探索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转化。

四、研究的目标

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目标指向,主要是结合我校学情,对大量存在的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课堂教学适合学困生的研究。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对实验对象——学困生严格保密,实验过程要不露痕迹,以免无意中刺伤学生自尊心。

1、建立严格、民主、和谐、温馨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

此项研究最小的载体是班级,要在实验班尝试建立严格、民主、和谐、温馨的管理模式,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用魏书生管理班级的经验,进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馨与和谐,以融入班集体为荣,愿意为班集体的成长出力。

2、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的研究。

班主任要给学困生建立跟踪档案,分解给各位任课老师进行助学管理,提倡师生共同写教育随笔,记载教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班主任至少每周写出一篇学困生成长个案,任课老师每月写一篇个案,记录学困生成长历.

程,以积累研究资料。

3、适合学困生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此项研究是助学策略中的重点,没有适合学困生的课堂教学,所有的改革将是一句空话。

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明确我校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让学生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改革那种只顾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接受与否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提问的习惯,研究的习惯。

4、进行学困生评价方式的研究。

改革传统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模式,尝试以进步论英雄的评价方法,多从正面鼓励学生,使学困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进步的信心.

五、研究的内容

学习困难学生约占总数的35%--45%。

转化他们,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探索学困生成因的基础上,搞清学困生的类型及特点,研究转化的对策,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的研究。

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

2.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对学困生转化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特别需要老师有信心、恒心和爱心。

研究者(主要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对学困生倾注一颗爱心,要做到与学困生“亲密接触”,深入学困生内心世界,让学困生自己有进步的信心和动力,积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3.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的培养的研究。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必然会提高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方面的研究。

5.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是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地位,摒弃注入式,贯彻启发式,将动手动脑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个体学习和集体讨论结.

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

重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转变一名学困生,比培养一名尖子生的难度要大得多,但要有意义得对学困生的转化要有耐心、恒心、信心,以避免学生出现反复。

多,六、研究方法根据研究内容,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七、研究对象各班级中的部分学困生。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成长的动态特点,适当调整研究对象。

八、研究步骤第一阶段:

酝酿准备阶段(2011年4-7月)

四月份

1、共同商讨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主持人、组员制订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五月份

1、学习有关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等。

六月份

1、对调查结果和学习水平测试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2、在调查、测试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建立个案登记表。

七月份

1、相关理论学习:

教育如何对待学困生

2、成员上交相关的文章或论文、体会。

第二阶段:

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8月)

2011年8—10月:

(1)、召开学困生的转化讨论会,并确定学困生转化的主要对象。

(2)、聘请有关权威人士进行专题讲座。

2011年11月;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关系研讨会。

)1(

(2)、情感教育理论分析研讨会。

(3)、当今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大讨论。

(4)、确定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思路、方法及途径。

2011年12月:

(1)、课题研究有关方面进行具体调整。

(2)、全面开展以下各方面研究:

a对中学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b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体验的研究。

c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模式的研究。

d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问题分析、解决策略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e对利用校园人文环境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2年1-3月:

(1)关于课题研究中的难题解决对策大讨论。

(2)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会。

(3)学困生作业展

2012年4月:

(1)、撰写《初中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论文。

(2)、开展主题为“转化学困生策略”研讨会。

2012年5月:

(1)、“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的研讨会。

(2)、继续开展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做好反思。

(3)学困生的成绩跟踪。

2012年6月:

(1)、对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论证。

(2)、经验交流。

2012年7月——8月:

(1)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模式的研究论证。

(2)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问题分析。

(4)对利用校园人文环境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论证。

(5)做好学困生的转化跟踪记录。

第三阶段:

完善成果阶段(2012年9月—12月)

、收集资料,为课题的阶梯做准备。

1.

2、参与研究教师的论文集。

3、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论证报告。

4、完成《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结题报告。

九、研究过程

“初中高效课堂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课题在2011年4月申请并着手开始筹备,本课题研究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的实验研究,于11月开始实施。

在探索学困生成因的基础上,摸清学困生的类型及特点,研究转化的对策,对学困生进行转化。

(一)认真调查分析学困生的成因。

课题组教师通过与学困生交流沟通、与家长联系,与任课教师交流,在学生中进行了解等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学困生的相关信息。

调查发现,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自身原因:

主动性、自制力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日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步丧失了信心,开始自暴自弃、放任自流。

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有学习的冲动和热情,但缺乏恒心和毅力,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这也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2.学校原因:

有部分教师认为学困生拖了自己教学业绩的后腿,对学困生怀有厌恶心理,常常会当众批评、责备,甚至中伤、挖苦、讽刺他们,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最终导致师生关系对立,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

有的学困生陷入自卑,不愿跟同学交往;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用违反纪律等行为以示反抗;有的甚至试图用怪异的行为引起师生的关注。

他们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帮助,这也是形成学困生的一大因素。

3.家庭原因:

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甚至错误。

要么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他们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孩子逐渐失去自信,产生厌学情绪;要么过分溺爱子女,对孩子百依百顺,迁就纵容,滋长了孩子任性、娇惯、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学习习惯,导致了学习困难;要么就平时不关心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放任自流,当发现子女成为学困生后,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棍棒”相加,致使子女逆反心理严重。

4.社会原因:

某些不健康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加之网吧、游戏厅随处可见,低劣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腐蚀学生的思想和意志,致使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整日精神恍惚,无心学习。

