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2258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docx

合峪小学导学案模板

课题:

两步计算的实际应用题累计课时:

(22)

授课班级:

___三____授课时间:

________授课教师:

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学习重点:

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学习难点:

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谈话:

今天。

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都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吗?

这节可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

)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

出示裤子标价28元。

营业员阿姨说: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妈妈问:

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你从中知道那些信息?

买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2)谈话: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那么,你们想一想,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

(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

让学生在书上化除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最后根据问题写上问号。

(3)谈话:

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做在草稿本上。

(4)交流:

你是怎么列式的?

说说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5)有不同的算法吗?

(不要求一题多解)

2、教学试一试。

(1)如果把问题改成“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2)问:

问题改了,线段图要改吗?

(3)学生解答。

做完后交流。

3、比较。

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想想做做第1、2、3题。

四:

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第4题。

五:

课堂检测

1、停车场有轿车37辆,比面包车多9辆,停车场一共有多少辆轿车和面包车?

(1)引导:

轿车和面包车谁多谁少?

(2)独立画线段图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2、哥哥和弟弟一共有邮票41张,哥哥比弟弟多5张,两个人各有多少张邮票?

(1)学习画线段图,观察了解各量之间的关

(2)引导画线段图:

(线段图略)

(3)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全班交流理解

  解一:

41+5=46 哥:

46÷2=23 弟:

23-5=18

  解二:

41-5=36 弟:

36÷2=18 哥:

18+5=23

  5、哥哥和弟弟一共有邮票26张,若哥哥给弟弟3张,则两人的邮票一样多,两人各有几张邮票?

  

(1)提问:

谁的邮票多?

多几张?

  

(2)讨论理解:

哥哥比弟弟多6张邮票

  (3)实物演示,帮助理解哥哥比弟弟多6张邮票

  (4)小组共同完成画线段图,列式计算,交流思路

  (5)全班交流

六:

拓展延伸

妈妈:

我的年龄是你的4倍。

小芳:

你比我大27岁。

提问:

你知道妈妈和小芳

  各多少岁吗?

  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课后反思

课题:

加和减累计课时:

(23)

授课班级:

___三____授课时间:

________授课教师:

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习难点:

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出示例题情境图。

谈话:

欢迎小朋友再次光临玩具店。

上一次我们在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让我们来作进一步的研究,谁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应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柑橘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3、玩具汽车比玩具火车便宜多少元?

学生根据问题口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38-25=44-25=44-38=

(2)探究新知

1、探索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先独立口算38-25,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自己的算法。

讨论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同学的有什么不同?

你最喜欢那种算法?

2、用上面的方法完成44-25。

3、比较38-25和44-25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5、小结。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试一试。

尝试完成44-38,完成后同桌交流,在指名说说不同的口算方法。

四:

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第5题。

五:

课堂检测

养牛场有黄牛25头,         ,黄牛和奶牛一共有几头?

  ①奶牛比黄牛多7头       ②奶牛比黄牛少10头

  25头

  黄牛                       黄牛

  多7头 ?

头              10头   ?

  奶牛                       奶牛

  25+7=32(头)               25-10=15(头)

  25+32=57(头)              25+15=40(头)

六:

拓展延伸

5、哥哥和弟弟一共有邮票26张,若哥哥给弟弟3张,则两人的邮票一样多,两人各有几张邮票?

  

(1)提问:

谁的邮票多?

多几张?

  

(2)讨论理解:

哥哥比弟弟多6张邮票

  (3)实物演示,帮助理解哥哥比弟弟多6张邮票

  (4)小组共同完成画线段图,列式计算,交流思路

课后反思

课题:

加和减累计课时:

(24)

授课班级:

___三____授课时间:

________授课教师:

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二、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学习重点:

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学习难点:

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谈话:

今天。

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都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吗?

这节可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

)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

出示裤子标价28元。

营业员阿姨说: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妈妈问:

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你从中知道那些信息?

买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2)谈话: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那么,你们想一想,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

(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

让学生在书上化除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最后根据问题写上问号。

(3)谈话:

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做在草稿本上。

(4)交流:

你是怎么列式的?

说说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5)有不同的算法吗?

(不要求一题多解)

2、教学试一试。

(1)如果把问题改成“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2)问:

问题改了,线段图要改吗?

怎样改?

