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防范.docx
《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防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防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防范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防范
陈楚平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也是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正逐步变革、调整。
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
而青少年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群落,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更易受到冲击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不是很突出,占据整个刑事案件的比例很低。
而到了80年代,青少年犯罪高达70—75%,已经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严重问题。
80年代中后期,在刑事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占有很大比例,而且逐年上升,1983年为60.2%,1984年为63.3%,1985年为71.3%,1986年为72.5%,1987年为74.3%,1988年为75.6%。
到了90年代,青少年犯罪的严重程度并未有明显减弱的趋势。
据1991年全国法院系统审判统计资料,当年全国各级法院共审理青少年刑事案件已达507.238人,占罪犯总数的52.88%。
其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青少年犯为244,233人,占此类罪犯的57.58%;青少年犯罪中近一半的罪犯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比例为48.19%。
1992年人民法院共审判少年犯492,817人,占刑事罪犯总数的50.78%。
其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为49.57%,比1991年增加了1.38%,总人数为244,272人。
若以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分子总数的50%计算,则青少年犯罪的总数是相当高的,而且其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近60%都是青少年所为,犯罪种类多为暴力型、财产型和性犯罪,其犯罪之严重不能不令人担忧。
[1]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1、犯罪年龄低龄化。
2000年以来,14-16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增长率持续增高。
据统计,“14-16岁未成年人犯罪比率从1999年的11.42%逐年递增至2003年的15.09%。
而16-18岁的青少年犯罪率始终居高不下。
”
2、犯罪组织团伙化。
青少年犯罪案件多为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犯罪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
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可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犯罪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他们成立帮派或团伙。
比如在2001年2月,福建省连城新聚镇警破获了一起团伙抢劫、盗窃案件中,团伙主要成员是六名16到20岁青少年成立了“蝎子帮”在当地发展了43名成员,实施寻滋事,抢劫、盗窃,敲诈勒索等犯罪21起,共抢得人民币150多元,收取保护费100多元,盗窃财物价值600元,砸毁饭店一家,打伤14人。
对当地的治安造成极大的危害。
3、犯罪技术智能化。
由于青少年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和信息渠道的不断丰富,青少年犯罪行为开始由低级、简单、随意向高级、高智能发展。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他们利用计算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进行的青少年犯罪开始显现。
不可否认,因特网在宏观上让广大青少年把握全球的动态和发展方向,但是,他们如果缺乏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就应运而生。
比如性犯罪,就有专家调查指出,60%的未成年人是无意中接触的网上色情信息的,而接触网上色情信息的未成年人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信用卡犯罪是由于信用卡这一商业社会中经济往来的新的结算方式的产生而形成的,因为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信用卡的发行也给一些好逸恶劳的不法分子以犯罪契机,特别是头脑灵敏又想不劳而获的青少年。
”另外,青少年由于模仿性比较强,又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开始有了反侦察意识。
给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二、青少年犯罪原因透视
(一)社会因素
中国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标志,开始进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领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①社会丑恶现象、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诸多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青少年犯罪是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旧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复杂过程中,社会内部蕴藏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竞争加剧,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滋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高消费意识。
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发生,以及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时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种上了虚荣的种子,于是小小年龄就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讲攀比的现象经常发生,可又由于经济收入的差距,无法满足,就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向往金钱物质,使得一些青少年为物质欲望而疯狂作案。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一手硬(物质文明建设),一手软(精神文明建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大量非道德化现象。
社会道德是社会控制的重要资源,对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非道德化现象使这一控制资源流失,出现了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1经济转型与青少年犯罪
在我国经济发展同时,对我国的思想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也产生深刻变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转型必然引起个人、群体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再分配,导致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大量社会矛盾的增加,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2)市场经济直接促使人们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
市场经济直接促使人们重视实利、实惠,而忽视市场经济以外的社会道德。
(3)社会风气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
