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发言稿范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31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本发言稿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本发言稿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本发言稿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本发言稿范文.docx

《生本发言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本发言稿范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本发言稿范文.docx

⽣本发⾔稿范⽂

⽣本发⾔稿范⽂

记得王国维在《⼈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事业、⼤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今天我也想借⽤这三重境界来谈谈我在⽣本之路上的⼀路追寻⼀路前⾏。

⼀、初识⽣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楼,望尽天涯路。

作为⼀名语⽂教师,我常常想,应该给学⽣⼀个什么样的语⽂课堂?

如何才能让课堂灵动出智慧的⽕花,激扬起⽣命的启迪?

2012年6⽉,带着这样的疑问也怀揣着对⽣本教育的仰慕和憧憬,我们⾛进河南沁阳⼀中。

有幸听取了专家们关于⽣本研究的报告,观摩了⽣本理念下的课堂,加上我们领导和⽼师对所见之⽣本的见解,使我逐渐对⽣本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那次学习令我受益匪浅。

想做容易真做难,等到真的要具体落实时,⼜有了畏难情绪,到底⾏不⾏?

到底怎样说怎么做等⼀系列的顾虑⼜涌上⼼头,在⽣本动员⼤会上校领导毫不怀疑,毫不犹豫,毫不迟疑的态度让我坚定了决

⼼。

混沌的⼤脑也豁然开朗――这应该是改变课堂现状的⼀个通途,更是我们坚定前⾏的⽅向。

初识⽣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楼,望尽天涯路。

”登⾼望远,我仿佛看到我们课堂华丽的转⾝、美丽的蜕变。

⼆、⾛进⽣本“⾐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憔悴。

⼀年来,可以说,每⼀位教师都如⼀个蹒跚学步的孩⼦,跌跌撞撞⼜坚定前⾏,⽽课堂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困惑、迷茫,但更多的是喜悦。

因为我们教师的理念改变了,我们学⽣的精神⾯貌改变了,我们的课堂状态改变了。

1、把尊重带进课堂,让学⽣成为学习的主⼈;

有⼈说,⼀切教学⾏为,如果不把学⽣作为第⼀思考对象,就会偏离教学轨道,甚⾄南辕北辙。

所以课堂就从⾓⾊的改变开始。

我们放下⾝⼦,把尊重带给学⽣,与之平等对话,静静聆听,悉⼼观察,成为他们的“助教者”。

我们让出讲台,把话语权还给学⽣,让他们在课堂上⼤胆释放⾃⼰,表现⾃⼰,成为课堂的主⼈。

上⼀学期的⼀个班,课堂纪律散漫,睡觉现象屡禁不⽌。

我有序组织学⽣⼩组讨论,简单问题迅速解决,⿎励成绩较差的学⽣上讲台讲。

重点题型或易错题,学⽣可⾃由上台,⽤多媒体、投影讲述⾃⼰的解题⽅法。

⼀个同学讲完后,其他同学有不同见解的,可接着上去讲,学⽣先认真听别⼈说,然后提出⾃⼰的补充或不同意见。

每当这时,课堂总是此起彼伏,学⽣争着上台。

那种⼀上课就睡觉的情形⼤

⼤减少,直到消失。

渐渐地,随意抽到⼀个学⽣,都能讲的有板有眼。

⽽且还能不断变出花样对整课的知识点进⾏接⼒⽐赛,帮助不少学⽣找到了薄弱环节。

他们的讲解环节清晰,⼤⽅得体,检查到位。

很难想像这些学⽣之前⼤都是上课么也不听的后进⽣啊。

类似的事情每天都有发⽣,我不得不在⼼⾥告诉

⾃⼰――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学⽣,不管是谁,尊重他,让他们成为主⼈,给他们多⼤的舞台,他们就能呈现你多⼤的惊喜!

2、把激励带进课堂,让学⽣都有成功的体验;

相对学⽣⽽⾔,教师应该是⼀个“牧者”。

教师的意义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就像是点燃⽕把,教师点燃激情,采取多种⽅式激励学⽣参与⾃主学习,让课堂成为学⽣激情燃烧的舞台。

