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038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0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docx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

一、填空题

1、法律规范的      、      、法律后果三要素,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法律中。

2、    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     时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

3、法律解释是根据解释的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可分为       和       。

4、我国婚姻法禁止      和三代以内之间结婚。

5、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性规范。

6、人民检察院可以行使侦查、和的职能。

7、财产所有权包括、、和的行为。

8、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之后,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和的行为。

9、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要求与本案有关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察人员、书记员

和回避。

10、法人可以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和四种。

1、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法的实施包括法的和两部分。

3、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而现行宪法颁布于。

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为制民族的国家。

5、公民从时起到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行为。

6、代理是指人在内,以名义向第三人实施的由被代理人承后果的

民事法律行为。

7、刑事诉讼中的审判管辖,是指对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受理范围上的分工。

8、婚姻自由包括自由和自由。

9、法定继承人中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和父母。

10、合同的订立,要经过和两个程序。

1、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而不同于其他的社会规范,主要表现在:

法律具有国家意性、、、的特征。

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3、按照法律规范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规范、

规范。

4、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三项。

5、我国民法是调整作为平行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

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在我国,根据民法规定,周岁以上和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可行为能力的人。

7、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以上以下,数罪并罚时,最多不能超过。

8、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有:

第一;第二调节无效。

9、诉讼分为:

、和行政诉讼三种基本类型。

10、《刑事诉讼法》规定: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的刑事案件。

二、判断题

()1、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至两年,而拘役的期限为十五天至三个月,所以,管制比拘役的刑罚重。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关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3、缓刑是指不立即执行,过一段时期再执行。

()4、一般来说,违法的行为,必然违反道德。

()5、因为宪法是母法,所以,宪法的产生早于子法。

()6、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亡。

()7、时效中止是由客观情况引起的,而时效中断则是由主观情况引起的。

()8、如果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则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被继承人所立遗嘱中留给继承的遗产。

()9、老王的儿子与老王的堂妹的女儿产生了爱情,因是近亲,故不能结婚。

()10、债的发生原因有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

()1、法是人类社会开始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统治阶级的意志必然通过法表现出来。

()3、每条法律条文都有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组成。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和普通法律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5、公民某甲失踪5年,配偶乙向法律申请宣告甲死亡,甲父母反对,人民法院应宣死亡。

( )6、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都受法律保护。

( )7、凡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 )8、在我国,14岁以下的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 )9、我国法律禁止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之间婚姻。

( )10、某公民生前立有自书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应以公证遗嘱为准。

( )1、宪法的内容会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 )2、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 )3、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包括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两种形式。

( )4、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外,一律平等。

( )5、单位犯罪也为共同犯罪。

( )6、甲的祖父和乙的外祖母是同胞兄妹,具婚姻法的规定,甲和乙可以结婚。

( )7、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辖管理。

( )8、经公证机关公证过的遗嘱是不能撤销和变更的,口头、书面、自书、代书、遗嘱不得变更和撤销公证遗嘱。

( )9、法人是拟制的民事主体,所以没有人身权。

()10、民事诉讼法规定:

对第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间为十日。

三、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B、民主集中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现行宪法是建国后的第部宪法。

A.3B、4C、5

()4、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违约金为20万元,后甲公司违约,造成乙公司损失15万元,那么甲公司应当向乙公司实际支付:

A、20万元B、15万元C、35万元

()5、某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2000年7月2日执行完毕,2004年4月又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则甲是:

A、累犯B、危害国家安全罪C、不是累犯

()6、某甲犯盗窃罪判有期徒刑8年,犯抢劫罪判有期徒刑10年,合并执行12年,刑法执行一年后,甲又犯新罪,该判10年,则甲犯还应执行的刑期幅度应为:

A、11-21年B、11-20年C、其他

()7、假释不适用于:

A、有期徒刑B、无期徒刑C、管制D、拘役

()8、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男女平等B、互谅互让C、公平、诚实

()9、被告人某甲,15岁时犯抢劫罪,17岁时又犯盗窃罪,被捕后,至审判时某甲已满18岁,则本案应:

A、公开审理B、一般不公开审理

C、可以公开审理D、一律不公开审理

()10、有权决定批准逮捕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国家安全机关

(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 )2、我国公民从到死亡为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A、年满18周岁  B、年满16周岁  C、出生

( )3、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存在于过程中。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 )4、某甲犯盗窃罪被判15年徒刑,服刑6年后又犯新罪,判4年徒刑,依明数罪并罚原则,该犯还应执行的刑罚应在幅度内确定。

    A、9-13年  B、15-20年  C、15-19年  D、4-15年

( )5、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则

    A、原判刑法不再执行       B、视为原则刑罚已经执行

    C、视为没有犯罪         D、判决无效

( )6、某男的父亲和某女的母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则某男和某女:

    A、不能结婚           B、能够结婚

( )7、刘某5岁时,随母亲改嫁,刘某的继父形成抚养关系,则刘某与生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已经消除   B、不能消除   C、部分消除

( )8、人民法院在被告人是的情况下,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A、聋哑人   B、杀人犯   C、未成年人   D、尚未委托辩护人

( )9、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由管辖。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 )10、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时是死体,则其份额由继承。

A、生母    B、其继承人    C、被继承人的继承人

( )1、引起意外事件的不能预见的原因是指:

    A、行为人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B、行为人没有预见也不可能预见

( )2、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

    A、担任国家机关或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B、接受财产赠与权

    C、继承权                  D、生产经营权

( )3、代理人和某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

    A、由代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B、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C、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D、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 )4、民事诉讼法有关回避的规定,除适用于审判人员外,还适用于:

    A、证人  B、鉴定人、翻译人员  C、勘验人、书记员  D、诉讼代理人

( )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调节。

    A、可以  B、不可以  C、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  D、应当

( )6、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家庭义务有:

    A、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按照送适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B、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交少量的义务教育杂费

C、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保证子女和其他被监护人健康成长

( )7、某甲因盗窃罪被盘有期徒刑15年,服刑6年后,发现甲犯在6年前有伤害罪,应判处有期徒刑6年,衣数最并法原则,对该犯决定还应执行的刑罚应在哪一幅度内确定:

A、15年-20年  B、9年-14年  C、9年-15年  D、6年-9年

( )8、法律规定有继承权的人的范围包括:

A、配偶、父母、子女        B、兄弟姐妹

C、祖父母、外祖父母        D、孙子女、外孙子女

( )9、某甲购得一条电热毯,在使用时因该电热毯漏电而受伤害,如果甲向法院起诉,法律保护其请求权的的时效期限为。

A、一年   B、二年   C、二十年   D、六个月

( )10、甲钱财大输,便将乙托其保管的录象机拿到集市上出卖,丙以合理价格取得,

乙在丙处发现该机,便向丙讨还,丙不给,此机应。

A、返还给乙,甲退款给丙     B、退还给甲,由甲退款给丙

C、归丙取得,乙只能向甲请求不当得利

1.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的总称为()

A.法律体系B.法律制度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

2.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

D.民主共和制度

4.下列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A.警告B.记过C.开除D.罚款

5.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总年限为()

A.7年B.6年C.5年D.1年

6.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应由()

A.被告承担B.原告承担C.双方承担D.法院承担

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各民族共同繁荣B.各民族共同发展C.各民族一律平等D.民族区域自治

8.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

A.工人阶级的领导B.民主和专政的结合

C.工农联盟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B.法律是主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而得以实施的规范

C.法律只规定义务而不规定权利的规范

D.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E.法律是执政党制定的行为规范

2.按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法律规范可分为()

A.确定性法律规范B.禁止性法律规范C.准用性法律规范

D.义务性法律规范E.授权性法律规范

3.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描述正确的有()

A.选举权的普遍性B.选举权的平等性C.有记名投票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E.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向代表负责

4.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有()

A.自由裁量原则B.公正、公开原则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E.监督制约原则

5.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有下列职权()

A.刑事案件的侦查B.执行逮捕C.拘留

D.预审E.提起公诉

四、名词解释

1、法律

2、紧急避险

3、遗嘱继承

4、犯罪构成

5、代理

a)法律适用

b)民法

c)证据

d)代位继承

6、法律事实

7、民事法律行为

8、正当防卫

9、宪法

1、法

2、国家结构形式

3、犯罪客体

4、具体行政行为

五、简述题

1、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

2、简述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1、试述紧急避险的概念、适用条件。

2、试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1、如何认定民事法律主体行为是否有效?

