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的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369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的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应用文的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应用文的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应用文的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应用文的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文的材料.docx

《应用文的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的材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文的材料.docx

应用文的材料

第一节应用文的产生及其发展

了解应用文的演变和发展

应用文起源于“五帝”时代。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应用文汇编。

秦汉时期是我国应用文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时代应用文比较完备的时期。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应用文由稳定发展到没落的时期。

了解应用文的改革

1931年由瞿秋白起草和周恩来加批示的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公文处理的文件《文件处理办法》对应用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936.7发表了《关于改变公文格式的通知》,1938年4月、7月以布了《改革公文程式的理论与实践》、〈公文程式再加改革令〉。

1942年整风运动,对应用文公文进行了重大改革。

1951年4月,政务院公布〈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新公文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

新的公文有7类型2种:

1。

报告、签报;2、3、指示;4、批复;5、通报、通知;6、布告、公告、通告;7、公函、便函,成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新文种。

标志着我党领导的对封建公文和资产阶级公文的改革基本完成,标志着无产阶级新的社会主义公文的诞生。

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93年修改后又正式颁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公文文种分为12类型3种:

1、命令;2、方案;3、决定;4、指示;5、公告、通告;6、通知;7、通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函;12、会议纪要。

第二节应用文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作用

掌握应用文的基本特征

现实的效用性、突出的写实性、格式的规范性

掌握应用文的基本作用

指导规范作用、协调管理作用、联系与知照作用、依据与凭证作用

第三节就用文研究的基本对象

应用写作以应用文内容的构成、应用文形式的构成、应用文案例和技法为基本研究对象

第二章应用文的主旨和材料

第一节应用文主旨的概念

掌握应用文主旨的概念:

应用文的主旨,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也是与作者思想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即用文章中人事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或目的)与写作意图的统一。

第二节应用文主旨形成的基本途径及其基本作用

重点掌握应用文主旨形成的基本途径:

主旨在成文前确定、主旨在调研后产生、成文前确定一个模糊的主旨范围、调查研究后主旨的改变为。

重点掌握应用文主旨的基本作用:

主旨是谋篇的灵魂、主旨决定材料的选择、主旨决定结构的安排、主旨决定语言的运用和表现方法。

第三节应用文的标题与主旨的关系

重点掌握应用文标题的类型:

完全性标题,也叫标题的“基本型”。

包括机关单位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

基本格式是“单位名称+事由+文种”这是完全性标题较完整的表现形式,这类标题的事由一般要求能概括出主旨的大意。

非完全性标题。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事由加文种;另一种是仅有文体的种类

重点掌握应用文标题与主旨的关系:

主旨与标题的关系密切,标题是主旨的精要。

直接提示文章主旨的标题,这类标题可以概括文章的主旨,或者体现文章主旨的基本精神。

这时的标题各主旨一致;提出文章问题的标题,这样的标题可以直接提示文章的内容,引导受文者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要求标题提示的文章内容必须是核心问题或主要问题,使人对文

章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暗示文章主旨的标题。

在记叙性较强的应用文中,也常出现这类标题,它的特点是能使人产生联想,引人入胜,令人回味,开拓人们的思维,加深对主旨的理解;不涉及文章主旨的标题,这类标题常概括地提出文章所叙述的事件。

第四节就用文材料的概念及其作用

掌握应用文材料的作用:

1、是表现主旨的要素。

这是由应用文的特点所决定的。

应用文的突出特点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正是主旨所要达到的目的。

2.是形成观点的基础。

3.是充实文章内容的根本。

第五节就用文材料的选择与占有

重点掌握应用文材料的选择:

1.就选择真实的材料。

所谓真实,就是指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也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文章的真实来自于材料的真实,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真实的材料。

2.就选最具代表性的材料。

所谓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就是能够深刻地提示事物本质、具有普遍意义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这种材料,用到文章之中有助于深化主旨,使文章精辟有力,能够以一当十,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是具体的,个别的,富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一,同时又最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它是个性一与共性的统一,具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3.就选择较为新鲜的材料,所谓新鲜的材料,就是新鲜、活泼、生动、有新意、具有时代精神和特急的材料。

