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238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是(B)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2.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从总体上指明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规定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D)

A.爱国主义的未来目标B.爱国主义的永恒要求C.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D.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道主义

4.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B)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B)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6.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价值观

7.在人生旅途中,既可能遇到顺境,也可能遇到逆境。

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是(B)

A.麻痹大意,得意忘形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C.怨无尤人,自暴自弃D.玩事不恭,虚度光阴

8.“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D)

A.不实现个人抱负,就不会创造社会价值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C.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9.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A)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

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D)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1.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B)

A.个人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

12.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A)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B)

A.保护环境B.爱岗敬业C.尊老爱幼D.勤俭持家

1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

“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他的意思是,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B)A.人的姿色和容貌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风貌

C.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D.人的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

15.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C)

A.敬业好学的表现B.正直无私的表现C.文明礼貌的表现D.勇于进取的表现

1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D)A.道德发展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D.道德修养

17.“四有”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下列关于“四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A.有理想、有智慧、有文化、有纪律B.有理想、有道德、有意志、有文化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D.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有纪律

18.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19.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称为(A)

A.法律程序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运行

20.在下列各种规范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是(A)

A.法律规范B.政策规范C.道德规范D.宗教规范

21.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这体现了法的(A)

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教育作用D.制裁作用

22.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一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C)

A.法律体系B.法律渊源C.法律部门D.法律规范体系

23.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程序法的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4.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各级人民法院属于(C)

A.立法机关B.执法机关C.司法机关D.法律监督机关

25.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件,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是(D)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无过错责任原则

26.政体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是(D)

A.多党合作制B.社会主义公有制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C)

A.非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行政执法行为

28.民法根据权利主体是否为物的所有人,将物权划分为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

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完全物权的是(C)A.质权B.抵押权C.所有权D.留置权

29.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主体是(B)

A.当事人B.人民检察院C.上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D)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诉讼代理人

31、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A)

A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学科领域,遵循不同的规律

B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但遵循不同的规律

C思想道德和法律既具有各自的领域,但又彼此相联系D思想道德和法律是相互对立和排斥,两者水火不容。

32、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创制的程序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C)

A、法律方案的提出B、法律草案的讨论和审议C、法律草案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

3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D)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国主义

3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B)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

35、从本质上说,法律所体现的是(B)

A、社会成员的普遍意志B、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

C、统治阶级执政集团的意志D、国家立法机关的意志

36、“等价有偿”是我国(D)的基本原则。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继承法

37、刑法中“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应依本法有关规定判处”体现()

A、罪行法定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教育原则

38、拘役的期限为(A)

A、15天以上6个月以下B、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6个月以下

39、下列情况不适用于紧急避险(C)

A、来自于动物的侵袭B、业务上负有特定义务的人避免本人的危险

C、来自于自然力的袭击D、损害另一合法利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

40、关于财产所有权,表示正确的是(D)

A、占有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B、使用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

C、处分权一般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D、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能不能与财产所有权相分离

41理想的核心内容是(C)。

A.生活理想B.道德理想C.社会理想D.个人理想

42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C)。

A.实实在在的实践B.随心所欲的想象C.坐而论道的空谈D.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3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根本的方法是(B)。

A.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B.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成养健康的生活方式D.出现问题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44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是(A)

A.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加强自我心理调节D.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45道德评价的标准是(A)。

A.善与恶;B.我与你;C.情与法;D.知与行;

46.下列所举,属于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C)。

A.文明礼貌B.爱岗敬业C.男女平等D.服务群众

4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B)。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人道主义

48“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的哪!

”这句话主要说明(C)。

A.竞争中有合作B.合作中有竞争

C.人个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实践过程D.修养的好坏决定做事的好坏

49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民法规则

50.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是(B)A.18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0周岁

51.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标志为是否(B)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C.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较大损害

52.紧急避险强调避险所造成的损害要(A)所要避免的损害,

答:

A.小于B.大于C.等于.D.小于或等于

53.甲被乙打成轻伤,则甲要求乙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A)

A.1年B.2年C.3年D.4年

54.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是(C)

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

5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以外,都适用本法。

”这说明了我国刑法的(B)A.时间效力B.地域效力C.对事的效力D.对人的效力

56.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看他(A)

A.对社会做出的贡献B.从社会中获得的满足C.在社会上名声的大小D.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动机

57.从内容来说,理想可概括为四大类,其中居于核心地位并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的是

(D)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

5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A)

A.诚实守信为重点B.思想教育为重点C.心理健康为重点D.理论建设为重点

59.革命烈士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主要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B)

A.艰苦奋斗的精神B.追求真理的精神C.廉洁奉公的精神D.团结互助的精神

60.黑格尔说: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其中,“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指的是(A)

A.道德品质B.道德行为C.道德理想D.道德规范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ABC)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3.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ABD)

A.自我评价客观B.善于与别人相处C.经常处于焦虑状态不能自拔

D.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4.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ABC)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C.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

5.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ABCD)

