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6873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docx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完美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

                        世界近代史(下)

第五学习主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了解帝国主义国家的军备竞赛和战争危机,掌握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性质

2.   过程和方法

认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

三.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述法,朗读法,提问法,录象法

四.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主要矛盾加剧,除了有帝国主义国家国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矛盾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成正比的。

→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争端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

(1)俄奥矛盾:

源于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复杂的民族

遗留问题。

(2)法德矛盾:

源于什么战争?

(普法战争)  

   该矛盾的历史地位、影响

(3)英德矛盾:

   英国的外交政策:

“光荣孤立政策”

   德国外交政策:

“大陆政策”→“世界政策”

  (指导学生阅读英德矛盾小字材料)

该矛盾的历史地位、影响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帝国主义国家根据

自己的利害关系纷纷寻求同盟者,拉帮结派,不惜大动干戈。

1.三国同盟(德奥意)

组建目的:

对付俄国、法国 原则:

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

敌人是敌人的逻辑。

三国核心:

德国

时间:

1882年   同盟国组成国家

2.三国协约(英法俄)

  时间:

1907年    协约国组成国家

3.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

为了在未来的侵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国纷纷增加军费,添

购军火。

各国军费增长比例、“海权论”简介、英德在海军军备方面

的竞赛、英国大造无畏舰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焦点:

巴尔干地区

五.教学小结

(提问、写出)

1.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

3.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名称、组成国

4.帝国主义争夺焦点:

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矛盾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

1)俄奥矛盾 2)法德矛盾3)英德矛盾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性质)

1.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      

2.三国协约(1907年、英法俄)

3.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

作   业

教材P19练习

教学后记: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的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    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后果、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能力

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性质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

图示法,讲述法,朗读法,提问法,录象法

四.教学步骤

复习导入:

帝国主义的本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一战的爆发

(一)  萨那热窝事件—大战的导火线

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明争暗斗中巴尔干半岛是争夺尔干半岛,的焦点。

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展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思考:

20世纪的巴尔干半岛是不是已成为

火药库?

(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到1914年时,巴尔干半岛已是战云密布。

但恰恰就在这个敏感时候,奥匈帝国的王储即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却挑衅似的来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

6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耀武扬威地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突然冲上前去,勇敢地投出了炸弹。

(播放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的资料片)

两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性命,这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小结:

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一战的关系

(二)大战的开始和主要战役

1.大战爆发的标志和交战双方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        协约国

双方对阵形势:

同盟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协约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

2.欧洲战场的三条战线和主要战役:

三条战线:

西线、东线和南线

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西线和东线。

主要战役:

1)马恩河战役:

交战地点、兵力、结果

2)凡尔登战役(一战转折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很快到了1916年,双方都认为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都想

给对对以致命一击,赢得战争。

因此,战争更加激烈、更加残酷。

一年西线双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役,这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

役。

(播放相关资料片,结合战争的损失讲解战争的罪恶性,讲述两次

战役中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的运用。

)总之,尽管双方都投

入了巨大兵力,仍却没能置对方于死地。

1916年重点在西线的战事又陷入了僵持中。

凡尔登战役的历史意义:

一战转折点

(三)战争的结束

1916年冬季不知不觉来临了。

这个冬天欧洲人感觉特别冷。

战争

进行了两年多,仍然不见分晓,双方都深深地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无

力自拔,元气大伤,继续厮杀下去,已是力不从心。

(播放欧洲1916

年前线和后方的严重困难情况资料片)很快,1917年的几件大事把战

争引向了结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把最终引发战争结束的大事

归纳出来,教师总结。

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7年)

2.美国参战(1917年)

3.一战的结束(1918年11月)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交战各国都发生了革命运动。

1918年

1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了起义,德皇外逃,德国宣布投降,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争发动者终于落得了可耻的下场。

(展示福煦车厢,

略微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革命制止战争的道理)

一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结合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美国的损失情况的资料片,归

纳并总结出这次战争的影响和性质。

(播放资料片:

一战参战国家、人口、经济损失等,引导学生归

性质:

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影响:

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损失。

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

对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教学后记:

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和思想文化

第1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2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

世界现代史

第一学习主题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单元主题:

本学习主题包括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列宁。

3、过程与方法

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最主要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对新经济政策经验教训的总结。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国情出发,放弃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搞“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方法。

新经济政策带有苏俄的民族特色,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些带有原则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故事《一个诚实的孩子》导入列宁,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入新课学习。

2、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3、考考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一、新时代的曙光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

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说一说:

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议一议:

