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116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

《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预算管理.docx

第三章预算管理

  本章考情分析

题型

2017A

2017B

2018A

2018B

2019A

2019B

单项选择题

2题2分

1题1分

2题2分

2题2分

4题4分

3题3分

多项选择题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判断题

1题1分

1题1分

1题1分

 

 

 

计算分析题

1题5分

1题5分

1题5分

 

 

 

综合题

 

 

 

6分

 

8分

合计

10分

9分

8分

10分

6分

11分

  

  

第一节 预算管理概述

  一、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1.预算的特征

  

(1)预算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

  

(2)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

  2.预算的作用

  

(1)预算通过规划、控制和引导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2)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3)预算是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预算的分类

  1.根据内容不同分类:

经营预算(即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

  

(1)经营预算:

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

  

(2)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重大的或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编制的预算,包括投融资决策预算等。

  (3)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资金收支、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等有关的预算,包括资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

  注意:

财务预算是从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企业经营预算与专门决策预算的结果,亦称为总预算;其他预算为辅助预算或分预算。

  2.根据预算指标覆盖的时间长短分类:

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

  注意:

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多为1年期的短期预算。

  

  三、预算体系

  

  

  四、预算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1.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

  2.预算管理的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

  预算管理应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有序开展,引导各预算责任主体聚焦战略、专注执行、达成绩效。

  

(2)过程控制原则

  预算管理应通过及时监控、分析等把握预算目标的实现进度并实施有效评价,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3)融合性原则

  预算管理应以业务为先导、以财务为协同,将预算管理嵌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环节。

  (4)平衡管理原则

  预算管理应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收入与支出、结果与动因等关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5)权变性原则

  预算管理应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强调预算对经营管理的刚性约束,又可根据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调整预算,并针对例外事项进行特殊处理。

  

  五、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

  1.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由公司董事会制订,经股东会审议批准后方可执行。

  2.预算工作的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考核层

  3.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

第二节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一、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1.增量预算法

  

(1)定义:

是指以历史期实际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结合预算期经济活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历史期经济活动项目及金额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2)增量预算的三项假设

  ①现有业务活动是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

  ②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在预算期予以保持;

  ③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3)缺陷:

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使得不必要开支合理化。

  【2019年·单选题】某企业当年实际销售费用为6000万元,占销售额的30%,企业预计下年销售额增加5000万元,于是就将下年销售费用预算简单地确定为7500(6000+5000×30%)万元。

从中可以看出,该企业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为( )。

  A.弹性预算法

  B.零基预算法

  C.滚动预算法

  D.增量预算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增量预算法,是指以历史期实际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结合预算期经济活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历史期经济活动项目及金额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2.零基预算法

  

(1)定义:

是指企业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2)适用:

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不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

  (3)应用程序:

明确预算编制标准;制定业务计划;编制预算草案;审定预算方案。

  (4)优点:

  ①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不受历史期经济活动中的不合理因素影响,能够灵活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预算编制更贴近预算期企业经济活动需要;

  ②有助于增加预算编制透明度,有利于进行预算控制。

  (5)缺点:

  ①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

  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受企业管理水平和相关数据标准准确性影响较大。

  

(二)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

  1.固定预算法

  

(1)定义:

又称静态预算,是指以预算期内正常的、最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是指企业产量、销售量、作业量等与预算项目相关的弹性变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的预算编制方法。

  

(2)缺点:

  ①适应性差

  ②可比性差

  2.弹性预算法

  

(1)定义:

又称动态预算法,是指企业在分析业务量与预算项目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不同业务量及其相应预算项目所消耗资源的预算编制方法。

  讲解:

  预计销售总成本费用

  1800件789万元

  1900件805万元

  2000件832万元

  2100件852万元

  2200件869万元

  2300件888万元

  

(2)适用于编制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3)优点:

  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

  (4)缺点:

  ①编制工作量大;

  ②市场及其变动趋势预测的准确性、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判断水平等会对弹性预算的合理性造成较大影响。

  (5)程序

  ①确定弹性预算适用项目,识别相关的业务量并预测业务量在预算期内可能存在的不同水平和弹性幅度;

  ②分析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确定弹性定额;

  ③构建弹性预算模型,形成预算方案;

  ④审定预算方案并上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审议后,报董事会等机构审批。

  (6)弹性预算法的分类

  ①公式法:

教材表3-1

  公式法是运用总成本性态模型,测算预算期的成本费用数额,并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方法。

  所依据的公式是:

y=a+bx

  y表示某项预算成本总额,a表示该项成本中固定基数,b表示与业务量相关的弹性定额,x表示预计业务量。

  优点:

编制预算的工作量相对较小

  缺点:

逐项分解成本比较麻烦,工作量大。

  表3-1 制造费用预算(公式法)

业务量范围

420-660(人工工时)

费用项目

固定费用(元/月)

变动费用(元/人工工时)

运输费用

 

2

电力费用

 

10

材料费用

 

1

修理费用

850

8.5

油料费用

1080

2

折旧费用

3000

 

人工费用

1000

 

合计

5930

23.5

备注

当业务量超过600工时后,修理费用中的固定费用将由850元上升为1850元

  本例中,针对制造费用而言_,在业务量为420~600人工工时的情况下,y=5930+23.5x;在业务量为600~660人工工时的情况下,y=6930+23.5x。

如果业务量为500人工工时,则制造费用预算为5930+23.5×500=17680(元);如果业务量为650人工工时,则制造费用预算为6930+23.5×650=22205(元)。

  ②列表法:

教材表3-2

  列表法是指企业通过列表的方式,在业务量范围内依据已划分出的若干个不同等级,分别计算并列示该预算项目与业务量相关的不同可能预算方案的方法。

  优点:

能直接查到业务量相近时的预算成本

  表3-2制造费用预算(列表法)

业务量(直接人工工时)

420

480

540

600

660

占正常生产能力百分比(%)

70

80

90

100

110

变动成本

 

 

 

 

 

运输费用(b=2)

840

960

1080

1200

1320

电力费用(b=10)

4200

4800

5400

6000

6600

材料费用(b=1)

420

480

540

600

660

合计

5460

6240

7020

7800

8580

混合成本

 

 

 

 

 

修理费用

4420

4930

5440

5950

7460

油料费用

1920

2040

2160

2280

2400

合计

6340

6970

7600

8230

9860

固定成本

 

 

 

 

 

折旧费用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人工费用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合计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总计

15800

17210

18620

20030

22440

  混合成本可以采用差值法逐项计算,比如当业务量为500时:

  (540-480)/(7600-6970)=(500-480)/(X-6970),解得:

  X=(500-480)/[(540-480)/(7600-6970)]+6970=7180(元)

  则:

业务量为500时,总的制造费用=(2+10+1)×500+7180+4000=17680(元)

  (三)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1.定期预算法

  定期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固定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1)优点:

使预算期间和会计期间相对应,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2)缺点:

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

  2.滚动预算法

  滚动预算法是指企业根据上一期预算执行情况和新的预测结果,按既定的预算编制周期和滚动频率,对原有的预算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逐期滚动、持续推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1)滚动预算方法

  ①逐月滚动:

编制的预算比较精确,但工作量较大。

  ②逐季滚动:

比逐月滚动的工作量小,但精确度较差。

  ③混合滚动。

  讲解:

  ①逐月滚动

  1月1日1—12月

  2月1日2——次年1月

  3月1日3——次年2月

  4月1日4——次年3月

  ②逐季滚动

  1月1日一、二、三、四季度

  4月1日二、三、四、次年1季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