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025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

《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doc

龙源期刊网

浅析产业链与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

徐鑫淼伍宇翔

来源:

《北方经济》2011年第07期

        一、产业链理论概述

        

(一)产业链的概念

        产业链是由处于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通过技术、经济或社会法律关系链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生产服务协作体系。

        产业链是产业层次及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反映了不同产业层次间的关联性,关联性越强则链条越紧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

同时,产业链越长,资源加工深度越深,附加值就越高。

产业链通过围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通过资本和技术的相互作用,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产业链的功能

        一是吸引投资、聚集企业的功能。

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产业生态图谱,可分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

一个完备的产业链能够产生巨大的吸附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企业加入到这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求最大的商业利益。

当前,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已经超过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廉价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供给,成为投资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竞争力的功能。

产业链对一个地区的产业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己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产业链为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速度提供“助推器”,也为打造优势产业园区奠定基础。

同时,产业链的优化不仅使上下游的产业得以配套、产业链的各环节得以科学分工,也使企业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是增强抗风险能力、稳定经济的功能。

产业链能集聚大量的企业,它们之间在技术上既替代又配套,在市场上既竞争又结盟,互相创造需求又共同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产业链能增强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互补、功能互补的产业链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上分析,这种互补式链条可以切实发挥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霍林郭勒市构建产业链的实践

        霍林郭勒市位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兴安盟一市两盟的交界处,面积585平方公里,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精查霍林河煤田优质褐煤储量119.2亿吨,平均发热量为3100大卡,具有埋藏浅、易开采、低磷、低硫、易挥发的特点,不宜长途运输。

“十一五”时期,该市被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列为东北地区能源接续基地和煤化工产业基地,确立了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乃至东北地区能源产业的先发优势、企业优势和配套优势,也为打造循环产业链条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几年的实践,霍林郭勒市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煤电冶”一体化的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在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

“煤电冶”一体化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将煤炭生产、发电和冶金产业构建为一个经济主体,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能源与资源优势的有效组合,达到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是资源配置最佳、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最优的一种发展模式,也是改造提升高载能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以铝为例,经测算,销售一吨原煤,产值在200-300元,用煤发电,价值增至500元以上,用电炼铝,1吨普铝约1.7万元,普铝向下延伸做成大扁锭、铝轮毂、铝型材等,附加值不断增加。

用普铝再做成精铝,接着再向下延伸做成电子箔、化成箔等,每吨约增值5万元左右。

这说明产业链条越长,资源利用就越充分,附加值越高、综合效益越好。

实践证明,霍林郭勒市“煤电冶”产业链集群化、规模化、循环化发展模式已显现出强大的综合优势。

        一是有利于控制市场波动挤压,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煤电冶”一体化使煤炭、电力、加工业之间形成一个企业主体,上下游之间从外部交易、市场博弈变为企业相互合作,从而规避了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挤压。

能源在电解铝等高载能行业的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能源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十分敏感。

煤炭价格市场化后,煤价随市场变化波动,推动电价刚性统一上涨,高载能行业受上游能源、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价格变化两头挤压,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减弱。

在金融危机中,单一的高载能企业亏损较大,难以为继。

而“煤电冶”等一体化企业仍然赢利,持续发展,体现了循环产业链强大的竞争优势。

        二是有利于将矿产资源与能源优化组合。

实施“煤电冶”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霍林郭勒市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实现了能源与矿产资源的高效组合。

目前,该市的“煤—电—电解铝及深加工”等产业链和产业群,不仅实现了资源综合循环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几近零排放,综合成本进一步优化,也显现出了产业升级、延伸、集聚、创新的良好趋势。

        三是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宏观效益。

霍林郭勒市走“煤电冶”一体化的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将煤炭等矿产资源就地加工转化为产品,实现了低成本和减量化,即由长距离大规模外销煤炭资源转变为输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大大缓解了煤炭、电力的外送压力,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了能源布局和产业结构,形成了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企业效益和宏观效益极为显著。

        四是有利于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促进关联产业发展。

“煤电冶”一体化带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激发了企业拓展产业广度和深度的积极性。

目前,霍林郭勒市煤电铝及铝后加工产业链条产品涵盖了铝锭、铝粉、大扁锭、铝轮毂、铝型材、精铝、电子箔、化成箔等十余个门类,煤电硅产业链条正在向“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路级硅片和太阳能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业路线靠拢。

随着工业加工深度的不断加大,该市正在成为终端工业品的输出地,同时也相应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物流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

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该市GDP的35%,

        依托综合效益明显的循环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霍林郭勒市提出了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打造“两大基地、三大中心”,争创“三大城市品牌”。

两大基地,即以煤炭、电力和煤化工为主的东北地区乃至国家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电解铝和铝后加工及硅和光伏产业为主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三大中心,即以资源勘探设计、矿山经营管理、金融物流、褐煤研发为核心业务,辐射蒙东、服务周边的资源开发营运中心;以批发零售、休闲娱乐、住宿餐饮等服务业为主体的区域商贸中心;以蒙元文化、草原风光为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中心。

三大城市品牌,即:

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

可以说,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条,走通走好循经济发展路子,对于引领和支撑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关于产业链构建的建议

        

(一)加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产业链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技术、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在构建过程及构建完成后的治理过程中都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作为保障。

他们一方面要能够管理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具有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对产业链的发展和运行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推动作用。

所以,制定人才发展和培养战略,对于产业链长期的发展和效率提高具有战略意义。

        

(二)推进产学研结合与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企业作为产品创新和社会性创新的主体,承担着重要的创新任务,但是仅仅通过企业来进行创新还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产业链的构建奠定知识和技术基础。

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的常态机制,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创新的进展,实现多赢。

要充分调动和利用科研院所的创新积极性,将原始创新转化为产业创新,实现经济效益。

大力推进企校联合、企所联合,培养和壮大创新主体,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科研机构的经济效益。

        (三)坚持合理集中原则,促进区域产业链协调发展

        产业链的打造必定要以某一个地理空间为基础,而产业链环节的适当集中有利于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采用相对集中策略,借助产业链的优势,通过区域制度环境的优化,能够有效缓解打造产业链过程中的风险。

同时,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

因此,在打造产业链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的集中,通过当地的产业配套和整合,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健康发展。

        (四)突出政策引导与支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链建设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规划,也只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链才能够实现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打造产业链的过程中,要遵循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展开。

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以保证对产业发展进行及时和正确的引导,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