⼀个调⽪捣蛋,让诸多⽼师都头疼的男⽣,⼀次上课竟主动请求给⼤家讲题,声⾳洪亮,吐字清

晰,思路条理。

讲完后赢得同学们不约⽽同的掌声。

⽽这背后源于我们之间的⼀次谈话。

上课总戴着⼀顶⼤⼤的遮住半个脸的帽⼦,要么睡觉,要么捣乱,他的表现早已让我忍⽆可忍,却⼜⽆计可施。

⼀次上课他⼜在说话,⽆奈中我让他读课⽂,细细听来,他的声⾳略带磁性,却⼜不失柔美,全班同学⼤都沉浸在他优美的朗读声⾥。

下课我将这样⼀个优点放⼤般的告诉他,他疑惑⼜惊讶不已,因为在他看来,⾃⼰成绩不好,⽼师家长都不喜欢他,是⼀⽆是处的。

我告诉他,每个⼈⾝上都有别⼈不具备的优点,学习的事情关键在⾃⼰。

也就是从那次开始,课堂上的他⼀点点有了起⾊,先是摘掉⼤⼤的帽⼦,继⽽抬起头开始听讲,后来主动举起⾼⾼的⼿臂,再后来也就有了他课堂上精彩的展现……

课堂上,我努⼒营造和谐、竞争的'氛围,允许学⽣提出疑问、异议甚⾄是批评。

只要学⽣做得

好、讲得对,就予以他们真诚地表扬和⿎励。

对于学⽣错误的思考或是不正确的讲解,也绝不责怪,⽽是与其他同学⼀道帮他找出错误的原因,防⽌再犯。

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始终怀有⼀种共同参与的喜悦感,⽽整个教学过程则是⼀个源源不断激励学⽣积极学习、探索、质疑、表述和发挥⾃⼰最⼤潜能的愉悦过程。

除了个体激励和课堂激励外,我们的班级作业检查制度,⼩组评价体系,诵读过关检查以及每周综合评价等等,都体现我们的激励原则。

3、把⽅法和创新带进课堂,让学⽣学会学习。

打造灵动激扬的课堂,就要设计课堂的“有效活动”、“有效设问”和“有效对话”。

⼀次布置了⼀篇半命题作⽂“别了,”。

以⼩组为单位进⾏修改,参考魏书⽣的修改作⽂的⽅法,结合本班学⽣和教学实践,我制定出修改作⽂的⼀些简单规则,要求如下:

(每⼀项满分⼗分,共六⼗分。

1、错别字(每错⼀个2分,扣完本项分数为⽌)

2、语病(每处2分,扣完本项分数为⽌)

3、标点符号(每错⼀处2分,扣完本项分数为⽌)

4、卷⾯书写(分10分、8分、6分、4分、2分五个等级)

5、体裁准确(分10分、8分、6分、4分、2分五个等级)

6、中⼼内容明确、突出(分10分、8分、6分、4分、2分五个等级)

之所以这样源于这样的想法:

⾸先根据⾼⼀学⽣的总体⽔平,应该有⼀个相对简单易于操作的⽅法;其次本次训练着重突出了对作⽂基本要求的重视程度,⽐如卷⾯、错别字、语病等问题,多次强化此⽅⾯的训练是可以逐步有所改善的,⽽且也是阅卷中最先影响分数的因素;最后,规则并不是⼀成不变的,随着学⽣训练程度的不断提⾼,六条内容会不断增删,⽐如将学⽣前段时间得以改善的⽅⾯去掉,加上关于作⽂内容更细化更深⼊的内容,从⽽逐步深化,达到对学⽣作⽂有效强化训练的⽬的。

给学⽣⼀个⽅法和⽅向上的引导,相信在长期的锤炼中,学⽣会逐渐掌握起写作的基本要求,并且不断深化拓展。

我们关注学⽣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与⽣成,每单元学习后,学⽣都要针对⾃⼰的学习弱项,⾃⾏出题,与同学交换做题,相互评改,⾃⾏建构知识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乐此不疲地充当⽼师与学⽣的双重⾓⾊,这种⾓⾊的转换,让学⽣乐此不疲。

⽆形中,我们将⽅法带给了学⽣,⽽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将学习的潜⼒做了最⼤化的创新和创造。

把尊重带进课堂,让学⽣成为学习的主⼈;

把激励带进课堂,让学⽣都有成功的体验;

把⽅法和创新带进课堂,让学⽣学会学习和创造。

这是我们正在做的,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向,为此,我们“⾐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憔悴。

”⼀直在努⼒,在追寻,在探索,在前⾏。

三、展望⽣本“众⾥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那⼈却在灯⽕阑珊处。

我们的⽣本课堂已经全⾯展开,课堂状态从此发⽣改变,我们努⼒让学⽣对课堂有期待,我们全⼒让课堂有精彩。

⽽在展开、改变,期待、精彩之后就是我们的践⾏之路如何越⾛越宽,越来越精彩,如何⾛出⾃⼰的风采和特⾊?

我想这该是我们下⼀步要思考的问题。

⽽“⽣本课堂”理念下的学⽣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的深⼊探求,让⽣本理念制度化、⾏为化、常态化、多样化、个性化,也将是我们下⼀步不懈努⼒的追求。

想起语⽂组的⼀次集备,李局的⼀句话让我们⼼有触动,那就是“跳出语⽂看语⽂,跳出课堂看课堂”。

什么样的课堂值得期待?

什么样的课堂才叫精彩?

我想,课堂是⼀种智慧,我们在不经意间引领;课堂更是⼀种期待,我们静待花开的声⾳。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真的会由衷的感慨:

“众⾥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那⼈却在灯⽕阑珊处”。

没有⼈能够知道春风的颜⾊,只有当她吹拂过⼭川和⽥野;

没有⼈能够知道教育的发⽣,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灵扬起风帆;没有⼈能够知道孩⼦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由地思考和实践。

这是郭思乐教授写在⾃⼰教育博客书的⼀⾸扉页诗,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师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