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2先做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113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题2先做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模拟题2先做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模拟题2先做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模拟题2先做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模拟题2先做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题2先做题.docx

《模拟题2先做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题2先做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题2先做题.docx

模拟题2先做题

中级经济基础模考班试卷

(二)(2013年新版)

第1题:

已知商品的需求函数Qd与供给函数Qs分别为:

Qd=20-4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A.4

B.1.5

C.1.8

D.2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核第1章第3节

(1)需求函数:

在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2)供给函数: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3)均衡价格:

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市场价格为均衡价格,即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4)Qd=20-4P,Qs=2+5P,令Qd=Qs,得

20-4P=2+6P

P=1.8元。

   

第2题:

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5%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是()。

A.需求量上升10%

B.需求量下降10%

C.需求量上升2.5%

D.需求量下降2.5%

标准答案:

A答案解析:

   

第3题: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D.可加总性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4题:

对于正常品而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B.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C.需求曲线更为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

D.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反向变动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5题:

自然垄断指的是(   )的情况。

A.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

B.企业垄断某种自然资源

C.政府对重要的自然资源实行完全垄断

D.两家企业共同控制一个市场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核第4章。

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的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6题:

关于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B.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C.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D.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

标准答案:

D答案解析:

考核第4章第2节。

通过本题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及完全垄断市场

第7题:

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通常是()

A.经济利润

B.超额利润

C.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正常利润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3章。

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本题应该用排除法选择。

   

第8题: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交易成本的节约

B.外部性

C.市场失灵

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核第3章第1节。

企业形成的理论主要掌握:

(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9题:

当居民和厂商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

A.产品市场均衡

B.要素市场均衡

C.货币市场均衡

D.瓦尔拉斯均衡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5章。

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的含义。

当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第10题:

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

A.770亿元;

B.4300亿元;

C.3400亿元;

D.7000亿元。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收入恒等于支出的原理:

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将消费函数代入收入恒等式,

均衡国民收入=(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本题中,仅涉及两部门,故没有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均衡国民收入=300+(1-0.1)×均衡国民收入+400

   

第11题:

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6时,投资乘数为()。

A.2.5

B.1.67

C.0.4

D.2.25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核第6章。

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

所以本题中投资乘数=1/(1-0.6)=2.5

   

第12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A.各地区经济的同步增长

B.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C.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技术进步

D.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7章。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和谐关系。

   

第13题:

奥肯定律表明了()。

A.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B.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C.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D.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奥肯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

其结论是相对于潜在的GDP(即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第14题: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这种国际贸易理论是()。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核第9章第1节。

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第15题:

出口企业按国际市场的正常价格出售产品给进口商,但进口商则以倾销性的低价在进口国市场上抛售,其亏损部分由出口企业予以补偿,这种倾销类型称为()。

A.掠夺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

C.隐蔽性倾销

D.偶然性倾销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核第9章。

通过本题掌握倾销的类型及各种倾销类型的含义。

掠夺性倾销强调“先低价后高价”;持续性倾销强调“无限期的持续低价”;隐蔽性倾销强调“出口正价,进口商再出售时倾销性低价”;偶然性倾销强调“处理剩余产品”。

   

第16题: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的是政治场景中的个体行动及其后果,它是一种关于(   )的经济理论。

A.市场失灵

B.政府治理

C.政府失灵

D.利益集团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核第10章第3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范围的是()

A.军队支出

B.外交官工资

C.维护市场竞争

D.生产食品和服装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10章第2节。

财政配置范围是市场失灵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领域。

D属于私人物品领域,不是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

   

第18题: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

A.社会财富总量

B.财政支出需要

C.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

D.政府举借债务规模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解释。

五种理论分别是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

   

第19题: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

A.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

B.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

C.制定绩效目标

D.写好考评报告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11章第4节。

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

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第20题:

下列关于税制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

B.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C.比例税率的主要特点是税率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D.违章处理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12章第2节。

违章处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它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D选项正确;

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如果税负不能转嫁出去,纳税人和负税人就是一致的,如所得税,而如果税负转嫁出去,纳税人和负税人就不一致,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A错误;

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B错误;

比例税率的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C错误;

   

第21题:

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这种税负转嫁方式一般称为(   )。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12章第3节。

通过本题需要掌握各种税负转嫁方式的含义。

后转即逆转或向后转嫁,是指纳税人前转税负存在困难时,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一种税负转嫁方式。

   

第22题:

资本预算主要以()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A.贷款

B.收费

C.税收

D.国债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13章第1节。

复式预算一般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

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第23题:

关于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表述错误的是()。

A.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B.根据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C.根据集权原则将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D.根据效率原则对于一些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14章第1节。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第24题:

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是()

A.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B.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划分

C.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D.政府间财政收支的划分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14章。

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第25题: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b为0.75,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等于4

B.税收乘数等于-3

C.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D.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增长30%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15章。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国民收入变动率/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率=1/(1-边际消费倾向)=1/(1-0.75)=4

税收乘数=国民收入变动率/税收变动率

=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0.75/(1-0.75)=-3,

即,-3=国民收入变动率/10%,所以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下降30%。

平衡预算乘数=1。

   

第26题:

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属于()

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

D.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15章第2节。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第27题: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的因素是( )。

A.存款的利率

B.非人力财富比例

C.恒久性收入

D.债券的收益率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核第16章第1节。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恒久性收入、人力财富比例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非人力财富比例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第28题:

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 )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个人存款

D.财政存款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核第16章第2节。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第29题:

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项目的是()。

A.外汇储备

B.储备货币

C.对政府债权

D.对其他商贸公司债权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30题:

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是( )

