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滥用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均具有明显的病理损害.ppt
《毒品滥用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均具有明显的病理损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品滥用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均具有明显的病理损害.ppt(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毒品滥用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均具有明显的病理损害,这已被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所证实。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因毒品滥用和毒品犯罪相关致死的人数高达百万计,已成为许多国家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大死因。
毒品不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从灵魂和心身摧残和毁灭滥用个体。
导致滥用个体经济崩溃、家庭解体;不可避免的衍生盗窃、抢劫、卖淫、暴力、凶杀等恶性犯罪,给公共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危害。
毒品的种类毒品的产地戒毒的治疗我国历史上的禁毒斗争,毒品的种类,毒品总共分为三大类:
麻醉药品精神药物酒精类,毒品的产地,据世界卫生组织90年代初的估计,全世界非法生产阿片高达5000万吨、制造和销售海洛因1000万吨、可卡因10万吨。
全球毒品每年销售总额800010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以上,成为仅次于军火交易的世界第二大贸易。
罂粟、鸦片及其衍生物,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几乎都有种植和加工,然而,能够主宰今天世界鸦片、海洛因市场的最大产地,则非“金三角”莫属。
此外,还有“金新月”、“银三角”等毒品产地。
戒毒的治疗,现代医学认为,吸毒成瘾的形成与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诸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戒毒治疗也就不同于一般疾病的治疗。
现在全球公认的戒毒治疗方案,并非仅仅着眼于身体症状一个方面,而是从吸毒成瘾的机制出发,给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全面考虑,这种现代戒毒模式包括了脱毒、康复、后续照管等三个阶段,它摒弃了过去那种只顾早期脱毒、不顾后期康复的简单戒毒模式。
戒毒有几种方法,分别是:
自然戒毒、药物戒毒、强制戒毒、急性脱毒。
其后又分为三个阶段:
脱毒阶段、康复阶段、后期照管。
我国历史上的禁毒斗争,毒品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民对吸毒、贩毒行为已深恶痛绝,强烈要求禁烟。
在我国历史上,进行过一次又一次反毒品斗争。
1729年,即雍正七年,中国皇帝颁布了世界第一个禁烟令,禁令中规定:
“贩者加杖,再犯边远充军”,“私开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依邪教惑众律治罪,侍衙官员军民等吸食鸦片者,依刑律治罪。
”从此,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毒品与毒品犯罪问题,同时标志着中国禁毒斗争史的开始。
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前夕,由于鸦片带来的严重恶果及其愈演愈烈的趋势,使清朝统治者大伤脑筋。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将林则徐召到北京,连续八天召见,与之共商禁烟大计,并委为钦差大臣,亲赴广东查禁鸦片。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最大的禁烟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从1839年4月到5月,林则徐率领文武官员,从外国船上收缴了英国、美国、印度等外国商人的鸦片约237万公斤,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壮举,沉重打击了英美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起到了维护祖国独立和尊严的巨大作用,在中国禁烟斗争史上记下了光辉的一页。
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有:
阿片类(6种)、吗啡类(3种)、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可待因类(5种)、福呵定类(2种)、可卡因类(2种)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计7类129种。
一般人所认知的毒品是:
罂粟、鸦片、海洛因(二号、三号、四号)、大麻、古柯、可卡因、安非他明(又称冰毒)、杜冷丁、美沙酮、芬太尼及盐酸二氢埃托啡等。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有: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亚甲二氧甲基丙胺(MDMA,又称摇头丸)。
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北美仙人球碱、苯环利啶(PCP)三唑仑。
现代医学的“阿片”,旧称、俗称叫“鸦片”。
民间叫“大烟”、“烟土”、“鸦片烟”、“阿芙蓉”等。
常用名:
Laudanum,Paregoric俗称:
Opium作用时间:
3-6小时可能作用:
欣快,昏睡,呼吸抑制,瞳孔缩小,恶心,皮肤刺痒,便秘。
用法:
口服,吸烟过量效应:
呼吸浅慢,冷粘皮肤,痉挛,昏迷,可能致死。
戒断症状:
水样眼,鼻涕横流,无食欲,哈欠,易怒,颤抖,惊慌,忽冷忽热,腹部绞痛和恶心。
谈到阿片,先说说罂粟。
罂粟是草本植物,夏季花开,花瓣脱落后露出成熟果实,称罂粟果。
用刀割开果实外壳,有乳白色汁液流出,在空间氧化成棕褐色或黑色膏状物,这就是生阿片。
生阿片经加热煎制便成熟阿片,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俗称烟膏。
阿片属于初级毒品。
虽然,历史上已知阿片能治病,有些沿用至今的药剂如片酊(内含阿片)、复方樟脑酊(内含阿片)、托氏散(内含阿片粉)等都属阿片制剂。
阿片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吗啡,可达。
阿片,吗啡,常用名:
吗啡,Roxanol俗称:
M,WhiteStuff,MissEmma,Monkey医疗用途:
镇痛,止咳作用时间:
3-6小时可能作用:
欣快,昏睡,呼吸抑制,瞳孔缩小恶心,皮肤刺痒,便秘。
用法:
口服,注射,吸烟过量效应:
呼吸浅慢,冷粘皮肤,痉挛,昏迷,可能致死。
戒断症状:
水样眼,鼻涕横流,无食欲,哈欠,易怒颤抖,惊慌,忽冷忽热,腹部绞痛和恶心。
吗啡从阿片中提炼出来已有年历史。
吗啡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苦味,遇光易变质,溶于水,略溶于乙醇。
吗啡有强大的止痛作用,对各种疼痛都有镇痛效果。
吗啡,临床上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和外伤性剧痛、晚期癌症剧痛等,也用于心绞痛发作时止痛和镇静作用。
吗啡有抑制呼吸作用,可以减轻病人呼吸困难的痛苦。
如果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可以少至每分钟次,甚至出现呼吸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致死的直接原因。
分娩止痛禁用吗啡,是为了避免新生儿呼吸被抑制。
吗啡会引起恶心、呕吐,还可以使瞳孔缩校中毒时瞳孔极度缩小,被称为针尖样瞳孔,是诊断吗啡中毒的重要体征。
吗啡一般副反应有头晕、嗜睡、恶心、便秘、排尿困难等。
吗啡中毒主要特征为意识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深度抑制、紫绀及血压下降。
吗啡有强大的止痛作用,但它却比阿片更易使人上瘾,因而成为毒品。
通常连续用药一周以上即可上瘾。
有的人仅用药几天就可成瘾。
吗啡成瘾者常用针剂皮下或静脉注射,寻求快感,或避免断药后的痛苦。
从静脉注射吗啡,初始感觉为“一阵快感”或“激动”的心境体验,此种状态持续数秒到几分钟不等。
它有一种强烈的欣快,这种药理学特性,是产生滥用和上瘾的主要根源。
可卡因,常用名:
可卡因俗称:
Bump,Coke,Flake,Snow,Candy医疗用途:
局部麻醉药,血管收缩剂作用时间:
1-2小时可能作用:
提高警觉,激动,欣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失眠,食欲减退。
用法:
口服,注射,吸烟,鼻吸。
过量效应:
冲动,体温升高,产生幻觉,痉挛可能致死,可能突发心脏病。
戒断症状:
淡漠,长时间的睡眠,易怒,抑郁,对方向的知觉丧失,产生自杀的念头,鼻中隔受损,鼻涕横流。
可卡因,其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
可卡因一般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
毒贩出售呈块状的可卡因,称“滚石”。
吸毒者则把可卡因称作“自由垒”或“快乐客”。
可卡因,可卡因的原料为“古柯”。
古柯为灌木,是美洲大陆的传统种植作物。
古柯产地的人滥用的是古柯叶和古柯浆,而其他地方滥用的是可卡因。
古柯树叶嚼起来是苦的,为当地的咀嚼者喜爱。
他们认为古柯可以使他们增加力量、驱除饥饿、减轻痛苦。
因为古柯是一种高热能植物,每克古柯叶中含热量焦(卡路里焦)。
当地人称古柯叶为“圣草”或“绿色的金子”。
一个时期,秘鲁约有的成年男子习惯于咀嚼古柯叶,以减轻饥饿感和疲劳感。
