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4553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

《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综合Ⅱ第12课 《错觉》教案.docx

中级综合Ⅱ第12课《错觉》教案

第12课《错觉》教案

教学任务

一、字词准备

生词(54个)

语素:

(2个)体、预

重点词语(11个)

明显、吻合、拍摄、常见、面对、曾经、孤独、夸大、相、过分、依照

二、语言点(5个)

1、……被V成……

2、可见

3、再三

4、状态形容词(亮晶晶等)

5、也就是说

三、文化知识

1.中国古代寓言

2.视网膜

3.创始人

4.外星人

 

四、听说训练(3项交际功能)

1、判断的表达方式:

根据/依照…判断/从…判断/

2、推论的表达方式:

照…的说法/……可见/如此说来

3、提醒的表达方式:

当心/小心/千万别/必须…否则

五、读写训练

使用给出的词语连词成句,写出一段叙事清楚的短文,字数要求至少在100~150字。

六、综合训练:

走出课堂,拓展学习

时间安排

一、本课共需6课时(3次课)

二、课时分配

第一次课:

检查学生完成第一课作业《走出课堂,拓展学习》的情况;

字词准备;走进课文《错觉》前28个生词;学习语素“体”和“预”;走进课文《错觉》前半部分课文;综合注释1、2;综合练习1、2。

第二次课:

走进课文《错觉》后26个生词和课文;综合注释3、4、5;综合练习3、4

第三次课:

完成综合练习5~10,布置下次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实施

第一次课(90分钟)

一、检查学生完成第一课作业《走出课堂,拓展学习》的情况(20分

钟)

1、请学生提交书面作业。

2、请3个学生用5分钟时间口述,每人从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

1)请介绍你就“代沟”现象采访中国朋友的情况。

2)请介绍你就“代沟”现象采访其他国家朋友的情况。

3)请介绍在不同国家的家庭里对待“代沟”的各种看法。

二、导入新课(5分钟)

提问:

1.你相信“眼见为实”吗?

为什么?

2.你产生过错觉吗?

请介绍一下。

3.出现错觉是好事还是坏事?

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二课《错觉》。

板书:

第十二课:

错觉

二、学习《错觉》里的前28个生词和两个语素(35分钟)

错觉、视觉、实验、图像、明显、物体、移动、图形、寓言、天文、筒、调节、吻合、曝光、拍摄、直观、天空、运行、轨道、可见、投影、大脑、常见、树木、参照、理论、面对、预

(一)、分读生词:

请学生依次读生词,每人读2个,老师注意学生发音中出现的问题。

(二)、领读生词:

教师领读生词,注意重复领读学生发音不准确或不容易读的词语

(三)、纠正发音:

纠正带有共性的发音问题

(四)、理解生词:

1、利用图片或PPT,提示学生说出课文中的部分生词,如:

图像、天空、轨道、投影、大脑、树木等。

2、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出现的部分生词,如:

为什么人有时把不动的物体看成移动的?

(错觉)

他原来170斤,现在只有120斤了,是吗?

(明显)

“画龙点睛”“愚公移山”是什么样的故事?

(寓言)

你和朋友的意见一致吗?

(吻合)

你的照相机真好!

(拍摄)

他减少饭量后真的变瘦了。

(可见)

为什么很多人都感冒了?

(常见)

那天你上台讲话时为什么不敢看人?

(面对、害羞)

……

3、学习语素“体”和“预”:

语素介绍:

(1)“体”:

指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

例如∶液体/固体/气体/整体/个体/集体/运动体/透明体等。

还可以补充“软体”“人体”“船体”等词语。

请学生用带有该语素的词语说出一个句子或对话。

(2)“预”:

预先,事先。

例如“预报/预测/预防/预付/预告/预计/预料/预期/预热/预赛/预算/预售/预想/预选/预言/预约/预支”等。

请学生用带有该语素的词语说出一个句子或对话。

4、学习重点词语:

(1)明显:

adj.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

例如:

由于他工作太累,明显变得苍老了。

人类对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和损害。

这种石头拿在手里明显地比别的石头轻。

(2)吻合:

adj.完全符合。

例如:

这部影片和这个传统节日的主题正好吻合。

比赛结果和过程和人们的预测十分吻合。

两国首脑在政治方面的观点是吻合的。

(3)拍摄:

v.用摄影机或摄像机把人、物的形象记录在胶片或磁带或其他存储器上。

例如:

这张结婚照是在大北照相馆拍摄的。

我们坐上大巴,向拍摄地点出发。

科学家们拍摄了很多海底照片。

(4)常见:

经常见到。

例如:

老鼠是一种常见的家居动物。

养蚕在周代就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农活儿了。

这种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行为异常和注意障碍。

(5)面对:

脸对着;朝向。

例如:

他喜欢面对墙上的地图长时间思考。

第一次面对摄像镜头,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面对大海,我兴奋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5、词语练习

(1)做“综合练习”一、二。

三.学习课文《错觉》及注释1、2(25分钟)

(一)朗读课文

请打开书第168页

1.老师领读课文(从P168开始到P170正数第1行结束)2遍。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3.老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语音问题。

(二)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

1.几天前作者去参观什么地方了?

2.作者为什么说人的眼睛容易被欺骗?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什么样的错觉?

4.古代人怎么解释人们不同时间看太阳或月亮时大小不一样的感觉?

5.有了正确的天文知识后,正确的说法是什么?

6.简单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7.怎样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月亮在天空中的运行轨道?

8.人们看月亮时产生错觉,是眼睛还是大脑出了问题?

为什么?

9.对于距离错觉产生的原因,最常见的解释是什么?

这种解释为什么不对?

10.人的大脑为什么会错误地估计月亮和人的距离?

(三)重点结构讲练

1、“……被V成……”

老师介绍被动格式“……被V成……”,用“……被V成……”格式进

行操练,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你好好看看,天上的那些星星像什么?

(想象)

你看,夕阳下的雪山多漂亮!

(染)

妈呀,真不得了!

(吓)

请学生完成“综合注释”1中的“试一试”。

2、“可见”

老师介绍连词“可见”的用法,用“可见”进行操练,老师提问,学生

回答:

据说,爱运动的人比不爱运动的人身体更好。

(多锻炼)

他很勤奋,他的大脑就和一般人的不一样。

(动脑筋、更聪明)

老师多鼓励学生,学生就更愿意学习。

(少批评)

请学生完成“综合注释”2中的“试一试”。

(四)理解课文脚注中的文化知识

1.中国古代寓言

这里说的寓言题目叫《两小儿辩日》,讲的是孔子到东方周游时,看见两个小孩子在争论,一个说太阳刚刚出来时时离人最近,到了中午就离人远了,因为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个车上的遮阳伞,而到了中午,就小得像个盘子。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温度很低,而到了中午,热得好像摸到了开水,证明温度低是因为离得远,而温度高是因为离得近。

两个孩子争执不下,连孔子也说不清楚谁说得更有道理。

2.视网膜

眼球最里层的薄膜,是由视神经构成的,里面有眼球的玻璃体,是接受光线刺激的部分

四、布置课外练习和学习任务(5分钟)

(一)复习本课学过的生词、课文、重点结构和文化知识,做到能够听写生词;会使用本课学过的语素和重点词语组词或说写句子;能够离开课本复述《错觉》前半部分的内容。

(二)预习《错觉》后半部分中出现的生词、课文、语法点和文化知识。

第二次课(90分钟)

一、复习(10分钟)

(一)听写《错觉》前半部分中的生词(10个)。

(二)老师给出学过的重点语素、常用词和语法点,请学生说句子。

(三)请学生复述《错觉》前半部分。

二、导入新课:

(5分钟)

提问:

1、你见过不明飞行物吗?

请简要介绍一下。

2、什么叫“目击者”?

3、人们在描述自己的经历时,为什么会出现夸大现象?

请打开书第170页,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二课《错觉》后半部分。

板书:

第十二课:

错觉

三、学习《错觉》后半部分里的26个生词(30分钟)

曾经、经典、背景、描述、再三、自主、孤独、明亮、从而、明、飞行、号称、目击、共识、夸大、叙述、次数、相、速度、过分、面貌、虚拟、依照、感官、收集、幻觉

(一)、分读生词:

请学生依次读生词,每人读2个,老师注意学生发音中出现的问题。

(二)、领读生词:

教师领读生词,注意重复领读学生发音不准确或不容易读的词语

(三)、纠正发音:

纠正带有共性的发音问题

(四)、理解生词:

1、利用图片或PPT,提示学生说出课文中的部分生词,如:

明亮、飞行、速度等。

2、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出现的部分生词,如:

你去过上海吗?

