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592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docx

届安徽省宿州二中高考训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精

安徽省宿州二中2018届高考理综训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

180分钟,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相应位置;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S:

32Cl:

35.5Fe:

56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18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一定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B.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过程中表现了细胞全能性

D.真核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线粒体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3.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研究发现,绿茶具有抗癌作用。

绿茶中的多酚可以减少人体的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质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具有

A.多酚B.多酚合成基因

C.BCL-XL蛋白D.BCL-XL蛋白酶

4.图甲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照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

上述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l0000lx时,适当提高CO2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

C.图乙中pH为18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

D.图乙中随pH增大,碳反应中C3和C5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

5.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两个四分体

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

C.丙图所示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若①号和②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理论上该生物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其中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2、4、8条

6.下图是小王对某个家庭同时进行甲(A、a)乙(B、b)两种遗传病的调查后绘出的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调查结果可信度,小王还应该对更多个具有这两种遗传病的家系进行调查

B.甲为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如果乙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那么Ⅱ-5基因型为AaBB

D.如果乙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那么Ⅱ-1和Ⅱ-2再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4

7.固体储氢材料氨硼烷,化学式NH3BH3,可用如下反应制取:

Ni(NH3)6Cl2+2NaBH4=2NH3BH3+4NH3↑+2NaCl+H2↑+N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BH4中B元素化合价为+3价B.每生成18.2升H2转移NA个电子

C.NaBH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D.NH3的熔点高于PH3是因为前者共价键强

8.25℃时,下列溶液中微粒存在情况合理的是

A.Fe2+、Mg2+、ClO—、Cl—能大量共存

B.含Br—、K+、Na+、HSO3—的溶液,通入SO2后这些离子仍能大量共存

C.含K+、Na+、NO3—、CH3COO—的溶液中c(H+)

D.硝酸钠和碘化钡混合溶液中,溶质离子浓度为c(Ba2+)=0.2mol/L,c(Na+)=0.2mol/L,

c(NO—3)=0.3mol/L,c(I—)=0.1mol/L。

9.在一定条件下,无色的N2O5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2N2O5(g)

4NO2(g)+O2(g)△H>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充入N2O5气体,其转化率增大

B.加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C.若平衡常数增大,则一定是升高了温度

D.当V正(N2O5)=2V逆(NO2)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8.下列有关指定装置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1作为气体发生装置,液体由分液漏斗加入与烧瓶中固体反应,产生的难溶于水的气体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排出的水的体积扣除分液漏斗加入的液体体积即为产生气体的体积

B.用图2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时,如果气体滞留在烧瓶中,会导致测定的氢气体积偏小

C.用图3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图4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地用于一些气体的制备

18.下图为一种固体离子导体电池与湿润KI试纸AB连接,Ag+可以在RbAg4I5晶体中迁移,空气中氧气透过聚四氟乙烯膜与AlI3反应生成I2,Ag与I2作用形成电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纸A端发生还原反应

B.Ag+从银电极移向石墨,K+移向A端

C.试纸B端出现棕色

D.石墨上电极反应式:

I2+2e—=2I—

18.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

A.白酒中含有的塑化剂成分主要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其官能团是苯基和羧基

B.测定Cu(NO3)2·nH2O中结晶水的含量可用方法:

称量样品→加热→冷却→恒重操作后→得到脱去结晶水后的Cu(NO3)2质量

C.SO2和FeSO4溶液都能使KMn0.溶液紫色褪去,但原理不同

D.敞开体系中,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4Fe2++8OH—+O2+2H2O=4Fe(OH)3↓

18.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的PH分别为m和n(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相同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前者PH变化小

B.等温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CN溶液PH,后者大

C.HCN溶液和NaOH溶液不等体积混合后一定存在

C(H+)—C(OH—)=C(CN—)—C(Na+)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是后者的18m-n倍

18、倾角θ=37o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M=1kg的物块受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质橡皮筋拉力F=9N作用,轻绳的一端固定在M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A、B两个小物块,物块M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mA=0.2kg,mB=0.3kg,g取18m/s2,则剪断A、B间轻绳后,关于物块M受到的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sin37o=0.6)()

