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811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docx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课件资料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

A.第一次B.第二次

C.两次凹陷得一样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

2.如图甲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德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的(  )

A.

B.

C.

D.

3.将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倾斜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时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  )

A.1×105PaB.8×104PaC.1×103PaD.8×102Pa

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正立在桌面上(如图B),则水对容器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强增大,压力减小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5.如图所示,容器的左边是食用油,右边是水,中间用阀门封住,两侧液面相平,打开阀门后,油和水的分界面将(  )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液体,如果把它倒置,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是(  )

A.压强增大,压力增大B.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C.压力增大,压强增大D.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如图所示,2012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落入7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蛟龙号下潜到7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  N(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深度不同但水面相平的蓄水池,它们之间用一倾斜的带有阀门K的管子相连通.此时K距离水面的高度为10cm,则甲蓄水池中水对阀门K的压强为  Pa;再将阀门K打开,甲、乙两蓄水池中的水  (选填“从甲向乙”、“从乙向甲”或“不会”)运动.(g取10N/kg)

9.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人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若木桶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5×l05Pa,则细长的管子至少要  米.g=10N/kg.

10.在学习液体的压强知识时,老师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实验时在左右两侧倒入同种或不同种液体.

(1)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通过观察橡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起可以判断右侧水的压强较大.这种研究方法叫  .

(2)向左侧水中加盐,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凸起程度变  ,这说明  .(忽略加盐后水位的变化)

(3)若左侧注入的是水,水面距离橡皮膜8cm,右侧注入酒精,酒精液面距离橡皮膜10cm,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ρ酒精=0.8×103kg/m3)

11.如图所示,一个装有配重的平底薄壁试管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h0.当向试管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它仍直立漂浮于水中,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1;将试管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直立漂浮于水中,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2.试管内液体的密度ρ液=  .

12.两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小红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明则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压强计的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明液体的压强越  .

(2)如图所示,小明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甲烧杯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认为甲烧杯中盛有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13.“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情况如图,

(1)其中图甲、乙杯中装水,图丙杯中装的是另一种液体,实验前往压强计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  (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图甲、乙,可得结论:

  .

(3)比较图乙、丙,小明得到结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无关”,他错误的原因是  .

(4)图丙杯中所装液体密度  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计算题(共8小题)

14.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5kg的容器内装有35kg的水,如图所示,水面到水底的深度为1.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2m2,求:

(1)容器底面所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15.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1.2N的平底玻璃杯在面积是1m2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g=10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2)求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

1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1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10N/kg)

(1)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水对鱼缸底部受到的压力;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17.帕斯卡在1648年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竟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从裂缝处流了出来.若帕斯卡所用细管的长度为5m,截面积大小为2×10﹣4m2,水桶高为0.5m,底面积大小为0.1m2(不考虑木桶的厚度,g取10N/kg).

(1)帕斯卡所做的这个实验说明了液体的压强和  有关.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桶里装满水后,帕斯卡向细管里灌水,当细管里水面离桶顶的高度达到2.5m时桶还没裂开.问此时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18.如图,柱型容器内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设液体内有一个高为h,底面积为S的小液柱.推导液体压强公式P=ρgh.

19.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堰塞湖,这些堰寨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的安全、若某堰塞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0m;(g=10N/kg)求:

(1)堤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假设该湖堤坝底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5×105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

2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盛有1.3kg水,其中h1=100c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容器自重3N,求:

(1)水对容器顶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g=10N/kg)

21.如图所示,在一个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的下端附一塑料薄片(重力不计),竖直压入水面下20cm的地方,不使水进入管中.求:

(1)该薄片受到水的向上压强多大?

(2)如果向管中慢慢注入煤油,当煤油柱的高度为多少时,塑料片恰好下落?

(ρ煤油=0.8×103kg/m3,g取10N/kg)

 

四.解答题(共4小题)

22.如图,质量为1.6t的大象,平均每一只脚的触地面积约为400cm2.一个女士的质量为52kg,每只高跟鞋的触地面积约为13cm2.g取10N/kg,当大象和该女士都静静地站立在同样松软的泥地上时,问:

(1)大象与人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多少?

(2)试通过计算比较,大象与人谁会在泥地上陷得更深?

23.一个体重为500N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有关数据如表.

自行车净重/N

200

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m2

1×10﹣2

车轮直径/m

0.61

外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Pa

5×106

(1)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3)当自行车从一块面积为2cm2的小石块上驶过,自行车的外轮胎会否扎破?

通过计算判断.

2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丁三个相同的瓶子、水和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  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a、c两图,可知  .

(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  和转换法.

25.如图所示,小华在滑冰场上滑行,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30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0cm2.求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g=10N/kg)

 

液体压强计算选择填空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6•新疆)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

A.第一次B.第二次

C.两次凹陷得一样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

【解答】解: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橡皮膜不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会向内凹;

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受的液体的压强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即第二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故选B.

 

2.(2015•永春县模拟)如图甲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德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的(  )

A.

B.

