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花灯文化探究刘秋红.docx
《忠信花灯文化探究刘秋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忠信花灯文化探究刘秋红.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忠信花灯文化探究刘秋红
惠州学院
HUIZHOUUNIVERSITY
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
忠信花灯文化探究
英文题目:
******
学号:
********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04
(2)班
指导教师:
杨金文老师
提交日期:
2008年4月23日
教务处制
绪论
粤北连平县忠信镇是一个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这里的客家先民是来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移民,随客家先民一道迁徙而来的花灯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是客家花灯的优秀代表。
从源流上看,它经历了历史的演变与世代传承,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历史性、现实性与未来性的必然规律和一个无限发展、无限创造的动态流程。
从文化内涵上看,它包涵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底蕴深厚的群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等诸多文化因子。
目前,笔者发现前辈们研究忠信花灯的文章多是从忠信花灯的工艺出发,而对忠信花灯文化价值的考察处于见仁见智的初始阶段,关于忠信花灯传承发展的相关探讨仍需补充。
本文在多方面阅读前辈的学术文章,观看花灯节的盛况演出,参观忠信花灯街的基础上,试谈忠信花灯的文化价值和今后的传承与发展。
1忠信花灯的源流
我国的花灯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客家的花灯是中国元宵花灯的一个分支,忠信花灯是这一分支上的闪亮明珠。
忠信花灯,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
据忠信当地一些有名望的古稀老人口述,忠信花灯的历史已有600多年,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是278年。
雍正八年(1730年)卢廷俊纂修的《连平州志》卷二“风俗篇”记载:
“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
(“上元”即是元宵节)。
又经专家对民间艺人收藏的花灯纹样印版进行鉴定,也证明是清朝产物。
因此,花灯于清朝时传入忠信的可能性最大。
从《连平州志》的记载中,我们可知早期的忠信花灯与中国元宵节构成了密切的联系。
元宵灯节,忠信人民纷纷外出赏花灯,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唐诗人崔液曾作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宋朝辛弃疾亦作词云“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热闹的场面,一如“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但随着花灯历史的逐渐演变和忠信人民生活习俗的改变,忠信花灯渐渐脱离了与元宵节的关系,慢慢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上花灯。
上花灯简称上灯,是忠信地区特有的民间习俗,这是一项专为男子举行的庆生仪式,在正月十三这天进行。
“三”与客家方言里的“生”谐音,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忠信花灯渐渐与十五元宵节脱离关系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上灯具体的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在忠信只留传着一个关于“上灯”的传说。
古时有一达官连续生了多个女儿后,晚年幸得一子,为表庆贺,第二年春节后便从外地带回一个宫灯挂在祠堂上,以客家方言“灯”“丁”谐音,表示添“丁”。
邻里乡亲觉得这做法很新鲜,村里的老艺人便发挥智慧,吸收宫灯的艺术精华,利用农村现成的竹篾和各种彩色纸做为材料创作出自己的“灯”,也挂在祠堂上,从此,独特的忠信上灯习俗便这样产生了,花灯也正式被赋予祈子盼福的意义。
上灯的起源时间虽已无从考证,但其产生的原由已逐渐被忠信人民认同:
客家先民由中原辗转迁徙落居在闽西、赣南、粤东一带,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先民们为企盼家族的繁衍壮大和人丁兴旺,才借客家方言里“灯”“丁”同音取意,上灯与上丁(即上族谱)谐音,其中尽含客居异乡,思念故土,缅怀先辈的复杂情怀。
1999年,连平县政府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忠信花灯,在大年初九这天特别举办了忠信花灯节大型活动,并正式确立大年初九为一年一度的忠信花灯盛会节日。
