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387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docx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

用爱心和智慧耕耘三尺讲台

一、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

”夏沔尊说:

“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更是发出了真情的告白:

“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唱响了同一支歌—“爱之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

我当了20年的班主任。

在20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始终刻骨铭心地记住这样两句话:

“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学生”。

我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呵护、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

〈一〉寓“爱”于“危难”之时

作为班主任,当学生遇到危险时,我们应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精心地呵护他们。

记得1992年的一天中午,我正端着碗吃饭,一个同学急忙忙地跑来说:

“老师,邬胜同学在公路上被一个麻木撞倒了,我一听,连忙丢下碗筷,拿着钱就往公路上跑,此时的邬胜同学已不省人事,我和肇事司机快速把这孩子送到了杨店医院,医生说:

“这孩子的情况很严重,得赶快送往孝感医院去,此时,肇事司机耍赖,说没钱,不去,我没时间和他理论,自己独自一人拦了一辆车将孩子送往了孝感中心医院急救,从下午一直守护到第二天上午,孩子脱离了危险,孩子的父母赶来后,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学校。

当我回到家时,我只有七个月大的女儿哭声嘶哑,把自己的脸抓开了,脸上都是血痕,孩子要吃奶,可孩子一个月的奶粉钱都用在邬胜同学的身上了,当时,我和我爱人的工作加起来还不到三百元钱,但我感到很踏实,很欣慰和自豪,因为我的付出,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挽回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同时也感化了这个孩子的心灵,在教师节那天,邬胜同学送给我一张贺卡,卡片上这样写道:

老师,你不仅是我的好老师,也是我的再生父母,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后好好报答您!

邬胜同学的肺腑之言,让我明白,老师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懂得了感恩。

〈二〉、寓“爱”于“犯错”之时

工作的实践又告诉我,对那些遵守纪律,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的好学生,每个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地爱他们,但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学生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能同样地优秀。

那么,教师真挚的爱更应体现在那些成绩差又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身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更要寓“爱”于学生“犯错误时”,以爱动其心,以爱导其行。

对这些孩子我常常用爱心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唤醒他们的良知,为他们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奠定基石。

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偷了同寝室同学的20元钱,当时,我非常生气,恨不得在班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他一顿,或者教给政教处给他一个记过处分或者通报批评。

但我冷静一想,如果此时我这样做了,一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名誉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也容易使他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犯了错误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宽容和信任,这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他的自尊。

我把他叫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拉着他的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说:

“孩子,你如果需要钱,可以找爸爸、妈妈要,如果爸爸、妈妈有困难,你也可以找我呀,在学校我不仅是你的老师,也算是你的父母,你有困难我一定会帮你的,可千万千万不能去偷呀!

我跟他讲了“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

让他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没有横眉冷对的批评,只有和风细雨式的语言和充满爱的举动,却让这个孩子深深地低下了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老师的真诚唤醒了他的良知。

后来我们班在一次爱心捐款活动中,他捐得最多,他捐的仅仅是钱吗?

不,是良知,是爱心,此时此刻,我心中感慨万千:

其实,每个孩子就是一块金子,孩子的错误,就像金子上的瑕疵,只要除去瑕疵,金子就会大放光彩。

可见,当学生犯错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孩子的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

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三〉、用“情”于“困难”之时

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特别关爱那些生活在困难家庭的孩子,把教师的爱连同集体的温暖送到孩子们的心里,送到每一个家庭,使孩子和家长共同感受到集体的友爱,社会的温暖。

这学期开学初,我正在办公室办公,一位白发苍苍的婆婆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我跟前,对我说:

“老师,我是周顺的婆婆,他说要交210元的生活费,我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呀,能否少点,这孩子的母亲前几年去世了,人没了,还欠下十几万元的债,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家里住的还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土房子,只要下大雨我就让孩子们到他们外婆家去,怕房子倒了,伤着孩子,老人说着说着,已是老泪纵横。

看着老人那蹒跚的样子,痛苦的神情,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既为老人的遭遇深表同情,又为自己工作的疏忽而自责。

我只知道周顺同学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却不知道他家的处境如此艰难。

我安慰老人说:

“您放心吧,我一定把周顺同学的情况如实向学校反映,希望学校能减免他的生活费,如果学校有困难,我就替他交上。

学校最后全部减免了这个孩子的生活费。

在以后的日子里,周顺同学成了我们全班同学关心的对象。

同学们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有生活上的,有学习上的,更有精神上的。

在老师、同学们的共同关心下,不仅解决了周顺同学在物质上的困难,而且也使他内向、忧郁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一份爱心,一份回报,周顺同学在“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中这样写道:

看到这个话题,我很快就想到了您,老师,你不是我妈妈,却像我妈妈一样呵护着我,老师,我真的想喊你一声妈妈……周顺的奶奶也来到学校含着泪对我说:

“刘老师,谢谢您!

您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多么质朴的语言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从孩子的话语中,得到了回报,从家长的言谈中,感受到了无比的欣慰。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

“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

”我对学生的爱,也换来了学生的尊敬。

去年,我带学生参加中考时,由于晕车,在车上又吐又晕,下车时,我的学生都抢着过来扶我下车,此时的我是多么幸福啊!

〈四〉、用“情”于“亲情缺失”之时

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关爱那些亲情缺失的留守孩子。

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打工队伍越来越来庞大,每年春节过后,很多家长纷纷离家别子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程,他们带走的是新一年的希望和憧憬,留下的却是故土家园和一家老小,于是“留守学生”伴随着民工热潮应运而生,并在农村中小学越来越普遍.我校政教处做了一个统计,在我们这个拥有一千多名学生的桃花驿中学,父母外出打工的达三百多人.我对我校的留守学生作了一个调查,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困惑。

即常常有孤独、无助感,常常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

因此,关注留守生,给他们一片完整的天空,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他们的情况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当好留守生的心理辅导员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是社会化的过程,即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培养健康的心理并有效地指导自己行动的过程。

留守生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心理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我们更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

要像对待树叶上的露珠,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在留守生的成长中,我们老师应是孩子精神家园的慰藉者,心灵健康的守护神。

常与学生交心谈心,倾听孩子内心所想,排遣他们的郁闷,让学生觉得父母就在身边,没有失落感。

我所任教的班级曾经有一名女生,刚到学校时,学习兴趣很高,活泼开朗,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情绪明显低落,上课无精打采。

捕捉到这些变化后,我进行了一番调查,弄清了事实真相:

原来刚进入初中的新鲜劲,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去,加之因为一件小事和同寝室的另外一名女生闹别扭,心中闷闷不乐,却又无处倾诉,每当看到别的同学的父母送饭送衣,心中更添一种沉重的孤独感、失落感。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一方面找她谈心,帮助她消除和那女生的矛盾,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另一方面,及时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多和孩子联络,在精神上多加鼓励。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又重新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

爱的缺失是留守学生共同的问题,也是造成留守学生难教育的根源之所在。

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对这些学生倾注爱,表达爱,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们的人生旅程一路有爱同行,使他们在爱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我给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建立了一个档案,上面都记载着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各科的学习情况联系方式等。

在我的留守生档案里有一项他们的生日档案,每当这些学生生日到来的时候,我都要给他们一句温馨的祝贺,送一份特别的礼物,如一张有老师寄语的贺卡,让他们有一种在校如家的感觉。

这种做法,不仅能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的热情。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倡导其他学生广泛与留守生结对子,建立友谊,用同学之情化解他们心中的孤单,用朋友之爱温暖他们寂寞的心灵。

2.当好留守生与家长的联络员

家长外出打工大多是迫于无奈,他们在外打工同样是心挂两头,既牵挂家里,又担心孩子。

为了让家长安心打工,让留守生安心学习,作为班主任应当好留守生与家长的联络员。

经常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们的要求,征求他们对教育子女的意见与建议,并将这些意见与建议转达给学生,传达他们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明白打工的苦,激励他们勤奋学习。

同时应经常让留守生的家长和孩子联系,通过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融洽彼此间的感情,链接亲情,使孩子在爱与亲情的海洋中学习和生活,快乐成长。

