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940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docx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

(项目管理)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证书号:

 

延庆县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初步设计(含概算)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2010年1月

 

项目名称:

延庆县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含概算)

工程编号:

项目编制人员:

 

主管经理:

审查:

项目负责人:

1综合说明5

1.1项目名称5

1.2项目背景5

1.3编制依据6

1.4项目建设单位6

1.5建设内容与规模6

1.6建设周期7

1.7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7

1.8工程管理7

1.9综合评价8

2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地点9

2.1项目建设背景9

2.2项目建设必要性11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

2.4项目建设地点15

3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17

3.1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17

3.2设计标准18

3.5项目内容设计20

3.6项目工程量25

4施工组织设计26

4.1施工条件26

4.2建筑材料26

4.3施工水、电、施工导流26

4.4主体工程施工27

4.5施工总布置28

4.6施工总进度28

5水土保持30

5.1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30

5.2水土保持措施32

6环境影响评价33

6.2环境与社会影响预测33

6.3施工期环境影响33

6.4环境保护措施33

7项目组织与管理35

7.1组织机构35

7.2项目实施方式35

8项目建后管护措施36

8.1管理机构设置36

8.2管理措施及办法36

9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37

9.1概算编制依据37

9.2投资概算37

9.3资金筹措38

10综合评价39

10.1经济效益分析39

10.2生态效益分析39

10.3社会效益分析40

11结论及建议41

附表:

1、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工程量统计表

2、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概算表

附图:

1、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位置图

2、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村庄地块规划图

3、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设施结构图

1综合说明

1.1项目名称

延庆县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1.2项目背景

延庆县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计划的通知》(国农办[2009]18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0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投资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09]187号)及北京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控制指标和编报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计划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立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化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任务,围绕北京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拟通过中低产田改造,使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此次康庄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治理,连片开发。

使改造后的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田园化。

各项工程设施的建设,能较长时期发挥效益。

1.3编制依据

(1)《北京市郊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

(2)《延庆县延庆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北京市延庆县统计年鉴2008;

(4)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规划(2009-2012);

(5)康庄镇志;

(6)项目区1:

10000地形图

1.4项目建设单位

延庆县康庄镇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由康庄镇政府组织建设实施。

本项目分别从集中实施农田培肥、田园清洁循环建设、沟路林渠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工程,以取得综合治理的效果。

康庄镇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辖域西南部,距北京市中心73公里,镇境东临延庆镇、大榆树镇、八达岭镇,距县城12.5公里。

西、南均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西北为官厅水库,北隔官厅水库与张山营镇相望。

镇域面积10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591.6亩,全镇下辖3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7829人。

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共涉及10个行政村,分别是东官坊、小丰营、西桑园、西红寺、王家堡、小北堡、太平庄、大营、火烧营、马坊。

1.5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分别从集中实施农田培肥、田园清洁循环建设、沟路林渠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工程,以取得综合治理的效果。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完成两眼机井首部配电,农田培肥0.55万亩,秸秆还田0.65万亩,土壤深松0.65万亩,建设,建设农业天敌扩繁基地1个,耕地污染监控预警点30个,农业废弃物治理示范区1个,控制农药面源污染1.1万亩,修建农耕路19300米,硬化面积90800平米,道路两侧绿化13600米,维修清理排洪沟渠38600米。

受康庄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单位对康庄镇中低产田项目进行初步设计。

1.6建设周期

项目从2010年1月开始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2010年2月完成项目投资建设准备及初步设计,2010年3月前完成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工作,2010年4月完成设计和施工前准备工作。

项目从2010年4月开始实施,2010年10月完成工程。

1.7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1870.34万元,其中农田培肥485.5万元,田园清洁425.84万元,沟路林渠配套946万元,工程管理费13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231万元,地方配套1523.34万元,其中:

市级资金1431.34万元,县级资金92万元;村镇自筹资金(投劳折资)116万。

1.8工程管理

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从方案设计至竣工验收的阶段为项目的建设期。

在此期间,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延庆镇康庄镇具体负责工程施工。

本项目属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项目投资由中央基建投资安排一部分,另一部分地方配套资金分别由北京市、延庆县在地方年度基建投资计划中落实,项目所在乡、镇做好投劳折资部分的劳力组织和管理。

