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028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docx

经典文

第一章

1、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划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局域网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G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3、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划分,局域网可以分为共享介质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

4、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

5、在早起的ARPANET中承担通信控制处理机功能的设备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nterfaceMessageProcessor)IMP,它是路由器的雏形。

6、广域网技术研究的重点的宽带核心交换技术。

7、由城域网承担用户接入的任务,广域网技术主要研究远距离、宽带、高服务质量的核心交换技术。

8、局域网发展的三个方向:

a、提高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FE),1Gbps

(GE),10Gbps(10GE));b、将一个大型局域网划分为多个用网桥或路由器互联的网络。

C、将共享介质方式改为交换方式。

交换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

9、早期的城域网首选技术是光纤环网,其典型产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设计FDDI的目的是为了提供高速、高可靠和大范围的局域网互联。

FDDI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0Mbps,可以用于100Km内的局域网互联。

FDDI采用双环结构,具有快速环自愈能力的FDDI与IEEE802.5令牌环网络在技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FDDI在MAC层采用802.5单令牌环网络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在LLC层采用IEEE802.2协议,以适应城域网主干网的建设需要。

10、宽带城域网的结构涉及“三个平台与一个出口”,分别为:

网络平台、业务平台与管理平台,一个出口为城市宽带出口。

网络平台又包括核心交换层、边缘汇聚层与用户接入层。

11、核心层主要提供高速数据交换功能,汇聚层主要承担路由与流量汇聚功能,接入层主要承担用户接入与本地流量控制的功能。

12、组建与成功运营一个宽带城域网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可运营型、可管理性、可盈利性和可扩展性。

13、可运营型即必须提供7*24的电信级或准电信级宽带服务。

其首先要解决技术选择和设备选型的问题。

设备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14、宽带城域网的管理主要包括:

带宽管理、服务质量、网络管理、用户管理、多业务接入、统计与计费、IP地址分配与地址转换、网络安全。

15、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的技术有:

预留资源(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志交换(MPLS)。

统计与计费一般采用SNMP(网络管理协议)的MIB(管理信息库)来实现。

解决IP资源耗尽的当前方法是采用公网ip与私有ip与NAT(地址转换技术)相结合,最终解决办法是采用IPV6.

16、构建宽带城域网的方法有三种:

基于SDH的宽带城域网方案、基于10GE的宽带城域网方案和基于ATM的宽带城域网方案。

17、用于宽带城域网的光以太网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是基于10GE技术与

弹性分组环技术。

18、10Gbps光以太网的优势:

a、以太网与DWDM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很低。

b、

10Mpbs-10Gps都已经标准化,100Gbps正在研究,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c、采用统一的技术方便管理和人员培训。

19、弹性分组环(RPR)是基于动态分组传输技术的(DPT),其标准是IEEE802.17。

环形结构是目前城域网的主要拓扑结构。

弹性分组环网络采用双环结构这一点与FDDI相同,在RPR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环中,两个结点的裸光纤最大距离为100Km,将顺时针的环称为外环,逆时针的环称为内环,外环和内环都可用统计复用传输和控制分组,同时可以实现环自愈能力。

每一个结点都可以从两个方向的光纤与临近结点通信,这样做除了高效利用光纤带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加速控制分组传输,实现环自愈能力,保证城域网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

20、RPR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宽带利用率高:

SDH(50%);FDDI数据帧由发送结点收回,RPR由接收结点收回。

公平性好:

相同优先级的数据帧分配相同的环通道访问能力,执行SRP公平算法。

快速保护和回复能力强:

50ms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线段。

保证服务质量。

21、三网融合指的是:

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

22、802.11:

1Mbps,2Mbps;802.11b:

1Mbps,2Mbps;5.5Mbps;11Mbps;802.11a:

54Mbps.

23、宽带城域网在组建方案中一定要按照电信级运行的要求,考虑设备冗余、线路冗余路、由冗余,以及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与自动恢复。

第二章

1、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网络运行环境、网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网络应用系统、网络安全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

2、网络运行环境包括机房和电源两部分。

3、网络系统包括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和网络设备。

4、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网络软件开发工具。

5、网络需求详细分析包括:

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求分析、网络可用性与可靠性分析、网络安全性、以及分析网络工程造价估算。

6、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是否需要分为三层的经验数据是:

如果节点数为250-5000采用三层网络结构,100-500可以不用设计用户接入层,而直接让用户通过汇聚层的路由器或交换机接入网络;5-250可以不用设计接入层和交换层网络。

7、核心层承担整个网络流量的40%-60%,其技术标准主要是GE/10GE,核心设备是高性能交换路由器,连接核心路由器的是具有冗余链路的光纤。

核心层有两种连接方案:

(a)通过冗余链路直接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b)采取专用服务器交换机,同时采用链路冗余的办法间接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

方案a的优点是有效利用核心路由器带宽,缺点是要使用的端口较多,成本较高;方案b的优点是分担核心路由器的带宽,缺点是容易形成带宽瓶颈,以及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

8、在一般规模的网络系统中,尤其是一期工程的建设中,人们经常采用多个并行的GE/10GE交换机堆叠的方式来扩展端口密度,由一台交换机通过光端口向上级联,将汇聚层与接入层合并成一层。

9、网络系统分层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分配与规划带宽,有利于均衡负荷,提高网络效率。

根据实际经验总结:

层次之间上联带宽与下一级带宽之比一般在1:

20.