A.货币发行业务

B.公开市场业务

C.信贷业务

D.全国清算业务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各商业银行都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并在中央银行开立往来账户,各商业银行之间可通过该账户办理非现金结算,全国清算业务为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并由此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

   

第31题:

关于美国学者法玛的有效市场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其价格变动不产生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

B.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对其价格变动不产生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强型效率

C.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其价格变动产生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弱型效率

D.如果有关证券的所有相关信息对其价格变动不产生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半弱型效率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核第18章第2节金融市场。

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影响的不同程度,市场有效性分为弱型效率、半强型效率和强型效率。

   

第32题: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信用中介

B.货币发行

C.全国清算

D.信用创造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核第18章第1节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第33题:

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

A.投资业务

B.资产业务

C.负债业务

D.中间业务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

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包括结算、信托、租赁、代理、咨询等。

   

第34题:

在金融领域中,有着多种不同类型的风险,其中由于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因素的波动而导致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称为()。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流动性风险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19章第1节。

通过本题掌握金融风险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并掌握各类型的金融风险的含义。

(1)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这种风险称为市场风险。

(2)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

(3)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4)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

   

第35题: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对现行银行监管国际规则进行了重大改革,确定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其中普通股充足率为()。

A.4%

B.8%

C.6%

D.4.5%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19章。

资本监管在巴塞尔委员会监管框架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本轮(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

建立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1)普通股充足率为4.5%,新标实施后为7%;

(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新标实施后为8.5%;

(3)总资本充足率为8%,新标实施后为10.5%;

   

第36题: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以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为宗旨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清算银行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20章第3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其宗旨主要是:

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等。

   

第37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属于( )。

A.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20章第1节。

历史上曾出现两种固定汇率制度,即:

   

第38题:

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

A.数据特征的测度

B.假设检验

C.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D.参数估计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21章第1节。

见教材162页。

通过本题掌握推断统计和描述统计的内容。

第39题:

抽样调查了8个学生,数学成绩分别为50分、80分、80分、75分、75分、75分、90分,100分,这8个学生数学成绩的中位数和均值分别是( )。

A.77.5分;78.125分

B.80分;75分

C.75分;78.125分

D.80分;78.125分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核第21章第1节。

通过本题掌握中位数和均值的计算。

(1)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

本题需要先把数学成绩由小到大排序50分、75分、75分、75分、80分、80分、90分、100分。

居中的两个数是75和80,则中位数是(75+80)/2=77.5分。

(2)均值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本题是(50+80+80+75+75+75+90+100)/8=78.125分。

   

第40题:

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

A.实验数据

B.观测数据

C.一手数据

D.二手数据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21章第4节。

见教材165页,统计数据分类如下:

   

第41题:

关于样本量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调查的精度要求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小

B.其他条件相同,总体离散程度越大,所需样本量也越大

C.其他条件相同,总体的规模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D.其他条件相同,无回答率越高,所需样本量越小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22章。

见教材176页。

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1)调查的精度:

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时可以接受的误差水平,要求的调查精度越高,所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大。

(2)总体的离散程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也越大。

(3)总体的规模:

对于大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对样本量的需求则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于小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越大,为保证相同估计精度,样本量也要随之增大(但不是同比例的)

(4)无回答情况:

无回答减少了有效样本量,在无回答率较高的调查项目中,样本量要大一些,以减少无回答带来的影响。

(5)经费的制约:

事实上,样本量是调查经费与调查精度之间的某种折中和平衡。

(6)其他:

调查的限定时间,实施调查的人力资源也是影响样本量的客观因素。

   

第42题:

在调查某部门平均工资时,先将该部门员工分为经理和普通职员两类,再采用随机原则分别在经理和普通职员中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等距抽样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先按照某种规则把总体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在不同的层内独立、随机的抽取样本,这样所得到的样本称为分层样本。

如果每层中的抽样都是简单随机抽样,则称为分层随机抽样。

适用于抽样框中有足够的辅助信息,能够将总体单位按某种标准划分到各层之中,实现在同一层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不同层之间各单位的差异尽可能大。

   

第43题:

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这是()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定量分析

D.定性分析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23章第2节中的回归分析的含义,见教材180页第4行。

回归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的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

   

第44题:

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来展示。

A.条形图

B.直方图

C.折线图

D.散点图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23章第1节。

见教材177页。

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散点图来展示。

   

第45题:

我国2001~2006年总从业人员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年底数)如下:

则我国2001~2006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重的年平均数为(  )。

A.37.79%

B.35.46%

C.38.25%

D37.01%

标准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核第24章时间序列。

本题考核相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的序时平均数数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总从业人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

对于从业人数的时间序列属于时点序列。

每次登记的时间间隔都是1年,即每次登记的间隔期相等。

间隔期相等的间断点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如下: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

   

第46题: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47题:

标准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核第25章第3节。

C是指数体系中的质量指数;D为销售量指数;A为总量指数;B选项不属于指数体系中的指数,它是报告期加权的数量指数,即帕氏数量指数。

   

第48题:

某商场利用指数体系分析2012年与2011年相比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已知销售额指数为156.98%,销售量指数为135.8%,那么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

A.59.2%

B.15.6%

C.115.6%

D.159.2%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25章第3节。

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由此可得价格指数是:

156.98%÷135.8%=115.6%,即销售价格变动使销售额提高15.6%。

   

第49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A.会计预算与考核

B.会计预测与决策

C.会计分析与评价

D.会计核算与监督

标准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核第26章第1节。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第50题:

投资者个人的经济业务与其所投资企业的经济业务分开,符合( )这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要求。

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标准答案:

B

答案解析:

考核第26章第五节。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