可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是导致滥用的重要原因。
兴奋初期,滥用者产生欣快,感到飘飘欲仙、舒适无比,表现洋洋自得、健谈。
用药后的兴奋作用,产生了消除疲劳的感觉。
这类兴奋感觉只能维持分钟左右。
随之以后,它给人身体的抑制效应便出现了。
吸毒者为了恢复初期的体验,往往再用第二剂、乃至每分钟使用一次,以维持“瘾劲”不致衰落。
周而复始,剂量越用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把吸食者带到毁灭的深渊。
小剂量的可卡因导致的心律是缓慢的。
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
如果大剂量,则可导致死亡。
一剂毫克的纯可卡因,可以使体重公斤的人当场丧命。
可卡因,吸毒者滥用可卡因的方式,常用鼻吸法,通过鼻粘膜吸收。
这种方式的长期作用,使鼻粘膜部分组织坏死或溃疡;也由于可卡因对鼻粘膜的刺激性,吸毒者常不由自主地挖鼻子,导致鼻中隔穿孔甚至坍塌。
用静脉注射方式注射可卡因,其毒性作用可非常迅速直达心脏,给生命带来的危险是非常大的。
吸毒者往往使用未经消毒使用注射器,极易造成皮肤脓肿和各种感染。
滥用者由于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也会感染和传播肝炎和艾滋病病毒。
可卡因成瘾者在高剂量使用可卡因时,出现类偏执性精神病,出现妄想、假性幻觉。
在被害妄想的驱使下,把一切人视为敌人,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视为对自己的威胁,便采劝先发制人”、攻击他人的行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产生的幻视、幻触,感觉看到而实际没有出现的东西,或感觉身体某一部分有“虫子”钻进去在涌动的难受,而常常“采取措施”自残肢体。
这叫做可卡因中毒性精神病。
海洛因,海洛因是吗啡二乙酰的衍生物,其化学名为二乙酰吗啡。
它是年由一位英国化学家从吗啡中加入醋酸而得到的一种白色结晶粉末。
当时在狗身上试验,立即出现了虚脱、恐惧和困乏等一些可怕的症状。
事隔余年,德国化学家宣布,此种化合物比吗啡的镇痛作用高倍,对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颇有奇效。
以后人们发现它不仅止痛效果好,且迷幻极乐感更强,同时更兼有非凡的提神作用。
大约在年德国开始生产,并作为强度麻醉剂去推销,并正式定名为海洛因()而用于临床。
和人们希望吗啡能治好阿片造成的毒瘾的想法一样,起初人们又把海洛因来当成戒除阿片及吗啡毒瘾的药物,但它比吗啡的水溶性更大,吸收亦更快,且其脂溶性也较大,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发挥其作用,因而它本身的成瘾性更强烈,它对个人和社会所导致的危害后果,已远远地超过了其医用价值。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阿片问题国际会议上,到会代表一致赞成管制阿片、吗啡和海洛因的贩运。
之后,美国国会亦明文禁止海洛因等毒品的生产与销售,英国则干脆把海洛因从药典中删除。
海洛因,然而,海洛因的可怕阴影并没有就此而消失,这种阿片家族中的最纯精品因其效价高,用量少,购量和走私亦方便,它已经成为非法使用最多的毒品,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瘾君子,它的“芳踪”已遍布全世界,因而刺激其产量大幅度增长。
当今阿片、海洛因的主要产地在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三国毗邻地带金三角,以及西南亚的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三国交界处金新月地区;此外还有南亚的印度等地。
近余年来,由于交通的发达,化学合成技术的日益精湛,海洛因的纯度也愈来愈高。
在毒品黑市市场上,海洛因已有了编号。
通常把原始阿片叫作号海洛因,呈黑色或褐色;把阿片制成吗啡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叫作号海洛因(也有叫海洛因碱的),呈浅灰或深褐色号海洛因是一种浅灰或灰色的粗制海洛因,其纯度(即指二乙酰吗啡含量,下同)为,它也有叫金丹或黄砒、黄皮等;号海洛因是精制的、纯度为左右的白粉;目前已有了被称为号海洛因的白粉,其纯度已达到了。
目前,市场上几乎听不到海洛因这个词,一般都称作“几号”或“白粉”。
海洛因,通常在街头巷尾兜售的海洛因其纯度并不很高,大都是由私运或者是偷窃而来的阿片或吗啡以较简陋的方式制造出来的,并经过大、小毒品贩子的手中层层掺杂抽剥,纯度可降至,甚至都是常见的。
另外,国外市售海洛因成品中还大量掺入许许多多的掺杂物。
据调查,以掺入盐酸奎宁为多见,也有不少掺乳糖、果糖、咖啡因、普鲁卡因、烟碱、氰化物、淀粉、滑石粉、红糖、柳酸、硫酸镁、麻黄碱,甚至掺入细棉纤维。
近年来,国内也发现了在阿片类毒品中大量地掺入了巴比妥、安定、安钠加、柳酸类止痛粉。
这些掺假毒品,只会不同程度地加剧对吸毒人群的危害。
为了防潮保干燥,海洛因均用玻璃纸(或锡箔)包装。
其有口吸、鼻吸、加热后吸其气,或直接溶于水后作静脉注射。
也可作注皮下或肌肉注射,甚至直接将其塞进伤口。
