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886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docx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语文

山东师大附中

2009—2010学年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作题,考生须从所给的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戏谑(xuè)晕车(yūn)安步当车(dàng)铩羽而归(shā)

B.下载(zài)绯闻(fēi)量体裁衣(liàng)天遂人愿(suì)

C.校正(jiào)胆怯(qiè)煊赫一时(xuǎn)抛头露面(lù)

D.召唤(zhào)间隔(jiān)锲而不舍(qiè)管窥蠡测(l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碜绊脚石毛骨耸然树倒猢狲散

B.翱翔拉拉队冠冕堂皇时事造英雄

C.厮杀高材生指手画脚一言以蔽之

D.熟稔明信片以逸代劳针尖对麦芒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旱之下,在云南超过300万公顷的152处自然保护区内,珙桐、苏铁等珍稀植物,大象、黑颈鹤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如何?

请看本报记者调查。

B.战国时期,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实行“仁政”。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天下,如“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

C.“我认为有关全运会跳水比赛‘金牌内定’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毫无根据的。

”李桦说,“各单项冠军获得者都代表着目前我国跳水运动的最高水平”。

D.近来,各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卫生部门的一些专家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怕,二是不要掉以轻心,不当回事,三是不信谣言。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整个赛季同时失去姚明和麦蒂这两位巨星的休斯顿火箭队,居然取得了42胜40负的战绩,主教练阿德尔曼的执教能力让人侧目。

B.总理和网友的互动,是网络民主的体现,而且上行下效,互联网在各级政府管理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大。

C.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

题。

D.在影片《2012》中,地震、冰雹、狂风接踵而至,火山爆发穿云裂石,这些灾难带

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震撼。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韩国教头金昶佰的带领下,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又在韩国的土地上继世界杯夺冠后战胜奥运会冠军韩国队,夺得金牌。

B.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总设计师刘竹生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足够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

C.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

D.这家证券因不符合券商上市的新规定,上市申报材料已经被退回,其多年来上市的夙愿正变得遥遥无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

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

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

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

人们应该认识到:

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

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

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

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

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

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

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

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6.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

方式。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B.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

响。

D.消费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8.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的资源短缺问题。

C.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D.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

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

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

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

水。

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若此论,则无过务矣。

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故曰: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邪;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

“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或益之:

认为……好

B.使人先表

水:

标志,标记

C.向之寿民:

从前

D.进契其舟曰:

用刀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循表而夜涉B.楚人有涉江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古之学者必有师

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D.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说明事情、法规需要因时变化的一组是()

①时不与法俱至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故治国无法则乱

④病万变,药亦万变

⑤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⑥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损益之后的先王之法不可效法,没有损益的先王之法也不可以效法,因为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B.荆人要去偷袭宋国,

水突然上涨,荆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士兵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大叫,震塌了不少房屋。

C.作者用大家熟知的医病一事作比喻,以病情比时代,以药物比法令;药用来治病,法用来治世;病变那么药就要变,时代变那么法也就要随之而变。

D.如果认为先王之法曾有过好效果而硬搬古法,就会像引婴投江一样可笑,这个故事嘲笑了拘泥古法的幼稚和荒唐。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3分)

(2)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4分)

(3)故曰: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邪;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

就中之意,日月明白。

恨尚存,人何在?

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1)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概括。

(4分)

 

(2)在小令中,作者对屈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4分)

 

15.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①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②,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五、(12分)

16.将下面的六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4分)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

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

①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

②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

③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

④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

⑤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

⑥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

17.香港大学2009年颁发的名誉院士的名单里,出现了一位没有接受过教育、来自基层的食堂服务员。

这位82岁的婆婆袁苏妹,曾在港大食堂服务44年,担任服务员及厨师。

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除起居饮食之外,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30~50之间,内容切合实际。

(4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两会期间某媒体在网上就这一热点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

(1)病人是否有前往大医院就诊打算:

有,马上去

可能会去

不打算去

23%

28%

49%

(2)影响病人去大医院就诊的主要因素是:

药品价格

医院服务态度

滥设检查项目,滥开药品

办理手续不简便

41%

16%

29%

14%

请根据以上两组调查数据中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不超过40字);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建议(不超过25字)。

结论:

(2分)

建议:

(2分)

六、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l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地球上的王家庄

毕飞宇

队长把鸭子统统交给了我。

每天天一亮我就要去放鸭子。

我把鸭子赶到河里,再沿河赶到乌金荡。

乌金荡是一个好地方,水底长满了水韭菜。

水下的世界是鸭子的天堂,它们的屁股对着天,脖子伸得很长,在水的下面狼吞虎咽。

为什么鸭子要长一只长长的脖子?