例如我班的张俊雄同学,他在校表现很好,学习也刻苦认真,成绩优秀,但性格内向,三天不说两句话,脸上很少有笑容,可能是长期与父母分离而形成的这种性格。

一方面我经常用爱心去温暖这个孩子的心,另一方面我又经常和他的父母联系,向他的父母反映孩子的情况,要求孩子的父母多与孩子联系,经常和孩子打打电话,谈谈心,多鼓励一下孩子,用心去维护好亲情工程。

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脸上渐渐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除了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外,班主任还应该经常和留守生的监护人取得联系,了解留守生在家的情况,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与方法。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说过: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认为教育也是一份“爱”影响另一份“爱”,在学生成长之路上,教师是引路人,要呵护学生走好每一个人生的驿站。

 

二、用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

当然,成功的爱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艺术。

我认为要做好一个班主任,除了热爱学生等基体条件外,还应讲究育人的艺术,要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只有把爱心和智慧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说”上讲技巧

夸美纽斯说过:

“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教师语言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效率。

因此,班主任有必要掌握说话的语言艺术,并不断锤炼、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

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现象等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

女生杨宇,家里非常贫穷,自尊心很强,学习刻苦认真,一心想靠拼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次数学测试没有考好而哭得双眼红肿,中午在班公室里,我和她促膝相谈,为她擦去伤心的眼泪,捋去搭在脸上的刘海儿,抚摸着她那双冰冷而略微颤抖的手,开始了我的和风细语的劝慰,这一系列的体态语言似乎比任何口头语言更加有效,使她找到了安慰,找到了自信。

又如我班有些同学在家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待遇,被爱包围着,却感受不到。

相反地,他们还对父母呼来唤去,更谈不上去感恩父母,但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仍然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和一颗未泯的爱心。

这时,作为班主任除了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爱怎样去爱的同时,经常用诗化的抒情的语言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对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释放情感、洗涤灵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利用“父亲节”这一特殊的日子,进行了一次“父亲,我拿什么来报答您”的主题班会活动。

在班会上,我感情真挚地给学生讲述了一位60岁的农民父亲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的动人事件。

此时,全班陷入一片沉寂,还看到有的学生的眼睛也湿润了。

我抓住这个契机,用感召的语言唤醒他们未泯的爱心:

同学们,这位父亲的行为是否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你们也沐浴在父爱中,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今天这样为自己的父亲付出的爱而感动呢?

你们知道父亲的白发和皱纹之中包含了多少父爱?

孩子们,爱自己的父亲吧!

尽力地实现父亲寄托在我们身上的希望,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

娓娓道来的一席话,很快把学生引到了“父亲,我拿什么报答您”的沉思中。

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老师,您在班会上讲的故事及那充满激情的语言,唤醒了我的心灵,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现在我懂得怎样去尊敬父母,体谅父母,回报父母了,谢谢老师!

〈二〉、在“行”上作垂范

我们不仅要注重说话的技巧,在行动上更要身正垂范。

学生走进学校,他们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的道理。

常言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文明的言行,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名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仿佛时刻身处聚光灯下的演员,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关注之下,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可能会让你成为学生真心崇拜的偶像,也可能会让你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光辉形象毁于一旦。

有人说:

教师是一本无字的书,作为班主任,作为学生良好习惯的播种者,我们这本书就是要经得起学生的阅读。

要真正做到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读出你的身体力行,读出你的表里如一。

比如说,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

那么当孩子跟你打招呼时,你视而不见或者点头而过,或者面无表情地哼一声,这会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呢?

我班有一位同学曾经交给我一张纸条,上面这样写道:

老师,我们很想你对着我们多笑笑,你笑的时候,我们感觉你特别美。

从孩子的话语中,我意识到孩子们是多么希望看到老师亲和的表情啊!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一定要回报孩子一个甜甜的微笑,让他感觉到他的问候给我带来了快乐。

“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一声由衷的赞美”,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无足轻重,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让他的心情一天都阳光灿烂。

再比如说,我们天天教育学生要讲究卫生。

如果我们自己的讲桌、办公室桌上经常乱做一团。

这样的教育就没有说服力。

在这一点上我一直特别注意。

每一进教室,先把自己的讲桌抹一抹;用完的东西及时整齐有序地摆放好;用剩的粉笔头及时扔到垃圾桶里,看到掉到地上的纸屑随手捡起来,多么简单的事情!

