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4602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docx

英语文献翻译溶液除湿

溶液除湿/再生器叉流热质交换模型

刘晓华,江亿,曲凯阳

摘要

建立了叉流溶液除湿/再生器中模拟热质传递的理论模型。

模型以NTU为输入参数,且NTU可以使用实验数据关联。

在已知进口参数的情况下,模型能够预测除湿/再生器中的空气和溶液参数,同样可以预测空气与溶液的出口参数。

对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对于284组除湿实验数据,焓效率与湿效率的平均误差分别为7.9%与8.5%;对于82组再生实验数据,焓效率与湿效率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8%与6.9%。

测量了除湿与再生过程溶液出口温度的分布,模型预测的溶液出口温度与实验结果很好的一致。

关键词:

溶液除湿,叉流,热质传递,模型,实验

1引言

近年来,由于处理建筑潜热负荷的优势,研究者对溶液除湿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溶液除湿可以减小能量消耗,将能量消耗从电能转移到可再生能源和更便宜的燃料[1–4]。

另外,溶液除湿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从气流中去除污染物[4,5]。

除湿器和再生器是溶液除湿系统两个关键的部件。

除了方向相反发生在除湿器和再生器中的热质传递过程相同。

因为实际的除湿/再生器复杂,单纯的理论分析很难预测真实设备的性能。

许多研究者实验测试了除湿器/再生器的热质传递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进口和出口参数容易测量然而除湿器/再生器中的温度和浓度分布难以直接测量。

在研究热质交换设备的温度场和浓度场时,数值模拟有许多优势。

逆流和叉流的热质交换模型总结在表1中。

除了运行工况不同,除湿器和再生器模型相同。

如表1所示,模型可以分为简单模型和复杂模型。

在简单模型中,空气与溶液接触的表面滞留这一假设通常被接受。

这种模型已经被许多研究接受[4,6-12],例如Jain[13]等的绝热逆流除湿器,Khan[14]等内冷逆流和叉流再生器。

然而还没有叉流绝热除湿器使用简单模型。

在复杂模型中[15-20],首先通过求解连续性和动量方程得到除湿器中的速度场,然后通过求解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方程获得浓度场和温度场。

复杂的模型耗费大量的时间需要大量的计算单元,因此,本文使用简单模型。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绝热叉流除湿/再生器中使用的热质交换模型。

模型通过大量的除湿和再生实验数据验证,包括设备整体效率和溶液进口温度分布。

模型可以表达除湿器/再生器中的温度和浓度分布,这可以在设备优化时使用。

2理论模型

绝热叉流模块如图1所示。

填料长L、宽W、高H;溶液在重力作用下从顶部喷淋到填料上,空气从侧面进入除湿器在填料表面与溶液进行热质交换。

由于溶液和空气沿y方向分布相同,模型仅研究x-z平面,如图2所示。

模型的假设如下:

整个模块传热、传质系数相同;热、质交换面积都等于填料表面积;忽略流动方向上的传导和扩散。

模块可以分成有限个微元,每个微元的体积为dV,dV=W·dx·dz。

能量、水分和溶质平衡方程在微元中如下:

(1)

(2)

(3)

Le数为1时,空气与溶液间的能量与质量传递方程如下:

(4)

(5)

其中,

(6)

(7)

(8)

(9)

α是填料比表面积,单位为m2/m3,V是填料体积,单位为m3,he为与溶液状态平衡的空气焓值,单位为kJ/kg,we为与溶液状态平衡的空气含湿量,单位为kg/kg干,h为对流传热系数,单位为kW/(m2℃),hd为对流传质系数,单位为kg/(m2s),Cpa为湿空气空气比热容,单位为kJ/(kg℃),Cps为溶液比热容,单位为kJ/(kg℃),ξ为溶液浓度,wa为空气含湿量,单位为kg/kg干,Ta为空气温度,单位为℃,Ts为溶液温度,单位为℃,Ma为空气质量流量,单位为kg/s,Ms为溶液质量流量,单位为kg/s。

边界条件为:

x=0时,

(10)

z=0时,

(11)

在x-z平面的计算区域被分为M*N个网格,如图2所示。

对网格(i,j),方程1-5被离散化如下:

根据求解边界条件知,第一行各网格溶液进口参数皆为溶液进口初始值,第一列各网格空气进口参数皆为空气进口初始值。

先根据离散方程算出第一行各网格溶液和空气出口参数;第一行第一个网格空气、溶液进口参数已知,据此计算其出口参数,第二个网格的溶液进口参数已知,空气进口参数为第一个网格的空气出口参数,依次类推;再计算第二行,第二行各网格溶液进口参数为第一行相应各网格的溶液出口参数,依次类推,一直计算到第N行。