(3)学生解答。

做完后交流。

3、比较。

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完成想想做做1-3题。

四: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五:

课堂检测

(1)填空题

1、10个一千是()。

一万里面有()个百。

4个千是()。

2、少年宫在中山路上,小明和小红都住在这条路上,小明家离少年宫有800米,小红家离少年宫有500米,他们两家相距()米。

3、302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3在()位,表示()个(),个位上是()。

4、找规律填数;3800、3850、3900、3950、()、()9000、9200、9400、9600、()、()5060、5070、5080、5090、()、()

六:

拓展延伸

1、口算

66+28=55-38=80-32=

1100-600=800+900=39+53=36+24=

63÷3=4×21=50-37=55+37=

1600-900=52+37=70×5=83-57=

3000+7000=91-34=65-23=

课后反思

 

课题:

加和减累计课时:

(25)

授课班级:

_______授课时间:

________授课教师:

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所给的信息,画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推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学习重点:

使学生能根据所给的信息,画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使学生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推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谈话:

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吗?

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

(板书:

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

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

“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提问:

从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谈话: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

(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

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问号)。

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

(3)交流: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问:

有用第二种方法解答的吗?

如果没有,不再教学这种解法,如果有第二种解法解答的,让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比较。

提问:

这两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学生回答时,把课题板书完整。

三、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是求什么。

独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样解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

独立解答。

交流并订正。

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我们做什么?

学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对。

4.补上合适的条件。

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________,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

(1)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

(2)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图。

编一道用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谈话:

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

你会解答吗?

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会解答,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

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指名说,教师板书)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

提问:

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如果没有不同的算法,

如果有学生说到第二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

教师板书。

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

表示的意思,

即裤子的价钱是1个3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

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

四: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6题。

五:

课堂检测

1、停车场有轿车37辆,比面包车多9辆,停车场一共有多少辆轿车和面包车?

  

(1)引导:

轿车和面包车谁多谁少?

  

(2)独立画线段图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2、哥哥和弟弟一共有邮票41张,哥哥比弟弟多5张,两个人各有多少张邮票?

  

(1)学习画线段图,观察了解各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画线段图:

(线段图略)

  (3)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全班交流理解

六:

拓展延伸

(1)完成补充题目

课后反思

 

课题:

加和减_累计课时:

(26)

授课班级:

_三_____授课时间:

________授课教师:

______审核人: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2、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学习重点:

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学习难点:

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1、口算第45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直接填写得数,再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2)探究新知

1、(用线段图表示)一袋面粉重15kg,一袋大米的重量事面粉的4倍。

大米和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

大米比面粉重多少千克?

1)口述线段图意义。

2)要求列出算式。

3)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2、(用线段图表示)小白兔拔了28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6个。

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多少个萝卜?

1)口述线段图意义。

2)要求列出算式。

3)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书上第4题要求:

(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

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2、书上第6题要求:

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

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3、独立解答书上第7题。

要求:

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

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四:

巩固练习

1、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是红花的5倍。

(你能提出哪

些问题?

2、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比红花朵5朵。

(你能提出哪

些问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得数,并选择其中一组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57-3276-6440-2757-3976-6840-23

我们核对一下得数,你们都做对了吗?

请看第一组算式,为什么都是57减30几

可是结果有的是二十几,有的是十几呢?

一题是退位减,一题是不退位减。

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我们要比较被减数个位数字与减数的个位数字,看是否需要退位。

片8“想想做做”

五:

课堂检测

(一)列式计算。

  1、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0,两数一共是()。

  2、甲数是45,比乙数少10,两数一共是()。

  3、一个数是20,另一个是这个数的3倍,另一个数是()。

两数一共是()。

  4、81除以4,商是()余数是()。

  5、61千克糖,平均每盒装3千克,可以装()盒,还剩()千克。

6、80的5倍是();80是5的();一个数的5倍是80,这个数是7、一袋盐重500克,6袋盐重()克,合()千克。

六:

拓展延伸

第5题请大家先估算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再进行口算,验证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

85-6349-2650-3731+2685-6842-2664-1880-45我们来核对一下结果,同学们,你们是怎样估计的呢?

看第一组题,都是85减60几,得数大约是几十多呢,可以用我们刚才教得方法去估计,比较被减数的个位数和减数的个位数,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比减数的个位数小,就需要退位了。

你是这样估计的吗?

我们来看看你们估计的是否准确,(出示答案)你算对了吗?

课后反思

 

课题:

累计课时:

(27)

授课班级:

_______授课时间:

________授课教师:

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2、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学习重点:

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学习难点:

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1、P45.8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审题。

口述题目意思,口答问题的含义。

指名回答本题的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结。

2、P45.9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目含义。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评讲:

本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怎么列式?

小结。

3、P45思考题指导学生先画出线段图表示题重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看线段图说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学生独立解答。

(2)探究新知

1、停车场有小轿车28辆,大客车的辆数是小轿车的3倍。

一共有多少辆车?

(还可以怎样提问?