A.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4N

B.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5N

C.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1N

D.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3N

 

18、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0=2m/s匀速运行。

t=0时,在最左端轻放一个小滑块,t=2s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8m/s2。

在图乙中,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图像正确的是()

 

18.如图(a)所示,A、B为钉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根铁钉,小球C用细绳拴在铁钉B上(细绳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A、B、C在同一直线上。

t=0时,给小球一个垂直于绳的速度,使小球绕着两根铁钉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在0≤t≤18s时间内,细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两钉子间的距离为绳长的1/6

B.t=18.5s时细绳拉力的大小为6N

C.t=18s时细绳拉力的大小为18N

D.细绳第三次碰钉子到第四次碰钉子的时间间隔为3s

18.图为一空间探测器的示意图,

是四个喷气发动机,

的连线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

轴平行,

的连线与

轴平行,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率

向正

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

偏负

60°的方向以原来的速率

平动,则可

A.先开动

适当时间,再开动

适当时间

B.先开动

适当时间,再开动

适当时间

C.开动

适当时间

D.先开动

适当时间,再开动

适当时间

18.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

A.t1、t2、>t3

C.t3>t1、>t2、D.t1=、t2、=t3

19.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

该卫星原来的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

B.

C.

D.

20、“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极限运动,一个重为F0的运动员将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高处跳下,测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若将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时间内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t3时刻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C.t1~t3时间内运动员受到的弹力冲量和重力冲量大小相等

D.t1~t5时间内运动员的机械能先减少后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车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1.(Ⅰ3分、Ⅱ6分、Ⅲ9分,总共18分)

Ⅰ.在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实验中,下述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检查斜槽末端的切线是否水平,可将小球静置于槽口看是否静止。

B.检查木板是否在竖直面内时,利用重垂线看它是否和木板平行来判断。

C.必须选择光滑斜槽且小

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Ⅱ.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两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0N、最小分度为0.1N)分别钩住两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沿着平行于木板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绳的结点伸长到某一位置O时,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4.40N和3.30N,同时沿两绳套方向分别描下两点如图示。

(1)该同学在上述步骤中没有描出O点的位置,请你帮他在图中标出O点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在你帮他确定O点的位置后,他想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拉一个绳套,把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O点,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但该步骤不能正常进行,

其原因是:

Ⅲ、图示为某学习小组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

水平轨道上固定两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有拉力传感器和遮光片,细线一端与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的定滑轮挂上砝码盘。

滑块、传感器和遮光片的总质量为M,遮光片的宽度为d,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为s。

(1)释放滑块前,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保持水平,当挂上总重力为m0g的砝码和砝码盘时,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遮光时间相等,则滑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

Ff=。

(2)增加适当的钩码,释放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的遮光时间分别是t1和t2,拉力传感器示数为F,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1和2的过程中,滑块、传感器和遮光片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做功W=__________(用F、m0、g、s表示),该系统的动能增加量△Ek=(用M、t1、t2、d表示)。

如果W≈△Ek,则该实验可以验证动能定理是成立的。

22.(18分)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求:

(1)0~8s时间内拉力的冲量;

(2)0~6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3)0~18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3.(18分)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才停下来。

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小为v0,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算时不计火星大气阻力。

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匀球体。

24.(20分)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

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

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

垧B球,如图所示,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球与挡板

发生碰撞,碰撞后A、B都静止不动,A与

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

(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

(1)求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球的速度。

(2)求在A球离开挡板

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5.(18分)X、Y、Z、L、M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该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

Y

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

Z

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只有一对成对电子

L

与Y同周期,比Y原子半径小

M

+3价离子3d能级为半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2)M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元素Z形成的单质分子中含有的π键与σ键数目之比为;

(3)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为1:

2和1:

3构成分子A和B,则A的结构式为;B的电子式为。

(4)比较Y与L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

(5)L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当0.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时,放出Q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6.(18分)有机物A~F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不稳定,转化如下:

请回答:

(1)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B的摩尔质量为182g·mol-1,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反应④中产物F是生产高分子光阻剂的主要原料,特点如下:

能发生加聚反应;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遇FeCl3显紫色。

写出F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G含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满足条件的G的结构有____种。

