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25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doc

水平三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规律,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设计各种形式教学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技能、参与锻炼创造良好条件。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篮球简单的技术动作,熟悉篮球运球基本技术,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篮球活动中去,并能运用所学技术进行游戏和比赛。

2、技能目标:

掌握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发展学生体能,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控制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养成竞争意识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篮球是世界三大球之一,也是新课标中水平三教学内容,具有普及性高、推广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

篮球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本单元以篮球运球为主进行教学,通过篮球运动中的运、传等基本技术的练习,促进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力量、速度和跳跃等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5课时设计,科学的制订计划、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将来的篮球运动打下良好基础。

教材重点:

运球中对球的高低、快慢节奏的控制

教材难点:

运球与身体动作的协调一致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模仿能力强,乐意通过参加游戏和比赛来接受新知识,篮球运动是他们最喜爱的,同时通过前面水平二阶段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篮球基本知识,运动能力,灵活性、协调性、自控能力也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对于运球的技术基础不是太好,在练习运球时动作太随便,因此形成运球时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及控制球的能力较差的状态。

五、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设计通过5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遵循篮球运球动作技术形成的规律,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学习。

为达成目标,在教学中,合理设计了如下流程:

首先通过原地运球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球感;接着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让学生学会移动中控制篮球;然后通过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行进间变向运球的学习来巩固提高控球能力;最后通过综合练习来运用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创新和合作学习中掌握动作,使其身临其境,自主认真学习,逐步提高运球的技术水平。

六、单元教学特点:

1、通过让学生自创玩球练习,不仅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和体验到运动成功的乐趣,也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

2、通过变换形式的运球练习,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水平三(5年级)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单位:

华西实验授课教师:

顾建伟授课年级:

5年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篮球简单的技术动作,熟悉篮球运球基本技术,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篮球活动中去,并能运用所学技术进行游戏和比赛。

2、技能目标:

掌握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发展学生体能,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控制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养成竞争意识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次

教学

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1

1、原地运球

2、游戏:

“播种收割”

 1、认知目标:

掌握原地运球动作,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技能目标:

通过球性练习,提高控球能力,学习原地运球,使90%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快速反应、灵敏协调等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小篮球的爱好,培养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在活动中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他人。

重点:

正确的运球手法:

手指分开成弧形,掌心空出,各关节随球屈伸。

难点:

手指、手腕柔和用力,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法:

讲解示范法、游戏比赛法、积极评价法、完整教学法。

学法:

尝试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2

1、行进间直线运球

2、趣味接力游戏

1、认知目标:

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原地运球的基础上,正确了解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方法。

2、技能目标:

使80%的学生学会行进间直线运球按拍球的后侧上方的技术动作及运球时的身体协调性,并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协调等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学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学练的能力。

 重点:

按拍球的后侧上方和运球成直线;

难点:

对球方向的控制、手脚配合协调。

 教法:

讲解示范法、游戏比赛法、预防纠正错误法、评价法。

学法:

探究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团队合作法。

3

1、行进间运球急起、急停

2、游戏:

《运球突破封锁线》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的动作要领,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

通过课堂的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动作,80%的学生能正确做出动作。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

急停、急起时拍球点的控制和急停时的脚步动作。

难点:

身体重心的转移,手脚协调配合,急起急停的时间难确定性。

 教法:

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评价激励法、游戏法。

学法:

尝试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重复练习法。

4

 1、行进间变向运球

2、运球抢断球游戏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熟悉球性的方法和变向运球的要点。

2、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使90%的同学能够基本和初步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并能将该技术运用到游戏和比赛中。

3、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充分体验篮球带来的快乐。

 重点:

转体、探肩、跨步。

难点:

能够利用探肩、跨步保护好球。

 教法:

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评价激励法、比赛法、预防纠正错误法。

学法:

自主尝试学习法、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法、对比学习法。

5

 结合实战,综合运用运球技术

 1、进一步熟悉篮球运球基本技术,积极地参与到篮球活动中去。

2、通过游戏、比赛活动,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发展学生体能,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控制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养成竞争意识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

篮球技能的综合练习并运用于篮球实战。

难点:

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法:

示范法、评价激励法、比赛法、预防纠正错误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对比学习法。

小河中心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任课老师:

顾建伟年级:

五年级人数:

40人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原地运球

2、游戏:

“播种收割”

场地器材

篮球场录音机一台篮球41个

1、认知目标:

掌握原地运球动作,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技能目标:

通过球性练习,提高控球能力,学习原地运球,使90%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快速反应、灵敏协调等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小篮球的爱好和合作意识,培养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并在活动中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他人,。

重点难点

重点:

手指分开成弧形,掌心空出,各关节随球屈伸的运球手法。

难点:

手指、手腕柔和用力,对球的控制能力。

课的顺序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运动量

组织教法与要求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8

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

“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原地踏步”

2、徒手操:

4*8

上肢运动

扩胸运动

体转运动

全身运动

3、绕篮球场慢跑2圈后有序拿球。

1

1

2

6

队形:

教法:

1、体委整队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提出本课教学目标与要求;

3、学生认真听老师安排任务。

要求:

“快、静、齐”

队形:

教法:

1、口令配合手势进行原地练习;

2、引导学生慢跑活动,教师讲解示范,提醒学生注意前后距离并体会球在手中的感觉。

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并模仿老师动作。

基本部分

27分钟

一、原地运球

1、学生自主运球体验;

2、原地运球;

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腕放松

五指分开把球控

上引下按指用力

球似粘手好运动

3、集体练习;

4、原地多种姿势运球;

5、听节奏高、低运球练习;

6、看信号高、低运球练习。

二、篮球游戏

“播种收割”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队相等人数,以篮球场的一端线为起点,另一端线为终点。

在终点放置一个呼啦圈,学生站在起点,当听到老师的哨音响起,排头队员跑到终点将球放置在圈圈内,接着回来与第二名队员击掌,第二名队员跑向终点将球抱回,依次跑下去直至结束,哪队用最快速度完成比赛哪队获胜。

3-5

2

19

8

队形:

教法: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尝试练习;

2、归纳动作,学生展示;教师示范讲解;

3、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纠正动作,突出重点;

4、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游戏;配合节奏练;

5、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动作变化;

6、认真小结评价。

要求:

尝试体会,仔细观察,认真模仿,积极练习,勇于挑战,敢于展示,不断提高。

队形:

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提出要求;

3、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参加练习;

3、师生小结评价。

要求:

  

1、各队要将球放置在呼啦圈内;  

2、击掌后下名队员才能跑。

结束部分

5

分钟

一、放松活动;

《有氧放松操》

二、布置收器材;

三、小结下课。

1

3

1

1

队形:

1、教师示范、领做,共同达到放松目的;

2、总结表扬,师生告别;

3、归还器材。

要求:

跟音乐进行,完全放松。

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

35%左右

平均心率:

125-1350次/分钟

心理负荷:

线

安全防范措施

1、教师课前设计好每个环节,让学生活动有序进行。

2、在课的开始部分强调注意安全及每个活动开始前提醒学生,如:

辅教游戏等。

3、课前课后的放松整理运动。

本课紧扣“原地运球”的主线,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层次清晰。

学生通过模仿、自主练习、听信号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学习原地运球。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时间,挖掘其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信。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正真体会篮球带给他的乐趣。

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语言应变能力有待加强,语言的运用,组织的细密还需磨练。

2、要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全面发展,学生基本达成原地运球动作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不同伙伴组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细微处要给与学生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