但是,NTU通过理论分析很难获得。

实验数据被用来确定NTU值。

3验证的除湿实验数据

实验装置原理图如图3所示,使用LiBr盐溶液作为除湿剂。

赛代克规整填料比表面积396m2/m3,测量设备和相应的精度如表2所示。

温度通过铂电阻测定,数据通过Aligent34970A记录。

空气含湿量通过干湿球温度获得,除湿剂浓度通过测定溶液温度和密度获得。

对于除湿实验,不同尺寸的模块A和模块B被使用。

填料的H,L和W分别是550*400*350mm3和550*300*350mm3。

空气和溶液进口参数如表3所示。

共284组实验,其中模块A有201组模块B有83组。

传质系数可以通过Sh表达。

基于实验数据,采用Chung和Wu[12]的Sh关联式(量纲分析法)形式,非线性拟合出除湿过程Sh关联式分别如下:

(12)

其中,

,ρa为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Da为空气扩散系数,de为填料通道当量直径[22]。

已知进口参数即可计算出NTU值,且Le取值1可满足精度要求;NTU和Le确定后通过建立的模型便可求出出口参数和除湿器/再生器内部参数。

3.1整体效率

使用焓效率和湿效率评价除湿器的热质交换性能。

空气和溶液出口参数在已知进口参数下可获得。

焓效率和湿效率[23]定义为焓和含湿量的实际变化与理想变化的比值,表达式如下:

焓效率和湿效率的不确定性在±8%以内。

计算效率与实验值之间的比较如图4,焓效率和湿效率的平均误差分别为7.9%和8.5%。

根据比较结果,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

3.2溶液出口温度分布

空气出口温度和含湿量的测点很难安装在狭窄的空间里,因此,实验中选择测量溶液出口温度的分布。

如预测结果所示,溶液浓度改变的很少,所以测量溶液出口温度验证模型。

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的比较如图5所示,进口空气和溶液参数如表4。

如图5所示,预测的溶液出口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验结果相同。

溶液出口温度在左侧最高,右侧最高。

左侧溶液接触最湿的空气,因此从气流中吸收最多的水分,释放更多的潜热,导致溶液温度高。

4验证的再生实验数据

再生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水系统中的加热器B开启,溶液再进入填料之前被热水加热。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变化参数范围共获得82组数据如表5所示。

无量纲关联式为:

(13)

4.1整体效率

与除湿过程相似,使用焓效率和湿效率评价再生性能。

计算的效率和实验结果的比较如图6所示,焓效率和湿效率的误差分别为5.8%和6.9%。

预测值和实验结果很好的吻合。

4.2溶液出口温度分布

测量溶液出口温度验证再生模型。

预测的温度和实验结果的比较如图7,进出口参数如表6所示。

预测的溶液温度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

溶液出口温度在右侧达最高在左侧达最低。

原因可能如下:

左侧溶液接触最干的空气,由于驱动力大,从溶液传向空气的水分增多,溶液温度减少的最多,因为传质过程需要的热量更多,因此溶液温度最低。

 

5模型的应用

以上模型可以给出除湿/再生器内部空气温度、含湿量以及溶液温度和浓度的分布,同样可以给出出口参数分布,这对研究提高热质交换很重要。

以除湿过程为例。

图8给出表4进口参数下除湿器内部温度和浓度分布。

在这个例子中,沿着流动方向空气被冷却和除湿,然而溶液沿流动方向被加热和稀释。

在空气出口,由于接触温度最低浓度最高的溶液,顶部空气温度最低。

在溶液出口,空气含湿量和驱动力最大,从空气传向溶液的水分多,释放的潜热多,左部的溶液浓度最低温度最高。

图8中,空气温度和含湿量在空气流动横向高达2.7℃和1.5g/kg,然而在溶液流动横向最大的温度和浓度差高达2.9℃和0.1%。

其他工况类似。

这说明在溶液流动横向的溶液温差不可忽略,浓度差可忽略。

6结论

本文建立了二维叉流除湿/再生模型,以NTU和Le作为输入参数,Le可假设为1,然而NTU由实验确定。

NTU采用Chung无量纲关联式线性回归。

用焓效率和湿效率评价热质传递性能,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很好地吻合,焓效率与湿效率预测值在除湿过程中与实验值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7.9%和8.5%,在再生过程中分别为5.8%和6.9%,通过模型计算的溶液出口温度与实验值间的误差在1℃内,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通过模型研究了溶液温度和浓度场在填料塔内部的分布,发现溶液出口浓度沿空气流动方向变化较小,可忽略溶液浓度的变化,这可用来进一步简化求解过程;然而沿溶液流动方向的空气温度差、空气湿度差和沿空气流动方向的溶液温度差均较大,不可忽略。

参考文献

[1]WaugamanDG,KiniA,KettleboroughCF.Areviewofdesiccantcoolingsystems.JEnergyResTechnol-TransASME1993;115:

1–8.

