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作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540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寸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方寸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方寸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方寸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方寸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寸作文.docx

《方寸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寸作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寸作文.docx

方寸作文

原题:

方寸之地可以营造锦绣,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方寸心田可以容纳山川……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一、方寸之地可以营造锦绣(空间上的小与大)

1.一园一坛,一地一景的风光旖旎

2.核舟微雕、书画精绝、文章卓异等艺术;

3.创造之力:

如子冈琢玉、从周造园

4.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塑造人心;

可以实写,可以虚写

锦绣——美

二、方寸光阴可以铸就永恒(时间上的短与长)

1.个体生命:

蜉蝣大椿、薄命永寿;

2.人类生命:

哲理思考;

可以说理,可以叙事

永恒——伟大

三、方寸心田可以容纳山川(心灵上的渺小与博大)

1.内心可吸纳天地

2.内心可胸藏韬略

3.内心可情怀家国

山川——雄伟博大气度胸怀

完成自我和外在宇宙或内在宇宙的对话

作文注意:

1准确理解题意

作文要能扣小和大的关系展开:

小能表现大,小能成就大,小能创造大,小能容纳大

2准确表现题意

讲清是什么:

你对题意的理解,开篇就要明确写出来;你的方寸指时间?

空间?

心灵?

开篇要明确,让读你文章的人明白。

你的中心或立意要清晰。

你的思路要有条理。

优秀作文示例:

1号文一颗方寸心

“方寸”一词,极写事物范围之小。

然而在词义之间,却似颇有玄机。

记得《西游记》里悟空拜师学艺一段,他历经艰难所到达的地方,名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此间有游于佛道之外的大神通者菩提老祖,更有无限玄妙神奇之境,可当悟空被逐出师门之后,却再也找不到此处,我当时对此疑惑难解,直到听到评论解说才恍然大悟。

评论说:

“斜月三星”其实是字谜,谜底是“心”字,所谓“灵台方寸”,亦指心灵。

孙悟空的天地钟灵,号称心猿,神通由心而发,心缘一过,自然再不可得。

原来如此,所谓玄妙神奇,皆在一颗方寸心间。

方寸虽小,本不可轻视。

佛有云“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道尽方寸之妙。

令人惊奇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宇宙和物质本质的揭开,这话的合理性竟越来越强。

人们向宇宙深处极目而望所得的天体变化、星象万方,其内部指导的基本规律和作用形式模型,与穷极精微,在一个简单原子中所看到竟有如此的相似度,宇宙的极大与微观的极小的统一竟如此和谐,令我们不禁想,那不可测的最基本的粒子内部,可否有着另一番天地?

方寸之间,难道真有三千世界?

这样的科学遐想,令人心折,联想到庄子提出的“小大之辨”,原来所谓小大,所谓方寸与宇宙天地,不过是外在的相对概念,然而,要将这样的境界化为己用并予以展现,则需要一颗清明浩渺的方寸之心。

方寸之心,凭人生体悟而得,乃纳沟壑块垒于一意,收天地菁华于一粒,体现在技艺之中,便有以小见大,别有洞天之妙。

且看那蝇头小楷字如虫小,而五脏俱全,洋洋千言,凝缩成一纸,细细看去,书法真意自在其中。

且看那核、发微雕,本体已如此纤微,在其上竟然能镌刻下精妙的人物故事与严谨的宝书经文,唯有用放大镜才能会其妙趣,岂不令人震撼;又如那山水微缩园林,揽天下之胜景于半亩之间,重叠交缠,空间折转,如别生洞天,意味横生,如此艺术,试使心无方寸,难容山川江河之人,怎可得门而入?

观此艺而自省,可领会到人生的哲理,体悟到这样方寸之心亦应留存于我们每一个微小的个体,与其遑然四游,仿佛以此能拓展人生的面积,何不四顾所在的方寸之间,好好下功夫充实人生的密度?

每个人的职业领域也许就是方寸之地,但有没有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让你如芥子纳须弥一般将其扩展为广袤的宇宙天地?

