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897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全国招标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9全国招标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招标采购案例分析

  第一题(10分)

  某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共有A、B、C、D4个投标人投标,于2009年8月5日(星期三)开标,开标后随即进入评标程序,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1人、招标机构代表1人和从中国国际招标网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4人组成。

抽取的4名专家中,有1人是国家级专家,曾参与审核该项目招标文件,对该项目比较熟悉;另外3人是同一大学的教师,没有接触过本项目。

评标结果推荐了投标人A中标,并与8月7日~14日进行了评标结果公示。

投标人B、C、D先后向相应的招标投标主管部门提出质疑,具体情况如下:

  

(1)投标人B在中国的控股子公司于8月10日将书面质疑文件送达招标投标主管部门,质疑评标委员会认定其投标为废标理由不成立。

  

(2)投标人C于8月15日将其书面质疑文件送达招标投标主管部门,质疑该项目招标文件对招标人财务要求太高,对其招标构成了歧视。

  (3)投标人D于8月18日将其书面质疑文件送达招标投标主管部门,质疑推荐中标的投标人A业绩达不到招标文件要求。

  问题:

  1.该项目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存在哪些问题?

评标结果公示时间是否符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相关规定?

  2.投标人B、C、D的质疑是否有效?

分别说明理由。

  考点:

  一、抽取专家原则和程序:

  1)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活动中所需专家必须由招标机构及业主在《中国国际招标网》上从国家、地方两级专家库中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

  2)招标机构及业主不得无故废弃随机抽取的专家,抽取到的专家因客观原因不能参加招标项目评审工作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回复招标机构。

  3)招标机构收到回复后应当在网上注明原因并重新随机抽取专家。

  4)抽取专家次数超过3次的,应当报相应主管部门备案后,重新随机抽取专家。

  5)随机抽取专家人数为实际所需专家人数。

  6)一次委托招标金额在500万美元及以上的国际招标项目,所需专家的1/2以上应从国家级专家库中抽取。

对于同一招标项目编号下同一包,每位专家只能参加其招标文件审核和评标两项工作中的一项。

  7)在抽取专家时,如专家库中的专家数量不足以满足所需专家人数,不足部分可由招标机构和招标人自行推荐,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专家推荐表提交“中国国际招标网”补充进入国家或地方专家库,再随机抽取所需要的专家人数。

  8)专家名单一经抽取确定,必须严格保密。

如有泄密,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应当报相应的主管部门并重新在专家库中抽取专家。

  9)抽取评标所需的评审专家的时间不得早于开标时间48小时,如抽取外省专家的,不得早于开标时间72小时,遇节假日向前顺延;同一项目评标中,来自同一法人单位的评审专家不得超过评标委员会总数的1/3.“

  二、机电产品国际招投标中的质疑

  1.主体:

提出质疑——投标人;接受质疑——招标投标的主管部门。

  2.时限:

7+3

  评标结束后,招标机构应当在招标网进行评标结果公示,公示期为7日。

  在公示期内,投标人首先应在招标网在线填写《评标结果质疑表》,并在公示期内及结束后3日内,将由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人签字或签章的《评标结果质疑表》及相关资料送达相应的主管部门方为有效。

  3.内容:

  1)招标程序的合法性;

  2)评标结果的合法性;

  3)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合法性;

  4)投标人认为其不中标理由不充分的。

  4.不予受理:

  1)由非投标人提出的质疑;

  2)质疑函件无合法投标人签字或签章的质疑;

  3)未按本办法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质疑;

  4)质疑函件为虚假情况的质疑;

  5)未在规定时间内将质疑函件送达主管部门的质疑;

  6)未在公示期内在招标网上提出的质疑。

  7)涉及招标评标过程具体细节、其他投标人的商业秘密或其他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具体内容但未能说明内容真实性和来源合法性的质疑;

  8)未能按照主管部门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补充质疑问题说明材料的质疑;

  9)针对招标文件内容提出的质疑。

  5.招标文件异议程序:

如果投标人认为已公开发售的招标文件含有歧视性条款或不合理的要求,应当在开标日5日以前以书面形式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提出异议,同时提交相应的证明资料。

  参考答案:

  1.该项目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存在的问题:

  