社会风气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面貌。
2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
文化是人来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的更替,人类文化也相应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
好的文化会陶冶性情、增长知识,不良文化则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影响人的判断力,诱使违法犯罪的发生。
青少年是最易受不良文化影响的一类人。
对青少年犯罪起作用的主要有传统文化、外来不良文化、犯罪亚文化。
文化冲突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当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制度冲击,变迁为现代文化时,其内容不可避免会受到增删,发生冲突与碰撞,夹在其中的青少年就会无所适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容易犯罪。
中外文化的相互传播也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特质间的碰撞、冲突与调适,造成文化与社会变迁或动荡,这时,因价值取向与判断标准的混乱,便极易导致行为的失范。
青少年最敏感、也最脆弱,最易受文化影响,所以若辨别不清自己位置,很容易违法犯罪。
在文化冲突中主要是亚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亚文化是指社会上特殊群体或特殊的一部分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亚文化在越轨群体中表现得十分强烈,越轨群体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体文化相偏离甚至相对立的一种亚文化或副文化。
1、经济
经济转型
流动群体
2、文化
文化冲突
不良风气
网络文化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正规教育的地方,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学校安全,健康,顺利地发展和成长。
学校长期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学生的德育,会造成少数学生不能顺利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这时在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学机制正常运行所形成的有机的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全部活动的总称。
既包括一个学校的办学方针、班级编排、教学人员配置、后勤服务保障等,又包括为规范学生行为所制定的各种规则以及对失范学生的教育、处置等。
当前,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不少偏差和失误。
主要体现在:
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采取不当教育方法影响青少年犯罪。
第二、单一教育。
教学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厌恶学习,不适应学习要求,往往导致逃学、退学、流失等现象。
第三、淘汰教育。
在学校中分重点、非重点,在年级中分快、慢班,在学生中分“优等生”和“劣等生”。
对重点学校、班级及其学生,从师资、校舍和资金等方面予以保证,而对非重点学校和班级及其学生则不予重视,甚至歧视。
第四、片面教育。
只重视智育,分数挂帅,忽略对学生品德、情操、个性的培养和法制教育,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校内、校外教育与青少年犯罪
2、学校教育
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不够;二是法制教育缺乏,很少对学生上法制课、出法制黑板报等进行普法教育;三是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还逃学;四是有些教师岐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甚至是人格侮辱,极大的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了身心健康;五是市场经济的影响,有些学校周未补课要交补课费,无法参加补课,自认为低人一等,产生悲观,形成畸形心理;六是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七是班主任缺乏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和关心,地学生的情况缺乏全面掌握;八是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有的采取变相体罚,致使一些学生弃学,辍学,甚至流浪社会。
在校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习,极易走上邪路。
法制道德教育滞后。
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程,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在全面上还有死角。
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
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
(三)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的环境和类型不同,对青少年的社会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始于家庭,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社会规范的接受,生活目标的确定,生活方式的形成,社会角度的培养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
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子女健全的人格,给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必要的良好的条件。
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向变态的方向发展,往往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客观因素。
从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背景材料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及性格特点,绝大多数与他们的家庭有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过分宠溺的家庭
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有这种性格的少年,一旦介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
这类少年如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
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围,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甚至偷盗抢劫,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而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无不与其家庭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二)简单粗暴的家庭
其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
这种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由此导致违法犯罪。
某市去年破获的两起流氓团伙斗殴案中,其成员不满18岁的占80.5%,这些人大都是处在父母文化低、工作不稳定,且性情暴烈的家庭里。
他们常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加,甚至大动干戈,用猎枪对射,用刀斧乱砍,其状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三)父母形象不佳的家庭
由于父母行为不庄严、不检点,没有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使得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
如某校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铝合金材料,并且公然放在家中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从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