我相信有的,正是它,让教师得以在几尺见方的讲台上给新时代灌输无限可能,让医生得以在一间小屋里挽救无数的生命,让乐者得以在一架乐器中奏出无限的世界,让作家得以在一支钢笔下喷涌、赋予无穷的力量。

此乃方寸之心,非仅天道,非仅艺道,更乃人道。

一颗方寸心,三千自在天。

简评:

扣住小和大的关系,阐述人人要有一颗清明浩渺的方寸心

2号文含着活

有柳枝翠蔓,有阳光明媚,太阳光透过那葱茏的绿,洒下一地祥和。

树荫下有个小台案,坐着个银发苍苍的老人,旁边时有小簇人围着。

别看老人估摸着已过古稀之年,他正目光灼热地盯着眼前手上那小小的米粒,雕刻着呢!

这位老者,米雕或微雕艺人,也算上故乡的一位“活宝”了。

活宝,活着的宝藏,是人,却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历史的气息。

也让人欲探求其内涵,那一笔精神财富。

刚中考完的时候,我也去看过他的米雕,当时我春风得意,天天为自己取得的不错中考成绩沾沾自喜。

见到老人,我请他把我的名字雕上去,再刻几句表扬的话。

老人见我这么开心,笑了笑,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聊着,专注在手中那小小的世界里。

老人的手很稳,时急时缓。

不见他眉头微蹙过,只看到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像是融入了米粒般。

最后,老人为我雕上了额外的三个字“含着活”。

直到某天我见到关于老人的新闻采访,才仿佛懂了什么。

原来老人是个退伍的兵,见过鬼子,去过边疆,搞过建设,忍过思索。

老人经历过的不少,而这些经历让他的心开阔了很多。

老人说:

“人活着,我讲究一个‘含’字,含着了苦含得了甜,含得了长河蔓漭,含得了涓涓细流。

”于是老人爱上了微雕,在极小的物体上描绘上纷繁曼丽的世界。

小中见大,无非一个含字。

老人说:

“含字,一个今,一个口,能一口包住今天的世界,就是含。

含好比针线活中的‘纳针’,那细线是不极细的,针也是顶小的,细微之间,可以拥有刺破屏障的能力,修补伤痕的能力。

含着活,小中有大。

老人用精湛的技术闻名于世,但那珍贵的,并非一个个精美的微雕,我想,是那一颗拳头大,却可容纳平川依旧风平浪静的心吧。

含着活,留给我去思考的,还有太多太多……

简评:

老人的经历所为、微雕的艺术、“含着活”的雕刻内容,都切小和大的题意

3号文致海子,致方寸间的世界48分

亲爱的海子:

这已不是我第一次写给你。

你知道吗?

在我初识你时,我并没有如此崇拜你,相反地,我只认为你是个拘泥于方寸内心别扭的人。

“今夜我不会遇见你,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切,但不会遇见你。

”我无法相信人人称颂的海子是一个被困于情伤,将自己困于山楂树,跳伞塔的人。

你咆哮你痛苦,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在自己方寸间的世界挣扎却又舍不得逃脱。

你不与人交流,不与世界对视,只专注于自己。

甚至在大好年华,父母健在,抛弃了所有人所有的一切独自离开,那时的我,将此称作“自私“。

但你的诗越读越多,我开始怀疑我的判断,你不是这样的。

“在太阳下,在荒凉的人类,做国王,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你似乎并非将自己困于方寸之间,而是将世界归类于一个狭小的空间,而自己弛骋于无穷,就如《哈姆雷特》中“就算把我困于一个火柴盒,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你要创造一个太阳,令它映照出一个新的纪元。

在那里人们做自己的王,人们不必听从于世界而是信仰于自我。

你在你方寸的心中,充盈了信仰的重量,而在这个世界中,那重量却足以压垮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你受够了这个世界的拘束,这个世界中人类小气的目光。