从1998年迄今连平县政府已举办了八届广东连平·忠信花灯节;在此基础上,忠信花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忠信花灯节特地选在正月初九是因为忠信人逢农历三、六、九出街赶集,大年初九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集日,也是唯一一个卖花灯的日子,做花灯的人早早把花灯挑出来摆卖,今年需要上灯的人家便在这天购买合心意的花灯挑回家。
从古到今,花灯的交易都在一个专门地方进行,是位于忠信闹区的一段古旧街道,俗称“花灯街”。
如今,花灯街渐渐淡化了它最初买卖花灯的功能,成为花灯展览街;自1999年开始,每年政府都会出资请花灯艺人制做多姿多彩的花灯挂在花灯街和广场上供游人观赏。
此举使花灯得到了有力的保护。
2006年5月,忠信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忠信花灯的特点
忠信花灯是一种集民间竹艺、编织、绘画、剪纸、书法、对联、诗词于一体的造型艺术,完全手工制作、设计独特、造型美观精致。
关于花灯的工艺,忠信地区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客家花灯歌——“忠信的花灯啊/系好样哎/下圆上方寓意广哎/造型独特/工艺精哎/灯裙飘扬/万年长哎”
忠信花灯与传统元宵花灯有一脉相承的地方,更有其独特之处。
中国花灯的形式普遍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一般用竹木、金属、绫绢、绸缎、丝穗、玻璃、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扎制而成。
忠信花灯只用竹和纸扎制而成,竹是忠信本地盛产的苗竹,纸是喜气的大红纸;形式上只有吊灯一种,座灯和提灯极为少见,壁灯则没有。
在品种上,元宵花灯有莲花灯、吉利灯、猴灯、羊灯、走马灯、龙灯、蝴蝶灯等等;忠信花灯则有状元灯、秀才灯、缭丝灯、参灯、宝莲灯、五福灯、龙凤灯、伯公灯、仔灯、宫廷灯、紫灯、廊灯、磨灯等十四种之多。
在形状和结构上,元宵花灯有牛形、龙形、狮子、花船、蝴蝶、大小虾、鱼、龟、神像、观音、天女、八仙、罗汉、模拟人物等等;忠信花灯的结构独特在于所有花灯只清一色柱形。
忠信花灯从上到下分灯盖、灯身、灯裙三个部分,灯身竹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之分,从里到外有2至4层,规格大的直径达12米,最小的也有40厘米。
灯裙是忠信花灯最独特的地方,是区别其他客家花灯的精髓所在。
所谓的“灯裙”是采用红、白色纸剪成的条穗,条穗有2—8厘米宽,分内外两层,内层灯裙为白色,较短,外层为大红色,较长。
把灯裙粘贴在花灯下部,意为给花灯穿裙子,穿上裙子的花灯就算正式做好了,红白、长短条穗对比,花灯显得大方、飘逸,甚是美观。
制作花灯先要扎架,再剪纸,剪凿花纹,糊裱装饰。
花灯老艺人赖师傅说,做一盏高档的花灯,师徒两人协作差不多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可见花灯的制作工艺何等复杂。
忠信花灯区别于其他客家花灯最显著的特点是:
忠信花灯大而精致,有长长的灯裙,上下完全穿透,一次性使用。
最后一个特点是应忠信上灯习俗而产生的,忠信人上灯之后要把花灯烧掉,否则会被视为不吉利。
旧时上灯习俗的全过程非常复杂,由放灯绳、买灯、迎灯、上灯、暖灯和化灯六个环节组成,要求非常讲究,十分虔诚。
放灯绳。
只要是生有男丁的人家,准备在来年上灯,就要在除夕之前在祖堂的大梁挂上自制的粗麻绳,俗称“灯绳”。
灯绳的另一端系在祖堂的柱子上,绳端粘有写上“新丁”的名字的红纸。
这样,年前村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谁家将要上灯,就该盘算准备多少份贺礼了。
上灯礼俗就如孩子的满月礼俗一样,在男子的一生中只要举行一次,有钱的人家往往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就上灯,没钱人家也可以等到家里富足了再上,所以常常出现父亲跟儿子一起上灯的趣事。
故此,在梁上放灯绳的时候一般按辈分挂放定位,先挂满上厅堂正梁,后挂副梁,再挂下厅堂,有序摆放。
但在以前多生多育的时代,有人半夜三更就起来抢位置,他们认为,谁抢到了上厅正梁的位置,谁家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有出息。
买灯。
买灯在正月初九,祖祖辈辈下来一直约定俗成的日子。
灯主在花灯街观赏各种花灯,看好合心水的便让卖家出价,卖家出的价钱尾数一般带有“9”字,图个吉利。
灯主一般要买两盏花灯以上,一盏挂在自己家里,另一盏挂在老屋祖堂上;如果老屋的祖先又是由其他老屋发源而来的,还要在发源地祠堂里也挂上一盏。
迎灯。
迎灯也在初九这天进行,客家人视花灯为圣物,神圣的东西到村里是要受到隆重接待的。
灯主挑灯快到家的时候,为显灯威壮声势,远远的已有迎灯队伍在村口做好准备,点燃鞭炮,锣鼓齐鸣,舞龙舞狮,场面十分壮观。
把灯迎进大门,灯主开始接受村里老者的祝福——“添丁花灯靓又亮,男女老少喜洋洋;送到贵府挂锦梁,财丁兴旺万年长”(客家方言),这时灯主要红包酬谢迎灯队。
上灯。
上灯普遍在正月十三举行,灯主先在花灯里面系上柏叶、红毛巾、彩带、百仔芋头、大葱和大蒜等,寄寓于新丁聪明好学,多子多福;再把预先备好的灯联贴在花灯灯盖上,其内容是些吉祥如意,添丁发财及祝福之类;接着,把花灯提到祖堂上,把花灯内的灯盏点亮,祈盼人丁兴旺之意。
灯主摆好三牲贡品,灯主妻子或母亲抱着新丁全家一起拜祖,尔后,用灯绳绑好花灯,花灯在鞭炮声、锣鼓声中冉冉升起,稳稳地悬挂在祖堂的红梁上。
当天,灯主要摆宴席,亲朋戚友带着鞭炮、新丁新衣或者实用的毛毯棉被等礼物前来道贺,鞭炮声中欢聚一堂“饮灯酒”。
当晚更是热闹非凡,村里的青年舞起老人们用禾秆、香烛扎好的香火龙到每一户灯主家串门并恭贺灯主添丁发财,这时灯主就会爽快地派红包给这支火龙队伍。