10、网络关键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是:

a、选择成熟的主流产品,最好是一家厂商的产品。

b、主干设备一定要留有一定的余量,注意系统的可扩展性。

c、对于新组建网络一定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选择新技术、新标准与新产品,避免因小失大。

10、路由器一般根据背板的交换能力来划分,背板交换能力大于40Gbps的路由器称作高端路由器,小于40Gbps的称为中低端路由器。

11、支持500个以上结点的大型应用可以选择企业级交换机;支持300个以下的选择部门

级交换机;支持100个以下的选择工作组级交换机。

12、全双工端口带宽的计算方法是:

端口数*端口速率*2.在交换机选型中一个重要的数据是背板带宽/全双工端口的总带宽的比值。

值越高交换机就越趋近于高性能线速无阻塞交换,交换机性能就越好,造价就越高。

13、Internet/Interanet通用服务器主要包括:

DNS服务器、WWW服务器、Ftp服务器、E-Mail服务器,以及远程通信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等。

14、路由器的可靠性与可用性表现在:

设备冗余、热拔插组件、无故障工作时间、内部时钟精度等方面。

路由器的冗余表现在:

接口冗余、电源冗余、系统板冗余、时钟板冗余、整机设备冗余等方面。

15、高端路由器一般用作主干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一般用作汇聚级路由器,低端路由器一般用于接入路由器。

16、从内部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固定端口交换机与模块式交换机。

17、网络服务器的类型可以分为:

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Internet通用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是基于B/S工作模式的。

18、基础服务器一般是只有1个CPU,工作组级服务器一般支持1-2个CPU,部门级服务器一般支持2-4个CPU,企业级服务器一般支持4-8个CPU.

19、分布式内存访问技术是将对称多处理技术(SMP)与集群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多达64个

或更多的CPU的服务器之中,以获得更高的性价比。

20、服务器的性能主要表现在:

运算处理能力、磁盘访问能力、高可用性、数据吞吐能力、可管理性与可扩展性。

21、网络系统安全必须包括3个机制:

安全防护机制、安全监测机制与安全恢复机制。

√第三章

1、IP地址经历了四个阶段:

标准分类的IP地址、划分子网的三级地址结构、构成超网的无类域间路由技术(CIDR)和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2、标准分类的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共32位,采用点分十进制的方法表示。

主要包括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和特殊地址。

A类地址首位为0,网络号为7位,可表示27个网络,其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留作特殊用途,10.为保留地址,所以共有125个可

用,主机号有24位,但是全0和全1有特殊用途,所以每个网络号拥有224-2个主机。

B类

地址以10开头,网络号为14位,可表示214个网络,主机号为16位,可拥有216-2个主机,

C类地址以110开头,网络号为21位,可表示221个网络,主机号为8位,可拥有28-2个主机。

特殊地址主要包括:

直接广播地址、受限广播地址、“这个网络上特定主机”地址和回送地址。

直接广播地址为主机号全1,用以向特定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发送分组,受限广播地址为32位全1,用以向本网络所有主机发送分组使用,“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是网络号全零,主机号为本网络指定主机的地址,用以向本网络特定主机发送分组,回送地址是127.0.0.0,用于软件测试,ping就是基于此。

3、划分子网的三级地址结构为:

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4、构成超网的CIDR技术的两个特点:

(1)采用网络前缀代替网络号+主机号的结构,形成新的二级网络地址结构,即IP地址可表示<网络前缀>+<主机号>

(2)CIDR可以将网络前缀相同的连续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

CIDR地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址汇聚与路由汇聚的能力。

5、IP规划的几种情况:

IP地址划分(根据需求计算并申请网络地址):

根据需要子网数确定网络号位数根据主机数确定主机号位数,由这两项选择使用哪一类IP地址,并计算出子网掩码,然后计算网络地址、广播地址、主机地址。

最终要体现出的是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定向广播地址。

子网划分方法(根据IP地址划分子网):

依然要根据子网个数和主机个数确定子网号和主机号位数,然后计算子网掩码,然后列出子网地址段

可变长子网掩码地址规划:

子网长度不同,根据需求分析应该为每个子网分配的子网号长度、主机号长度,计算子网掩码,列出ip地址段。

CIDR地址规划方法:

根据需要划分的网络个数确定还要增加几位网络前缀,然后列出地址段。

内部网络专用IP地址规划与网络地址转换NAT方法:

首选A类地址、不要拘泥于数值上的划分,可以根据四段每一段进行十进制的划分。

6、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分为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多播地址和特殊地址。

如果某一段全为0则可以缩写为0,多个连续的0可以缩写为0:

0,但是在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

√第四章路由设计基础

1、分组转发分为直接转发和间接转发两类。

若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在同一个网络或路由器与目的主机在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