你更不屑于这些眼神空洞言辞虚伪的人类。

你选择奔向自己的王国。

我才明白,你并非抛弃了什么,而是追随了什么。

你并没有如卧轨者那样死得分崩离析,而只是在列车驰过时缓缓走向车底。

再没有人会死得如此耀眼了,一片血泊中,你只是一分为二,一半献给主,一半铸造了你的太阳。

你的方寸,成就了一个属于你的纪元。

可是你知道吗,海子,现在的人们却无法理解你,他们口中称你是“精神病”,却每天拿着计算器计算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蝇头小利,屈服于世界,没有信仰,更无谈自我。

不知当你看到金钱驱使下现代化的旅游区,是否还能说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知当你面对斤斤计较的拜金主义者,还是否可以告诉他“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我想不可能了。

我多么希望人们可以走出那自以为是方寸间的现实,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

即使没有信仰,也可以看看远比自己想象得多的曾经困于方寸却足够震撼自己的自我。

一个依旧没有信仰却发现了方寸间的自我的人。

简评:

海子:

方寸之心充盈信仰

 

4号文方寸田园,歌声荡漾48分

五月螽斯动土,六月沙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户,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是《豳风•七月》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年少时,住在僻远的村庄里,每当霞云四散,星星亮起,屋四周的声音便喧喧嚷嚷地响了起来。

总觉虫子的肚子里藏着乐器,竟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

在夏季晴朗的夜色下,它们鸣奏着合唱着:

叽叽,吱吱,瞿瞿,咝咝,啾啾……

这音乐就像摇篮曲,在我的方寸田园里荡啊荡啊,直到把我带入梦乡。

王开岭说:

“耳根的清静,只允许两种声音进出。

一是音乐,二是寂静。

”我常在夜幕降临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我会关上灯,走向躲在角落的另一个自己,牵起她的手,为她疗伤,为她止疼。

那时,方寸之间寂静无声,只有我和另一个自己亲切的圣诞。

我不停地安慰她,抹去眼泪,拥她入怀,告诉她:

这方寸之间,只有我在,不要伪装,不要害怕。

我一直觉得,也许内向如我,才会有如此方寸田园。

它是那么小,那么封闭,甚至拒绝一切外人的进入。

它又是那么美好,那么温暖,可是只有我能感到。

本来这方寸田园便是为自己而设,我并不期待别人发现,也不愿启唇相告,慢慢地听虫鸣鸟叫,轻轻地叹未来茫茫。

可是渐渐地,我竟感到了孤独。

可是让我欣喜的是,悄悄地,我发现了别人的方寸田园。

我知道了史铁生那红日低悬的地坛,行走了张大千摩耶精舍的小园。

还爬上了姥姥以前居住的八大公山,看到了那棵立在山顶枝干十里遮盖天日的大树。

甚至发现朋友手腕上的木质雕镯,那似乎是他苗寨记忆的钥匙……

每个人心里都有方寸田园。

慢慢地行走,我渐渐地坦然,并且又重新觉得充盈。

我想孤独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想到每个人都要历经孤独的考验,我又觉得释然。

回到方寸田园,回到房间,我会在这里重新想起自己,看看正在行走的路,看看有没有迷失方向,记起初心,记起梦想。

相信温暖,相信希望。

寂静中,又有虫鸣唤醒我麻木的灵魂,让我倾听人间的妙音。

是的,人生需要思索,需要冷静,需要修行。

但是更需要不灭的希望。

就如方寸田中的歌声,不停回荡。

想到这时,也许人们会像我一样,走进自己的方寸田园,便感到安慰。

也许明天,我们又会重新鼓起勇气,冲入生活的洪流。

因为我们相信它会变得更好。

窗外,树影婆娑。

童声琅琅读着:

“五月螽斯动土,六月沙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户,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嘹亮的蝉鸣响彻整个夏天。

简评:

由实到虚,方寸心田充盈美好

 

5号文方寸心田护山河47分

敦煌,大殿,佛像前。

一位名叫常书鸿的青年正站在莫高窟里,迷醉地望着眼前的景致。

漠漠黄沙中,他一人孤挺站立,双脚顿时就在这里生了根,心中一瞬就包纳了整个敦煌。

方寸心田里,他早就被这里独特的美所击中。

飞天,壁画,莫高窟。

这里蕴藏的千年传统文化将他从塞纳河畔一路吸引,他在佛祖前发誓:

一定要尽一己之力守住整个敦煌!