原因就在这里。

鱼就没有脖子,虾也没有。

我已经八周岁了。

按理说我应当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们讲刘胡兰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可是我不能。

我们公社有规定,孩子们十岁上学,十五岁毕业,一毕业就是一个壮劳力。

那些日子父亲突然迷上宇宙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喜欢黑咕隆咚地和那些远方的星星们呆在一起。

父亲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拿着那本从县城里带回来的《宇宙里有些什么》。

整个晚上父亲都要仰着他的脖子,独自面对那些星空。

看到要紧的地方,父亲便低下脑袋,打开手电,翻几页书,父亲的举动充满了神秘性,他的行动使我相信,宇宙只存在于夜间。

天一亮,东方红、太阳升,这时候宇宙其实就没了。

只剩下满世界的猪与猪,狗与狗,人与人。

父亲从县城还带回了一张《世界地图》。

这张地图在王家庄闹起了相当大的动静。

吃过晚饭之后,我的家里挤满了人,主要是年轻人,一起看世界来了。

这张《世界地图》验证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

世界是沿着“中国”这个中心辐射开去的,由此派生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

《世界地图》同时修正了我们关于世界的一个错误看法。

王家庄的人们一直认为,世界是以王家庄作为中心,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纵情延伸。

现在看起来不对。

世界的开阔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知,也不呈正方形,而是椭圆形的。

看完了地图,我们来到了大队部的门前开始讨论。

地图上什么都有,甚至连美帝①、苏修②都有,为什么反而没有我们王家庄?

王家庄所有的人都知道王家庄在哪儿,地图它凭什么忽视了我们?

这个问题我们完全有必要向大队的党支部反映一下。

世界一定有一个基础,这个是肯定的。

可它在哪里呢?

如果支撑我们的那个东西没有了,我们会掉到什么地方去?

这个问题吸引了所有的人。

人们聚拢在一起,显然,开始担忧了。

王爱国又提出了一个令人害怕的问题,如果我们出门,一直往前走,一定会走到世界的尽头,白天还好,万一是夜里,一脚下去,我们肯定会掉进无底的深渊。

我们只能不停地坠落,永远坠落。

王爱国的话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感受到了无边的恐惧,我们几个小的紧紧地挨在一起。

但是,王爱贫马上说,地图上清清楚楚世界的左边是大西洋,右边也是大西洋,我们怎么能走到大西洋里去呢?

听了他的话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同时心存感激。

然而,王爱国立即反驳说,假如我们坐的是船呢?

王爱国的话又把我们甩进了无底的深渊。

就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还是王爱贫挺身而出了。

“如果船掉下去了,那么满世界的水都淌到了哪里?

”我们看了看身后的鲤鱼河。

水依然在河里,我们看到了希望,心安理得。

王爱贫挽救了我们,同时挽救全世界。

但是我还是不放心,我要在父亲那里找到安全,找到答案。

父亲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手电,仰着头。

我说:

“王家庄到底在哪里?

”父亲说:

“我们在地球上。

地球也是宇宙里的一颗星。

”我从父亲的手上接过手电,到处照,到处找。

星光灿烂,我急了,说:

“地球在哪里?

”父亲说:

“地球是不能用眼睛去找的,要用你的脚。

”父亲对着漆黑的四周看了几眼,用手掸了掸身边的萤火虫,犹豫了半天,说:

“我们不说地球上的事。

”我把手电塞到父亲的手上,掉头就走。

走到很远的地方,对着父亲的方向我大骂了一声:

“都说你是神经病。

我坐在小舢板上,鸭子围绕在我的四周,我要带着我的鸭子,一起到世界的边缘走一走,看一看。

我把鸭子赶出乌金荡,来到了大纵湖。

大纵湖一望无际,我坚信,穿过大纵湖,只要再越过太平洋,我就可以抵达大西洋了。

我没有能够穿越大纵湖。

事实上,进入大纵湖不久我就彻底迷失了方向。

我是第二天上午被两位社员用另外一条小舢板拖回来的。

鸭子没有了,这一次不成功的探险损失惨重。

队长提起我的耳朵,把我拽到了大队部。

大队书记在那儿,父亲也在那儿。

父亲无比谦卑,正在给所有的人敬烟,给所有的人点烟。

父条一看见我立即走了上来,厉声问:

“鸭子呢?

”我用力睁开眼,说:

“掉下去了。

”“掉到哪里去了?

