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335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五女冢建福家园安置小区施工图纸

2、《建筑变行测量规程》

3、《高层建筑施工手册》

4、《建筑施工手册》

5、《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测量放线准备工作施工测量工作是施工中先导性工序,是使工程施工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尤显重要。

1、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定位与标高情况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以及设计交底,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

首先应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桩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及原有建筑物有关系、现场地形及拆迁情况(尤其是地下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其次应了解建筑物的总体布局、朝向、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主要轴线的间距及夹角;再次应了解水准点位置及标高、建筑物首层室内地坪±0.000的绝对标高(尤其是有几种不同标高的±0.000时)、整个场地的竖向布置(标高、坡度等)、绿化及道路、地上地下管线的安排等。

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㈠工程总体布局和拆迁情况先从设计总平面图上了解现场的原地貌、地物情况;新建建筑物的总体布局、道路及管线的安排。

查核场地内需要保留的原有建(构)筑物与新建建筑物的位置是否准确;需要拆迁和需要保留的地下管线的种类、数目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准确。

为了准确地核实上述情况,还应从建设单位或城市规划部门取得施工现场的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并根据设计的条件将新建建筑物绘制到地形图上,以便能更详细、准确地了解现场的地上和地下情况。

无论是从总图上还是从地形图上了解到的资料,都需要到现场进行实体考察核对或补测,尤其是对名贵树木的树冠和根系范围以及各种地下管线和检查井的情况要进行核对,这样便于施工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事故,以保证设计定位符合实地情况和测量定位的顺利进行。

㈡建筑物的平面定位情况①定位依据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附近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定位;另一种是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测定的道路中心线、规划红线或场地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定位。

如以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定位依据,则必须是四廓(或中心线)规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

此外,定位依据点的具体位置,也必须是明确的(如墙面、勒脚、台阶、……)。

必要时应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在现场用红白漆标出,以防出现差错。

如以规划红线或场地平面控制网为定位依据,则必须经校测无误后,方可使用。

当以规划红线定位时,应选择沿主要街道的红线为主要依据;当以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高的长边为主要依据。

②定位条件应以给定的定位依据为准,能唯一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几何条件,最基本的是能确定建筑物的一个点位和一个边的方向。

若其中缺少一个条件,则无法定位。

若在一个点和一个边的方向定位条件之外,还有其他给定条件,则会出现定位中的矛盾情况。

测量控制的总体思路如下:

以城市导线(规划局所给出的红线)为依据,遵循整体控制局部的原则,对该工程采用一级导线并逐级控制,用高精度来控制低精度,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测量时,对基础异形结构等重点,难点部位作为重点考虑。

2、准备工作㈠选择测量仪器、校对测量仪器:

将本工程使用的经纬仪(TDJ-6)、水准仪(DS320)、钢尺等测量仪器及工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检验校准,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㈡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图纸。

首先审核总平面图,校对点位坐标、距离是否对应,定位依据、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建筑物的几何位置关系是否符合要求和满足规划用地的要求;其次审核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主要校核平、立、剖面图是否对应一致,轴线间距、高程、结构尺寸和装修细部尺寸是否相符。

㈢对施工现场内影响施测的障碍进行处理。

3、校核规划红线桩和水准点多数高层建筑是根据规划红线和给定的水准点进行定位和定标高的。

因此,校测红线桩的桩位和水准点的标高,是保证整个场地定位和标高正确的基础。

㈠校测红线桩桩位红线桩位是城市规划勘测部门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测定的,其精度一般均较高,但常因种种原因桩位有误或被碰动。

为了保证其正确性,应会同建设单位一起对红线桩进行实地校测。

当发现错误或误差超限时,应请建设单位妥善处理。

校测的方法常有以下三种:

①相邻的红线桩互相通视、且能量距时,就实测各边边长及各点的左夹角,用实测植与设计的数值对比,检查桩位是否有误。

②若相邻的红线桩间不通视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间接测法。

③根据附近的城市测量导线点或三角点,用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的形式测定红线桩的坐标值,以作校核。

㈡校测水准点由设计单位给定的水准点(或标高依据点)是向现场引测标高控制点的依据。

若点位有误或标高数据有误,均直接影响引测标高控制点的正确性。

这样,会使整个场地和建筑物降低或提高,因而造成积水或浪费挖填土方量。

因此,校测所给水准点,是保证标高原始依据正确性的基本方法,若校测中发现问题,应请建设单位妥善处理。

一般设计单位至少应提供两个水准点,这样就要用往返测法测定其高差,实测中要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保证精度,若所测高差平均值已知高差值之差小于±6mmn时(n为测站数),则可认为所给水准点及其标高正确。

若设计单位只提供一个水准点(或标高依据点),则必须请设计单位确认其正确性。

   四、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就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构)筑物的水平距离、水平角、标高、直线、坡度、坡面、点位和曲线等,按设计和施工的需要,测设到施工现场并给出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

