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56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docx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1

 

泰安军分区南院商住楼

 

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新泰市地基基础工程公司

二○○九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二、场区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二)场地地层

三、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四、基坑工程设计方案

(一)基坑支护设计

(二)基坑降水设计

五、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一)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二)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三)计划施工工期

六、各项施工组织措施

(一)安全防火及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附图:

1、支护桩剖面图

2、土钉墙支护剖面图

一、工程概况

泰安军分区南院商住楼位于财源大街东段路南,泰安军分区对过,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1090m2,主楼16层,裙房3层,整个场区设有地下车库1层。

周边情况:

拟建物东侧北段距六层楼仅3米,其余部位距临近建筑8米以上。

二、场区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拟建场区位于财源大街东段路南,泰安军分区对过,地形较平坦,最大高差0.572m,地貌类型单一,属冲山前洪积平原地貌单元。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孔隙水赋存于薄层粉土、中砂中,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赋存于寒武系灰岩中。

补给为大气降水及外围含水层侧向补给,排泄方式以蒸发及侧向径流为主。

勘探期间,场区地下水水位埋深2.70-3.40m,水位年变幅1-2m。

(二)场地地层

根据钻探揭露,场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粘土及寒武系灰岩组成,各岩土层特征及主要性质分述如下:

1杂填土(Q4ml )

杂色,稍密,稍湿,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可见大量砖块、灰渣及水泥块等建筑垃圾,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次,修正后最大标准贯入锤击数为6.8击,最小标准贯入锤击数为5.9击,平均标准贯入锤击数为6.5击。

该层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3.00-3.30m,平均厚度3.19m,层底埋深

3.00-3.30m,层底标高135.72-136.59m。

1-1素填土(Q4ml )

褐黄色,稍密,稍湿,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含少量砖屑、灰渣等。

该层取土样4件,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次,属中压缩性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见下表:

(%)

e0

(%)

Wl

(%)

WP

(%)

IP

IL

a1-2

(MPa-1)

Es

(MPa)

Cu

Kpa

φu

(度)

N′(击)

最小值

18.0

0.535

85

22.2

13.1

7.6

0.19

0.23

4.04

7.4

最大值

19.5

0.621

94

27.8

17.0

11.3

0.54

0.38

6.82

9.7

平均值

18.7

0.575

88

25.0

15.3

9.7

0.37

0.30

5.50

19.1

16.4

8.5

变异系数

0.03

0.06

0.05

0.11

0.12

0.16

0.47

0.22

0.22

标准值

该层主要分布于1#、2#钻孔,层厚3.30-3.40m,平均厚度3.35m,层底埋深6.40-6.50m,层底标高132.74-133.19m。

②粉质粘土(Q4al+pl)

(%)

e0

(%)

Wl

(%)

WP

(%)

IP

IL

a1-2

(MPa-1

Es

(MPa

C

Kpa

φ

(度)

Cu

Kpa

φu

(度)

N′(击)

最小值

16.8

0.588

78

25.5

13.6

10.4

0.23

0.18

4.33

8.9

5.9

10.9

14.3

7.9

最大值

31.7

0.863

100

38.4

24.3

16.1

0.52

0.43

8.82

37.0

20.0

25.0

16.1

10.9

平均值

23.5

0.714

91

31.6

19.1

12.6

0.35

0.29

6.13

21.9

14.8

18.4

15.3

8.8

变异系数

0.16

0.11

0.08

0.13

0.15

0.13

0.29

0.21

0.20

0.35

0.32

0.27

0.05

0.10

标准值

25.2

0.751

0.40

0.32

5.58

17.4

12.0

13.7

14.6

9.2

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长石、石英颗粒约10-15%,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偶见圆砾,ф5-10mm,最大20mm。

局部夹粉土、中砂薄层,厚度0.2-0.4m;该层取土样18件,其中2件未进行分层统计,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7次,属中压缩性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见下表:

该层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3.30-15.30m,平均厚度7.85m,层底埋深9.20-18.50m,层底标高120.86-129.96m。

③粘土(Q4al+pl)

黄褐色,可塑-硬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可见大量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

该层取土样6件,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次,属中压缩性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见下表:

(%)

e0

(%)

Wl

(%)

WP

(%)

IP

IL

a1-2

(MPa-1)

Es

(MPa)

C

Kpa

φ

(度)

N′(击)

最小值

38.5

1.111

94

51.0

27.8

23.2

0.09

0.12

6.67

33.7

11.6

10.3

最大值

46.0

1.277

99

66.7

38.0

30.9

0.46

0.32

17.59

53.8

17.6

11.4

平均值

41.9

1.184

98

61.5

34.8

26.7

0.28

0.22

11.25

40.4

14.8

10.6

变异系数

0.07

0.06

0.02

0.09

0.10

0.10

0.48

0.37

0.41

0.20

0.14

0.04

标准值

44.3

1.240

0.39

0.29

7.45

32.9

12.8

10.5

该层场区内均有分布,层厚1.25-5.60m,平均厚度2.95m,层底埋深11.50-24.10m,层底标高115.26-127.82m。

6#孔附近覆盖层厚度较大。

④灰岩(∈)

灰-浅灰色,隐晶质结构,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取芯呈柱状,柱长150-700mm,最长820mm,锤击声脆,不易击碎,岩溶发育一般,可见溶孔,溶孔ф2-5mm,最大8mm,8#孔13.5-13.7m为溶洞,粘土充填,岩芯采取率约50-85%左右,RQD=45-68%。

三、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山东省鲁岳资源勘察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室平面图》

3、国家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主要规范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二)编制原则

1、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确保基坑工程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保证周边道路通畅。

2、贯彻执行国家及企业的各种制度、规定、标准。

3、选用先进的施工组织方法以及现代管理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和文明的施工。

4、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新的施工工艺、机具、材料,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以节省劳力,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5、支护、降水设计在尽最大限度满足周围既有建筑物及所施工分项工程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本项目的施工成本。

6、借鉴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经验。

四、基坑工程设计方案

拟建物东侧距6层楼仅3米,其余位置距临近建筑物8米以上。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周边建筑物情况,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如下:

1、基坑支护

基坑东边坡北段距离6层楼较近部位采用锚拉支护桩支护;

其余部分采用土钉墙支护。

2、基坑降水

采用大口径深井降低地下水位,以满足基础施工要求。

该基坑工程设计是根据现有的地质勘察报告、周边环境情况和图纸资料进行的设计,基坑开挖后如遇地质条件与地质报告不符、周边环境(地下管网等构筑物)变化时,应对基坑工程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基坑支护设计:

1、锚拉支护桩设计

(1)设计参数

支护桩设计

支护桩配筋

预应力锚杆

支护桩间距

1000

主筋

12Φ18

设计二层预应力锚杆

参数

1

2

支护桩直径

800

箍筋

Φ14@2000

总长度

16.5m

14

冠梁顶高程

0.0m

绕筋

φ6.5@200

自由段长度

7

8.5m

支护桩顶标高

-0.5m

冠梁配筋

锚固段长度

6m

8m

支护桩底标高

-12.0m

冠梁主筋

6Φ18

钢绞线

2Φj15.2

2Φj15.2

支护桩长度

11.5m

冠梁箍筋

φ6.5@200

钢粱

2[18a

2[18a

详见《支护桩剖面图》

(2)锚拉支护桩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①该支护结构按基坑开挖深度7.5m设计。

②桩径φ800mm,桩中心间距1.0m,桩长12m(包括桩顶冠梁),嵌固深度5m。

③桩身砼标号为C30,钢筋笼主筋为Ⅱ级钢筋,其余为Ⅰ级钢筋(详见支护桩配筋图)。

④支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的嵌固长度。

成孔孔位允许偏差不能大于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1%。

支护桩施工须跳打。

⑤钢筋笼吊装至孔底,吊装完毕,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保桩长及桩的嵌固深度要求,合格后立即进行砼浇注,砼必须具备良好和易性,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80~220mm。

(3)支护桩桩顶冠梁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①支护桩桩顶设钢筋砼冠梁连接,冠梁顶标高-1.0m(相对自然地面)。

断面尺寸为900×500mm,配筋断面尺寸为850×450mm,支护桩主筋伸入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