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032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施工方案.docx

《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施工方案.docx

测量施工方案

 

目录

测量施工方案-3-

第一章:

工程概况-3-

2.2主轴线控制网的测设-3-

第三章:

高程控制网-4-

第四章:

基础平面轴线投测-5-

4.1.轴线投测方法-5-

第五章:

±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5-

5.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5-

5.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6-

5.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6-

第六章:

0.00以上部分轴线投测-6-

第七章:

0.00以上部分标高传递-8-

7.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传递方法-8-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8-

第九章:

测量管理及资料编制-8-

第十章:

测量设备配置一览表-9-

第十一章:

测量专业人员配备-9-

 

测量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二中路西侧,本工程由地上两栋15层住宅楼和中间一座2层商业综合楼组成,总建筑面积14571.13㎡,地下建筑面积2185.34㎡,建筑高度46.65m(室外地坪至十五层女儿墙),2层商业楼与两侧的住宅楼分别用抗震缝断开,形成独立的结构单元,地下部分连为一整体共1层,局部有设备夹层,其中住宅楼A座地下室为设备用房,住宅楼B座地下室战时为乙类6级防空地下室,平时为储藏室,住宅楼及商业部分一层、二层层高为3.30m和3.60m,住宅楼其它层高为3.0m。

第二章: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2.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1.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2.1.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2.1.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2.2主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2.2.1.宝泓·蓝钻住宅楼工程主轴线控制网使用DTM-112NC智能全站仪进行测设。

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精度要附合表1规定:

表1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

一级

±9

1/24000

2.3轴线控制网的加密

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方案中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控制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加密办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行。

(轴线控制网图见附图)

2.4土方开挖施工控制网测设

利用工程定位时导到开挖面以外的平面轴线控制网作为土方开挖控制网。

土方开挖时,用白石灰撒出开挖上口线,待挖深至-3.50米时,依据护坡桩定位图放出护坡桩中心线,并撒出灰线进行护坡桩施工。

根据土方工程分层分阶段施工、分阶段交付的特点,为满足施工的需要,要对控制网进行加密。

机械开挖时,要按设计标高由高到低分层进行,为下层开挖提供测量放线工作面。

开挖时,根据控制轴线翻样后的基底标高平面图,测设出各坑位的上口及下口位置桩,用白石灰撒出开挖边界线,上口桩位允许误差为±50mm,下口桩位允许误差为±20mm。

第三章:

高程控制网

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3.1.2.根据场区内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

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为三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2: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

误差(mm)

路线长度

(km)

水准仪

型号

水准标尺

观测次数

附合闭合差

(mm)

三等

6

50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12L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3.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3.3.1.水准点的埋设

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

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场区内及周围至少3个水准点,水准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0m--100m。

3.3.2.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表3:

表3

等级

水准仪

型号

视线

长度

(m)

前后

视距

较差

(m)

前后视

距累

积差

(m)

视线离

地面最

低高度

(m)

基辅

分划

读数差

(mm)

基辅

分划所

测高差

之差

三级

DS3

75

2

5

0.3

2.0

3.0

第四章:

基础平面轴线投测

4.1.轴线投测方法

4.1.1.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DJ6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4.1.2.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柱拆模后,应在墙体立面抄测测出建筑1米线或结构一米线。

(1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4.1.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报验。

4.1.4.自检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4.1.5.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30m允许偏差±5mm

30L60m允许偏差±10mm

60L90m允许偏差±15mm

90L允许偏差±20mm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第五章:

±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5.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5.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埋置固定的标桩,将高程引测到标桩上。

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5.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精度要求如下:

层高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30mH60m±10mm

60mH90m±15mm

90H±20mm

注:

H表示建筑物高度

第六章:

0.00以上部分轴线投测

为了保证轴线投测的精度,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要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6.1.内控网的布设

6.1.1.在±0.000平面施测前,采用DTM-112NC全站仪对原有地面控制桩位进行一次校测,以此确保轴线控制点的正确性。

6.1.2.校测合格后,将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并对边、角值进行校测,边角的各项精度必须符合表4中的规定。

