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52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 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Ⅲ区域,箭头向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

2.如图所示是小明看到老师拿着放大镜看自己时的情景,若放大镜镜片的焦距大约在10cm左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老师看小明是倒立缩小的

B.小明距离老师在10cm以内

C.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

D.小明若戴有近视镜则不可能看到图示情景

【答案】C

【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时,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知道,可知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所以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C符合题意;由于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无论小明是否戴有近视镜,小明都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由于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是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2f>v>f,眼睛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老师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放大镜:

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

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D.20厘米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即:

u=16cm>2f,解得f<8cm,分析四个选项,其中的5cm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像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

v >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43.物体置于距凸透镜的焦点1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厘米                               

B. 8厘米                               

C. 10厘米                               

D. 15厘米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当物体距凸透镜焦点10cm处,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物体距凸透镜焦点10cm处,所以物距u=10cm+f,即2f>10cm+f>f,解得f>10cm,所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像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

v >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4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 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 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答案】D

【解析】【解答】A.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当黑板表面太光滑,光射到这里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反射光线方向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就是黑板反光问题,C不符合题意;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导致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的知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日食、月食的形成,光射到光滑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同一方向射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凸透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

4.用照相机对如图的小猫咪拍照,则图中,能正确表示底片上所成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与物相比,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故答案为:

B。

【分析】照相机中的镜头属于凸透镜,在底片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5.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

A.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答案】B

【解析】【解答】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在凸透镜后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这是胶片的位置,如果用短焦距镜头,其焦距本身就很小,像的位置变化不大,当用这种傻瓜照相机照相时,如果物体到相机镜头距离发生改变时,像距的变化范围很小,像的位置变化不大,可以认为能成近似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

B。

【分析】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当焦距较小时,凸透镜所成像在较小的范围内。

6.飞机在海上进行搜救时,工作人员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海面的照片,若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0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    )

A. 大于200mm                  B. 恰为100mm                  C. 小于100mm                  D. 略大于100mm

【答案】D

【解析】【解答】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的焦距是10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f>v>f,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小于200mm。

由题意可知从飞机上拍摄海面的照片此时物距很大,所以像距会很小,即像很靠近焦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照相机:

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7.物体从距凸透镜1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答案】B

【解析】【解答】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2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2cm>f,所以,12cm>f>6cm。

物体在距离凸透镜18cm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f>18cm>f,所以,18cm>f>9cm。

综上所述:

12cm>f>9cm。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凸透镜物距和像距范围,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列不等式并解,计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

8.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B.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C. 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 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答案】B

【解析】【解答】光屏上能呈现像,那一定是实像,又是放大的,那一定是投影仪原理,物距在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墙面是粗糙的,光照到墙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墙上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红色的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其它的光被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

(1)投影仪原理:

当f

(2)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9.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 远离透镜             

B. 靠近透镜             

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答案】B

【解析】【解答】近视眼睛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取走近视眼睛,会聚的程度会加强,像会前移,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近视眼睛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所成像往后移。

10.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透明塑料瓶相当于这样的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1.下列原理图与光学仪器不相符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电影机                           D. 

望远镜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

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

B不符合题意。

C、电影机实际上和幻灯片的原理相同,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

C不符合题意。

D、望远镜是用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如图是一个潜望镜,潜望镜的上下端都是平面镜,利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原理工作的。

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照相机:

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幻灯机:

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

放大镜:

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

潜望镜是利用物体经两块平面镜反射成像工作的.

1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20字小诗《苔》出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

诗句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苔花是光源

B. 苔花虽然很小,也学牡丹花努力绽放,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的反射

C.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D. 苔花生长在房屋背后的阴凉处,房屋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苔花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

B、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照在苔花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B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

D、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放大镜:

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13.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导入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A. 二维码是光源                                                     

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D. 摄像头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A不符合题意;

B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照相机:

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的物体看起来是黑色的.

14.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拍摄a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 拍摄b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 拍摄a与b时,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解答】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故答案为:

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5.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选A.

【分析】首先根据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确定像的性质,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来解答此题.

1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光带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解析】【解答】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是因为晶关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此项错误;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

故选C.

【分析】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

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依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视远视的矫正.

17.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10cm,故A错误;

B、根据乙图u>2f,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

C、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

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光屏向右移动.故D正确.

故选:

D.

【分析】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的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的变化与透镜的焦距有关.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2)然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物距(u)

成像特点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测焦距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3)结合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通过透镜会聚而成像和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18.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分析】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9.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小明将凸透镜紧靠书上的一幅卡通图片,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接近物体的大小,也就是成的虚像越小,故先看到②,当在一倍焦距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变大,当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像,即看到的为④,继续远离大于2倍焦距时,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为③;成实像时,物距越远,像越小.因此最后看到的是①,故四个像的顺序为②④③①.

故选A.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实像时,物距越远,像越小.

20.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正确的是(  )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远视眼:

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故为②④图.

故选C.

【分析】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戴一个凸透镜来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戴上凸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1.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

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 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