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898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docx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学习资料

 

广东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

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之一:

广东省封开县园珠顶矿区铜钼矿

详查成果简报

一、项目概况

成果名称:

广东省封开县园珠顶矿区铜钼矿详查报告。

勘查单位: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一九地质大队

主要工作人员:

林秀广、高亦文、伍世德。

勘查时间:

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

投资额度及来源:

前后共投入勘查资金698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社会资金投入。

成果归属:

肇庆市升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矿权人)。

二、主要地质成果

矿种:

钼、伴生铜、铼

1、矿区地理概况

广东省封开县园珠顶矿区位于广东省封开县县城(江口镇)北东25°方向,平距42km,地理坐标:

东经111°39′59″~111°41′59″,北纬23°47′29″~23°49′00″,面积约9.41km2。

矿区有简易公路与省道、国道连通,至324国道约100km,交通尚属方便。

勘查区属中等山区,海拔以150~400m为主。

区内属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1℃,偶有霜冻,最低可达-2℃。

年降雨量1517.6~1911.7mm,平均1685.1mm。

2、矿床主要技术指标

园珠顶铜钼矿床属斑岩型矿床。

矿化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体与寒武系高滩组浅变质砂岩、粉砂岩内、外接触带附近,呈半环状面型矿化体。

矿化形式主要为细脉浸染状,沿小断裂或裂隙发育处矿化较富集,往往可构成铜、钼矿体。

矿石类型主要为铜钼矿化砂岩、花岗斑岩。

矿石矿物组合较简单,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和黄铁矿。

矿体、矿化体圈定:

铜矿按Cu>0.1%及Cu>0.3%,钼矿按Mo>0.01%及Mo>0.03%分别圈定矿体。

区内可圈出铜矿化体8个,铜品位0.14~0.26%;钼矿化体3个,钼品位:

0.015~0.035%,其长度150~750m,宽2~202m,延深130~400m。

3、资源储量

初步估算332+333类别资源量:

矿石量29491.21万吨,其中金属钼187240吨,平均品位0.064%,伴生金属铜389953吨,平均品位0.13%,金属铼41.87吨,平均品位0.012%。

三、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2005年8月,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一九地质大队受肇庆市升华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封开县园珠顶矿区的地质勘查工作。

本次工作分普查、详查两个阶段,普查野外工作起止于2005年8月~2006年3月,详查野外工作起止于2006年4月~2006年12月,按Ⅰ~Ⅱ类勘探类型,详查地段按100m×100m的控制网度揭露控制矿体求取332资源量,其他地段按200m×200m控制网度求取333资源量。

矿体北段地势较低,控制到0m标高,南段地势较高,控制到100m标高,局部用少量钻孔对深部进行揭露。

四、成果开发利用条件及投资环境简要分析

矿体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矿区环境地质质量中等,开采技术条件属以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中等矿床(Ⅱ-4类型)。

五、成果潜在价值估算及经济意义

就目前已控制的矿体而言,根据现在铜、钼的市场价格,经初步估算,其价值超过1000亿元;矿区潜在的远景资源量,价值有可能达到5000亿元。

矿床开发投资预计需投入60500万元,按开采30年计算,矿山年税后利润为12495.3万元,总投资收益率(税后)为619.60%。

每年可为国家增加各项税费收入16420.58万元,30年总计492617.4万元,并可为社会创造10000~15000人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矿床开发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是巨大。

六、成果的取得对区域找矿勘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封开县大型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发现,是广东省近十多年来取得的重大找矿成果,说明桂东-粤西成矿带粤西地区找矿潜力巨大。

总结其成矿规律,对本区寻找斑岩型的铜多金属矿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同时封开县为山区县,园珠顶大型铜钼矿床的发现和开发利用,将有力地促进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之二: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高岭土接替资源

勘查成果简报

一、项目概况

成果名称:

广东省茂名市金塘高岭土矿(牙象矿段)接替资源勘查

勘查单位: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四地质大队。

参加人员:

蔡宗毅、林其秀、陈宇、麦有东、林英华、罗辉、黄惠存、关崇荣、刘宏信、陈兆锡、张碧玲。

勘查时间:

2006年2月~2007年12月。

投资额度及来源:

中央财政110万元,矿山企业自筹33万

元。

成果归属:

茂名石化矿业有限公司。

二、主要地质成果

矿种:

高岭土(涂布级高岭土)。

地理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茂名市西北面直距5km处,地理坐标:

东经110°51′42″~110°53′57″,北纬21°42′28″~21°43′42″,面积约3.5km2。

茂名市区有公路直达矿区,矿区北面有公路通过,南有铁路与黎湛铁路相通,东部距35km有水东港,可与国内外港口通航,交通甚是方便。

区内为低丘坡地,标高在16.30~47.70m之间。

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24mm,每年4~9月份为雨季,雨量相对集中。

矿床主要技术指标:

高岭土矿床属沉积岩风化残积亚型矿床,矿体赋存于第三纪黄牛岭组风化砂砾岩中,共圈定矿体3个,1号矿体长3400m,平面控制宽575~1100m,平均厚21.21m;2号矿体长3400m,平面控制宽435~1100m,平均厚8.60m;3号矿体长2200m,控制最大宽度1000m,平均厚6.81m。

三矿体呈似层状平行产出,倾向北东,倾角0~8°。

矿石类型:

为砂质高岭土。

原矿矿物成分:

石英约79%,长石约4%,粘土矿物15%(以高岭石为主,少量伊利石)。

矿石化学成分:

原矿化学成分SiO287.22%、Al2O37.91%、Fe2O30.31%、TiO20.17%、CaO0.07%、MgO0.05%;-325目精矿化学成分:

Al2O324.16~37.16%、平均31.83%,Fe2O30.35~2.25%、平均0.96%,TiO20.12~1.15%、平均0.45%。

矿石选冶性能:

矿石采用捣浆—筛分—水力旋流精选—重力沉淀—化学漂白等联合工艺流程,可选出质量较好的造纸刮刀涂布级高岭土产品。

估算资源量:

初步估算333类别资源量矿石量14540.29万吨,粘土量3339.55万吨;334类别矿石量2122.77万吨,粘土量494.38万吨;(333)+(334)资源量矿石量16663.06万吨,粘土量3833.93万吨。

三、开发利用及投资环境简要分析

矿床适宜露天开采,矿石易采易选,矿产品质量较好。

矿体位于现有矿山的围边(东面),投资环境较好。

四、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为2005年度金塘高岭土矿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2006年2月~2007年12月实施勘查。

共施工钻孔99个,钻探进尺7073m,槽探1837.60m3。

五、潜在价值及经济意义

估算潜在价值超过50亿元。

按矿山现生产能力年产50万吨精矿(膏状),每吨采选综合成本247元,市场综合售价400元/吨计,企业每年可获税前利润7650万元,经济效益较好。

六、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取得的资源量,可延长矿山采矿年限35年,稳定安置就业人员1500人,同时增加地方税收收入,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开发利用前景

矿体位于现有金塘高岭土矿矿山的东南部,为矿山采矿矿体的东延部分,高岭土产品目前仍是国内、外紧销矿产品,高岭土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之三:

广东省遂溪县中间岭高岭土矿

普查成果简报

一、概况

成果名称:

广东省遂溪县中间岭高岭土矿普查

勘查单位: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主要工作人员:

郑建平陈宇关崇荣黄惠存

勘查时间:

2007年

资金来源:

矿产资源补偿费

投入资金:

60万元

成果归属: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二、位置、交通与自然地理

位于遂溪县城北西方向直距30km处。

东经109°59′00″~110°3′50″;北纬21°24′45″~21°27′15″。

面积30km2。

省道290线公路贯穿矿区南部,往北10km接国道325线,距湛江港码头、机场均在60km左右,交通便利。

矿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北端,属第四纪侵蚀剥蚀台地地貌,地势平坦开阔,标高20~30m,最大标高32.4m,沟谷标高2~10m,地形相对高差15~20m。