A.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B.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C.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D.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条件

6.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ABC)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B.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C.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D.坚持“慎独”,不与他人发生交往

7.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除此之外,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应当包括(BCD)

A.人身安全B.经济安全C.科技安全D.文化安全

8.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有(AB)

A.指引作用B.制裁作用C.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9.法律公布以后,还涉及法律完善的问题。

法律完善的形式包括(ACD)

A.法律解释B.法律制定C.法律汇编D.法律编纂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ABCD)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11.按照法律的阶级本质及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DE)

A.民法法系B.普通法法系C.封建制类型的法律D.资本主义类型的法律E.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1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国家行政机关活动的所有环节,是全部行政法规范所反映出来的共同的行为准则。

在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ABC)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合理性原则C.行政应急性原则

D.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E.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3.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有(ABCDE)A.限期治理制度B.排污收费制度C.环境监测制度

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E.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14.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与其生命和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身权的有(BCDE)A.债权B.姓名权C.名誉权D.肖像权E.生命权

15.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一种强制性的法律裁措施。

下列选项中,属于刑罚处罚的有(BCDE)A.拘留B.罚金C.管制D.无期徒刑E.剥夺政治权利

1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有(ABC)

A.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B.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C.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D.通过社会舆论和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

E.是社会发展中唯一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有(BC)

A.反对极端个人主义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任何时候都无条件地保证个人利益E.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牺牲

18.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ABCDE)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E.遵纪守法

19.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需要友谊。

在与人交往时,获得和发展友谊,需要

(ABD)A.与人为善,以心换心B.学会宽容,善于原谅C.苛求他人,心存怨恨

D.严守律己,谨慎择友E.投其所好,不讲原则

20.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有合作。

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E)

A.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B.竞争是击败对手,无须也无法合作

C.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D.有竞争就无法合作,合作就不存在竞争

E.竞争与合作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

21.正确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应该是(ABD)。

A.敢于正视挫折B.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C.怨天尤人或消极逃避D.积极的寻找恰当的方式战胜自我

22.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BCD)。

A.世界观包含人生观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D.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体现

23.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作用所依靠的力量是(BCD)。

A.军队警察B.社会舆论C.传统习惯D.内心信念

24.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

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ABCD)。

A.理想不等于现实B.理想高于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D.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25.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

对于中国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应该是(ABC)。

A.批判继承B.弃糟取精C.综合创新D.洋为中用

三、简答题

1.法的本质指什么?

答:

第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第二、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第三、法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2.法的特征有哪些?

答:

第一,法是调整人的社会规范。

第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第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第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3.社会主义法的社会作用如何?

答:

第一,维护、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维护、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维护、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维护、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和国际之间的政党交往。

4.何谓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哪些?

答:

社会义主法的渊源就是社会主义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即由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第一.宪法。

第二。

法律。

第三,行政法规。

第四.规章。

第五。

地方性法规。

第六.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七.特别行政区法。

第八.经济特区单行经济法规。

第九.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法规。

第十.国际条约。

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适用法律规范时,必须弄清案件的事实真相,掌握全部的有关材料,把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衡量案件是非曲直的标准和尺度。

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做到:

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规范时,都要一律平等,决不能因人而异;对任何公民的权利都要依法平等地保护,任何公民的义务都要依法平等地承担;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第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也就是说,司法机关在行使职权时,一要依法进行;二是独立行使,任何其他行政机关和个人都不得干涉。

第四、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

法的适用必须置于法律监督之下;发现错误,必须坚决纠正;因法的适用错误而给公民、法人造成损失的,国家必须依法予以赔偿。

6.何谓法制与法治?

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

法制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或法律制度,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的监督。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以法为依据和标准,来治理国家的问题。

换言之,法治即依照法律,治理国事。

法制与法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它们都要以法律为核心内容和要素;它们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因而都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它们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都为统治阶级服务。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是:

第一,法制作为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更多的是从静态意义上讲的;法治作为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方法,则主要是从动态意义上讲的。

第二,法制强调的是立法,注重的主要是法律的完备性;法治强调的是执法、司法和守法,注重的主要是法的实施中的平等性。

第三,法制是与国家政权相伴而生的,有了国家就有了法制;法治是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的,一个国家有了健全的法制并不等于实行了法制,有了民主政治才可能实行法治。

7.宪法的特征有那些?

答:

宪法的特征有:

(1)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8.我国现行宪法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答:

现行宪法内容的特点是: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发展民主宪政体制,恢复完善国家机构体系。

第三,加强民主与法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第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9.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原则;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等。

10.如何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答: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现实性。

宪法在确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时,坚持可能性和必要性相结合,从我国的实际出国情,从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水平来确认的,使权利与自由存在同社会现实条件保持一致性。

二是物质和法律保障。

国家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使权利和自由达到现实化,并为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11.交往在人生中的意义如何?

交往在人生中的意义有:

第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第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第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第四,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保持大学生心理平衡、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12.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有哪些?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有:

①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和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②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③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④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