而这些举手之劳,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将在这孩子的心里产生一种强大的示范教育作用。

还用,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做的事,老师和学生能一起做,这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鼓舞力量,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做课间操时,我和他们一起做,学生劳动时我和他们一起干,学生练字时,我和他们一起写。

和他们在一起做事时,我发现他们特别买力,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事,可以鼓舞士气,提高效率。

正所谓心动不如口动,口动不如行动。

作为班主任,只要我们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提出要求,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榜样的示范远远超过空洞的说教。

〈三〉、在“新”上作文章

我们的教育方法还要在“新”上下功夫。

这里的“新”是指老师的思路要新颖,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能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万能钥匙可使,就像医生给病人开处方一样,不同的病,开不同的处方,对症下药,才能使病人康复。

否则不仅病治不好,反而会使病情恶化。

同样的,老师教育学生,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如简单的说教,直接或变相的惩罚,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然后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针对学生上网成风,荒废学业这一现象,我认为采用简单的说教或惩罚,只会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暂时“治服”了学生,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还不如让同学们自己在相互讨论、交流、辩论中受到教育,明白道理,正确地对待上网这一现象。

于是,我举行了一次“远离不健康网吧,净化我们的心灵”的主题班会,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

有齐唱同学们自己编的“远离不健康网吧,净化我们的心灵”的主题歌;有同学们分甲、乙方辩论“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有全班同学告别不健康网吧的签字仪式等多个环节,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参与意识很强,气氛活跃,兴趣浓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教育,明白了道理。

从此以后,班上再没有一个同学在学校读书的时间里去网吧。

又如同学们进入初中,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而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教语文的优势,开展了一次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以下活动帮同学们解除烦恼。

(1)同学们列出自己的烦恼清单,选取最烦恼的事例交主持人;

(2)把具有相同烦恼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如:

学习方面的、家庭方面的、形象方面的等进行讨论交流,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解决烦恼;(3)采访自己的父母或熟悉的成年人,了解他们少年时候的烦恼及解决办法,重新审视自己的烦恼,正确的认识自我。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烦恼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我还经常利用书信、评语等形式来和学生沟通,启迪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全新的感触,使他们回味无穷,备受鼓舞。

例如我们的秦飞同学,学习基础比较差,爱贪玩,老师上课老是扒在桌子上,无精打采地,下课铃一响他就像燕子一样像篮球场跑去,但他的字写得好,我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在他的语文作业本中夹了这样一张纸条:

孩子:

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如果你在学习中,也能拿出打篮球的劲来,那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像你的字一样漂亮,相信自己吧,你一能做到的,加油吧!

老师期待着!

后来虽然学习进步不大,但老师上课时他再也没有扒在桌子上了。

〈四〉、在“细”上抓落实

我们知道,学生阶段,育人是关键,习惯最为重要。

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少,一般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再加之很多父母常年都不在家,很多学生养成了娇惯、懒散、不讲卫生、不爱学习、不懂礼貌等很多坏习惯。

因此,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已成了我们班主任迫在眉睫的任务。

细节决定成败,养成教育更是如此。

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养成教育中的一些细微环节。

我们要善于在细处狠抓落实,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具体在做法上,我觉得有三点最重要。

1.抓好开端,严格训练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出去旅游、第一次……这些事情会在人的脑海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一生也挥之不去。

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由这关键的第一次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头开得好,就成功了一半,如果连第一次都没有强化好,以后想要养成好习惯就难了。

我每带一个刚组成的新班,第一次做课间操,如果有一个学生没排好队,没达到横一条线、竖一条线,做操无精打采、动作不到位我就不让他们离开操场,甚至停下课来训练。

学生第一次打扫教室,如果没有扫干净,或卫生工具没有摆放整齐,我会让他们再扫,让他们再摆,直到地干净了,工具摆整齐了为止。

学生第一次在学校住宿,我要求他们被子折成豆腐块,床单没有皱纹,鞋子摆成一条线,盆子、水桶摆成一条线,毛巾摆成一条线,牙膏、牙刷、杯子摆成一条线,地面干净,如果不符合要求,追究其责任人。