口吸或鼻吸海洛因起效较阿片快,效应较强烈,而以静脉注射更显著,但维持效应的时间不长。
海洛因引起的欣快感在注入的短时间内十分强烈,有人形容可与性高潮比拟。
此外皮肤有瘙痒感,抓起来特别舒服。
但这种快感仅有分钟左右,随之而来的是似睡非睡的松弛状态,这时,什么烦恼、忧愁、紧张、焦虑等荡然无存,人觉得宁静、平安、温暖、欣慰,好似身处世外桃源、极乐仙境之中。
这种效应大约持续小时以内,随即还有小时的精神抖擞状态,自我感觉极佳。
一旦形成躯体依赖后,每小时一定要重复使用,否则便不能维持身体的功能状态,从而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甚至死亡。
大麻,常用名:
AcapulcoGold,Sensimilla俗称:
Pot,GrassRoach,Joint,Weed,LocoWeed医疗用途:
正在研究作用时间:
2-4小时可能作用:
欣快,放松性抑制,食欲增加,行为辨不清方向,反射协调能力改变,对时空的感知混乱用法:
吸烟,口服过量效应疲乏,偏执可能产生精神错乱。
戒断症状:
失眠,偶有出现活动增加和食欲减退的报告。
大麻是当今世界上最廉价、最普及的毒品。
大麻是地球上大部分温带和热带地区都能生长的一种强韧、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然而大多数大麻,都没有任何有毒成分。
通常所说的可制造毒品的大麻,是指印度大麻中一种较矮孝多分枝的变种。
这种大麻的雌花枝上的顶端、叶、种子及茎中均有树脂,叫大麻脂,这种大麻脂可提取大量的大麻毒品。
科学家从大麻的树脂中提取了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叫四氢大麻酚,是对神经系统起作用的主要成分。
四氢大麻酚的含量越多,烈性成分越强,毒品的劲头就越大。
用作毒品的印度大麻可吸食、饮用、吞服,甚至加工后可注射。
大麻,大麻草可以单独吸食。
将其卷住香烟,被称为“爆竹”,或将它捣碎,混入一般烟叶里,做成烟卷直接卖给吸毒者,这就是“大麻烟”。
一支大麻烟卷,通常可供五六个人过瘾。
吸食大麻油的方法主要是用扎洞法。
事先在黄烟上用针扎许多洞,然后将纸浸在大麻油中,卷在烟外,外面再卷上两至三层烟纸,以免大麻油失掉。
以大麻油为原料,做成的大麻衍生物可供注射使用,这种溶液的作用特别危险,毒性特别强烈。
小剂量的印度大麻,会产生洋洋自得的感受。
独自一人吸毒者,表现为嗜睡,有松弛感。
若有几个吸毒者在一起,则表现得莫名其妙地傻笑、愚蠢性欢乐唱歌等。
这类吸毒者的记忆力受损害,难以做依靠智力的综合活动的工作。
对时间、空间发生错觉,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原来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觉得有好几小时。
他们的平衡功能也发生障碍,由于肌肉张力松弛,变得站立不稳,双手也会不由自主地震颤。
吸毒者如吸入大剂量大麻,会产生大麻中毒性精神玻出现幻觉、妄想和类偏执状态,伴有思维紊乱,自我意识障碍,出现双重人格。
长期吸服大麻者,表现为呆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判断力损害。
偶有无故攻击性行为。
随着吸毒时间迁延,个人卫生不顾、饮食不佳、人格扭曲,对任何事物兴趣缺乏,呈精神衰退状态。
安非他明,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
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
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
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
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
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也有液体与丸剂。
“冰”之所以被滥用,与其特性有关。
一般中小剂量者,可以提高人的心境,有能力增加、觉醒程度提高的感觉,表现出精神振奋、清醒、机敏、话多、兴致勃勃、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工作能力(特别是技巧性工作能力)提高,而且长时间工作或学习无疲劳感、无饥饿感。
基于此,一些偶尔的滥用者,如长途行车司机服用以免困倦,学生挑灯夜战应付考试,运动员用以增强耐力和速度,演员用以增加精力和提高表演艺术等,他们都属于非经常使用者。
安非他明,近年境外传入的“摇头丸”,是一种新型的苯丙胺类毒品,是冰毒的衍生物,先后在广东等沿海城市的歌舞厅、卡拉厅娱乐场所出现。
服用摇头丸会使人亢奋不已,听到音乐后摇头不止,时间长达小时,并出现幻觉和性冲动。
一些服食者在被警方抓获后,在警车上仍在浑身扭动。
摇头丸对人的健康祸害极大,反复服食会成瘾,过量则导致死亡;而且会造成行为失控,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
“冰”的成瘾者,以每天要强迫性服用大量毒品为待征。
这些人已对毒品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毒品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这种口服滥用方式的危险之一是导致有害的“兴奋剂-安眠药”,即“兴奋-抑制”滥用循环。