这类家庭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导致这种家庭的子女犯罪率偏高。
(四)气氛异常的家庭家庭
气氛异常主要是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以及一方早逝所引起。
由于夫妻的关系冲突或异常,因而他们很少关心子女。
同时,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
此外,这种孩子极易流浪或徘徊在街头,有的在垃圾堆里掏摸,有的到商店摊柜上偷窃食物和东西,被人抓住忍受打骂而不愿归家,逐渐形成冷酷无情、玩世不恭的性格,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极易成为惯犯或罪犯的心理基础。
(五)经济贫困的家庭
主要是指城市下岗职工和经济落后农村尚未脱贫的家庭。
这些家庭父母无稳定收入,又无挣钱致富的技能,谋生艰难,小孩中途辍学的很多,若是家中还有一个病人则更是雪上加霜、债务累累。
这类家庭很容易促使孩子很早涉足社会,外出打工。
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他们中很多人误入犯罪群体中,男的青少年多半以行窃、诈骗为营生,女性青少年则以卖淫为“职业”,而且这些人违法犯罪的意识很浓厚,改造教育的难度很大,抓了放,放了抓,不思悔改,重操旧业,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在道德品质、人格陶冶等方面所进行的教导和培养。
教育方法在实施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同子女能否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并可抵消其他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侵袭和影响,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直接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为各种消极因素的侵入提供可乘之机,从而毒害孩子的心灵和肌体。
当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
一是盲目溺爱型、二是放任自流型、三是简单粗暴型。
(四)青少年自身因素
1、生理因素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有的青少年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各种诱惑,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种神秘感,想试试的心理;有的学生成绩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正是由于大多数青少年犯文化素质不高和其脆弱的心理,使得他们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已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生理上的不成熟性。
青少年的这个时期是他们最喜欢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最佳时期,尤其是那些在遭遇家庭离异以及在学校成绩不好而被老师贴上标签的双差生更容易组合在一起,试图找回被家庭和学校剥夺的自尊心和关爱。
由于青少年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对事物辨析能力较差,对外面精彩的世界的诱惑抵抗不力,再加上他们要去寻找精神上的刺激去弥补心灵上的空虚和内心上的寂寞,还有,他们在不良文化、亚文化、暴力文化等影响下,追求极端的个人主义、英雄观和低极主义的物质欲望观,在这么多不良诱因的驱使下,他们大脑装的全是一些“哥们义气”,“老大观”、“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有富同享,有难共当”等等。
由此,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他们只能以身试法。
犯罪机遇因素偶发性。
偶发性,与其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身体增长速度快,生理能量代谢率大,所以他们活动方面的能量接近成年人。
但是,青少年又由于思维能力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弱,活动能量超过认识水平,因此,具有较大冲动性。
因而,他们的激情往往突如其来,易于在外界的影响和刺激下,因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发犯罪。
2、心理因素
犯罪心理因素是犯罪原因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原因子系统如社会原因系统、文化原因系统、经济原因系统等相互作用,共同引起犯罪行为的产生。
但是,在所有这些原因子系统中,犯罪的心理原因系统具有独特的作用:
心理因素不仅像其他原因子系统那样在引起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且可以说,其他原因子系统只有转化为人的心理成份之后,才能引起实际的犯罪行为。
青春花季的少年,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
如果不能抓紧时机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反面,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归纳起来,少年时期的心理要素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渴望独立的心理。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希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束缚,独立自主,这种心理如果引导得当,孩子就会积极向上,心理健康。
反之,则有可能与社会对立,与他人对立,最终走向犯罪。
(二)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
少年人思维活跃,爱独立思考,由于经验有限,他们很容易颠倒是非、从而走上违法之路。
(三)情感强烈又不稳定。
易激动、情感强烈是少年时期的又一心理特点。
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
引导不好,则可能轻举妄动,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
(四)逐渐成熟的性意识。
青春期的性成熟必然使少年关注异性、爱慕异性,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如果不加强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并受到淫秽书画的不良影响,就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那么,都有哪些心理驱使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呢?
经分析,以下几种心理在少年犯罪中比较常见:
1模仿心理。
青少年好奇心很强,对成人社会中的各种事物,不仅好奇,而且还想探秘。
当今影视媒体中充斥着犯罪的描写介绍,有些青少年对一些黑社会或非法团伙的行为非常好奇,总想亲自尝试一下。
还有的青少年受黄色书刊或影视的诱惑,总想模仿成人感受性的滋味。
有些青少年总是梦想自己成为某些暴力犯罪的主角。
受着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很容易因模仿而致犯罪,他们有的根本就意识不到其行为的严重程度,只是认为好玩、刺激,不以为是犯罪。
这种心理导致犯罪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中非常常见。
2逆反心理。
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因为不服家庭或学校的管束产生逆反心理。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和父母认识能力的不足两种因素,促使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滋长。
同时由于现阶段的育制度下,青少年最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着相同经历者最容易为团伙,交叉影响,容易产生团伙犯罪。
[5]
3从众心理。
此心理对青少年团伙犯罪有深刻影响。
团伙成员之间往往有共同利害关系,有共同利益,有些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他人引诱犯罪。
而且在团伙压力下,个人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个人一旦参加犯罪团伙,他就会主动、被动地通过模仿、服从等使自己的行为与团伙行为保持一致。
所以,从众心理是团伙青少年犯罪较常见的心理特征,在此心理支配下,团伙犯罪比青少年单独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严重。
那么,都有哪些心理驱使少年走上犯罪道路呢?