)请学生画线段图独立解答

2、小红摘了25千克黄瓜,小明摘的西红柿的重量比黄瓜的3倍少10千克。

小明摘了多少千克西红柿?

请学生画线段图独立解答

3小方家养了4只母鸡,每只母鸡孵出21只小鸡。

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鸡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题目。

先自由口算,再独立口算。

评讲

1)比较分析每组中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2)小结加、减法在算法上的共同点。

2、P46.2师生合作进行口算(教师出示教具带领学生口算。

)学生同桌合作练习。

3、P46.3出示题目,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估算。

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任意指其中一题要求估算出结果。

4、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题目,

要求说出题目含义。

让学生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口算出结

四:

巩固练习

1、鸭子有20只,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

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1)先算鸡的只数。

  

(2)先算鸡和鸭的只数一共有几个20只。

  2、白兔拔了15棵白菜,灰兔拔的棵数是白兔的3倍。

  

(1)白兔和灰兔一共拔了多少棵?

  ○先算灰兔的拔的棵数。

  ○先算灰兔和白兔的棵数有几个15棵。

  

(2)白兔比灰兔少拔了多少棵?

  ○先算灰兔的只数。

  ○先算白兔比灰兔少几个15棵。

五:

课堂检测

1、第一小组3人,每人要做8朵花;第二小组也是3人,一共要做20朵;两个小组一共要做多少朵?

2、5只猴一共采了64个桃。

运走了28个桃,剩下的装在3个篮子里,平均每个篮子里有多少个?

  3、大汽车有40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0辆。

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4、黄牛25头,奶牛比黄牛少5头。

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

  5、足球42元,篮球50元,100元可以买这两样东西,还剩多少元?

  6、裤子30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1)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2)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课后反思

课题:

24时计时法累计课时:

(28)

授课班级:

__三_____授课时间:

________授课教师:

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二、学习重点:

1、理解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及区别,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及两种记时法的转换

学习难点:

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1.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些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呢?

请看大屏幕

  (板书:

上午8:

00  中午12:

00  下午3:

00  晚上8:

00)

  2.同学们学的很好!

(2)探究新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新年吗?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美好的时刻.

  2.新年钟声敲响时钟面上是几时?

  3.其实夜里12时,有人把它说成是24时,也有人说成是0时,这一刻是一天的结束,同时这一时刻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天就是从0时到24时。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认识一天有24小时 1.感知一天的时间经过 那么,一天是怎样经过的呢?

  解说:

夜深了,万籁俱寂,夜空中群星在闪烁,辛苦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夜色褪去,旭日东升万道霞光照射大地,人们在朝阳下晨练,神清气爽,中午时分,艳阳高照,人们都在辛勤的忙碌着,夕阳西下,夜幕初垂,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在夕阳下漫步,悠闲自得,黑夜渐渐来临,结束了一天的喧闹,大地一片寂静,只有夜空中的星星还在说着悄悄话.

  2.利用钟面认识一天是24小时

  刚才我们已经感受了一天的经过,那么一天究竟有多长时间呢?

  

(1).现在是一天的开始0时,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几时?

(中12时)经过了多少个小时?

(2).一天结束了吗?

继续转动,时针又走了一圈?

一天结束了吗?

(3).刚才第一圈从0时到12时,经过了12个小时(贴时间条)

    师总结:

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24时记时法来记时.(板书课题)

四:

巩固练习

二).用24时记时法记时

  1.你能在时间条上指出下面四幅图对应的时刻吗?

  师示范:

上午8:

00对应8,写作8:

00  中午12:

00

  2.下面谁想来画箭头?

  15:

00你是怎样想的  20:

00你是怎样想的

  象这样的记时方法我们称它为普通记时法,象这样的记时方法我们称它为24时记时法.(及时板书:

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

五:

课堂检测

1.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吗?

早晨5:

00上午9:

0中午12:

00下午1:

0下午6:

30晚上11:

00

  2.指着板书,刚才我们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

  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要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

六:

拓展延伸

1.(指着板书小结)

(1).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要去掉时间词,

课后反思

课题:

24时计时法累计课时:

(28)

授课班级:

___三____授课时间:

________授课教师:

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发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归纳出转换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换算。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增

二、学习重点:

1、认识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三、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一、提问导入请带了手表的同学举手!

请你告诉大家现在的时间是多少?

下午2:

40谁还能说说下午2:

40还可以怎么说?

刚才大家其实就用了两种不同的表示时间的方法——“下午2:

40”这是我们用的普通计时法;14:

40用的是24时计时法。

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24时计时法。

(2)探究新知

(一)感知24时计时法

1、你都知道哪一些关于24时计时法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