灯主家不管是有钱或没钱的这一晚也都会买来好多烟花燃放,喻意新丁以后辉煌腾达。
上灯至化灯期间,灯主每晚要“上灯火”,即把灯油添加到灯盏上(村里通电后人们普遍用电灯代替火盏,喊作“长明灯”),意在延续香火,祈望家族丁旺财旺。
暧灯。
暖灯一般在正月十六或十八,各家灯主提三牲贡品到祖堂里拜祖,由族长组织众乡亲以家族公款摆酒席宴请灯主,为家族又添新丁而庆贺,为家族的壮大而祝酒。
化灯。
化灯环节一般在正月二十,最迟的在二月二;还有的把暖灯和化灯一起在正月十六或十八进行。
化灯是上灯结束前的高潮,化灯前村里的小孩子提前聚集在祠堂里等待,随着灯主把花灯徐徐放下,他们便急忙争抢花灯上他们早已心仪的小饰物,有小镜子、漂亮纹样、彩带等。
妇女们有时也会和孩子们一起抢,多半是没有生娃或生了几个女娃没男娃的妇女,她们抢百仔芋头、柏叶灯等,有时不注意,灯主家的灯绳也会被抢了去。
在放灯时,灯主有意让花灯时起时落,使争抢场面更加热闹;随后,灯主便把被孩子们拆散的花灯碎片与吉祥草堆在一起,由宗族中子孙满堂、福德深厚的老人点火烧掉。
在燃烧前,灯主要准备“传丁火”,“传丁火”所用的竹把是事先特制的,年前由家人把竹子砸破、浸泡、凉干,裁成约二米左右,在竹子中间圈一圈红纸系上柏叶。
当吉祥草和花灯碎片燃烧时,灯主就在燃烧声和鞭炮声中把竹把点燃,然后传回家中,这就叫“传灯火”,寓意丁火分化,世代相传。
古老的忠信上灯习俗,抒发了忠信人孝宗敬祖的情怀,极大地增进了宗族间和谐共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种传统习俗载体,对忠信花灯文化的保护、弘扬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民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7年4月,忠信上灯习俗正式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花灯以其古老的形式流传了几百年,承载着几百年来忠信人的生命历史、忠信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笔者认为,其实任何一种客观物体其本身并没有意义,是人类的意识形态或精神内涵需要宣泄,从而赋予它的一种寄托。
从忠信的上灯习俗中可以看出忠信人的恐惧心理。
他们害怕死亡,害怕疾病,害怕自然界带来的不稳定。
初生的婴儿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人们害怕这幼小的生命受到伤害;于是忠信人把敬畏生命的意识寄托在花灯上,祈盼孩子上灯之后便消灾消难,多财多福。
3花灯的文化内涵
一直以来,忠信花灯秉承着中原花灯艺术之精华,经过历代老艺人的实践创作,使得忠信花灯具有独特的风格。
忠信花灯蕴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洋溢着浓郁的山乡民俗风情,是难得的民间文化财富。
3.1忠信花灯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忠信花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忠信花灯的结构下圆上方,方的灯盖,有四角、八角、十二角之分,寓意四通八达;圆的灯身,寓意团团圆圆。
忠信花灯的纹样有“山水花鸟”、“连年有余”、“龙凤呈祥”、“金鸡报喜”、“和合美满”、“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竹报平安”等等传统题材,寄寓了民间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忠信上灯习俗里蕴藏着人类繁衍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忠信花灯的人文价值。
以客家方言“灯”“丁”谐音,寓意“添子添丁”。
中山大学康保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忠信的上灯习俗虽有一定程度上的迷信,但这是民间百姓的信仰,应理性、宽容地对待这些问题。
”
3.2忠信花灯体现儒家“男尊女卑”思想
忠信的上灯习俗专为男子举行,女子无缘介入,这里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
旧时上灯习俗对女子的排斥,隐隐透露出忠信客家人骨子里的某些思想意识。
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早在西周时期便已出现。
儒家文化崇尚以男性为主导的家族和权威力量,传统文化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育观念。
战国末年的韩非甚至把重男轻女从一种思想意识发展到“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的地步。
客家先民辗转迁徙过程中,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他们认为男丁是最重要的;所以极力渴望神的力量能够保护他们,便把这种意识形态寄托在花灯上。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世袭的传承观念慢慢发生变化,沿袭了几百年的古老习俗才打破了唯有男子才上灯的陈规,使新生的女子也得到隆重的祝福。
但是在忠信地区的一些周边农村,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仍较为严重。
忠信古老的上灯习俗只有加入创新的内容,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护,才能延续不衰。