(1)评标委员会由6人组成不符,成员人数应为5人以上单数。

  

(2)4名专家中的国家级专家,曾参与审核该项目招标文件,不可以参加评标工作。

  评标结果公示时间符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相关规定。

  2.投标人B、C、D的质疑有效与否的判断及理由。

  

(1)投标人B的质疑无效。

  理由:

应由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人签字或签章的《评标结果质疑表》及相关资料送达相应的主管部门方为有效。

  

(2)投标人C的质疑无效。

  理由:

提出质疑的内容不符合相关规定。

  (3)投标人D的质疑无效。

  理由:

质疑文件应在公示期内及结束后3日内送达招标投标主管部门。

  第二题(10分)

  某中央部委以公开招标方式,利用财政资金采购一台技术复杂的实验室分析仪器,达到了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该仪器国内有十余家制造商生产。

投标截至时,没有供应商投标。

经审查,招标文件中没有不合理条款,招标公告及采购程序均符合政府采购相关规定。

  由于重新公开招标不能满足时间要求,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改变采购方式。

但采购人对采用什么方式拿不定主意,为此,采购人向某政府采购中心咨询,得到以下4条建议:

  

(1)采用邀请招标。

  

(2)采用竞争性谈判。

采购人可直接确定2家生产该实验室仪器的国内制造厂家谈判。

采购人再成立由采购人1人和从财政部门专家库中随机确定的有关专家2人组成采购小组。

进行两轮谈判,按照评判中确定的最低报价来确定成交供应商。

  (3)采用询价采购。

采购人先制定询价文件,询价文件中明确规定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交的标准。

评定成交的办法可采用综合打分法。

  (4)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采购人直接与本地一家该实验室分析仪器制造厂家谈判,签订采购合同。

  问题:

  指出某政府采购中心提出的4条建议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不妥之处:

采用竞争性谈判时,采购人直接确定2家生产该实验室仪器的国内制造厂家谈判。

  理由:

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人通过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不少于3家的供应商分别谈判。

  

(2)不妥之处:

采用询价采购。

  理由:

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本案例中,需采购一台技术复杂的实验室分析仪器。

  (3)不妥之处:

询价文件中明确规定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交的标准。

  理由:

询价小组应当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作出规定。

  (4)不妥之处:

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理由: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采购人可以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采购项目只有唯一的供应商;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的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

本案例中,该仪器国内有十余家制造商生产。

  第三题(14分)

  某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承包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及其支付约定如下:

  

(1)签约合同价:

82000万元;合同形式:

可调单价合同。

  

(2)预付款:

签约合同价的10%,按相同比例从每月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中抵扣,到竣工结算时全部扣消。

  (3)工程进度款:

按月支付,进度款金额包括:

当月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当月确认的变更、索赔金额;当月价格调整金额;扣除合同约定应当抵扣的预付款和扣留的质量保证金。

  (4)质量保证金:

从月进度付款中按5%扣留,质量保证金限额为签约合同价的5%.

  (5)价格调整:

采用价格指数法,公式如下:

  △P=Po(0.17×L/158+0.67×M/117-0.84)

  式中△P——价格调整金额;

  Po——当月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和当月确认的变更与索赔金额的总和;

  L——当期工人费价格指数;

  M——当期材料设备综合价格指数。

  该工程当年4月开始施工,前4个月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问题:

  1.计算该4个月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

  2.计算该4个月各月的价格调整金额。

  3.计算6月份实际应拨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金额。

  (列出计算过程。

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1.4月份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

1200万元

  5月份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

(3510-1200)万元=2310万元

  6月份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

(6950-3510)万元=3440万元

  7月份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

(9840-6950)万元=2890万元

  2.4月份的价格调整金额:

1200×(0.17×162/158+0.67×122/117-0.84)万元=39.52万元

  5月份的价格调整金额:

(2310+60+10)(0.17×175/158+0.67×130/117-0.84)万元=220.71万元

  6月份的价格调整金额:

(3440-110+30)(0.17×181/158+0.67×133/117-0.84)万元=391.01万元

  7月份的价格调整金额:

(2890+100+50)(0.17×189/158+0.67×141/117-0.84)万元=519.20万元

  3.6月份的应扣预付款:

(3440-110+30+391.01)万元×10%=378.10万元

  6月份应扣质量保证金:

(3440-110+30+391.01)万元×5%=187.55万元

  6月份实际应拨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金额:

(3440-110+30+391.01-378.10-187.55)万元=3185.36万元

  第四题(15分)

  某大型机电设备采用国际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招标。

经备案同意的招标文件中规定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评标,同时规定了评标价量化因素及评标价格调整方法:

  

(1)以招标文件规定的交货时间为基础,每超过交货时间一周,其评标价将其投标总价的基础上增加0.5%,不足一周按一周计算,提前交货不考虑降低评标价。

  

(2)一般条款或参数任何一项存在偏离,其评标价格将在其投标总价的基础上增加0.5%偏离条款或参数累计超过10项的,将导致废标。

  (3)W功能是招标内容要求的设备配置功能,U功能不是招标内容要求的设备配置功能。

若投标人不是提供招标文件要求的功能、部件或服务,按其他有效标的投标人提供的该项功能,部件或服务的最高的投标价格对其评标价格进行加价。

  (4)招标文件还规定投标有效期为90天。

  现共有A、B、C、D四个投标人进入评标程序。

各投标人投标文件相关内容如下:

  投标人A的投标文件:

投标价格为101万美元CIF上海。

投标人随开标一览表递交了一份降价声明,承诺在投标价的基础上优惠5%.交货时间超过规定的交货时间22d,投标设备一般参数存在6项偏离,3项参数优于招标文件要求。

投标价格含W功能且W功能报价3万美元。

投标有效期90d.

  投标人B的投标文件:

投标价格为87万美元CIF上海。

投标设备一般参数存在6项偏离。

投标价格含W功能,且W功能报价2万美元。

投标有效期90d.

  投标人C的投标文件:

投标价格为600万人民币。

“﹡”号的技术参数存在2项偏离。

投标价格含W功能且W功能报价30万人民币。

投标有效期90d.

  投标人D的投标文件:

投标价格为98万美元CIF上海。

但开标一览表中大写金额为玖拾捌万捌仟美元。

交货时间比规定的交货时间提前10d.投标设备一般参数存在6项偏离,6项参数优于招标文件要求。

投标有效期90d.投标价格不含W功能及报价,但包括U功能,U功能报价1万美元。

  在评标过程的价格评议中招标人认为:

投标人A的投标设备一般参数存在6项偏离,但有3项参数优于招标文件要求,偏离与优于参数抵减后,实际只存在3项偏离,其评标价格应按3项偏离计算加价。

  问题:

  1.确定不能进入价格评议的投标人,并说明理由。

  2.招标人代表在评标中针对投标人A的上述意见是否正确?

为什么?

  3.投标人D的投标报价中包含了招标文件未要求的U功能。

在计算投标人D的评标价格时,可否在投标价格基础上核减1万美元?

为什么?

  4.

(1)确定商务评议、技术评议合格的投标人。

  

(2)分别计算其经过算术错误修正和降价声明修正后的投标价格。

  (3)分别计算其供货范围偏差、技术偏差和商务品种的价格调整额。

(计算过程和结果保留小数点两位。

  考点:

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价格调整计算

  最低评标价法:

  符合性检查

  检查投标文件是否有投标书、投标保证金、法定代表人授权书、资格证明文件、技术文件、投标分项报价表,以判断投标文件是否合格

  商务评标

  1)在商务评标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废标,不再进行技术评标:

  ①投标人未提交投标保证金或保证金金额不足、保函有效期不足、投标保证金形式或出具投标保函的银行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

  ②投标文件未按照要求逐页签字的;

  ③投标人及其制造商与招标人、招标机构有利害关系的;

  ④投标人的投标书、资格证明未提供或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

  ⑤投标文件无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签字人无法定代表人有效授权书的;

  ⑥投标人业绩不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

  ⑦投标有效期不足的;

  ⑧投标文件符合招标文件中规定废标的其他商务条款的。

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前款所列文件应当提供原件,并且在开标后不得澄清、后补,否则将导致废标。

  技术评标

  2)技术评标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废标:

  ①投标文件不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规格中加注星号(*)的主要参数要求或加注星号(*)的主要参数无技术资料支持的;

  ②投标文件技术规格中一般参数超出允许偏离的最大范围或最高项数的;

  ③投标文件技术规格中的响应与事实情况不符或虚假投标的;

  ④投标人复制招标文件的技术规格相关部分内容作为其投标文件中一部分的。

  参考答案:

  1.不能进入价格评议的投标人是投标人C.