于是接下来的十余年中,他一直是左手拿烛灯,右手握画笔的形象。

一笔一笔地临摹,复原壁画,甚至身子与屋顶的墙壁平行,腰病犯了,豆大的汗珠往下掉,他依然无悔。

他要以方寸之心捍守敦煌这里,属于中国人的财富。

光阴随风而逝,历经六年描摹的八十张壁画终于得以展出,让世人欣赏中华文化之深厚神秘的美。

一个人,一片山河。

一盏孤灯,百幅壁画。

一寸心田,敦煌文化。

一寸光阴,千年守护。

这才是我眼中的艺术大师,他们总是以个体之力来肩负起与之不相称的责任。

这样的大师对于民族文化的坚守令人动容。

不只常书鸿,你可知他的儿子常嘉煌守卫了一辈子?

你可知身为女性的樊锦诗也半生扎根于此,以方寸心田容纳这敦煌意象?

不止在敦煌,你可知萧伯纳的嫡传弟子黄佐临抗战之时不远万里回到中国这个“大火坑”,来以一己之力奋力抢救失落在民间的戏剧艺术?

你可知梁思成奔波万里呼喊“老城不拆”捍卫传统?

不止在上个世纪,你可知冯骥才天天奔走于老街小巷中,搜集整理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可知就在此时此刻,又有多少人在抢救、守护、捍卫中华文化的路上行走?

胸中有沟壑,脚下有祖国。

这些人才是中华文化的卫道士。

他们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牢刻于心,以一己之任不断去传承和发展。

即使只有一个人,也可以容纳山河;即使只有一辈子,也可以铸就永恒。

常书鸿和他的千百年间的“战友们”,一道,以苦行僧式的修为来修补中华文化的断层和空缺,让文化不再被国人所遗忘。

你听到那大殿前的风铃了吗?

铃声虽小,却清越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出叮当的脆响。

他们也当如此。

 

简评:

人物解读:

突出个体之小与承载的责任之、大贡献之大。

 

6号文醉心方寸47分

年少的我们总是渴望自由,厌恶拘束。

我们希望在无边无际的天地中任意逍遥,纵情人生,却不知方寸之地亦可以营造锦绣。

初读《庄子》,便觉得无比痛快舒畅,仿佛知己的琴声流淌到了心里。

那大鹏鸟的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逍遥快活让我无比神往,我认为,如此自由畅快无拘无束才是人生。

整个天空都是属于大鹏的,只有在这种无边的辽阔之中才能让它施展拳脚,恣意飞翔。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方寸之大的小水洼又怎是志向所在,真正波澜壮阔的江河湖海才是锦绣烂漫所在。

随着年岁渐长,我竟发现,我原来一直误解了庄子,也误懂了所谓的庄子哲学,自由并非所想,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不可能被大鹏鸟飞遍每一个角落的,即便它的“其翼若垂天之云”。

现如今每天坐在书桌前的方寸之地,极目远眺也只能看到前方绿油油的黑板和一排排埋在高高书堆中的黑脑袋,这是何种的禁锢,然而我们却甘之如饴,我们不再抬头看一眼外面的繁华烂漫,不再幻想着属于大鹏鸟的逍遥自在,我们醉心于眼前的书本,埋首于这方寸“天堂”,这是因为我们有梦想的力量在支持,我们专心致志,始终如一,我们在这方寸之地中营造自己的锦绣前程。

我们不再渴望所谓“天高任鸟飞”,而是安心地坐在这“禁锢”中,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