表4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2

1/15000

6.1.3.基准点采用10cm×10cm钢板制作,用钢针刻划出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筋焊牢,钢板片下用砼灌实抹平,但不能覆盖钢板面,严禁在控制桩1m2范围内堆放钢筋、模板、钢管等杂物,严禁任何人员用任何物体砸、撬钢板片。

6.1.4.±0.000以上各层底板面在各控制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200×200mm孔洞(激光束通孔)。

预留洞口严禁覆盖,并严防杂物从预留洞口坠落。

6.2.轴线投测方法

6.2.1.投测方法

6.2.1.1仪器采用莱卡铅直仪及激光接收靶。

6.2.1.2将莱卡铅直仪架设在首层平面钢板控制桩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面的相应预留洞口,架设好莱卡铅直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将光线投测到所需楼层面上,调整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适当挪动接收靶,接收靶的“十”字交点移至激光斑点上,轻轻转动莱卡铅直仪,激光斑在接收靶上形成一个激光圆,激光圆中心即为控制的接收点。

依次投测下一点,直到所需控制点投测完毕。

对接收点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闭和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并以此作为本楼层方线和刚柱校正的依据。

  6.2.1.3将检定合格的经纬仪架设在接收靶上,后视较长边,依次投测出主轴线;然后,在校核主轴线轴跨及夹角,各边角需符合施工精度规范要求后,测定其它各轴线。

6.2.2.激光光斑圆的直径允许偏差(指接收靶上的允许偏差)见表5:

表5

楼层高

允许偏差

50米

±5mm

50-100米

±10mm

100米

±15mm

6.3.投测面内轴线允许偏差见表6:

表6

轴线间距(m)

允许偏差(mm)

L30m

±5mm

30L60

±10mm

60L90

±15mm

第七章:

0.00以上部分标高传递

7.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7.1.1.对场内测设的水准点,每间隔一定的时间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7.1.2.检测后的数据成果必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准确。

7.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传递方法

7.2.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作为布设高程的基准点,用DS3水准仪进行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标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平面层的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工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一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7.2.2.±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红“”作好标记,检测合格后,方可在该层引测。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

8.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分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8.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8.3.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8.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8.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8.6.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第九章:

测量管理及资料编制

9.1.宝泓·蓝钻住宅楼工程现场测量生产工作任务由测放部长组织安排,技术工作由责任工程师负责,前期建筑物定位,轴线测量方案主要由分公司主任工程师负责,责任工程师配合共同完成,现场前期生产工作任务由生产经理牵头测放部长组织人员实施测量方案。

9.2.技术工作由责任工程师负责。

前期建筑物定位,轴线测量方案主要由分公司主任工程师牵头,责任工程师配合共同完成。

现场前期生产任务由生产经理牵头测放部长组织人员实施测量方案。

9.3.现场所有测量技术资料,检查资料由责任工程师按时间、按项、按内容及时编制完成。

9.4.所有原始测量资料必须整理存档。

9.5.驻项目测放部将按施工进度及时向项目提供以下资料: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楼层测量记录》

《标高成果通知单》

第十章:

测量设备配置一览表

表7

仪器名称

数量

用途

备注

DTM-112NC全站仪

1

测设平面控制

DINI10数字式水准仪

1

沉降观测、高程控制网布设

笔记本电脑

1

内业资料整理、数据处理

莱卡铅直仪

1

轴线投测

DJ6经纬仪

1

细部轴线测量

TOPCONDS3水准仪

1

标高传递

WILD—N3精密水准仪

1

联测水准点

无线对讲机

3

通讯联络

50m钢尺

2

轴线量测

第十一章:

测量专业人员配备

本工程拟定有以下五人组成驻现场测放部:

表8

岗位

姓名

职责

责任工程师

贾广杰

刘万旺

质量管理、资料编制、方案实施、技术总结

测量放线工

尢疆

赵双学

夏先华

 

仪器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