  理由:

技术评标过程中,投标文件不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规格加注星号(“﹡”)的主要参数要求或加注星号(“﹡”)的主要参数技术资料支持的,应作废标处理。

  2.招标人代表在评标中针对投标人A的上述意见不正确。

  理由:

不可以抵减

  3.在计算投标人D的评标价格时,不可以在投标价格基础上核减1万美元。

  理由:

U功能不是招标内容要求的设备配置功能,投标人的报价包含了招标文件要求以外的项目内容,则不予核减。

  4.

(1)商务评议合格的投标人为投标人A、投标人B、投标人C、投标人D;技术评议合格的投标人为投标人A、投标人B、投标人D.

  

(2)投标人D经过算术错误修正的投标价格为98.8万美元。

  投标人A经过降价声明修正后的投标价格:

101万美元×(1-5%)=95.95万美元

  (3)投标人D范围偏差的价格调整额为3万美元。

  投标人A的技术偏差的价格调整额:

95.95万美元×0.5%×6=2.88万美元

  投标人B的技术偏差的价格调整额:

87万美元×0.5%×6=2.61万美元

  投标人D的技术偏差的价格调整额:

98.8万美元×0.5%×6=2.96万美元

  投标人A的商务偏差的价格调整额:

95.95万美元×0.5%×4=1.92万美元

  第五题(11分)

  某市跨江大桥工程由政府投资建设,该项目为地方重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准,核准的施工总承包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

该项目初步设计图样正在审查中。

为使大桥能尽早投入使用,项目法人决定立即启动招标程序。

先以初步设计图样为基础进行公开招标。

  项目法人直接委托了一家招标公司承担该项目的招标工作。

招标公司向项目法人建议:

  

(1)由于本项目采用的技术为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具有相应施工技术能力的企业不超过5家,建议直接改用邀请招标。

  

(2)由于初步设计图样深度不够,为帮助项目法人控制工程投资,建议将部分价值较大的专业工程以暂估价形式包括在总承包范围内,待条件具备时,有项目法人主持定价,直接指定分包人。

  (3)由于项目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建议评标方法采用综合评估法。

  同时,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该项目为重点工程,项目法人不能直接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而应由其指定该市某招标中心代理招标。

  问题:

  1.本项目是否具备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条件,为什么?

  2.招标公司的三条建议是否妥当,为什么?

  3.项目法人直接委托招标公司是否存在问题?

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指定该市某招标中心为招标代理机构?

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本项目不具备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条件。

  理由:

项目初步设计图样没有审查批准。

  2.招标公司的第

(1)条建议不妥当。

  理由:

该项目为地方重点工程。

  招标公司的第

(2)条建议不妥当。

  理由:

专业工程暂估价应按中标价或发包人、承包人与分包人最终确认价计算。

  招标公司的第(3)条建议妥当。

  理由:

综合评估法适用于技术复杂或技术规格、性能、制作工艺要求难以统一的货物。

  3.项目法人直接委托招标公司不存在问题。

理由:

项目法人与招标代理机构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可以指定该市某招标中心为招标代理机构。

  理由: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是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

  第六题(12分)

  某国家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财政预算约8000万元人民币,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已完成,施工图样已具备且满足深度要求,招标人委托某招标公司对该工程施工组织公开招标,并决定采用资格后审方法,招标公司拟定的招标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1)招标公告发布的同时开始发售招标文件,并要求招标文件购买人在购买招标文件时即提交投标保证金100万元。

  

(2)分两批组织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

  (3)召开投标预备会。

  (4)向提出问题的招标文件购买人发出招标文件的书面澄清文件。

(5)组织开标会议,接受投标文件并开标。

  (6)组织资格审查和原件复核工作。

  (7)从招标人提供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

  (8)组织评标委员会评标,评标委员会出具评标报告。

  (9)与中标候选人就中标价格进行谈判,发出中标通知书。

  (10)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

  招标公司根据项目计划工期较短,且预计物价波动幅度较小的具体情况,建议招标人选用固定总价合同。

  招标公司在招标方案中向招标人建议,除了办公楼工程通过招标选定施工总承包单位之外,还应将大楼的精装修工程、弱电工程、电梯工程等单独进行专业承包的招标。

  问题:

  1.招标方案中,那些工作存在不妥之处?

