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926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docx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阅读组合训练24

古诗词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分)

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像人在天涯一般。

2.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

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表达出诗人的壮志雄怀。

文言文阅读

王粲强记①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②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座③。

闻粲在门,倒屣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曰:

“此王公⑤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

人问曰:

“卿能暗诵乎?

”曰:

“能。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

善属文⑥,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时人常以为宿构⑦;然正复精意覃思⑧,亦不能加⑨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注释:

①强(qiáng)记:

记忆力强。

②蔡邕(yōng):

东汉末年文学家。

③车骑填巷,宾客盈座:

车马满巷,宾客满座。

形容到蔡邕家的人很多。

④倒屣(xǐ):

把鞋子穿倒了,形容急于迎客以及对来客的热情欢迎。

⑤王公:

指王粲的祖父王畅。

⑥属(zhǔ)文:

写文章。

⑦宿构:

预先构思。

⑧精意覃(tán)思:

精心深思。

⑨加:

超过。

【《三国志》简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参考译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郡高平县人。

汉献帝向西迁都,王粲也搬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粲),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

当时蔡邕的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巷,宾客满座。

(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急得)把鞋子(都)穿倒了就出去迎接他。

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

蔡邕说:

“这是王畅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

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要送给他。

先前,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阅读路边的碑文。

别人问(他)说:

“你能够默默地背诵碑文吗?

”(王粲)说:

“能。

”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路边的石碑)背诵碑文,一字不差……他的记忆力就是这样的好。

(王粲)擅长写文章,一下笔就成篇,不用修改。

当时的人常常认为他是预先构思的;然而(别人)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他。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两处)(2分)

时人常以为宿构

时人/常以为/宿构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粲徙长安(搬迁)

(2)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对……感到惊奇)

(3)因使背而诵之(让)

(4)善属文(擅长)

5.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急得)把鞋子(都)穿倒了就出去迎接他。

(2)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路边的石碑)背诵碑文,一字不差。

6.选段描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

(引用原文语句作答)(2分)

①强记默识;②善属文。

现代文阅读

(一)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

每天,我都能看见它。

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可是,它寂寞地待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

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

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

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

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地,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

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

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

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

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

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

[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

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

“你想干吗?

”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

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

“好啦好啦,就你会贫嘴。

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

”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

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

从来没有想过,有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

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

[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

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

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

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

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

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

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

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

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

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16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

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

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

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17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

“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

”“什么?

书?

”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18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改)

7.“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

(4分)

因为那是“我”写的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

女同事向“我”祝贺并要书,“我”把书送给她,但她却不爱书,而“我”心疼自己的书,所以就把书偷回来了。

8.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

(1)[A]处:

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

(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偷书时的紧张与慌乱。

(2)[B]处:

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酸酸甜甜”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

“酸酸”是因为没有为自己的书找到懂它的人,让它受了“委屈”,而且为了它,“我”还当了一回“小偷“甜甜”是因为“我的书又回来了,又恢复了原样,不用再受“委屈”了。

9.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3分)

描写。

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我”修复书的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

10.第16段中“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目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

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

(2分)

“我”想到这个忙碌的时代,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

“我”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却害怕找不到。

11.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5分)

传统纸质图书在社会上受到冷落,很多人沉溺于手机。

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一个不好好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这种现象,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李志雄

①唯有书香能致远。

健康阅读可以熏陶我们的心灵;可以涵养我们的气质和自信,进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我国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而今,全民阅读工程也被列入“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之一。

②然而,数字化时代,阅读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境地。

③随着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们阅读的数量的确要远高于过去,但阅读的质量正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年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2.21分钟。

一位网友这样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

“我一度沉迷于手机阅读,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包含各种冷门、无厘头的内容……我整天抱着于机乐此不疲,浪费时间而不自觉,有时一直熬到大半夜。

”这种阅读就是碎片化浅阅读。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好像吸收了很多信息,其实的是信息占有了你,你失去了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可能。

”当下流行的碎片化浅阅读,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使人形成一种情性化的依赖,加剧了社会浮躁。

④而健康的阅读应该是形与神、心与思的对话。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所说:

“阅读能够使人充实、明理、智慧,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

阅读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

⑤那么,在碎片化浅阅读的当下,该如何重塑健康的阔读呢?

⑥首先,要提倡整本书阅读。

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会造成我们知识结构凌乱、松散。

坚持整本书阅读,能使我们的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完整、更优质,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质量和思维水平。

其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

蜜蜂采蜜,要采花蕊中最精华的部位,读书也同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

最后,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学校和社区要积极开展读书交流会、图书展览、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营造阅读的氛围

⑦我们相信,当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得到落实,全民阅读得以实现,我们的阅读会呈现出更加健康的局面,到那时,阅读也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自觉。

(选自《重构我们的阅读生态》,有删改)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标题:

健康阅读势在必行。

B.本文第①段回答了健康阅读“是什么”的问题。

C.本文第③段从现实层面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健康阅读的问题。

D.本文第⑥段回答了如何进行建康阅读的问题。

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健康阅读可以熏陶我们的心灵”“可以涵养我们的气质和自信”“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可以概括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健康阅读的意义,并不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13.文中第③段网友的话和余秋雨的话分别是为了说明什么?

(4分)

网友的话是为了说明碎片化浅阅读的特征和表现。

余秋雨的话是为了说明碎片化浅阅读的危害。

14.对于健康阅读,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

请分条慨括。

(4分)

①提倡整本书阅读;②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1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自己的话各概括一条阅读建议。

(4分)

材料一:

英国作家罗斯金说:

“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

材料二: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说: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1)多阅读有价值的书籍。

(2)多阅读对社会有益的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