2、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什么?

五、论述题:

(第题16分,共32分)

1、试述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请背面答题)

2、试述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的基本理论。

(请背面答题)

六、案例分析

1、乙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乙婚后与妻子工共建12间房。

1960年生子丙,1970年乙死亡。

乙母自己婚后一直和乙的哥哥甲同住,直至1974年病故。

1975年乙妻也去世,丙即与甲共同生活。

乙家12间放收作公房,1981年落实私房改革时返还给甲。

现丙妻要求继承,与甲发生争议。

乙夫妇及乙母均未留遗嘱。

请问:

(1)乙死后,遗产有几间房?

继承人是谁?

(2)乙母去世后,遗产有几间房?

继承人是谁?

(3)乙妻去世后,遗产有几间房?

继承人是谁?

2、王某,16岁,某天到商场以1800元买了项链和戒指,她父母认为王某尚未成年,没征得家长的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要求商店退货。

而王某认为,她是靠做临时工,自食其力的待业青年,不愿退货。

请问:

(1)王某的行为是否有效?

为什么?

(2)其父母要求退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为什么?

1、某食堂工人甲,因未评上先进,对领导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某日,趁夜潜入食堂放火,当点燃引火物时,好像有人从窗外走过,家担心事情败露,罪责难逃,最终将引火物昆踩灭后,逃跑。

请问:

i.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为什么?

ii.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主要区别在哪里?

2、甲乙的父母去世时,留下房屋10间,甲已婚,居住5间,乙未婚暂住一间。

后乙与并准备结婚,丙的叔叔在国外,答应回国时送丙一台彩电作为结婚礼物。

不久,乙丙登记结婚,婚后,甲同样将空闲的四间房屋给乙丙居住。

半年后,丙的叔叔回国将彩电送给丙。

一年后,乙丙协议离婚,但在财产分割上,甲乙丙有争议,诉至法院。

丙要求分得两间房,乙不同意,乙要求将彩电作价,一半归乙,丙不同意。

请问:

(1)丙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

为什么?

(2)彩电的所有权属于谁?

为什么?

乙丙居住的房屋是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有财产?

为什么?

1、被告人岳某,男,36岁,系生产队长。

因提出改变水路的不合理要求,与社员马某(男,50岁)发生争吵。

岳继续坚持改变水路的不合理要求,又与马的儿子马甲发生争吵,马甲便朝岳的头部劈了两锹,后逃走。

岳看到站在一旁的马某,便持铁锹向马某的头部猛击一下,当即将其打倒在地,接着又朝马某的头部连击两下,马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被告人岳某在受到马甲的不法侵害后,打了马某并致马某死亡。

请问:

(1)岳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2)用犯罪构成论的理论具体分析。

2、王某出国家居前欲将自己的8万元送给季某,使用季某的名字将该8万元存入银行,将存折和一台电视机一并送给季某。

并附的短信,上面写道:

“请收下这笔钱和电视机”。

王某出国一个月后遭车祸身亡。

王某的姨母孙某得知后,向法院提出,王某自幼失去父母,是自己一直供养长大和念完大学。

现孤独一人,但年事已高,生活无着。

王某工作以后,从未给过一分钱,出国前未留下任何赡养费用。

现王某死亡,因此,要求季某从王某给她的钱中2万元赡养费,与此同时法院述明,王某出国前尚有5000元税款未交。

请问:

(1)王某生前的赠与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为什么?

本案应如何处理?