文革期间的邓小平下放农村“改造”,曾经驰骋沙场的刘邓大军大将郑小平却安心“改造”,做好手中的农活,直至复出,营造改革开放的辉煌。

沈从文更是安心地扫着厕所,也不忘在给朋友的书信中感叹一声“荷花真好”。

方寸之地亦可以营造锦绣,如果连方寸之地都无法悉心经营,那广阔世界又何来我们的容身之所。

这个世界哪里有真正的逍遥自由,世界的确是够大,但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即使恣意飞遍每一个角落,所占也不过是方寸之地,不若停下脚步,立足脚下方寸之地,悉心耕耘,方寸之地可以营造锦绣。

放眼世界,所能看到的只不过是不属于自己的繁华烂漫,哪有方寸锦绣来得真实?

醉心方寸,便是一种自由,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恣意挥洒汗水的自由。

简评:

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辛勤耕耘。

实在,夹叙夹议,紧扣题意,反复点题

 

7号文方寸之间47分

我曾笑着说。

妈妈这一生,都系在这方寸大小的汉字上了。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点茉莉香。

”妈妈说,这方寸大小的汉字一笔一划,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她时常在灯下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摘抄古诗。

“每一个汉字都是活的,有温度。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她近乎虔诚的语气,又看了看那工工整整的字迹,似是明白了什么。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一支支笔,恰似一支支桨,划过历史的长河,只留下了这一方方汉字,它们诉说着生死离别,又讲述着国家的兴盛衰败。

而她所做的,无非三载不断重温这些回忆,时刻提醒自己生为一个中国人不应该忘记的历史。

除了摘抄古诗,她还喜欢每天睡前,写上几个句子。

句子不长,但是仔细推敲,却总能推出那么一丝与她年纪不相仿的趣味。

一句“雪是降下生命音量的按钮”,配上一个粗铅笔勾勒的雪花圈,相映成趣。

寥寥数字却拥有洗涤人心的力量。

这方寸大小的汉字,本与我们血液相连,读起来自然倍感亲切。

我想,方寸之间所蕴含的力量,不一定最强大或是能够铸就最伟大的辉煌,乃是似细泉涤荡人心,消除缠绕人身的物累。

有她的朋友嘲笑她说,咱们都这把年纪了,“文艺”不起来了。

她却一笑了之,依然摘抄她的古诗,写她的句子。

快节奏的物质时代,喧嚣与戾气打扰着世间的每一个人,乃至使人们忽视了这方寸大小的汉字,忽视了这汉字所蕴含的清洁人心,使人寻回本源的力量。

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了她的固执,她于汉字的痴迷。

汉字之小,不过方寸;但其承载的,是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华民族史;这方寸之间所蕴含的,是我们共同的根。

因而书写汉字,经营汉字,迷失在这方寸之间,是抽身于浮躁社会,重聆心灵之音,历史之音的寻回。

愿我这一纸拙见,唤醒世人尘封的心。

能于灯下,伸出双手摩挲这一个个古老而亲切的符号,体会这小小的方寸间涤荡人心的强大力量。

简评方寸汉字的带给人的启迪、力量,母亲方寸之心容纳的山川。

 

8号文海城的心47分

小小的海城,依山而建,临海而居。

是的,你不太大,驾车至多两个小时就可以将你横穿。

你的身躯,是一方小小的冬青绿。

你的笑颜,是一抹淡淡的蔷薇。

你的双目,是你面前小小的海的蓝。

你宁静地守着这一片小小的天地。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小小的海城,容下拾贝壳的童真,容下听着涛声散步的傍晚。

方寸之间,装满了海风裹挟来的浓重咸气。

也就装得下这些么?