为什么?

  2.招标公司建议选用固定总价合同是否合理?

为什么?

  3.招标公司在招标方案中提出的将专业工程单独招标的建议是否合理?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招标方案中工作存在不妥之处的判断与理由。

  

(1)不妥之处:

要求招标文件购买人在购买招标文件时即提交投标保证金100万元。

  理由:

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

  

(2)不妥之处:

向提出问题的招标文件购买人发出招标文件的书面澄清文件。

  理由:

投标预备会上所有的澄清、解答均应当以书面方式发给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

  (3)不妥之处:

组织开标会议,接受投标文件并开标。

  理由:

合理的程序是先接受投标文件,再组建评标委员会,然后组织开标会议。

  (4)不妥之处:

从招标人提供的专家名单中随即抽取评标专家。

  理由:

依法必须招标的一般项目的评标专家,可从依法组建的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特殊招标项目可以由招标人从评标专家库中直接确定。

  (5)不妥之处:

与中标候选人就中标价格进行谈判。

  理由:

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2.招标公司建议选用固定总价合同合理。

  理由:

固定总价合同计价方式一般适用于工程规模较小、技术比较简单、工期较短,且核定合同价格时已经具备完整、详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必须的施工技术管理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

  3.招标公司在招标方案中提出的将专业工程单独招标的建议合理。

  理由:

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和项目业主依法发包的专业工程。

  第七题(10分)

  某政府投资工程于2009年6月组织施工招标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文件采用《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2007年版)编制,审查办法为合格制,其中部分审查因素和标准见下表:

  部分审查因素和标准

  招标人手里了12份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其中申请人12的资格申请文件是在规定的资格预审文件递交截至时间后2分钟收到的。

招标人组建了资格审查委员会,对受理的12份资格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审查过程有关情况如下:

  

(1)申请人1同时是联合体申请人10的成员,资格审查委员会要求申请人1确认是参加联合体还是独自申请。

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人1确认其参加联合体,随即撤回其独立的资格申请。

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申请人1的申请合格;

  

(2)申请人2不具备相应资质,使用资质为其子公司的资质,资格审查委员会认为母公司采用子公司资质申请有效;

  (3)申请人3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已过,资格审查委员会要求申请人3提交重新申领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原件。

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人3重新提交了其重新申领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其申请合格;

  (4)招标人临时要求核查申请人资质证书原件,申请人4提交的申请文件虽符合资格预审文件要求,但未按照要求提供资质证书原件供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资格审查委员会据此判定申请人4不能通过资格审查;

  (5)申请人5在2008年10月因在投标过程中参与串标而受到了暂停投标资格一年的行政处罚,资格审查委员会认为其他外部证据不能作为审查的依据,依据资格预审文件判定申请人5通过了资格审查。

  其他申请文件均符合要求。

  经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确认申请人1、2、3、5、6、7、8、9、10、11和12通过了资格审查。

  问题:

  指出以上资格审查过程有些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资格审查过程中不妥之处及理由:

  

(1)不妥之处:

资格审查委员会要求申请人1确认是参加联合体还是独自申请,并确认申请人1的申请合格。

  理由:

不符合只能提交唯一有效申请的标准。

  

(2)不妥之处:

资格审查委员会认为申请人2采用子公司资格申请有效。

  理由:

不符合申请人名称应与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一致的要求。

  (3)不妥之处:

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申请人3的申请合格。

  理由:

必须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4)不妥之处:

资格审查委员会认为其他外部证据不能作为审查的依据,依据资格预审文件判定申请人5通过了资格审查。

  理由:

不符合近三年内没有骗取中标行为。

  (5)不妥之处:

确认申请人1、2、3、5、6、7、8、9、10、11和12通过了资格审查。

  理由:

应该确认申请人6、7、8、9、10、11和12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