1、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根据设计给定的定位依据和定位条件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

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工程较多,基础开挖范围大,开挖区内的各种中线或轴线桩均会被挖掉,而在地下、地上各层施工中,又需准确、迅速地恢复轴线位置,以保证同一条中线或轴线在各层上投测的位置都能在同一铅直面内。

故在建筑物定位放线中,要首先考虑主要中线或轴线桩的准确测设和长期稳定的保留问题。

为此,在建筑物定位放线中,首先根据定位条件测设“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它是测设在距基槽外1~5m(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平行于建筑物的矩形控制网。

㈠确认和检测定位依据当定位依据是原有建(构)筑物时,就要会同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到现场,对定位依据的建(构)筑物的边、角、中线、标高等具体位置,进行明确的指定和确认,必要时应在现场拍照,以便备查和存档。

当定位依据是规划红线、道路中心线或测量控制点时,在同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在现场当面交桩后,要根据各点的坐标值、标高值校算其间距、夹角和高差,并实地校测个桩位是否正确,若有不符,应请建设单位妥善处理。

高层建筑在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之前,应实地校测所用控制桩点的定位,以防误用有碰动和沉降变形的桩位。

㈡根据规划红线、道路中心线或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直角坐标法;②极坐标法;③交会法;④综合法。

㈢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测设与放线①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建筑物定位条件和矩形网距建筑物四廊轴线关系以及现场情况,来决定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

②轴线控制桩的测定在建筑物矩形网的四边上,测设建筑物个大角的中线或轴线控制桩(也叫引桩),测设时要以各边的两端控制桩为准,量通尺测定该边上个轴线控制桩后,再校核各桩间距。

③大角桩和轴线桩的测定根据各种线、轴线的控制桩测定建筑物各大角桩和中线、轴线桩,在校测各桩间距和方格后,若高层竖向使用外控制法施测时,还要将主要轴线准确地延到距建筑物高度以外、能稳固保留桩位的地方,或附近现有建筑物的墙面上。

高层建筑物基础开挖较均较深,基槽四周多设护坡桩,桩顶砌矮墙以防雨水。

这样,即可使现场整齐,又可在此墙顶面上测设出各中线、轴线的位置,用以作为基槽内测设中线、轴线的依据。

④基槽灰线的撒设根据建筑物各轴线桩或控制桩,按基础图撒好基灰线。

这道工序精度要求不高,但很容易出错。

因此,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

⑤验线验线时首先要检查定位依据的正确性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再检查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和建筑四廊尺寸及轴线间距,这是保证建筑物定位条件和本身尺寸正确性的重要措施。

验线时决不可只检查建筑物的自身四廓尺寸,而不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情况,这样可能会造成建筑物位置的漏检,致使整个建筑物不正确。

此外,验线时不仅要检查建筑物矩形网和各大角桩位、槽线情况,还要检查各轴线、尤其是主要轴线的控制桩(引桩)桩位是否准确和稳定,因为它是挖槽后,各施工层放线和高层竖向控制的基本依据。

另外,沿规划红线兴建的高层建筑,在放线后,还要由城市规划部门验线,经验线合格后,方可破土开工,以防新建高层建筑压、超红线。

2、建筑物的基础放线

   当基础垫层浇筑后,在垫层上测定建筑物各轴线、边界线、墙宽线和桩位线等,称基础放线。

这是具体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

施测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严防出现错误。

㈠基础放线①轴线控制桩的检测根据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角桩,检测各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方可使用。

当建筑物轴线较复杂,如45。

柱网或任意角度的柱网,或测量放线使用平行借线时,都要特别注意防止用错轴线控制桩。

②四大角和主轴线的投测根据基槽边上的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向基础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大角、四廓轴线和主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③基础细部线位的投测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中线、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集水坑线等。

㈡验线首先要检查各轴线控制桩有无错和位移,再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整个基础在基槽内移动错位。

另外,验线时还应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

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L≤30m30m<L≤60m允许偏差±5mm允许偏差±10mm

   60m<L≤90m90m<L

   允许偏差±15mm允许偏差±20mm

   注:

验线允许偏差引自《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摞底线经有有关技术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使用。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㈠高层建筑标高精度要求①施工允许偏差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标高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施工中标高允许偏差值

   结构类型结高偏差   现浇框架

   框架-剪力墙

   装配式框大模板施工架框架-剪力混凝土墙体

   墙

   滑模施工

      每层(mm)全高(mm)

±10±30

   ±5±30

   ±10±30

   ±10±30

   ②测量允许偏差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且不应大于30m<H≤60m60m<H≤90m±10mm±15mm

   90m<H≤120m120m<H≤150m150m<H

   ±2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