27(18分)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________(选填编号)混合物。

a.固体和液体 b.固体和固体 c.互不相溶的液体d.互溶的液体

(4)混合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

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

 

28.(1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对银镜反应中影响出现银镜时间的因素和银镜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究。

I、影响银镜出现时间的因素探究:

实验变量

实验序号

银氨溶液量

(ml)

乙醛的量

(滴)

水浴温度

(℃)

反应混合液PH

出现银镜时间(min)

1

1

3

65

18

5

2

1

3

45

18

6.5

3

1

5

65

18

4

4

1

3

30

18

9

5

1

3

50

18

6

6

1

5

80

18

3

请观察上表,回答问题:

(1)同学们进行实验1,2,4和5,其目的是;

若当银氨溶液量为1ml,乙醛溶液量为3滴,反应混合液PH为18,水浴温度为55℃时,推测出现银镜的时间为;

(2)同学们为探究乙醛用量对出现银镜时间的影响,进行的实验是;

(3)按该小组预设的影响因素,没有完成实验探究的影响因素是、,若要探究这些因素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还应如何设计实验?

II、银镜处理方法探究:

活动小组同学认为传统的用稀硝酸溶解银镜后再回收银的方法存在较大缺点。

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探究实验:

实验1:

取18ml18%H2O2溶液倒入附有银镜的试管中。

现象:

银镜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为进一步探究反应产物,进行实验2…3………,(略)

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

H2O2溶液可以溶解银镜,在反应后得到单质银。

(4)写出传统的稀硝酸溶解银镜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5)用H2O2溶液处理银镜与稀硝酸处理银镜相比,其优点为

(写出一点即可);

(6)猜想实验1中产生的气体为,检验方法为。

 

29.(18分)在春末晴朗白天,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见下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8时相比,18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在18时和18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分成熟叶片用碘蒸汽处理,18时所取叶片显色较。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最主要因素是  、     。

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____用于CO2还原;

(3)若在棚内利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4)6—9时和18—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较高。

 

30.Ⅰ(8分)研究表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细胞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

现利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为实验材料,请设计实验验证乙烯对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抑制作用。

实验器材:

黄花豌豆幼苗若干、剪刀、刻度尺、培养皿、烧杯、5种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其中含最适浓度)、一定浓度梯度的乙烯、清水、滤纸等。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标号为A、B、C、D、E的五只培养皿,分别加入相同的培养液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将五组豌豆茎切段放入培养皿内,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适生长素浓度;

④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五组;

⑤取标号为a、b、c、d、e五只培养皿,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豌豆茎切段分组放入培养皿内,将各组装置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并在与步骤②相同的条件下培养;3天后,测量茎切段长度,计算每组茎切段长度的平均值。

 

Ⅱ(18分)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问题。

(在[ ]中填标号,在横线上填文字或字母)

(1)在图1所示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________;与脂类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2)若图1的分泌物是胰岛素,则胰岛素的加工、成熟最终在图中的[ ]________完成。

(3)癌细胞的细胞膜与正常细胞膜(如图2)相比,含量较少的是图2中的[ ]________,因此不会引起有效的免疫应答。

(4)如果用胰蛋白酶处理图2细胞膜,则图2中________物质的运输将受阻。

(5)若图2表示某一神经元的细胞膜,在神经元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该部位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

(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多种,除了图2所示两种以外,请另举两种运输方式:

________、________。

31.(18分)豌豆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

请分析回答:

(1)选用豌豆作为遗传研究的材料,易于成功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点)。

孟德尔利用豌豆圆形种子的植株和皱缩种子的植株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圆形和皱缩种子之比大约为3:

1。

F2出现3:

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且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若F2植株全部自交,预测收获的圆形和皱缩种子的比例约为。

(2)研究发现,皱缩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缺乏一种合成淀粉所需的酶,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种子因成熟过程中水分缺乏而表现为皱缩。

由此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

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

当基因B存在时,豌豆素的产生受到抑制。

已知A和a、B和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和野生型豌豆(AAbb)进行如下两组实验:

亲本中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为鉴别Ⅱ组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可取该豌豆进行自交,若后代全为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