但如前辈们文章中所说,在新婚嫁娶、乔迁新居、升学、就业、参军、祝寿、开业等都进行隆重的吊灯仪式,这未免有点泛滥成灾,扭曲了上灯的意义所在,忠信上灯是为保护生命而进行的仪式。
新时代,我们急需把传统习俗里的旧思想剔除,首当其冲的是删除儒家文化男尊女卑的思想,重新注入新鲜文化。
把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和孝文化注入忠信上灯习俗里,这种区域民间习俗才能长存不衰。
因为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一个节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3.3忠信花灯表达宗族凝聚力
忠信花灯表达了浓郁的宗族凝聚力。
客家文化的内蕴实质是一种移民文化,而这种移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属被动移民文化,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转移现象。
在客家民系的迁徙、聚散过程中,客家文化始终作为维系客家人亲缘情感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花灯文化在客家宗族社会里,是一种联络感情和维护家族权威的辅助手段,并以花灯活动强化客家人的宗亲情结,使族人达到一致性和一体化。
这种一致性和一体化是客家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里,所必备的生存条件之一。
这一点在上灯习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上灯当日,灯主家需摆宴请客,要做的事情特别多,这时,同一个家族的人就会主动前去帮忙。
宴席上邻里乡亲们的频频举杯祝福,深深体现了宗族的凝聚力。
3.4花灯文化繁荣客家经济
花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虽然大部分花灯和花灯展示不进入流通领域,但花灯节作为一种民间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为此忠信政府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式,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确保每年花灯节如期举办,不断提升花灯的数量和质量。
虽然客家花灯对客家经济发展仅仅是附比功能,但花灯文化活动营造了客家地域的节日氛围,给客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提供了一个空间,也带来了节日经济效应,使人们从中感受到农耕文明状态下客家民系文化与经济的单简、调和式的演进。
2007年举办的第七届忠信花灯节演出可谓气势非凡,连平县政府联手央视举办《激情广场》大型歌会,央视3套直播全场活动盛况,以此品牌活动为载体,提高了忠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招商引资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推进了忠信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4从花灯的文化内涵看花灯的传承与发展
花灯,在忠信地区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神圣之物。
通过一年一度的花灯节演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外化。
但从笔者回家乡忠信所作的实地调查,再综合其他花灯爱好者的田野调查来看,忠信花灯的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忠信花灯的制作师傅越来越少,忠信花灯在有生命的活体传承上出现严重危机;花灯的类型也在逐渐减少,花灯制作总体而言比较粗糙。
据文化馆资料记载,忠信花灯在“文革”时期曾一度沉寂。
那个非凡时期在“破四旧”、“移风易俗”的口号下,几乎任何传统的东西,无论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统统在反对之列,忠信花灯在那个时代销声匿迹,祖祖辈辈传承的上灯习俗也被迫中断。
改革开放后重现的忠信花灯就出现了问题,一些花灯艺人在“文革”时受到迫害,许多花灯纹样的印板在“文革”时期被烧毁;据忠信花灯制作师傅赖海明说,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制作传统花灯的材料越来越少了,特别是细如毛发的铜丝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现在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人物骑马旋转流动的动作,比较复杂的人物动作如钓鱼、扇扇子等就无法完成了。
忠信花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可能只会存于忠信地区,但作为一种工艺品却有可能走出河源甚至更远。
而这种工艺品其致命的弱点是易碎、容易破损、生命力不强。
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大力度抢救忠信花灯文化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创新忠信花灯的制作工艺。
只有不断创新制作工艺,才能让忠信花灯走得更远。
其次,上灯习俗渐渐被人们忽略。