(二)根据成因分析,对学困生进行分类转化。

各课题组成员根据调查情况,对学困生的成因作进一步分析采取有效地转化策略。

在全面掌握学困生信息的基础上,采取跟踪调查、个案分析、研究探讨、总结规律等形式分别进行转化。

并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发挥家校互相配合转化学困生的作用。

对学困生倾注爱心,保持耐心,增强信心,充分进行赏识教育,保证每天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与学困生进行交流沟通,密切注视并随时掌握学困生的身心、思想、学习等情况,对他们已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或表扬;对学生的退步做简要分析,对转化失败原因进行细致分析。

(三)以课堂教学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由原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2、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异质(男女、成绩等因素)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结成学伴,由学习好的学生负责督促指导学困生学习。

设立评价机制,从各种角度对表现好的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加分。

如:

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展示自己、板书工整、小测成绩提高、积极帮助同学等方方面面,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活动的参与意识。

3、教师具体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展示;我们听课、评课,更多的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主动学习、重点知识的点拨、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评价、知识获得的当堂反馈等情况;学生间相互研究、合作情况;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讲题、督促学习情况。

通过这些努力,让学生由原来的听逐步转变为主动、自主的学。

开始学生对于这种放手还不习惯,不敢讲、不会讲,到后来抢着讲、抢着展示。

例如,七年级的王力新宇、董新河同学,原来都是寻衅滋事、不学习,上课就扰乱课堂纪律,经过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上老师更多的关注他们,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激励。

现在他们上课积极参与思考,与同组学生积极研究展示,表现突出,而且能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我们通过抓课堂教学,使很大一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心理对学困生心理和学习品质的影响。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心理对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品质的影响很大。

通过座谈的方式,了解和提高教师对于预防与转化工作的认识,使教师明确在家校联系、处理突发事件、转化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有效的做法,使转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着力强调引导教师探求和发现学困生的优点,以及收集转化成功的案例,探讨转化成功的有效做法,为形成防治策略提供具有明确说服力的依据。

(五)学校从制度上保障转化学困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将转化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德育工作计划中,不断完善转困奖励机制,探索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学生,对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转化成绩显著的教师将在考核中获加分。

成立心理咨询室,由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咨询活动,努力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促使其自我调节,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十、研究成果。

两年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对雪困生问题认识更加清晰,各班的学困生人数比例有所下降,学困生转化效果明显。

(一)理论成果一:

学困生成因的调查与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调查、观察、谈话等几个步骤的准备,我们课题组成员确定了所任班级的几名班级的学困生,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并进一步展开调查跟踪,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

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语文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4.依赖心理强。

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语文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

外部原因

1.学习基础差,跟不上班。

2.教材的原因。

语文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语文课的学习。

3.家庭的原因。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由于游戏、网络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

4.突发事件的影响。

如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二)理论成果二:

学困生转化策略

通过研究了解学困生的类型、特点,可以对症下药,让学困生爱学语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百分之八点四、初中生仅有百分之十点七,而高中生仅有百分之四点三;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的即适合应考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恰恰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

(1)、激发认知的内驱力,掌握学习的策略

认知的内驱力包括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认知内驱力的激发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创设新奇的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新奇感,唤起学习的内驱力:

创设新颖的学习环境,教学时插入一些西“插曲”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引起关注,激发认知的内驱力;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驱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知的活动。

激活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注意和情绪状态;帮助学生在分析自己的学习,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计划执行期间,帮助监控学习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在计划执行一个阶段或结束后评价学习效果,总结学习经验。

)展示个性、体验成功——以体验活动来代替说教式的心理辅导:

2(.

“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启示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条件,充分发现、发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是学困生的个性特长,因势利导,在扬长中克服缺点、弱点,走向成才,走向成功之路。

学生如一弯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色色夺目;学生如一个百花园,星星点点,朵朵争艳,不管成绩是哪个层面的学生,不管表面上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他们都希望校园里处处有自己的梦想剧场--个性展示台,从而在个性展示台上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个性是他们的天赋,学生的表现欲是他们天生的灵气,个性展示让学生更自信;个性展示让学生更自立;个性展示让学生更自强,以此推进素质教育;以此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特别是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校园里随时随处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个性展示台,学困生可以通过展示台捕捉自己的闪光点,发掘自己的潜力,促进自我觉醒、自我辅导、自我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赏识自己。

2、聚焦课堂,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上时时想到学困生,力争提高课堂效率,具体做法是: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学习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

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

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④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

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3、正确评价学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不能因学生某方面的不足,就歧视学生,甚至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

“用用多把尺子”评价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例如指导学困生分阶段建立“自我档案”,剖析自己:

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优缺点、性格特征、喜欢的、讨厌的、进步的、不断体制成一张张“镜子卡”,不断重新认识自己的发展,没进步的------验天天进步的快乐,逐渐萌芽“自怜自爱”。

同时,让他们彼此交流“镜子卡”,互相促进、互相分享,增强“我爱我自己”的自信心理。

教师通过“自我档案”动态评价学困生,发现闪光点,激励学生。

、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

4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要针对学生家长教育孩子出现的误区,从理论解决家长在家教中出现的问题,更新家教观念;请教子有方的学生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榜样,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方法:

1)、利用网络宣传阵地,向家长传递新的家教育理念。

()、通过访谈家长及学生,及时发现家教中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共(2同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