要做到专款专储、专款专用,保证配套资金定额到位,并严格执行三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体制,确保施工质量和按期完工。

1.9综合评价

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土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产出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最终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农业模式系统内各部分的优化组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资源的多级转化,实现村内外种、养、加优化配置。

整合品牌优势、资源优势、项目优势和政策优势,成功地实现了从传统、粗放的线型生产模式向科技、生态的循环型农业的转变,对周边地区起到了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该工程施工条件良好,技术难度不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地点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自然地理与水文气象

2.1.1.1自然地理

康庄镇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辖域西南部,位于东经115°50'-115°56',北纬40°21'-40°26',距北京市中心73公里,镇境东临延庆镇、大榆树镇、八达岭镇,距县城12.5公里。

西、南均与河北省怀来县交界,西北为官厅水库,北隔官厅水库与张山营镇相望。

镇域面积10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591.6亩,全镇下辖3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7829人。

2.1.1.2水文气象

康庄镇属大陆季风性气候,是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的过渡带。

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有时出现伏旱;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部降水量的72%。

2.1.1.3地形、地貌、土壤

全镇位于延怀盆地东部,燕山沉降带西端,地势东高西低,辖域呈梯形,延怀盆地全部为第四纪堆积物覆盖,康庄有风沙地展布。

东部为土壤肥沃的盆地,南部河北怀来,西部有敞口接官厅水库,北临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植被风貌的山区。

土壤多为淋溶褐土、潮土,多属河流冲积物。

妫水河由东向西贯穿镇域,辖区海拔在480~501米之间。

2.1.1.4水资源

康庄镇共有3条自然排洪河道,排入妫河及官厅水库,由于近年来降水量偏少,致使河道基本干枯。

康庄镇位于官厅水库周边,通过扬水站取用官厅水,水量充足,但水质不是太好,属地表水III~VI类水体,主要用于农业灌溉。

生活水源,主要用井水,水质较好,但该地区属于地下贫水地区,近几年降水偏少,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加,部分农田灌溉使用井水灌溉,致使地下水水位降低。

同时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致使局部地下水污染。

2.1.2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及劳力

全镇共有31个行政村,2006年底,辖区常住人口37829人,其中农业人口22308人,非农业人口3721人,大学城人口10000人,251厂人口18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7人,镇政府驻地四街村。

(2)土地利用现状

康庄镇面积10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591.6亩,人均1.67亩。

全镇林木总面积1494.7公倾,果树面积1721亩。

2.1.4基础设施

(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防洪、水土保持等)

康庄镇共有3条自然排洪河道,排入妫河及官厅水库,由于近年来降水量偏少,致使河道基本干枯,河道不曾整治,有部分占压河道现象,河道乱采乱挖现象严重,防洪标准仅能达到10年一遇。

现有机井172眼,地下水位平均深度在120米,装机容量2500千瓦,扬水站18座,装机容量1100千瓦,多数机井及扬水站,建设运行了多年,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工作保障率低,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要求。

康庄镇有水土流失面积11100亩。

为涵养水源,防止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防治土壤侵蚀所发生的严重后果,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修筑鱼鳞坑、修建谷坊坝等水土保持措施治理了4950亩。

(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现有大中型拖拉机36台,小型拖拉机118台。

农机服务设施包括:

割草机120台、挤奶器40台、玉米收割机一台,合计161套服务设施。

(3)交通与电力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十分便利。

康张高速公路自镇南通过,设有康庄进出口,市级公路延康公路、西康公路以及货场公路、康张路、百康路、康草路等交通路线。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

要想农业的高产稳产,除了有配套的水利设施以保证灌溉活动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因地制宜开展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对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农业必不可少。

进行农田培肥、加强田园清洁循环、配套完善农田沟、路、林、渠的建设,既顺民心,又符合相关政策,势在必行,很有必要。

2.2.2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需要

农业是康庄镇的支柱产业,但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影响,康庄镇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生产条件差、土地土质逐年降低,农业发展从根本上未能摆脱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恶性发展模式,因此康庄镇在近年来逐步完善水利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结合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使区域农业配套设施更好的为农业发展服务,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还能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