C.

D.

【解答】解:

如图甲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德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其上端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强,下端的橡皮膜受到向上的压强,故两端的橡皮膜均向内凹,因为下端的橡皮膜所处水的深度大于上端的橡皮膜所处水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下端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上端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小,所以,下端的橡皮膜向内凹的程度大,上端橡皮膜向内凹的小,对照各图分析可知,D图符合这个规律.

故选D.

 

3.(2016春•漳州期末)将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倾斜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时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  )

A.1×105PaB.8×104PaC.1×103PaD.8×102Pa

【解答】解:

由图可知,试管内水的深度:

h=8cm=0.08m,

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08m=8×102Pa.

故选D.

 

4.(2016春•保定期中)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倒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正立在桌面上(如图B),则水对容器内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强增大,压力减小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解答】解:

甲图中,杯子倒放,上窄下宽,液面较低;

乙图中,杯子正放,上宽下窄,液面较高;

(Ⅰ)由倒放到正放,液面的高度由低到高,即hA<hB;

由P=ρgh得,在ρ、g一定时,若hA<hB,则PA<PB;

即从倒立到正立放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排除B、D.

(Ⅱ)如右图,设A的底面积为SA,B的底面积为SB;

①A图中,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A=ρghA,

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力为:

FA=PA•SA=ρg•hASA=ρg•VA;

由图可知,VA即蓝色柱状区域的体积,显然要大于杯中液体的体积;

即:

VA>V水,那么:

ρgVA>ρgV水,即FA>G水;

②B图中,同①可得到:

FB=ρgVB,且VB即红色柱状区域的体积要小于杯中水的体积,

得:

VB<V水,可推出:

ρgVB<ρgV水,即FB<G水;

综合①②,得:

FA>G水>FB;

即由图A到图B,杯底受到的压力变小,排除选项C;

故选A.

 

5.(2016春•瑶海区期中)如图所示,容器的左边是食用油,右边是水,中间用阀门封住,两侧液面相平,打开阀门后,油和水的分界面将(  )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确定

【解答】解:

左右液面相平,h相同,但ρ水>ρ油,由p=ρgh可知,阀门左右压强不等,水产生的压强大,故打开阀门后分界面向左移动.

故选A

 

6.(2016春•滑县期中)如图所示,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液体,如果把它倒置,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是(  )

A.压强增大,压力增大B.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C.压力增大,压强增大D.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解答】解:

(1)倒置后,液体深度h增大,

由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

(2)正放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如图:

F=ps=ρghs>G,

倒置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ρgh′s′<G,

则F>F′,

即:

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将变小.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2016•攀枝花)如图所示,2012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落入7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蛟龙号下潜到7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7.21×106 Pa,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 7.21×104 N(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解答】解:

蛟龙号下潜到7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0N/kg×700m=7.21×106Pa;

由p=

可得,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F=pS=7.21×106Pa×0.01m2=7.21×104N.

故答案为:

7.21×106;7.21×104.

 

8.(2016•滑县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深度不同但水面相平的蓄水池,它们之间用一倾斜的带有阀门K的管子相连通.此时K距离水面的高度为10cm,则甲蓄水池中水对阀门K的压强为 1000 Pa;再将阀门K打开,甲、乙两蓄水池中的水 不会 (选填“从甲向乙”、“从乙向甲”或“不会”)运动.(g取10N/kg)

【解答】解:

水对阀门K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甲乙两个容器,上端开口,下部通过阀门相连,当阀门打开后,属于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知识,液体不流动时,液面相平,现在水面相平,所以液体不再流动.

故答案为:

1000;不会.

 

9.(2016•金乡县模拟)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人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若木桶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5×l05Pa,则细长的管子至少要 15 米.g=10N/kg.

【解答】解:

由p=ρgh可得,细长管子的最短长度:

h=

=

=15m.

故答案为:

15.

 

10.(2013春•黄梅县期末)在学习液体的压强知识时,老师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实验时在左右两侧倒入同种或不同种液体.

(1)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图),通过观察橡皮膜向 左 (填“左”或“右”)侧凸起可以判断右侧水的压强较大.这种研究方法叫 转换法 .

(2)向左侧水中加盐,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凸起程度变 小 ,这说明 橡皮膜两边的压强差变小 .(忽略加盐后水位的变化)

(3)若左侧注入的是水,水面距离橡皮膜8cm,右侧注入酒精,酒精液面距离橡皮膜10cm,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ρ酒精=0.8×103kg/m3)

【解答】解:

(1)右侧水的压强大,所以橡皮膜应向左侧突起;

通过橡皮膜的突起方向反映了两边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向左侧水中加盐,根据p=ρ液gh,深度不变,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液体的压强变大,两边的压强差变小,则橡皮膜的凸起程度变小;

(3)水对橡皮膜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8×10﹣2m=800Pa

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

p′=ρ酒精gh酒精=0.8×103kg/m3×10N/kg×10×10﹣2m=800Pa

橡皮膜受到水和酒精的压强相等,所以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故答案为:

(1)左;转换法;

(2)小;橡皮膜两边的压强差变小;(3)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11.(2013春•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一个装有配重的平底薄壁试管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h0.当向试管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它仍直立漂浮于水中,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1;将试管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直立漂浮于水中,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2.试管内液体的密度ρ液= 

ρ水 .