”“掉下去了,还在往下掉。

”父亲仔细望着我,摸了摸我的脑门,掴了我一个大嘴巴,告诉大队支书说我有神经病。

“神经病”从此成了我的名字。

我非常高兴。

它至少说明了一点,我八岁的那一年就和我的父亲平起平坐了。

(选自毕飞宇短篇小说《地球上的王家庄》,文字有删改)

注释:

①美帝:

来源于冷战时期前苏联对美国的描述,在民间,“美帝”仅指美国本身。

②“苏修”一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的产物,意指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

此处指代前苏联。

“美帝”“苏修”经常出现在文革结束前的中国官方宣传中,大众耳熟能详。

19.概括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分)

 

20.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青年们在大队部门口展开讨论这一情节?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1.怎样理解“地球是不能用眼睛去找的,要用你的脚”这句话?

(4分)

 

22.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请结合作品,对下面问题进行探究。

(6分)

(1)当“神经病”成了我的名字,我为什么非常高兴?

(2分)

 

(2)抛开小说中“文革”特定的历史背景,谈谈这篇小说在今天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7题。

经络究竟是什么东西?

方舟子

①中国传统医术之所以始终在臆想和经验之间徘徊,未能跨进科学之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人体解剖学知识。

中国古代医生只热衷于背熟经典著作的论断,很少有人觉得还有去解剖尸体对人体器官做实际观察的必要;即使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也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愚昧观念,不敢真对尸体动刀子。

②但是在上古时期中国的医生显然是可以对尸体做解剖的,因为《内经》有“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说法。

它以及《难经》对一些人体器官的形态、尺寸和重量都有具体的描述,虽不甚准确,但显然是解剖而得的。

只要对尸体做过解剖,就不可能不注意到有一些线路遍布全身,即血管和神经干,为何中医经典著作对此没有任何描述?

其实有的,只不过它用的是别的名称——经络。

③现在有人说经络是具有特异功能的古人“内视反观”而发现的,其实《内经》说得明明白白: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也就是说,经络是通过对活人外表的度量和尸体的解剖发现的,而且十二经脉中都含有血,只不过里面的血有的清有的浊有的多有的少,这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所谓经脉就是指的血管。

《内经》还有“脉者,血之府也”的定义,此后的中医经典著作也经常见到“血之随气,循环经络”、“血循经脉”等说法。

④中医号脉,号的是十二经脉中的“手太阴肺经”,并称脉的跳动是气的运行。

但是他们号的地方,明明就是桡动脉,所谓气的运行,也就是动脉的搏动。

《内经》说: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这个数据虽然不准确(呼吸频率和脉搏频率的比大约是1:

4),但也证明了所谓经脉就是血管,脉动就是动脉的搏动。

⑤那么为什么中医会认为经脉除了走血同时还走气,有的经脉血多气少,有的经脉血少气多呢?

这也是由于粗糙的观察所导致的:

在人死后,动脉中的血迅速排空,在解剖尸体时会发现动脉是空的,只有静脉中含有血,这让研究者误以为动脉不是运输血而是运输气的。

古希腊医学也有这样的误会,认为动脉的作用是供“气”,静脉的作用才是供血。

因此动脉的搏动,就被中医当成是气的搏动,号脉因此被中医认为能探测出人体气血、脏腑的状况,能够借以诊断出种种疾病,甚至连妇女的怀孕、绝经都号称能号得出来,无限地夸大了脉搏的重要性。

⑥在现代解剖学传入中国,人们发现古人所描绘的经络图与现代解剖学所发现的血管、神经的分布都不符合之后,有人就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是一个现代解剖学还没有发现的系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验证这一系统的物质基础。

但这些研究都是抱着先入为主的想法,进行“循经”测量,实验设计本来就有问题,实验结果也就无法令人信服,无法获得国际生物医学界的认可。

⑦有人认为针灸的有效性证明了经络理论的正确性。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许多实验已经证明针灸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发挥其作用的,与“经络”无关。

⑧其实正如一位临床医生所指出的,用简单的推理就可以否定这个神秘的经络系统的存在。

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局部、每一个层次的神经解剖和血管解剖,如果误伤了神经、血管,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却没有一个外科医生下刀时需要了解经络,不必担心他的刀会割断经络、会刺伤穴位。

经络据称对一根小小的毫针都会有反应,为何会对粗鲁的手术刀倒无动于衷?

经络为什么不怕手术刀?

合理的答案是所谓的经络并不存在。

根据经络理论,人的下肢分布了六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