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

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

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

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历史小沙龙:

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

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

(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故事会: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三年国内战争极其艰苦,胜利来之不易。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议一议: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思维拓展:

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

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四、板书:

1、历史条件

客观:

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3、 月革命

起义: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

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

措施:

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

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

4、 巩固政权

背景:

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叛乱;

国外——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措施:

军事——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

5、 历史意义

国际:

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国内:

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教学后记:

弄清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的措施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3、过程与方法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新经济政策

难点: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历史剧《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焦点访谈:

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一试身手:

让学生设计一条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

线索梳理:

新经济政策。

(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新经济政策是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2、苏联的成立

你知道吗:

观看苏联地图、说明苏联国徽的含义、听苏联的国歌。

(让学生了解这已是一个历史名词,存在时间是1922~1991年。

当时苏联的成立,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到1991年,苏联解体。

想一想:

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称的不同。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包括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三方面的内容。

小组讨论:

搜集苏联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方面的成就。

讨论取得成就的原因。

(原因是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除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外,还有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知识梳理: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

粮食收购危机,导致了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

若将小农经济改为集体农庄,国家便能随意收购粮食,从而解决粮食问题。

因此,为进一步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议一议:

农业集体化的进步之处及出现的问题。

(展示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有关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问题。

思考与讨论:

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特征;给我们什么启示?

(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

老师要结合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

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也称为“斯大林模式”,其发展的结果导致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思维拓展:

动动手:

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四.板书设计

1.新经济政策

原因:

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

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内容:

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

流通——市场经济;分配——工资级别

意义:

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

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建立苏联

情况:

1922年;成立宣言;联盟条约

3 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经济建设

存在问题:

产业结构——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

消费水平——消费品少,影响人民生活

资金积累——对农民过多地索取,损害积极性

(2)政治生活

苏联体制:

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的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上权力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监督

评价——曾起过积极作用;存在着严重弊端

教学后记:

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理解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

正确评价苏联模式。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第二学习主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单元主题:

本学习主题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只要求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一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导言框中《福熙车厢》的介绍,回顾一战的性质和结果。

(战争的结束,并没使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停止。

2、引导回忆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导入课文。

3、历史影片《我的1919》片段。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想一想:

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地位为什么不同?

(揭示帝国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就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等实力。

议一议:

针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受益者是谁?

对德国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揭示列强召开会议的真正目的;和约中对德国军事和殖民地的问题,将会激起德国复仇的情绪。

说一说:

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凡尔赛体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性较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师应首先侧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

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新秩序”进行适当的讲述:

首先,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幅历史地图,比较两幅地图中欧洲各国疆域的具体变化,以加深对“欧洲统治的新秩序”的理解。

德、奥、匈、保、土五国的疆界因割让而缩小,原俄罗斯、德意志、奥匈三大帝国统治下的中欧和东南欧地区新成立了一批独立国家;

其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统治的新秩序,奥斯曼帝国已经解体,它原先统治的阿拉伯地区,在委任统治的名义下成为英法的殖民地;

最后,凡尔赛体系还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动脑筋:

教材中p17动脑筋的问题。

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真实目的。

(瓜分战利品和建立战后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主要包括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会议的影响等几个主要问题。

想一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

(强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

其中日、美等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

小组讨论:

(教师展示《中国历史》中《列强瓜分中国形式图》)

这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怎样的历史?

《九国公约》是否改变了中国的地位?

(列举事实说明没有尊重中国的主权,仅改变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

中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害国。

美国通过排挤日本而获利,但激化了美日矛盾。

思维提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及作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

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

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动动手:

对比一下,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方面有哪些不同?

四.板书

1、凡尔赛体系

(1)巴黎和会:

1919年1—6月、巴黎、凡尔赛宫             

(2)巴黎和约:

对德《凡尔赛和约》:

疆界领土、海外殖民地、限制军备、支付赔款

对奥、保、匈、土和约

(3)凡尔赛体系

含义:

以英法为主导的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影响:

改变欧洲、中东等地的政治格局;体系内部隐含着许多矛盾

2、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会议

背景:

美日英要重新分割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内容: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中日协定”、《九国公约》

(2)含义:

以美国为主导、在抑制英日、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

(3)影响:

东亚、太平洋政治格局变化;体系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

教学后记: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改良等历史过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就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改良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方各国受不同国情的制约,寻找不同的道路来摆脱危机。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经济危机的爆发 罗斯福新政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图,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是什么意思?

谁能说说?

2、复习旧知: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有何影响?

(教师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和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说一说: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原因和表现;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由于生产处于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