具体说,首先就是指新发现的、新产生的、别人尚未写过的材料,其次,是指有新的认识与感受的材料。

第三,要求作者写出事物新的发展。

第四,从新的角度发掘已有材料。

掌握应用文材料的占有:

1、应占有历史与现实的材料。

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是从材料本身的存在的时间背景来划分的材料类型。

距离写作的时间较远的通常称为历史材料,距离写作时间较近的通常称为现实材料。

2.应占有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这是从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具体的应该瓖的作用来划分的。

能够支持作者观点的、见解正确的材料叫下面材料;作者对其有所质疑、排斥的、见解有错误的材料叫反面材料。

3.应占有点上和面上的材料。

这是指材料的范围与宽窄度说的。

所谓点上的材料,一般是指范围较小的带有局部性的材料,往往是指材料中的具体逼死、个别情况。

“面”上的材料,一般是指范围较大的、能够反映全局性情况的材料,往往是指某项工作或某一事件的全面情况。

4.应占有直接和间接的材料。

直接材料,也有人叫第一手材料,是作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及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取的材料。

间接材料,也有人叫转手材料,是作者通过报刊、书籍、文献、广播等信息载体中间接获取的材料。

第三章应用文的结构

第一节应用文结构的概念

了解应用文结构的概念:

是作者为了表达主旨、行文目的,在对客观事物内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的认识和加工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文章构造样式。

第二节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掌握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要真实反映客观实际,要报价于表现文章主旨的需要,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征,要完整、缜密、统一、和谐。

第三节应用文常用结构方式

掌握应用文常用结构方式1、应用文开头常用结构方式:

综述式(把全文的内容或基本精神进行高度浓缩,用精练的语言简要地介绍出来,先给人一个总的印象。

一些较长的综合性的工作总结及综合性、专题性工作情况报告、调查报告等开头常用这种方式)、交代式(先对要写的对象的背景、情况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出正文。

一般来说指示、创造、通行、简报、会议纪要、调查报告多用这种开头)、引据式(直接引叙下级来文、上级精神或有关法令,作为撰写文件的根据。

通常用“遵照”、“根据”等介词和宾主组成的介词结构开头。

这样的开头有根有据,容易使人信服,具有权威性。

行政公文,如通知、通行、布告、

决定、决议、函、批复等多用这种方式开头)

了解应用文主体常用结构方式

平叙式、并列式、递进式、列举式、复合式。

第四节应用文常用过渡方法

了解常用的过渡方法

总分交接处过渡、段落尾首间过渡、段中过渡、分标题过渡、词语过渡、句子过渡。

第五节就用文写作构思法

掌握常用的构思方法

腹稿法。

是作者将文稿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预先酝酿成熟,再诉诸笔端,把无形的“腹稿”谈成有形的文稿。

提纲法。

把整个文稿构思过程用精练的文字记录下来。

列出提纲,然后按提纲写文稿。

图卡法。

运用发散思维与思维原理,利用卡片和图解的形式营构文章的思路。

随想法。

是一种集束思维法,它介于腹稿法和提纲法之间,把想与记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地把想到的内容要点记载下来,在此基础上将文章脉络梳理清楚。

此法简明易行,适于时间紧迫的应急写作。

第四章应用文的语言表达

第一节应用文语言表达方法的运用

了解应用文表达方式的一般特征

直接性、概括性、简明性。

第二节应用文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了解应用文模糊语言的作用

模糊语言是指在自然语言中带有模糊性的语言。

因为它有特殊的表现力,也就是说,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模糊语言不仅不模糊,相反却是明确的。

它起到精确性的作用。

一是对某些带有模糊的概念,或不便使用准确语言进行具体表述的对象,利用模糊语言可以达到表意的准确性。

“最近一个时期”。

二是运用模糊语言能使一些问题的表述留有回旋的余地,便于因地制宜,留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适当时机”;三是对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可以明显减少语言字数,避免内容繁杂冗长。

“如果**认为有必要”。

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程度、频率、条件的模糊词语使用频率高。

表示时间:

现在、曾经、正在、将来;表示数量:

许多、广大、一些、多数;表示范围:

有关、各部门、左右;表示程度:

更加、一般、显著、大体上。

第三节应用文惯用词语的运用

了解应用文惯用词语的运用

开头用语。

表示行文的目的、依据、原因等。

(根据、按照、遵照、依据、为了、为关于、由于、随着)

经办用语。

用于处理过程的已然状态,表明处理时间及经过情况的用语。

(经、业经、已经、兹经)

引叙用语。

引述有关文件的用语。

(前接、近接、收到、现接、获悉、收悉)

期请用语。

表示期望、请示的用语。

()请遵照办理、请遵照执行、拟请、希、希望、望)

敬语用语。

对受文者表示尊敬的用语。

()先生、女士、贵(厂、校)您、阁下、谨。

表态用语。

对文中所述问题表明看法。

如:

基本同意、同意、不同意、应、可、照此办理

征询期复用语。

常用于请示、报告结尾。

如以上请示,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以上报告,请审查。

过渡用语。

用于上下自然段的过渡,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为此,对此。

综合用语。

叙述情况之后作总括。

总之、综上所述、如上所述。

结尾用语。

应用文结束时的用语,特此报告、特此通知、此布、为盼、为荷、为要。

祝颂语。

用于书信结尾和致词的结尾。

此致,敬礼,祝大家工作顺利。

第五章应用文的修改

第一节应用文文稿修改范围

掌握主旨的修改

主旨意义表达是否合理可行。

修改主旨,首先要看主旨的确立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现行路线、政策和法规,做到观点正确,合理合法。

其次要看文中提出的意见、办法、措施和要求等,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和实际条件,做到切实可行。

主旨对内容的概括包容是否恰当。

应用文的主旨一般是从较高的角度来概括和包容全文内容的,主旨与内容必须完全相符。

修改主旨必须审文变势,根据行文意图,或补充主旨意义的残缺部分,或删减主旨意义的多余部分,使主旨意义恰到好处。

主旨意义表达是否深刻集中。

这类主旨病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揭示问题、阐述观点、总结经验流于表面现象,而不是从事物本质的深层角度去分析归纳;二是主次不分,轻重不明,没有抓好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三是主旨意义表达模糊,不明晰,读者不得要领,难于顺利地掌握和执行;四是一文多旨,即一篇应用文中出现两个以上中心。

标题是否准确规范。

修改标题首先要注意准确性,其次要注意简明性。

掌握结构的修改

调整段落层次。

应用文中的每个段落层次,一般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它们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内存的逻辑联系,如果安排不当,会出现几层意思相互纠缠的毛病。

调整开头和结尾。

一是开头绕圈子,说空话,偏离题义。

要删去与行文目的无直接联系的内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二是开头夹杂主体内容,造成开头冗赘繁杂,篇幅过大,与主体部分的比例失调。

修改时要调整各部分内容,力求开头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三是结尾与主体部分前后牵连,纠缠不清。

要根据具体情况,或把部分内容从主体中提取出来,归于结尾,或删去牵连部分,另立层次,明确主体与结尾的界线。

掌握增删材料

改正不不真实的材料。

删减冗赘繁杂的材料。

改换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的材料。

第二节应用文文稿修改方法

了解应用文文稿修改方法

统筹法、读改法、求改法、冷却法。

第二编法定公文

第六章公文概述

第一节公文与法定公文的概念

掌握公文的概念

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用谇、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简言之,公文就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

重点掌握法定公文的概念

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休式的公文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简言之,公文就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

一种书面文字工具。

第二节公文的特点及其种类

重点掌握公文的特点

公文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

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和约束力。

公文的形成必须改造严格的审批手续。

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

重点掌握公文的种类

按发文机关的权限和适用范围可分为能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按公文来源分为外发公文、收来公文;

按行文关系分有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按性质、作用分,有指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按时限要求分,有特急公文、紧急公文、常规公文;