随着商品经济对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忠信花灯这一纯手工制作的民间俗物愈来愈脱离乡土气息;而乡土社会中也会渐渐失去日常生活中广泛参与花灯文化活动的热情与创新冲动。
如今在农村城镇化趋势中便可体现,远离乡村泥土住进城镇街道里的人们,越来越多以嫌麻烦为由不再上灯,只有少数阔气的人家会回到老屋的祖祠里去大搞一番;上灯习俗里蕴含的意味也渐渐被现代的忠信人忽略遗忘。
但是,花灯毕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些年来,通过政府和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忠信花灯已经走出山区,正逐步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享誉海内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有头脑的企业家也开始把目光投向花灯,他们利用花灯在广大群众中的深厚基础,利用花灯的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在花灯上做起了文章,搞起了花灯品牌的产品。
连平县政府投巨资修建了用以举办花灯节活动的“忠信人民广场”。
以上这些举措无疑为忠信花灯的发展和振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更进一步促进了花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目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抢救和保护,忠信花灯也在其中。
只要我们抓住这大好时机,充分利用花灯文化的丰富资源,用忠信花灯这条金线串起一系列客家民俗民风,形成一条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链,以花灯为载体,全力打造旅游品牌,开发旅游文化,忠信花灯就一定能够发展和振兴。
结语
本文通过对忠信花灯历史源流的探索,对忠信花灯工艺和上灯习俗过程的述说,深刻挖掘了花灯本体的文化内涵。
分析了客家花灯饱含的文化资源急需开发转换为经济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商品化,才能达到传承与发展花灯文化的目的,才能繁荣忠信经济和社会文化。
致谢
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我的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尽管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却让我受益非浅。
由于经验的匮乏,在撰写过程中我的思路一直不清晰,幸好杨老师一直耐心细心地指导我,教我理清论文思路,构建论文结构,因此,在这里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杨金文老师。
可以说,没有杨老师的悉心指导,我可能直到现在也不懂论文该如何写,什么样的才算是论文。
除了感谢老师对我论文始终关注和支持外,还要感谢他在指导我论文过程中教会了我许多一生受用的道理,还有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借此方寸之地,再次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然后要谢谢在走访时给我帮助的乡人,谢谢文化馆的工作人员。
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基础;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曾教我《民间文学》的肖向明老师,他虽然没有指导我写论文,但却激发了我去热爱民间文学。
最后,要感谢四年来与我朝夕共处的同学们,特别感谢我的室友廖玲玲、卢海平和叶春雨同学,她们给我支持鼓励给我恳切意见。
参考文献
[1]卢廷俊.连平州志[M].广东:
广东省连平县档案馆图书馆,1980
[2]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M].广东: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1-214
[3]汪石满.中国民俗[M].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4]齐东野.鲁贤文.远去的乡情——正在消失的民俗[M].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
[5]彭国梁.杨里昂.我们的元宵[M].湖南:
湖南出版集团.岳麓书社,2004
[6]张君.神秘的节俗[M].广西: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7]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北京:
中华书局,2002
[8]李锐.李婷婷.花灯歌舞搭建秀山城乡发展之文化桥梁[J].新西部,2007,2
[9]李怀荪.苗汉文化交融与麻阳花灯[J].怀化师专学报,1998,2,7
(1)
[10]赵心宪.区域花灯传承发展的民族民间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9,27(5)
[11]许远忠.客家遗风独放异彩[J].艺术理论,2007,7
[12]康文宁.闫水村淄博花灯[J].管子学刊,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