每天使用“冰”以保持兴奋,否则他们难以度过;夜时必须用安眠药镇静他们高度兴奋的神经,弥补“冰”作用后期的不快效应,否则亦难过。
次日又开始这种恶性循环,如此反复,不能自拔。
这种恶性循环极易导致过量中毒。
安非他明,“冰”的滥用者,采用静脉注射的目的是为了捕捉和感受一种短暂即逝的强烈快感或兴奋,这种体验对滥用者的求药行为起着正性强化作用。
快感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重抑郁、疲劳和激怒,这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痛苦与再次寻味“快感”的强烈欲望相交织,导致强迫性用药行为。
这种使用毒品方式,极易导致精神病状态,表现出活动过度,情感冲动,野蛮,妄想,偏执狂,幻觉甚至有杀人倾向。
此种状态过后,出现一种极度衰竭和抑郁状态,也有因严重抑郁而自杀者。
“冰”长期滥用后突然停止使用,患者会出现高度疲劳、精神抑郁、饥饿感,以及强烈的求药行为。
这就是戒断综合征。
过量的使用冰毒可导致急性中毒。
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
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
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艾滋病等。
高剂量或重复使用“冰”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现有被害妄想、幻觉,多为幻视,也可能出现听幻觉和触幻觉。
现代医学称之为苯丙胺精神玻毒品的耐受性随长期使用而增加,对于未产生耐受的人,使用苯丙胺毫克便会引起中毒。
而有报道,长期滥用者,为了达到初期使用时的欣快效应,竟将剂量增至毫克,这极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惊阙、昏迷甚至死亡。
摇头丸,近年毒品集团非法制造具有致幻作用的苯丙胺类,它们属于策划药(designerdrugs),主要代表为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简称MDMA,俗名“迷魂药”(ecstasy),“摇头丸”,“亚当”;同类产品还有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MBND,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共有几十个类似物具有致幻作用。
这种能使人“灵魂出窍”的迷幻药是欧美国家青年中普遍滥用的兴奋剂。
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哌醋甲酯(利他林)等药物,它们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特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精神活动发生明显兴奋作用,这类药物被列入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人们最常滥用的兴奋剂为甲基苯丙胺,简称MA,又称去氧麻黄素(PPA),它有很多俗名,其中冰毒是最常用的俗名。
“摇头丸”(MDMA)的障碍,包括心理混乱、抑郁、焦虑及神经错乱。
身体症状包括肌肉紧张,不能自控的咬牙、恶心、视觉模糊、发冷、出汗、虚脱。
它能加快心跳和增高血压。
业已证明,MDMA在动物身上能破坏产生5一HT的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对调节暴力冲动、态度、性欲活动、睡眠及痛感起直接作用。
MDMA是从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演变过来的。
MDA在60年代是作为致幻剂麦角酰二乙胺(LSD)的替代药物使用的,到70年代,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把MDA列人表禁用。
当时策划药的制造者设法合成一种合法药物,而作用又与MDA相似,这样就制出DMA,直到1985年,MDMA一直保持合法性。
MDMA的兴奋作用比可卡因或苯丙胺要低。
它的被利用主要是由于它的致幻世而不是兴奋性。
滥用者说它能加深对别人的设身处地的同情心,愿与他人交谈,提高感觉,加强对自身的关心。
MDMA又不是十足的经典致幻剂,它不会产生LSD那种令人震惊的感觉,所以MDMA有时被认为是一种驯化的致幻剂。
滥用MDMA除具有快感外,主要表现为精神亢奋,情绪冲动,口惹悬河,滔滔不绝,服用后作用时间一般为6小时。
吸毒者一般开始小剂量口服,服后出现兴奋失态,听到音乐即会如醉如痴,摇头不止,丑态百出;且可会出现幻觉和冲动,造成行为失控。
随着机体产生耐受性,服药剂量愈用愈大,进而为求得初用时的效力与快感,竟服用初始剂量的100倍,每天达数百毫克,这样的剂量对于一个未曾用过的人来说,将是致死量。
为防患未然,卫生部早在1964年已将苯丙胺类列入毒药,限制药的管理范围,以后又列入一类精神药物进行管制,对于非法持有和贩卖者,现已将其作为毒品案论处。
摇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