【解答】解:

(1)圆柱形容器排开水的体积:

v排=v浸=sh0,

圆柱形容器受到水的浮力:

F浮=ρ水v排g=ρ水sh0g,

∵圆柱形容器漂浮,

∴圆柱形容器重:

G=F浮=ρ水sh0g,

∴圆柱形容器的质量:

m=

=

=ρ水sh0;

(2)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后,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1,

受到水的浮力:

F1=ρ水sh1g

∵此时仍漂浮,

∴F1=G+G水=ρ水sh0g+ρ水vg,

∴ρ水sh0g+ρ水vg=ρ水sh1g;﹣﹣﹣﹣﹣﹣﹣﹣﹣﹣﹣①

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同体积的某液体后,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2,

受到水的浮力:

F2=ρ水sh2g

∵此时仍漂浮,

∴F2=G+G液=ρ水sh0g+ρ液vg,

∴ρ水sh0g+ρ液vg=ρ水sh2g;﹣﹣﹣﹣﹣﹣﹣﹣﹣﹣﹣②

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

ρ液=

ρ水.

故答案为:

ρ水.

 

12.(2012秋•江夏区校级期末)两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小红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明则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压强计的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大 ,表明液体的压强越 大 .

(2)如图所示,小明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甲烧杯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认为甲烧杯中盛有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不可靠 ,原因是 小明没有使压强计的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所处的深度相同 .

【解答】解:

(1)压强计的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大,则在液体中的深度越大,受到水的压强越大,所以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2)因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所以要根据小明的方法来判断液体的密度大小,应注意控制变量,让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故答案为:

(1)大;大;

(2)不可靠;小明没有使压强计的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所处的深度相同.

 

13.(2014春•天河区期末)“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情况如图,

(1)其中图甲、乙杯中装水,图丙杯中装的是另一种液体,实验前往压强计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图甲、乙,可得结论:

 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

(3)比较图乙、丙,小明得到结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无关”,他错误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探头的深度相同 .

(4)图丙杯中所装液体密度 大于 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答】解:

(1)图甲中的U形管相当于一连通器,液体不流动时,两侧的液面保持相平;

(2)甲、乙两图中探头的深度不同,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

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乙、丙两图小明想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控制探头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

(4)图丙中探头的深度小于乙图中探头的深度,但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两种液体对探头的压强相同,根据p=ρgh,知丙中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故答案为:

(1)相同;

(2)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3)没有控制探头的深度相同;(4)大于.

 

三.计算题(共8小题)

14.(2017•枣阳市校级模拟)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5kg的容器内装有35kg的水,如图所示,水面到水底的深度为1.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2m2,求:

(1)容器底面所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解答】解: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hg=1.0×103kg/m3×10N/kg×1.2m=1.2×104Pa;

由p=

得: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1.2×104Pa×0.02m2=240N;

(2)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G=(m水+m器)g=(5kg+35kg)×10N/kg=400N;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

=2×104Pa.

答:

(1)容器底面所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1.2×104Pa、240N;

(2)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400N;压强为2×104Pa.

 

15.(2016•冠县二模)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1.2N的平底玻璃杯在面积是1m2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g=10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2)求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

【解答】解:

(1)由图可知水的深度h=12cm=0.12m,

杯底所受水的压强:

p=ρgh=1000kg/m3×10N/kg×0.12m=1200Pa,

水对杯底的压力:

F=pS=1200Pa×10×10﹣4m2=1.2N;

(2)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

F=G杯+G水=1.2N+m水g=1.2N+0.15kg×10N/kg=2.7N,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p′=

=

=2.7×103Pa.

答:

(1)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1200Pa、1.2N;

(2)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为2.7×103Pa.

 

16.(2016春•石家庄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1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10N/kg)

(1)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水对鱼缸底部受到的压力;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解答】解:

(1)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p液=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2)由p=

知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pS=2×103Pa×0.12m2=240N;

(3)水的重力:

G=mg=27kg×10N/kg=270N,

鱼缸对桌面的压力:

F′=G+G缸=270N+30N=300N,

鱼缸对桌面的压强:

p′=

=

=2.5×103Pa.

答:

(1)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2×103Pa;

(2)鱼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240N;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2.5×103Pa.

 

17.(2016春•定陶县期末)帕斯卡在1648年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竟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从裂缝处流了出来.若帕斯卡所用细管的长度为5m,截面积大小为2×10﹣4m2,水桶高为0.5m,底面积大小为0.1m2(不考虑木桶的厚度,g取10N/kg).

(1)帕斯卡所做的这个实验说明了液体的压强和 液体深度 有关.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桶里装满水后,帕斯卡向细管里灌水,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