[2]JainS,DharPL,KaushikSC.Evaluationofliquiddesiccantbasedevaporativecoolingcyclesfortypicalhotandhumidclimates.HeatRecovSystCHP1994;14:

621–32.

[3]KesslingW,LaevemannE,KapfhammerC.Energystoragefordesiccantcoolingsystemscomponentdevelopment.SolEnergy1998;64:

209–21.

[4]ObergV,GoswamiDY.Experimentalstudyoftheheatandmasstransferinapackedbedliquiddesiccantairdehumidifier.JSolEnergyEngTrans-ASME1998;120:

289–97.

[5]MiaoRS.Studyofalternativeliquidabsorbentsusingathermodynamicmodelandacombinedphysico-opticalmethod,PhDthesis,DepartmentofMechanicalEngineering,UniversityofIllinoisatChicago,Chicago,1997.

[6]FactorHM,GrossmanG.Apackedbeddehumidifier/regeneratorforsolarairconditioningwithliquiddesiccants.SolEnergy1980;24:

541–50.

[7]GandhidasanP,KettleboroughCF,UllahMR.Calculationofheatandmasstransfercoefficientsinapackedtoweroperatingwithadesiccant-aircontactsystem.JSolEnergyEngTrans-ASME1986;108:

123–8.

[8]StevensDI,BraunJE,KleinSA.Aneffectivenessmodelofliquiddesiccantsystemheat/massexchangers.SolEnergy1989;42:

449–55.

[9]SadasivamM,BalakrishnanAR.Effectiveness-NTUmethodfordesignofpackedbedliquiddesiccantdehumidifiers.ChemEngResDes1992;70:

572–7.

[10]KhanAY.Sensitivityanalysisandcomponentmodelingofapackedtypeliquiddesiccantsystematpartialloadoperatingconditions.IntJEnergyRes1994;18:

643–55.

[11]PotnisSV,LenzTG.Dimensionlessmass-transfercorrelationsforpacked-bedliquiddesiccantcontactors.IndEngChemRes1996;35:

4185–93.

[12]ChungTW,WuH.Comparisonbetweenspraytowerswithandwithoutfincoilsforairdehumidificationusingtriethyleneglycolsolutionsanddevelopmentofthemass-transfercorrelations.IndEngChemRes2000;39:

2076–84.

[13]JainS,DharPL,KaushikSC.Experimentalstudiesonthedehumidifierandregeneratorofaliquiddesiccantcoolingsystem.ApplThermEng2000;20:

253–67.

[14]KhanAY.Coolinganddehumidificationperformanceanalysisofinternally-cooledliquiddesiccantabsorbers.ApplThermEng1998;18:

265–81.

[15]GrossmanG.Simultaneousheatandmasstransferinfilmabsorptionunderlaminarflow.IntJHeatMassTransfer1983;26:

357–71.

[16]AliA,VafaiK,KhaledARA.Comparativestudybetweenparallelandcounterflowconfigurationsbetweenairandfallingfilmdesiccantinthepresenceofnanoparticlesuspensions.IntJEnergyRes2003;27:

725–45.

[17]AliA,VafaiK,KhaledARA.Analysisofheatandmasstransferbetweenairandfallingfilminacrossflowconfiguration.IntJHeatMassTransfer2004;47:

743–55.

[18]DaiYJ,ZhangHF.Numericalsimulationandtheoreticalanalysisofheatandmasstransferinacrossflowliquiddesiccantairdehumidifierpackedwithhoneycombpaper.EnergyConversManage2004;45:

1343–56.

[19]ZografosAI,PetroffC.Aliquiddesiccantdehumidifierperformancemodel.ASHRAETrans1991;97:

650–6.

[20]ParkM,HowellJR,VlietGC,PetersonJ.Numericalandexperimentalresultsforcoupledheatandmass-transferbetweenadesiccantfilmandairincross-flow.IntJHeatMassTransfer1994;37:

395–402.

[21]LiuXH,ZhangY,QuKY,JiangY.Experimentalstudyonmasstransferperformancesofcross-flowdehumidifierusingliquiddesiccant.EnergyConversManage2006;47:

2682–92.

[22]Al-FarayedhiAA,GandhidasanP,Al-MutairiMA.Evaluationofheatandmasstransfercoefficientsinagauze-typestructuredpackingairdehumidifieroperatingwithliquiddesiccant.IntJRefrig2002;25:

330–9.

[23]LiuXH,QuKY,JiangY.Empiricalcorrelationstopredicttheperformanceofthedehumidifierusingliquiddesiccantinheatandmasstransfer.RenewEnergy2006;31:

1627–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