(2)如果王某未死亡,孙某仍向法院起诉季某,又应如何处理?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如果一个选言判断“p或者q”是假的,则这个选言判断的选言肢p一定是________的。

2、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的前件p是假的,而后件q是真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定是_的。

3、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是假的,则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是________的,而后件q一定是___的。

4、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________的。

5、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具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关系的判断假。

6、在三段论第三格中,中项M是大、小前提中的________项。

其具体规则为:

小前提必须是________;结论必须是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学生”与“共青团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交叉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2、“党员审判员”与“司法干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关系。

A、交叉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

3、在审判工作中参照典型案例量刑,这是逻辑学中()的具体应用。

A、归纳推理B、回溯推理C、类比推理D、模态推理

4、侦察员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作案人的脚印尺码较大,推测作案人的身材高大。

这是逻辑学中()的具体应用。

A、归纳推理B、回溯推理C、类比推理D、模态推理

5、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一判断进行换质位法直接推理,其结论是()。

A、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B、不犯罪行为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D、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6、“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该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该行为是贪污罪。

”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

7、与“允许被告上诉”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是()。

A、禁止被告上诉B、不禁止被告上诉C、被告必须上诉D、被告不必须上诉

8、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A、犯罪→经济犯→贪污受贿罪B、罪犯→经济罪→贪污犯

C、刑事犯→杀人犯→抢劫杀人犯D、回溯推理→类比推理→推理

9、下列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A、法律逻辑学不是哲学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成就事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D、有的被告是无罪的

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不充分,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理由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王英是律师。

”这个判断中的“律师”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

2、下列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周延的是()。

A、思维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B、规律都是客观的C、把握经济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D、有的规律是可以把握的

3、下列各组概念中,其内涵和外延之间具有反变关系的是()。

A、杀人罪、故意杀人罪B、有期徒刑、无期徒刑C、司法机关、法院D、共产党员、律师

4、以“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为前提,进行有效的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A、贪污腐化B、构成犯罪C、没有贪污腐化D、未构成犯罪

5、论证中,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虚假论据B、预期理由C、同语反复D、循环论证

四、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间的关系(每题3分,共9分)

1、A、法律B、经济法C、涉外经济法

2、A、抢劫杀人犯B、强奸犯C、贪污罪

3、A、青年B、党员C、律师D、女青年党员律师

五、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每题1分,共5分)

1、犯罪不是合法行为。

答:

其逻辑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犯罪可以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答:

其逻辑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杀人罪就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答:

其逻辑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贪污犯就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答:

其逻辑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等部分。

答:

其逻辑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说明其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每题5分,共25分)

1、这个凶手杀人动机或是侵占财产,或是挟嫌报复;现已查明,这个凶手是挟嫌报复,所以,这个凶手不是要侵占被害人的财产。

2、这个行为是正当防卫,所以,该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3、其甲犯玩忽职守罪,某甲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犯玩忽职守罪的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4、如果她是自杀,那么她一定有自杀因素;女孩子的确有自杀因素,所以,她是自杀无疑。

5、只有年满十八岁的人,才有选举权;这个年轻人已满十八岁,所以,他有选举权。

七、分析下列议论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如违反,指出其违反哪条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

(每题4分,共12分)

1、甲:

该犯是否应该允许保外就医?

乙:

对该犯的判决是八年有期徒刑。

2、这份检验报告已全部写完了,只差一个结尾。

3、在讨论某行为的犯罪性质时,甲说“这个行为是贪污罪”;乙说“这个行为不是贪污罪”;丙说“你们说的都不对”。

八、分析下列案例中的论证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五分)

某村发生一起枪杀案。

被害人的妻子说:

“凶手一定是张三。

”因为我丈夫被害的那天晚上,张三很晚才回家;而且他是民兵,打枪很准;加上我丈夫过去当队长时批评过他,有旧仇,所以,一定是张三挟嫌报复害死我丈夫。

九、请写出下列判断的判断形式和真值(4分)

1、只有自身净,才能腰板硬。

2、如果干部不能廉洁奉公,那么必会损坏党的形象。

上述两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两判断的真值为:

p

q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假2、真3、假真4、假5、矛盾反对6、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