促使康庄镇又好又快发展。

2.2.3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由于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导致农作物产量较低,种植结构单一,且不合理。

项目区农村经济总量偏低,经济来源单调,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

因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的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

所在区域复合农业与多功能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综合开发程度低。

通过农业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将项目区内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使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化,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管理,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确保粮食单产,增加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使农业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升级,使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加强。

2.2.4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延庆县是北京市的传统农业大县,项目所在的康庄镇农业经济仍占主要比重,农民收入主要靠农业;但是由于区域内农业发展并不发达,使农民就业机会少,农民就业难,劳动所得低,进一步促使区域经济发展落后,造成恶性循环。

项目区内中低产田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加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同时给农民带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离土不离乡,解决当地就业难的问题。

2.2.5是发展观光农业、绿色旅游的需要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原生态保存完好,动植物种类繁多,因此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创建和谐的农业生态体系,实现观光农业优化调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土壤肥力较低,农业机械化落后,水利设施还不完善,这些不利的条件阻碍了当地发展观光农业。

通过对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整治,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实现由生态农业到观光农业的转变,使当地农民真正体会到观光农业带来经济效益,并努力将绿色旅游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地农户的积极拥护,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地点处于康庄镇,它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挖掘中低产田所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而且还能够优化和整合当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户收入,因此将肯定得到当地农户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这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低产农田的改造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把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为延庆县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随着农业综合整治事业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多年来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多功能农业、深加工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了广大群众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的积极性;通过村庄综合整治,逐渐实现康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2.3.2基础资料准确,施工技术可靠,为项目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项目的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现状资料,采用1/10000地形图、航拍影像图、实地调查勘测及室内量算汇总取得。

水文、气象等资料应用项目区附近地区观测记录并结合延庆县康庄镇多年平均气象值取值。

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在延庆县已经实施多年,参与项目的各个阶层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项目开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准确把握并及时处理,施工单位也是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能够对工程质量、进度全面负责,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设计,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项目。

同时为了使建设项目有序实施,当地农民也经过了专业的施工技术培训,在了解当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项目的建设施工。

2.3.3经济效益显著,社会影响良好,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本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1.1万亩农田农作物种植品种、结构、数量都将得到明显提升,进一步挖掘中低产田的产量,并且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变传统的作物种植种类,开发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经济作物,形成完整的优良作物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相配套的农业综合开发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在项目实施当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际技能、提高群众的农业科技意识,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将有重要而深刻的提高与认识。

2.4项目建设地点

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共涉及10个行政村,分别是东官坊、小丰营、西桑园、西红寺、王家堡、小北堡、太平庄、大营、火烧营、马坊。

工程的建设区域见位置图,各项目村中低产田改造规模见下表。

村名

东官坊

小丰营

西桑园

西红寺

王家堡

面积(亩)

840

3360

1000

1000

400

村名

小北堡

太平庄

大营

火烧营

马坊

面积(亩)

300

400

1800

400

1500

 

3项目内容及技术标准

3.1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3.1.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把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把集中连片、突出规模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攻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开发;多方吸收资金,形成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新机制。

真正形成节水保水、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的新格局。

3.1.2设计原则

(1)有利于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在项目的布局和构成上,应发挥项目对村庄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并不断完善。

(2)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链和支撑环节协同发展的原则。

项目应对农业设施及农业服务产生促进及推动作用,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推动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环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本区域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推进农业总体开发的原则。

项目应在规划的基础上完善总体规划,使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农业种植、产业发展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本区域内的中低产田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整体提升。

(4)有利于突出重点、扶持主导特色产业的原则。

做到项目重点安排,资金重点投入,政策重点倾斜,将中低产田改造区打造成为优势产业区、高效农业区及农民增收示范区。

改善中低产田开发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促进农产品流通及支柱产业的形成。

3.2设计标准

(1)综合标准

1、项目区内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基本排除,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中、低产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在两、三年内分别达到当地高产或中产水平。

2、项目区内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3、管护制度和管护组织健全,各项工程设施保存完好,能长期发挥效益。

(2)农田培肥标准

1、土壤深松,项目建设期内深翻(松)1-2次,深松深度保证在25厘米以上,深松后要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率不小于70%;无漏耕,深松耕深稳定性不小于80%;上实下虚,抗旱保墒,达到良好的待播状态。

