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12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docx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DOC

本科毕业论文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研究

学院名称:

人文社科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2014年5月

目录

摘要3

Abstract:

4

序言5

一、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7

(一)完全重叠式7

(二)不完全重叠12

二、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14

(一)组合功能14

(二)句法功能17

三、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特点23

(一)状态意义23

(二)程度意义25

(三)评估意义26

结语29

参考文献30

 

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研究

摘要:

丹阳方言的形容词重叠形式相当丰富,而且颇具特色。

本文从构成形式、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这三个方面对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展开研究。

构成形式包括完全重叠式和不完全重叠式两大类;语法功能主要变现为组合功能和句法功能;语义特点体现在状态意义、程度意义、评估意义这三方面。

关键词:

丹阳方言;构成形式;语法功能;语义特点

 

序言

丹阳,位于江苏省南部,东邻武进,南毗金坛,西北与丹徒交界,东北濒长江,与扬中隔江相望。

丹阳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活动。

秦初,因楚之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改名曲阿。

唐天宝元年(742年),定名丹阳,沿袭至今。

1949年解放后,丹阳先属镇江专区,后改属常州专区,再后又属镇江专区。

1983年至今,属江苏省镇江市。

丹阳方言介于吴方言和下江官话之间,历来有“吴头楚尾”之称。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丹阳方言非常复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县内各地方言分歧大,人称“四门八音”;二是丹阳方言归属难定,就以代表话——城关话来说,它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既有吴语特征,又有许多官话痕迹。

根据各地方言的特点,蔡国璐先生把丹阳县境内的方言主要分为三派:

丹阳派、官话派、常州派。

一般说的“丹阳方言”指的是以丹阳县城为代表的方言,也是本文要说明的对象。

丹阳派占全县大约十分之六的地区,本地人一听就是“丹阳话”。

它以县城镇为中心,接近武进、金坛,语言上也较为接近。

常州派占全县的小部分,集中在东部、东南部、东北部,语言上接近吴语。

官话派只占全县的极小一部分,都是在于丹徒市的交界处或邻近长江的地方,语言上接近官话。

丹阳方言虽然复杂,但各地方言还是有很多共同点。

从总体上来说,丹阳方言属吴方言曲太湖片常州小片。

学界中有很多关于重叠式研究的论文,而丹阳方言的重叠式研究,只有一篇周国鹃先生的《丹阳方言的重叠式名词》;关于丹阳方言形容词的重叠式研究,迄今为止都没有相关的论文。

本人凭借自小对丹阳方言词汇的了解以及蔡国璐先生编著的《丹阳方言词典》,对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进行分类,尽可能全面地描述出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在对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构成形式全面描述的同时,还将对其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语义特点进行尽可能细致的探讨。

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出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面貌,以积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丹阳方言乃至于整个汉语方言形容词的研究提供一份切实可信的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研究报告。

 

一、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关于重叠的性质,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构词重叠,一是构形重叠。

前者属于构词法范畴,后者属于构形法范畴。

构词重叠指的是音节或语素重叠后构成一个词;构形重叠一般指词的重叠,是词的一种形态变化。

这类重叠要求形容词重叠式必须存在基式形容词,且重叠式明显不同于基式。

本文讨论的形容词的重叠式比较宽泛,既包括构词的重叠,也包括构形的重叠。

丹阳方言形容词重叠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完全重叠式、不完全重叠。

完全重叠式指重叠式式中所有音节重叠,不完全重叠式则比较复杂,指只有部分音节重叠。

这两大类又可以分成几小类,具体如下:

(一)完全重叠式

本文所说的完全重叠式是指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AA、一AA,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AABB、ABAB、AAB、ABB,包括A、B不成词的情况。

1.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

(1)AA式

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为AA式,这一类型在丹阳方言中极少使用,很多丹阳方言所特有的单音节形容词更是不能重叠。

例如:

木(质朴、呆笨)、仄(狭窄)、爽(舒服)、烈(厉害)这些词就不能说成:

*木木、*仄仄、*爽爽、*烈烈。

有些单音节形容词似乎也可以重叠,但这些都是一些跟北京话共同的形容词,显然是受到了北京话的影响,并非丹阳话所独有,例如:

①表示形状:

大大(很大)、小小(很小)、长长(很长)

细细(很细)、圆圆(很圆)、方方(很方)

表示颜色:

黑黑(很黑)、白白(很白)、粉粉(粉嫩的颜色)

表示状态:

慢慢(很慢)、烦烦(很烦)、摸摸(磨蹭)

(2)一AA式

丹阳方言的单音节形容词如果要重叠,可以前加数量词“一”,构成“一AA”的特殊重叠形式,表示程度很低。

如:

①她格衣服一薄薄,怎么受得了格么冷的天?