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具有夏长冬短,旱季长,降雨集中,雷暴频,风害多,温暖湿润的特点。

年平均温度22.8~23.2℃,极端最高温度38.7℃。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每年5~11月常有热带风暴(或台风)吹袭,多年平均降雨量1339.5~1676.7mm,最大日降雨量326.2mm。

年平均蒸发量1733~1946.3mm。

属温度适中带。

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农作物以水稻、甘蔗、水果、蔬菜为主。

电力供应充足。

此外,区内有一批食品加工厂、小选矿厂、汽车修配厂等工贸企业。

三、矿床概况

中间岭高岭土矿床矿种为高岭土、石英砂。

在约12km2的范围内,矿体呈近水平(微向南倾)的层状或似层状,分布连续。

单工程见矿厚10.04~50.25m,平均厚度29.45m,矿体顶板埋深在3.70~33.55m,平均13.04m。

含矿岩性为含粘土含砾中粗砂。

矿类型属沉积型。

高岭石呈片状、不规则片状、集合体堆聚状,晶体大小为0.3~3.8μm,一般为1.5μm。

矿石-325目精矿:

Ⅰ级品Al2O328.13~35.37%,Fe2O30.38~1.10%,TiO20.20~0.75%;Ⅱ级品Al2O324.22~35.19%,Fe2O30.38~1.45%,TiO20.15~0.98%。

经提纯后,-5μm级所占的比例达96.54~97.69%。

单矿石淘洗率:

Ⅰ级品11.23~21.07%、平均14.17%,Ⅱ级品10.42~43.84%、平均15.18%;块段平均淘洗率:

Ⅰ级品13.96~14.44%,Ⅱ级品13.83~15.21%。

-325目精矿自然白度Ⅰ级品76.30%,Ⅱ级品73.82%。

经估算,高岭土矿资源量(333+3341)矿石量为66756万吨,以淘洗率14%估算粘土量超过9792万吨,矿床已达到超大型规模。

石英砂属共生矿种,即+325目尾矿石英砂的矿物组分中石英为主,少量水云母、滑石、残留高岭土等。

基本化学成分SiO298.78%、Al2O30.49%、Fe2O30.08%,达到平板玻璃用硅质原料二级品以上质量要求。

四、成果开发利用条件及投资环境

高岭土产品主要为片状高岭石,质量好;具有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国内生产工艺较先进,可按高标准大规模开发,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五、成果取得的主要过程

2002年—2003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广东省湛江市涂料级高岭土评价项目,圈定了洋青—界炮高岭土矿区,矿区面积达30km2,勘查程度为预测。

2007年使用矿产资源补偿开展了广东省遂溪县中间岭高岭土矿普查,在洋青—界炮矿区选取12km2开展普查工作,取得了找矿突破。

六、成果潜在价值估算及经济意义

按1500元/吨计算,潜在经济价值750亿元。

矿床开发投资利润率为27.2%,投资开发可获利润204亿。

七、成果的找矿意义及社会效益

该成果获得加深了对高岭土成矿规律的认识,对指导区域找矿意义重大。

矿产地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其开发利用,可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创造就业机会,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之四:

广东省云安县高枨铅锌银矿详查成果简报

一、概况

成果名称:

广东省云安县高枨铅锌银矿详查成果报告

勘查单位: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主要工作人员:

王强、肖光铭、罗大略、王秀丽等16人

勘查时间:

2006--2007年

资金来源:

属社会资金

投入资金:

总投入2000万元,2007年投入1300万元

成果归属:

安徽扬子矿业有限公司

矿种:

铅锌银

二、位置、交通与自然地理

矿区位于云浮市云安县210°方向约15km的高枨村,行政区划隶属云浮市云安县高村镇管辖。

勘查区面积5.54km2,矿区地理坐标为:

11︒53'45"—111︒55'30",22︒54'45"—22︒55'45″。

矿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有乡村公路呈东西向穿过矿区,矿区主矿体分布于公路两侧。

矿区所在的高枨村距高村镇为4km的水泥路,高村镇距云安县县城为23km的水泥路。

矿区地处丘陵-低山区,海拔标高最低78.0m,最高378.0m,一般150~250m,地形相对高差多为50~150m。

矿区地处北回归线南侧,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炎热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7~22℃,冬季有短期霜冻,最低气温-2~-4℃。

每年4~9月为雨季,降雨多集中在6~9月,年降雨量857~2017mm,年平均降雨量1400~1734mm,月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

三、矿床概况

矿体严格受产在花岗岩中的构造断裂带控制,矿体数目较多,单个矿体长800~1200m,厚1~8m。

矿床具有矿体连续性好、矿化深度大、矿化富集规律明显的特点,富矿段沿矿体侧伏方向斜深700余米处仍发现有厚大的富铅锌银矿体。

矿床平均品位Ag131.27×10-6,Pb+Zn4.49%,Sn0.13%。

铅锌银共生矿体资源量占总资源量60%以上,平均品位Ag202.17×10-6,Pb+Zn6.02%;Sn0.17%。

矿床类型属构造蚀变破碎带型铅锌银矿床。

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

Ag主要呈自然银、螺硫银矿、辉银矿独立矿物及以原子态主要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中,部分赋存于黄铁矿中。

经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评审,矿床总资源量:

Ag1516吨、Pb+Zn550446吨、Sn16161吨。

其中332+333资源量:

Ag1129吨;Pb+Zn385875吨;Sn11192吨。

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可选性能良好:

回收率Pb87.49%、Zn90.15%、Ag90.53%。

四、成果开发利用条件及投资环境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中等类型,投资环境较好,矿产开发利用前景较好。

五、成果取得的主要过程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在矿产资源大调查中,根据1: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通过异常二级查证发现了云安县高枨铅锌银矿,并进行了矿产预查和普查阶段工作,于2002年、2005年预测矿床有较大远景规模:

Ag1500吨、Pb+Zn50万吨、Sn1万吨。

2006年由安徽扬子矿业有限公司出资合作勘查,共投入13500m钻探,通过一年的详查工作,取得了上述成果。

六、成果潜在价值估算及经济意义

矿床潜在经济价值达138亿元。

勘查总投入:

2300万元。

投入产出比为:

1:

600。

七、成果的找矿意义及社会效益

云安县高枨铅锌银矿床的成功发现,无疑对在花岗岩中寻找大型铅锌银矿床有启示和指导作用;矿床的勘查工作过程是由矿产资源大调查转入商业勘查的成功范例,也是矿床快速评价的典范。

 

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附)

广东九连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银场坪找矿

勘查靶区成果简报

一、概况

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项目“广东九连地区矿产远景调查”的任务书(编号:

矿调[2004]11-5号),承担单位为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工作图幅范围属南岭地区(广东省):

连平幅(G50E022002)、九连幅(G50E022003)、杨村幅(G50E021003)和大吉山幅(G50E021002),工作起止年限2005年—2007年。

通过三年矿产地质调查工作,采用矿、地、物、化、遥等面积性地质调查技术手段和系统矿产检查工作,发现了几处具备找矿潜力的找矿勘查靶区,其基本情况叙述如下:

成果名称:

广东省九连地区银场坪找矿勘查靶区。

勘查单位: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工作人员:

李祥能、吴海陆、汪实、王磊、刘大庆。

矿调时间:

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

投资额度及来源:

370万元,其中,2007年100万元,来源于中央财政。

成果归属: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二、找矿靶区成矿地质条件

(一)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条件

靶区位于连平县城北西直距12.5公里,面积3.2km2。

本区南侧有东西向官灯省道通过,区内乡村简易公路直通省道,距离陂头镇直距15km,交通较方便。

处于东西向九连山山脉,以丘陵低山为主,森林密集,荆棘丛生,地表岩石风化强烈,残坡积物覆盖严重,水系较发育,河流呈南北向、东西向延伸。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平均温度19.6°C,最高39.5°C,最低-5.4°C,无霜期300天左右。

年降雨量1758mm,雨季集中在4~8月份。

区内农林业较发达,主要农业产品有稻谷等十余种,林业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找矿靶区成矿地质特征

出露泥盆系碎屑岩和石炭系碳酸盐岩,东侧有新丰—连平区域性断裂通过,表现为宽百余密集劈理带,为区域性导矿构造。

而南北向、北西向断裂为区内容矿构造。

经2006—2007年重点检查,查明银场坪炼渣来源,并发现两矿化地段。

银场坪炼炉渣面积0.8km2。

已有二百余年历史,五十多年来,曾经历过多次工作,始终没有查明矿石来源。

2007年在银场坪东侧发现一批老窿,经地质填图及槽探揭露,圈定南北向铅锌银矿矿脉5条,分布在宽100m左右的北北东向区域性强烈挤压劈理带中,走向长300—1700m,倾向西,倾角65—87°,地表厚一般为0.20—0.50m,由褐铁矿化构造碎裂岩组成,顶、底板围岩1m范围内具中等硅化,其中V4、V5最具规模,现已按200—400m间距的地表槽探或老硐控制,矿化连续且稳定,赋矿围岩为春湾组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部分船山组白云质灰岩,且均已强烈劈理化。

该成果的获得为今后在该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依据。

在银场坪西侧初步圈定北西向锡铅锌矿脉有二条,分布在北北东向区域性大断裂顶板围岩的向斜核部中,倾向南西,倾角陡,一般为80—85°,走向长900—1400m,厚0.25—1.50m,一般由褐红色构造碎裂岩组成,具褐铁矿化、硅化,且蚀变强烈,在民硐中可见铅锌矿石、钟乳石及褐红色岩溶粘土物质,Pb+Zn含量一般为3—10×10-2。

经1:

1万土壤测量,在银场坪西侧圈定的异常呈椭圆形近南北向分布,面积约0.6km2。

主要组分及含量(×10-6):

Sn87—108、W16-102、Cu40—82、Pb200-8825、Zn500—4495、Ag0.25—1.08。

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套合好。

由内往外大致存在W、Sn、Mo—Au、Ag、As—Pb、Zn的组分分带。

该异常区还未发现岩浆岩,在区域上离出露岩体尚远。

从异常区已发现锡铅锌银矿脉及出现化探WSnMo异常推断,矿化地段存在隐伏岩体。

该区对寻找矽卡岩型、硫化物型锡钨多金属矿前景良好。

从炼渣、老窿、化探异常推测,矿体主要呈隐伏—半隐伏分布,可作为重点勘查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交新发现矿产地乃致大中型矿床。

 

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成果简报(附)

广东九连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锡山找矿

勘查靶区成果简报

一、概况

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项目“广东九连地区矿产远景调查”的任务书(编号:

矿调[2004]11-5号),承担单位为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工作图幅范围属南岭地区(广东省):

连平幅(G50E022002)、九连幅(G50E022003)、杨村幅(G50E021003)和大吉山幅(G50E021002),工作起止年限2004年—2006年。

通过三年矿产地质调查工作,采用矿、地、物、化、遥等面积性地质调查技术手段和系统矿产检查工作,发现了几处具备找矿潜力的找矿勘查靶区,其基本情况叙述如下:

成果名称:

广东省九连地区锡山找矿勘查靶区。

勘查单位: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工作人员:

李祥能、吴海陆、汪实、王磊、刘大庆。

矿调时间:

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

投资额度及来源:

370万元,其中,2007年100万元,来源于中央财政。

成果归属: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二、找矿靶区成矿地质条件

(一)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条件

靶区位于连平县城北北东直距15公里,面积3.4km2。

本区东侧有南北向105国道贯穿,乡村简易公路直通国道,距离上坪镇直距2km,交通较方便。

处于东西向九连山山脉,以中山为主,森林密集,荆棘丛生,地表岩石风化强烈,残坡积物覆盖严重,水系较发育,河流呈南北向延伸。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平均温度19.6°C,最高39.5°C,最低-5.4°C,无霜期300天左右。

年降雨量1758mm,雨季集中在4~8月份。

区内农林业较发达,主要农业产品有稻谷等十余种,林业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找矿靶区成矿地质特征

区内出露寒武系浅海相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少部分侏罗统火山碎屑岩建造。

构造较发育,褶皱表现为一系列轴向北东紧闭背、向斜,常被后期断裂所破坏,断裂分南北向、东西向和北东向三组,且均为区内容矿构造、控矿构造。

区内尚未见侵入岩体,仅见中基性岩脉,如辉绿岩脉、闪长岩脉、细晶岩脉和花岗斑岩脉,以及火山熔岩——安山岩,其中基性岩脉形成于成矿期前,局部基性岩脉错开部位常见锡矿脉充填,常伴随不同程度的铅锌矿化和黄铁矿化。

位于锡山(倒流水)中型锡矿的南侧。

目前有小规模民采锡矿活动,经野外检查,石英脉型锡矿体厚度小,品位变化大,据采场样品分析结果,仅有一个样(15cm)含Sn0.99%,其余均未达边界品位。

据1:

1万土壤剖面测量结果,在民采区外,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多金属元素异常。

Ap1:

Pb、Zn、Ag、Cu、As(Sn、Bi、Au)异常,分布于寒武系地层中,与北东走向F3硅化破碎带吻合,沿山脊产出。

各元素异常重合性极好,三级浓度分带清晰。

其中Pb>240PPm异常长大于2000m,宽60~400m,内带(>960PPm)长800m,宽60~200m,最高2760PPm;Zn、Ag、Cu、As异常内带与Pb重叠,长度6000m,含量Zn480~960PPm,Ag0.6~1.2ppm,Cu100~200PPm,As400~650PPm。

在Ap1异常附近分布有4个长度均大于600m的Pb、Zn、Ag、Cu、As异常。

据了解前人在AP1范围内发现原生铅锌矿石。

AP2:

Pb、Zn、Ag、Cu、Bi异常产于侏罗纪火山沉积岩系中,呈北东方向延伸与AP1相平行产出,异常强度较高,推测为北东向多金属矿化引起。

AP3:

F、W异常,位于AP1附近,大不为200×300m,其中F3000~6200PPm,W20~40PPm,附近有花岗斑岩出露,推测AP3是隐伏花岗岩引起。

区内新发现6条锡多金属矿脉,矿化类型为蚀变构造破碎带型,走向长400——1700m,走向北东东,倾向北北西,倾角65—85°左右,厚0.20——4.50m,一般由碎裂化蚀变砂质板岩或砂岩组成,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矿脉中可见锡石、辉钼矿、毒砂等矿物,槽探工程中样品分析结果Sn含量为0.001——0.99×10-2。

目前,当地老板正在对V2锡矿脉进行开采,浮选出的锡石颗粒细,回收率低,基本上处于微薄利润的状况。

锡山地段以东西向蚀变构造破碎带型锡矿脉为主,次为近南北向硅化体或裂隙充填石英脉。

二者交汇地带,以明显的近东西向蚀变构造破碎带为特征,而近南北向蚀变构造破碎带渐变为强硅化体或裂隙充填细石英脉,其交汇处并无明显的变大变厚或错断穿插地质现象。

本区处于侏罗纪—白垩纪陆相盆地边缘,东向断裂发育,并推测有隐伏岩体,成矿条件好,有望提供一个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新发现矿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