2、每年每亩施农家肥1吨以上,秸秆还田率不低于30%,推广土壤改良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

3、要求玉米秸秆切碎长度不大于100毫米,切碎长度合格率不小于90%,残茬高度不大于80毫米,抛洒不均匀率不大于20%,漏切率不大于1.5%;田间秸秆、根茬粉碎后抛洒均匀,无堆积和条状堆积。

4、提升技术物化服务水平。

规划编制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个,安排耕地肥力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20个;建立肥料市场质量监控机制,检测样品300个,严格控制补贴肥料的质量。

(3)田园清洁循环标准

1、规划建设天敌扩繁基地一个。

每1-2年能引进、研发有益天敌、微生物1-2种,推出生物控制技术1-2项,具有年产天敌2种以上,为全县农、林害虫防治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天敌产品。

2、进行耕地污染监控预警点建设30个。

3、建设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点1个。

4、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回收补贴工作,进行1.1万亩改造农田农药面源污染,空瓶回收1.1万个以上。

5、配套植保专业防治,计划以项目为抓手,建立健全好乡镇村植保防治专业队。

(4)沟路林渠配套标准

田间沟渠修补。

本项目区原有排洪沟渠损坏严重,已不能保证行洪安全,此次对项目区道路两侧排洪沟渠进行清理整治,总建设长度38600米。

田间路网修补。

重点是对现有田间路和生产路进行修复,实现农田道路平坦、通畅,总建设长度19300米,硬化面积90800平米。

林网修补完善。

重点是对现有农田防护林的残缺、断带进行修补,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完善农田生态植被建设,提升田园景观风貌,道路绿化13600米,绿化面积54400平米。

机井配电:

完成两眼机井配电,保证机井灌溉使用。

3.5项目内容设计

实施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的农田培肥工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的田园清洁循环工程,以农田景观建设为中心的沟路林渠配套工程。

(1)农田培肥

紧紧围绕农田培肥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与公益性,通过有机肥、配方肥(缓释肥)、玉米秸秆还田和土壤深松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减少农田化肥投入数量,合理搭配施肥结构,有效提升土壤质量,促进农产品品质提高,减少因肥料流失造成的环境污染;逐步建立有机肥补贴长效机制与农化技术服务常态机制;建立农田肥力动态监测网络与耕地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康庄镇耕地肥力质量的动态管理,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一是使用有机肥,项目区内农田施用符合标准的有机肥500公斤/亩·年。

从整地施底肥、播种施种肥、合理密植、薄膜覆盖、追施肥料、补充灌溉、防虫治病、激素调节、直到收获,每项措施在应用的同时都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措施应运而生,旧的措施逐步淘汰。

根据不同土壤质地与土地构型、原有耕作基础,设计节水农业所要求的耕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通过逐年加厚达到设计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渗深度,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流失和蒸发。

同时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的吸水吸肥范围,增加抗旱、耐肥、抗倒伏的能力。

二是配方肥(缓控肥)使用,配方肥(缓释肥)50公斤/亩·年,根据康庄镇耕地情况,对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制定适合康庄地区需要的配方肥,可以改变农民盲目用肥的习惯,节约生产成本,做到节约投资、节约用费,同时对改善土壤土质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替代化肥和合理施用化肥,达到减少化肥用量、减少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事实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

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直接耕翻秸秆时,应施加一些氮素肥料,以促进秸秆在土中腐熟,避免分解细菌与作物对氮的竞争。

利用作物残茬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

要求玉米秸秆切碎长度不大于100毫米,切碎长度合格率不小于90%,残茬高度不大于80毫米,抛洒不均匀率不大于20%,漏切率不大于1.5%;田间秸秆、根茬粉碎后抛洒均匀,无堆积和条状堆积。

四是进行土壤深松,项目建设期内深翻(松)1-2次,深松深度保证在25厘米以上,深松后要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率不小于70%;无漏耕,深松耕深稳定性不小于80%;上实下虚,抗旱保墒,达到良好的待播状态。

五是提升技术物化服务水平。

规划编制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个,安排耕地肥力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20个;建立肥料市场质量监控机制,检测样品300个,严格控制补贴肥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