因为你的小,我随父母离开了你。

也因为你的小,小的秀丽优美,又小的可爱宁静,我年年都要归来。

抛开大城市的喧嚣,丢下高中生的怨念满腹,来到海边,听一听贯穿我童年的你的心跳。

海城的心,小到只装得下那片夏日的碧色琉璃,秋日的法桐树满街洒下的金黄,又打到容纳你每一个游子的心,容纳深海的宁静。

走过你的街角,看到远处哥特式教堂的钟,身边石砌的矮墙,在起伏的丘陵上搭出色彩各异的小屋。

撑伞的少女淡黄的裙角闪过,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从远处大喊着,以一副嚣张的样子冲下蜿蜒的小路。

一抬眼,又与丛丛盛绽的月季撞个满怀。

天边,又是古朴的建在海崖上的中式六角亭,被夕阳染的看不出颜色。

谛听着潮音,我凝神于你的心跳。

浪潮涌动间,我听见百年前祖辈面对失去你的坚决抗争,听见时间积淀下你不变的宁静,听见喝着啤酒的男子肆无忌惮的用乡音喧哗。

你是这样小,小到只能装下满地的矢车菊,小到“有抱负”的年轻人想方设法的离开。

可是,海城的心又是这样大,大到每一个离开你太久的人都被你的海音唤回,大到容下海的深邃,让人不禁流连,望向你的滟滟波光,与蚌成珠。

你容下气宇轩昂的历史风尘,容下现今的宁谧悠然,任由古时水榭傍着德式洋房挺立,望着一泻翠娥的溪水涌向汪洋。

你的双眼,方寸之间,却是锦绣壮丽。

你的深情,在这方寸之地上,凝固成浓的化不开的美。

海城的心,是吞吐百川的宽广。

简评:

方寸的海城给“我”的永恒情思。

紧扣了小与大,反复点题,始终切题

9号文方寸之间47分

老旧的气息,推门看去,视网膜内接受到的似乎还是上个世纪的景象,古董似的收音机,破烂的木床,裸露着海绵的垫子,拉线的灯,垂落在天花板的干油漆,不合时宜的大衣柜,淘来的发黄的木桌,还有一台吱吱直响的织布机。

几块地砖的方寸空间,这就是母亲和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父亲走得早,母亲在众人的阻拦中坚持卖掉父亲留下的老屋来到县城里,带着我住进了这个被叫住家的小小空间。

可在我的记忆中,这屋子却是大而神奇;它时而变幻成母亲的工作室,单调死气的丝线被母亲纺织成各式各样的布料和衣物,并不豪华的触感上是清新隽秀的花纹,我总爱用脸颊摩擦着它们的质地,怀抱住一个女孩小骄傲;它时而又变幻成我的专属教室,高至无数个夜晚,母亲与那头顶的灯与我为伴,飞速舞动的笔尖下流淌着一个家的希望。

上了大学后,母亲却总念着要换一间大房子,她总拉着我的手,在我假期回来看她时怜爱地说:

“女儿长大了,以后总不能让男孩儿上这种地方提亲来不是?

”我笑她太守旧又想太多,内心却被刺痛,原来她一直放不下的还是对我的愧疚。

大二那年,我申请了全系唯一的公派留学的机会,没有太奢侈的想法,只是希望走远一点,让那小屋里母亲少一些负担和累赘,行前回乡看她。

那屋子尽然小了许多就像母亲逐渐佝偻的身躯,再也抵挡不住岁月沧桑青春早逝。

影响中的神奇与幸福被光亮照射得体无完肤,一如时光蚕食鲸吞下母亲的白发。

她却没有哭,爱哭的她没有落下一滴泪。

她只送我一袭亲手纺的丝。

不是棉布,是水般润肤的丝。

她说:

“去吧,孩子!

到更大的地方,见更多的人。

我眼中却早已蒙上一层雾气,这方寸之间,已然有我的全部。

后来在异国他乡,也是从方寸中开始新的征程,才明白那几块砖的天地于我,是构建了巨大希望与新生的根基。

方寸之间,是方寸天下。

简评:

方寸的空间注满亲情、希望,并由方寸之地走向广大舞台。

 

10号文方寸之间

你看一匹锦缎,展开来不过一尺来长,上面却有着密密麻麻的针脚,又蕴含了怎样的锦绣颜色。

上面的每一朵花、每一朵纹饰细拆开看,都似乎有着一个长长的故事。

你看一间厨房,竹箩里静躺着天各一方,天南地北的它们相汇于此,所经历的阳光、雨露、路途说出来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再过顷刻,它们又将怎样在一口小小的锅中交汇、崩裂、爆发?