学生第一次做作业字迹潦草,或出现一些错误,我会指导他们重做,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可能有的人认为这太苛刻了,但我认为,只有严格强化这关键的第一次,学生的心里才会形成一种约束力,以后每到这种时候,他就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这正是习惯的作用。

只有抓住“第一次”这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当集体都具有这种约束力的时候,个体在其中就具有了一种从众心理,当他不自觉地想放纵自己的时候,由于受到集体的影响,他就会克制自己,跟随大家的习惯。

如此良性循环,学生习惯就会越来越好。

而老师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会累一些,等学生养成了习惯,老师就不必费多少力气了。

做课间操是这样,讲卫生、守纪律、爱学习等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格外留意,用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抓好孩子的第一次,使他们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稳稳地迈好第一步。

2.持之以恒,不断积累

英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这样一句名言:

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变得牢不可破。

由此可见,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坚持是每个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基石。

如果班主任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对班上的事情时管时不管,时松时严,那么同学们的好的行为习惯就难以养成。

我经常听到老师谈论这样的话题:

我在某某班上课时,简直是受罪呀!

教室里脏兮兮的,教室里的卫生工具东倒西歪,老师在上面大讲,他在下面小讲,甚至你一拳我一脚的搞起了小动作。

而在某某班上课时,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教室里干干净净,没有一片纸屑,教室里的卫生工具摆得井然有序,桌凳整整齐齐。

老师讲课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老师叫同学们讨论时,教室里热烈而活跃。

老师提出问题时,一个个可爱的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

同样一个老师上课,为什么两个班的班风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我认为那个班风好的班主任,肯定做到了持之以恒地对班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并注重了管理方法。

而那个班风差的班主任可能就是缺少“坚持”二字,他肯定管了,但不能坚持每日如此,在管的时候可能又没有具体的措施,力度不大,效果当然不理想。

好比,如果要求学生保持脚下的一片清洁,今天记起来了,你就在班上看一看,督促一下,明天忘记了就不管。

发现有的同学桌凳底下有脏物,你只轻描淡写地说说,又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那同学们讲卫生的习惯能行成吗?

我特别注重“持之以恒”四个字,每天早、中、晚自习铃声将要响起的时候,我必须到班。

清一清人数,看一看教室的卫生,查一查学生的作业,督促一下学生的学习,找同学谈谈话,观察一下学生的动态等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另外我还要求值日干部,每天坚守好自己的岗位。

我给每个值日生,发了一个班级情况记载本,要求当天的值日生必须把一天七节课的情况、早、中、晚自习的行为习惯情况如实地记载好,并在第二天上第一节课前交给我,再到班上上课时,首先对班上前一天的情况进行一个小结,再讲课,因为我深深地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3、自我检查,一日三省。

我要求学生先背熟十四种习惯,然后每天按照十四种习惯逐一自查,多次反省:

穿戴是否整洁,听课是否认真,作业是否按时完成等等。

4.检查评比,正确评价

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靠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管理,学生自身的检查还不行,还应有硬性的检查、评比。

我们要根据教育局规定的十四种习惯,制定好标准逐项检查,评出高低,判出优劣,肯定对的,否定错的,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努力方向。

首先是多种形式评价学生。

我在班级工作中用得最多的是光荣榜,上面设立了很多奖项,如进步奖、纪律奖、礼貌奖、助人为乐奖以及文明奖等等,从而正面去引导学生、规范学生。

其次是小组评比,严格管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使他们意识到个人言行影响着班级、影响着集体。

我在班级工作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设计了小组评比栏,从纪律、卫生、学习、两操等多个方面加以评比,使学生意识到,一个人的言行既可以为小组增光,也可能影响小组成绩。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评比的过程中,学生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班在学校养成教育量化评比中,每月都是第一名,每学期都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既辛苦又充满乐趣的工作。

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对象,但只要我们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并在教育中融入自己的智慧,那我们的教育一定会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