(她的衣服很薄,怎么受得了这么冷的天?

他家儿子一嘟嘟,就会帮大人做事了。

(他家的儿子很小就会帮大人做事了。

格房子根一矮矮,能格住?

(这房子这么矮,怎么住人?

单音节形容词加上了数量词“一”后,程度都有所减弱,强调了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比如句流露了怜悯的感情,句体现了赞扬的态度,句有吃惊的意味。

2.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

(1)AABB式

AABB的构成形式,根据双音节形容词AB是否成词以及重叠后的意义是否发生了变化,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AB成词,由AB重叠为AABB式,AB基本义与AABB基本义相同

AABB这一类型在丹阳方言中用的比较多,它们一般来说都是双音节形容词AB前后两个实语素分别重叠而来的。

AB的内部结构关系,较常见的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述宾结构这三种,其中又以并列结构最多,列举如下:

并列结构:

嘻嘻哈哈(很开心)、结结实实(牢固结实)、笃笃定定(肯定)

偏正结构:

难难得得(很难得)、爽爽气气(豪放大方)、温温吞吞(性子慢)

述宾结构:

定定心心(安心)、开开心心(高兴)、缩缩势势(胆小怕事)

AB成词,由AB重叠为AABB式,AB基本义与AABB基本义不同

“大小”的本意是物体大小,重叠后的“大大小小”意思是“大小人物或事物”。

又如“滴落”的意思“雨水一滴一滴的落下”,而在丹阳话里“滴滴落落”的意思却是“稀疏不集中”。

再如“风雨”意为“风和雨”,而“风风雨雨”意为“障碍重重”。

AB不成词,由AB组合构成为AABB式

“密缜”、“急绷”、“窝热”这些词都不成词,但经过组合之后,却成为了形容词。

“密密缜缜”意思是密密麻麻;“急急绷绷”为不宽裕、不富裕的意思;“窝窝热热”表示关系亲切。

此类由两个实语素重叠而来的AABB式形容词,按照缩略形式分类可分为:

能缩成ABB式:

急绷绷、结实实、温吞吞、慢腾腾

能缩成AAB式:

笃笃定、难难得、定定心、开开心

无法缩成ABB或者AAB的AABB:

嘻嘻哈哈、爽爽气气、缩缩势势

(2)ABAB式

丹阳话里的ABAB式的数量并不多,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大多是双音节状态形容词,在构词方式上是偏正式合成词。

从意义上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表示颜色:

雪白雪白、煞白煞白、血红血红、通红通红

碧青碧青、碧绿碧绿、嫩黄嫩黄、蜡黄蜡黄

表示形态:

笔直笔直、笔挺笔挺、削薄削薄、滚壮滚壮

滚粗滚粗、咂新咂新、煞平煞平、削细削细

表示感觉:

冰冷冰冷、冰硬冰硬、火辣火辣、喷香喷香

透鲜透鲜、蜜滋蜜滋、火热火热、火烫火烫

从上述这些例子可以看出,ABAB式中的A可以是名词或者是形容词,B是描写性的单音节语素,且必须是形容词性,多表示颜色、形态、内在感觉。

A大多是实体,作为喻体,AB可以理解为“像A一样的B”;比如“雪白雪白”意思是“像雪一样的白”,“蜡黄蜡黄”意为“像蜡一样的黄”,“笔直笔直”意为“像笔一样的直”;但有时A也可以是副词性语素,比如“咂、煞、削、滚”等等,意思是“非常”,AB可以理解为“非常B”,比如:

“咂新咂新”意思是“非常新”,“煞平煞平”意为“非常平”,“削细削细”意为“非常细”,“滚粗滚粗”意为“非常粗”。

这些状态形容词重叠为ABAB式形容词后,所表示的程度加深,更加着重强调该事物的某种特性,富于夸张色彩。

这些词按照缩略形式分的话又可以分成三类:

能缩成AAB式,但不能缩成ABB式:

喷喷香、透透鲜、蜡蜡黄、咋咋新

能缩成ABB式,但不能缩成AAB式:

血红红、嫩黄黄、笔挺挺、辣火火、蜜滋滋、火热热、火烫烫

既可以缩成AAB,也可以缩成ABB式的AABB:

通红通红、冰硬冰硬、冰冷冰冷、煞白煞白、笔直笔直、滚壮滚壮、

滚粗滚粗、雪白雪白、碧青碧青、碧绿碧绿、削细削细、煞平煞平

(3)AAB式

这种重叠式在北京话中很少见到,但却是丹阳方言的一个特色。

根据A语素的词性,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A是动词

以A表示的动作来修饰B的属性,使属性B更加具体生动。

AB可以成词,也可以不成词。

比如:

滚滚壮(形容人长得壮)、滚滚圆(东西很圆或小孩脸圆)、喷喷香(很香)、滴滴滑(很滑)。

A是名词

A是喻体,AAB可以理解为“像A一样的B”,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说明B属性。

AB成词。

比如:

雪雪白(像雪一样白)、蜡蜡黄(像蜡一样黄)、墨墨黑(如墨般的黑)、晶晶亮(很亮)、碧碧清(很请)、笔笔直(像笔一样的直)、冰冰冷(像冰一样的冷)。

A是副词

修饰成分A是副词性质,从程度上来描写B属性,A有“很、非常”的意思。

AB成词。

比如:

煞煞白(很白)、煞煞平(很平)、煞煞齐(很齐)、咋咋新(很新)、簇簇新(很新)、削削薄(很薄)。

A是拟声词

A用来表示B动作发生时伴随的一种声音。

AB不成词。

比如:

砰砰响、踏踏跑、嗒嗒滴、咚咚踏、咚咚锵、匡匡走

根据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AB可以成词(AB为复合词),也可以不成词(A是拟声词)。

且重叠之后程度加重,意义加深。

AB成词的,还可以说成AABB式,比如:

“蜡蜡黄”可以说成“蜡黄”,所以也能说成是“蜡黄蜡黄”;而AB不成词的,就不能说成ABAB,比如“踏踏跑”就不能说成是“踏跑踏跑”。

朱德熙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一文中指出:

“霎白、冰凉、通红、鲜红、喷香、粉碎等等这一类形容词,前一个音节已经丧失了原来的意义,近于前加成分的性质,因此它往往可以转化为后加成分。

”这一观点在丹阳方言中同样适用,比如“冰冰凉”就可以说成是“凉冰冰”、“喷喷香”就可以说成是“香喷喷”。

AAB式这个结构颇具特色,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因为A本身具有多种属性,所以A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B属性。

比如:

冰冰冷、冰冰硬、冰冰凉;第二,反过来同样的B可以用不同的A来修饰,比如:

煞煞白、雪雪白。

(4)ABB式

丹阳方言中有很多ABB式,其内部结构可以这样分析:

A+BB式

此种结构AB不成词,A是单音节语素,有实在意义;BB是叠音字,附在A之后,有描写性质的作用。

按照意义分类可以分成:

表示颜色:

黑黢黢(很黑)、红兮兮(很红)、白嘟嘟(很白)、绿隐隐(带点绿)、青兹兹(很清)、黄登登(很黄)、鲜透透(味道鲜美)

表示味觉:

酸滋滋(很酸)、甜丝丝(有点甜)、甜咪咪(很甜)、苦隐隐(略苦)、辣火火(很辣)、油腻腻(很油腻)

表示感觉:

滑跌跌(触感很细滑)、湿嘟嘟(很湿)、硬蹦蹦(很脆)、软兮兮(很软)、紧湿湿(很湿)火袭袭(很热)、紧登登(很紧)、潮兮兮(潮湿)、湿透透(湿透了)、冷清清(十分冷清)

表示形状:

圆嘟嘟(很圆)、圆滴滴(很圆)、方阔阔(四四方方)、扁踏踏(有点扁)

形容状态:

烂乎乎(很烂)、干巴巴(干)、新咋咋(崭新)、宽落落(宽大)、鲜呱呱(形容刚上市的东西)

形容人:

直愣愣(神情呆滞)、呆愣愣(呆傻)、顶呱呱(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