你看一局棋,黑白交汇,细密的方格之间是无声的战场。

厮杀、交锋、闪避,激烈程度也不下于一场战争。

方寸之间又有着无穷的可能性,输与赢,也许只在一念之间。

正因为方寸之间无限的可能性其惊心动魄又不亚于任何一次惊变,人们仿佛才钟爱与细腻与精致。

我们的民族也正是如此。

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工艺不胜枚举:

鼻烟壶、多变的瓷、绚丽到极致的景泰蓝……不过我想,这其中最叫人惊叹的,一定是那薄如蝉翼、却惊艳并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纸了。

纸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这不禁让人疑心历史的某种巧合性。

之前无论是竹简、石板还是锦帛,都不可与之匹敌。

竹简太过笨重且不能长久保存,石板又沉又难以驯服,而锦帛三又贵又难以长存。

最后,惟有纸留了下来。

纸上乾坤,不仅仅是范围的广,意味着天下局势尽在君手中的霸气;更有着时间的跨度,几张纸——也许还不及方寸之广,却可以书写着《山海经》的群山群怪,亦可以容下蒲松龄的另一个世界。

诸子百家时代,也可以从字里行间窥其一二,让人心驰神往。

世人追求极精的时代,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局限性,才会更加注重于身边的每一样物品,将它们做到极致。

而今人,却在这个飞机加高铁、信息爆炸的世界中变得麻木了许多,衣服凑合穿便好,饭吃快餐即可,至于书?

更是无暇顾及。

每每至博物馆,看到其中稀疏的人群,玻璃后精美绝伦的器物,都不禁是一声长叹。

所以为何今日要提出“极简主义”?

每个人都看得太远了。

以至于无暇顾及自己的方寸之间。

经历了无数教训之后,我们应该慢下来,殊知自己方寸之间,精彩程度不亚于整个世界。

11号文方寸锦绣

我曾经有幸参观过郊区的一处屋顶菜园,面积与种植大棚相比可真谓“方寸之地”。

但偏偏就在这方寸间,藤架上挂满了丰收的果实,地面上还有散发着馨香的盆栽。

我疑惑,这方寸之地怎可生出这番锦绣之景?

主人告诉我,别小看这方寸之地,日光沐浴,微风吹拂,只要你心里有爱,别说方寸,就算不毛之地,同样也能开出鲜花来。

我顿悟,方寸锦绣的秘诀,不是方寸地的限制,而是拥有一种超越方寸的情怀。

人们总觉得“方寸”二字伴随的一定是低效率、低产出,不可能与“锦绣”搭配,但事实上,方寸背后的人心可以是宽广,情怀可以是博大的。

方寸可以是限制和禁锢,但人的思维和创造性是无边无涯的,他可以化方寸为乾坤,化局限为优势,化有限为无限。

天一阁的主人范钦游宦多年,每到一地必收集当地方志与书籍,一并带回藏书阁。

赋闲在家时,他最享受的时光便是独自一人呆在藏书阁中,整理典籍。

这藏书阁的方寸之地,见证着他“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训,这碧池竹林间的方寸之地,粉墙黛瓦、黑柱褐梁,见证着一个文人对书籍的坚守。

天一阁的方寸之地上,飘扬出书卷墨笔的清香。

正是因为范钦一生挚爱书籍,所以他甘于把自己的生命投注到这方寸之地,用热爱悉心浇灌花朵,用情怀培育出锦绣的书阁大观。

方寸锦绣的奇迹故事在历史中数不胜数。

晏婴居陋室而谋大事,辅佐君王成就霸业,别人问他“方寸锦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