按保密要求分,有保密公文、非保密公文。

第三节公文格式及行文规则

重点掌握公文格式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

版头、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等。

上述内容可分成文头格式、正文格式、文尾格式和用纸、印装格式4个部分。

掌握公文行文规则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行文的原则与要求,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效用原则是行文规则中的总原则)。

公文是贪污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工具,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应坚决不发。

下行文:

1、文种:

决定、决议、命令(令)、指令、指示、通知、通报、意见、会议纪要、批复等。

2、只发直属下级,也可扩大所属各级。

3、公布性文件(公告、通告)凡通过报纸、电视直接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而不另行文的,就视为正式公文。

4、对下属受双重领导的单位,一个上级机关向这种单位下行批复专门性的决定和通知时(领导任免、机构增减、业务上的重要事项等),就根据需要,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5、上级机关不可与下级机关联合向基层行文。

6、本机关的党组不能向下属部门的党组直接行文,更不能向下一级行政机关行文,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7、在政府部门的党组撤销后,为使党的方针、政策迅速贯彻执行,党的领导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同级或下级政府部门行文。

上行文:

1、文种:

请示、报告。

2、不能越级。

3、党政不能交叉行请示、报告性公文。

4、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在向上级请示时,应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并报另一个上级机关,不可一并主送。

平行文:

要选准平行文种,即函和周知性的通知。

2、平行文在写法上要态度谦和,多用商量的语气,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用指示性的口吻。

公文写作程序:

一、明确任务,领会领导意图;(明确发文目的、明确指导思想、明确主要内容)二、收集整理资料(收集下属机关及基层单位的材料、收集保存在本部门的机关公文、档案、情报资料等,收集新闻媒介对有关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的报道以及群众来信、上访材料,对这些材料需要分析、研究、核对其真实性);三、拟订提纲(要服从公文主题的需要、根据文种安排结构,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四撰写初稿(观点要鲜明准确、要对材料再进行必要的选择加工,条理层次要清晰,语言要简练、篇幅力求短小。

);

五、修改初稿。

修改的范围和要求:

修改观点、修改材料、修改结构、修改语言。

修改的方法:

审阅修改、朗读修改、讨论修改。

篇二:

应用文复习资料

应用文写作复习总资料

第一章应用写作概述

第一节应用文的含义、特点、作用于分类

1、应用文的含义:

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或私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章。

2、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

(2)模式性(3)真实性(4)时效性

(5)针对性(6)简明性

3、应用文的作用

(1)法规、准绳作用

(2)指挥、管理作用(3)联系、协调作用(4)宣传、教育作用(5)凭证、依据作用

4、应用文的种类

实用:

新闻文体、理论文体、史传文体、应用文体(公务、私务)

文体【公务:

通用(法定公文、事务文书)、专用(经济文书、科技文书、

法律文书、礼仪社交文书)

非实用

第二节应用写作发展沿革

1、应用文雏形: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也称“甲骨文书”

2、商周时期订立的契约式我国最早的私务文书、

3、先秦时期的《尚书》目前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的一部文章总集,它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一部以应用文为主的文集。

4、经济方面的文书,最早见于《周礼》

5、汉代时,建立了严密的文书写作及管理制度。

上行文:

“章、表、奏、议、策、疏”等

下行文:

“诏、令、诰、制、敕、谕”等

6、汉代出现的行政公文:

贾谊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7、“公文”这一称谓,在汉代出现。

8、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西晋时期陆机的《文赋》、晋代挚虞的《文章流别论》。

9齐梁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

是我国第一部写作、和应用文理论汇集,应用写作由此进入到一个有一定理论指导的自觉阶段。

第三节应用文的内容要素

1、应用文的主旨:

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主题观点主旨

2、应用文的主旨分类:

看法、观点型主旨、要求、主张型主旨、综合型主旨

3、主旨的要求:

正确、单一、鲜明、针对性强

4、主旨的表现:

(1)标题显旨

(2)开篇现旨(3)文尾现旨(4)呼应显旨

(5)转换揭旨(6)小标题显旨

5、应用文的材料

题材——指以素材为基础,经过加工、改造、提炼写进作品中的,用以表现文艺作品主题的材料。

素材——原始的材料。

专指文艺创作者从生活中撷取而来,未经过加工、选择、提炼的原始材料。

材料——指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搜集到或写入文章中的事实、理论依据。

6、应用文写作一般用“材料”一词,一般不用“素材”和“题材”。

7、材料的种类

从来源分——直接材料间接材料

从可靠度分——事实材料虚构材料

从组合方式分——本体材料背景材料等等

8、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形成主旨和构成文本的物质基础。

(2)材料是表达主旨并获取认同的根本保证。

9、选择材料的原则

(1)紧扣主旨选择材料

(2)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3)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4)选择典型的材料

10、材料处理的常用方法

类化法

筛选法

浓缩法

截取法

11、材料与观点的组织形式

(一)先亮观点,后举材料

(二)先举材料,后亮观点

(三)边举材料,边亮观点

第二章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应用文的形式要素

1、思路是思维活动的运行轨迹

2、应用文写作有以下思维特点:

?

构思行文主要运用逻辑思维

?

思维主体注重群体思维

?

思维走势以定向思维为主

?

思维过程常有一个由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的转化过程

2、思维是形成结构的基础

3、结构的特点:

完整性、连贯性、严密性

4、应用文的标题形式:

(1)公文式标题

(2)论文式标题(3)新闻式标题(4)文种式

5、结尾形式:

(1)总结式

(2)说明式(3)强调式(4)号召式(还有祈请式、

责令式、表态式、祝愿式等)有的没有结尾、称为自然收束式

6、应用文主题结构安排方式:

层次、段落、

7、应用文的文本模式:

?

凭”—“事”—“断”(使用频率最高)

?

“断”—“事”—“析”(诉状文书)

?

“事”—“析”—“断”(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篇三:

应用文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应用文的主题

1.主题的含义

主题,是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意图。

应用文的主题,是事物的客观意义和作者对事物的主观评价在文章中的高度统一。

作用表现在:

首先,主题决定着材料的取舍和使用;其次,主题统领文章的结构;最后,主题制约着语言的运用。

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表达方式的运用都受到主题的制约。

2.主题的要求

①正确。

是指主题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科学性,还要有益于时,有补于世。

②鲜明。

是指作者的基本态度、文章的基本思想十分明确,毫不含糊。

对问题的认识,对事物的评价,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旗臶鲜明地表达出来,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要用“直笔”。

③深刻。

是在主题正确的基础上,要有思想深度,要反映和提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④集中。

是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材料的使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要为突出这个主题服务。

⑤新颖。

即主题要有新意,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感受、主张、意见,不落俗套,不拾人牙慧,有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以新鲜醒目之感,使人耳目一新。

3.确立主题的原则

①工作需要和写作目的。

动笔之前,首先要考虑作文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主题必须符合行文目的,作者在确立主题时要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办公意图。

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确立主题要立足实际,要从个人、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所作的指示,所提出的意见和办法,所总结的经验,才能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③以丰富、真实的材料为基础。

必须深入生活,掌握丰富真实的材料,了解全面、真实的情况,才能提炼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4.表现主题的方法

①显现法。

又叫直接法,它是在文章的某一部位,用明确而简练的语言,直截了当地把主题表述出来。

应用文大都采用这种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题中见意,就是在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

(转载于:

应用文的材料)

(2)开宗明意,就是开门见山,在开头部分亮出观点、点明主题,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然后再逐步展开阐述。

(3)文中点意,就是在行文中,当叙述或议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主体部分自然引出主要论点或中心思想。

(4)篇末结意,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归纳出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

表明主题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大多数的应用文中,常常是开头点题,结尾重复强调,做到上下呼应,首尾圆合。

②对比法。

又叫比较法,是通过文章不同侧面或不同性质内容的对比来揭示主题。

(1)抑扬法,指对于要表现的人、事、物采用有扬有抑的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主题。

(2)疏密法。

疏,指疏笔,即略写;密,指密笔,即详写。

通过略写和详写的鲜明对比,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凡与主题关系密切,就详写;与主题关系不大,就略写。

二、应用文的材料

1.材料的含义

材料,是指作者为完成文章的写作,体现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