经分析,以下几种心理在少年犯罪中比较常见:
1.逆反心理:
抗拒社会道德和法律,偏要与成人们的规定、纪律对着干。
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归劝“根本听不进去”,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
这种心理常常驱使少年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自杀、犯罪。
2.模仿心理:
模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过程。
一些武侠小说、言情影视片都有可能成为少年模仿的对象。
如果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而走向犯罪道路。
3.意气心理:
“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两肋插刀”的心态在少年犯罪中尤为多见。
孩子和人家打架,是因为“那人打了他的一个哥们儿”,正是这种意气心理的反应。
4.报复心理:
有个中学女生与男生发生冲突,男生给了她一巴掌。
一气之下,她冲回家拿起菜刀,回到学校砍了那个男生两刀。
强烈的报复心理使她失去了理智。
5.利己心理:
这也是少年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态。
尤其在独生子女犯罪中,更为常见。
不少独生子女备受娇宠,唯我独尊,占有欲十分强烈,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得所需之物。
三、青少年犯罪防范机制
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我们进行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形成完整的预警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这项工作。
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入手构筑三位一体的防护网。
(一)第一道防线——家庭防范机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能正常发育,整个肌体就能健康地成长,家庭稳定,社会就相对稳定。
家庭又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启蒙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每一个父母为此都必须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自觉承担起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需要。
1、提高家长对教育好子女重要意义的认识。
青少年犯罪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忽视对子女的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有关,而这又与家长的不正确认识有关。
所以,要发挥家庭这道防线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家长对教育子女重要意义的认识。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应当树立“养不教,父母过”的观念,,树立教育子女是父母职责的思想。
同时把教育子女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既要有当家长的家庭责任感,又要有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观察少年的一言一行。
一般情况下,少年犯罪都是有前兆的,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加以引导。
例如,有的少年突然变得厌倦学习,不遵守纪律,追求奇装异服;有的少年则染上了喝酒、抽烟等恶习,人际关系紧张,经常打架斗殴。
这些坏习惯都有可能是违法犯罪的前兆,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给以正确引导,就会将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多与孩子谈心。
这种谈心应该是朋友式的平等交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
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有什么不良言行,就大骂出口,大打出手,根本不听孩子解释,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这种做法很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干脆“破罐破摔”,逐渐滑向犯罪的深渊。
如果家长能够做孩子的朋友,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交流,或许会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人生悲剧。
2、提高家庭素质。
每个家庭的素质如婚姻基础、经济状况、家庭人口、家庭关系、家长的道德修养、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各有差异,造成了家庭防线牢固程度不同。
家庭素质好的家庭更有利于子女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成长,有利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
青少年犯罪数量就相对较少。
所以,家庭素质的优劣对于下一代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每一对父母都应对子女的成长负责,从各方面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家庭的素质。
(二)第二道防线——学校防范机制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绝大多数人的必经之路。
一个人一生中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这段时间又是人的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
学校是继家庭之后预防犯罪的又一道重要防线。
1、优化教育教学体系。
将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学校要拥有一支受过专门训练的法制教育教师的队伍,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学校法制教育要区别中、小学校而开设与他们年龄、心理、行为习惯相知适应的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内容。
除上法制课外,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如邀请法院人员担任法制辅导员,到学校为同学们上法制课,积极开展法官与学生的对话活动,组织学生观摩庭审、排练摹拟法庭等,使学生受到更加直观有法制教育。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的“免疫力”。
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但学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而当前学校教育的缺陷就是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使教育偏离了正确轨道。
2、深化教师素质能力。
教师是学校预防犯罪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提高教师的素质对预防犯罪很重要。
大部分犯罪青少年除了思想品德原因外就是学习成绩不好。
所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责任感,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同时,全社会也应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减少教师流失,激发他们的责任心,更好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