(曾经)

你可以把你见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吗?

(描述)

你希望他跟你一起去了吗?

(再三)

你一个人到这里留学,有什么感想?

(孤独)

那个星座是什么样的?

(最明亮)

他是全校最漂亮的女生吗?

(夸大)

为什么要在马蹄上钉一块铁?

(防止、过分)

这篇文章该怎么改呢?

(依照)

……

3、学习重点词语:

(1)曾经:

avd.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如:

他曾经和我说过这件事。

他是我曾经非常熟悉的人。

他曾经比任何人都自信。

(2)孤独:

adj.独自一个;孤单。

例如:

音乐人是孤独的。

在国外的生活还是让他觉得很孤独。

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百年孤独》。

(3)夸大:

v.把事情说得超过了实际的程度。

例如:

他总是夸大自己的成绩。

不要过分夸大金钱的作用。

广告中存在大量虚假和夸大的成分。

(4)相:

adv.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例如:

他们相恋十多年了,今天终于走进婚姻殿堂。

两者相较,后者更加强大。

相比之下,那个女孩子唱得更好听。

(5)过分:

adj.(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例如:

我不希望你提出过分的要求。

我觉得你对此事过分焦虑了。

这样说也不算太过分。

(6)依照:

prep.以某事物为根据照着进行;按照。

例如:

国家制订了法律,就必须依照法律办事。

学者们依照自己的理想制定了这套方案。

比赛不受天气影响,将依照原定日程举行。

4、词语练习

(1)做“综合练习”三、四。

三.课文学习《错觉》后半部分(40分钟)

(一)朗读课文(P170正数第二段~P171结束)

(1)老师领读2遍。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3)老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语音问题。

(二)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

11.那位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在1937年曾经做过什么经典实验?

12.每个人描述亮点移动的方向和距离一样吗?

13.人们讨论后,他们的意见为什么变得一致了?

14.这种“自主运动错觉”在日常生活还有什么表现?

15.你同意“许多不明飞行物报告显然都是由于视觉错觉产生的”这个结论吗?

为什么?

16.为什么说“即使是诚实的人,甚至是一群诚实的人的一致描述,也不一定可靠”?

17.作者认为有的“不明飞行物专家”的结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18.你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吗?

为什么?

(三)重点结构讲练

3、再三

老师介绍副词“再三”的用法,用“再三”进行操练,老师提问,学生

回答:

他想走后门,你为什么还要收下他的礼物?

(推辞)

不是你干的,你为什么要承认呢?

(否认)

我又忘了,怎么办?

(提醒)

请学生完成“综合注释”3中的“试一试”。

4、状态形容词(亮晶晶等)

老师介绍状态形容词“亮晶晶”等的用法,用状态形容词“亮晶晶”等

进行操练,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你到底喜欢那个小孩子什么?

(胖乎乎)

看,我满脸都是汗!

(红扑扑)

这么多银子,哪儿来的?

(白花花)

请学生完成“综合注释”4中的“试一试”。

5、也就是说

老师介绍口语中的短语“也就是说”的用法,用“也就是说”进行操练,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他准备在香港住一个星期。

(购物、休闲)

虎妈妈只有四个奶头。

(另两只小虎)

国际航班正点率为80%。

(航班被延误)

请学生完成“综合注释”5中的“试一试”。

(四)理解课文脚注中的文化知识

3.创始人

指开始建立(国家、机构、理论等)的人。

这里指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穆扎菲·谢里夫。

4.外星人

来自地球以外的人。

四、布置课外练习和学习任务(5分钟)

(一)复习《错觉》学过的生词、课文、重点结构和文化知识,做到能够听写生词;会使用本课学过的语素和重点词语组词或说写句子;能够离开课本复述《错觉》。

(二)预习《综合练习》中五~十的练习题。

第三次课(90分钟)

一、听写及复习(20分钟)

(一)听写《错觉》后半部分中的生词(10个)。

(二)老师给出学过的常用词和语法点,请学生说句子。

(三)请学生复述《错觉》后半部分内容。

二、介绍交际中的三种表达方式:

(15分钟)

(一)判断的表达方式:

根据/依照…判断/从…判断/

(二)推论的表达方式:

照…的说法/……可见/如此说来

(三)提醒的表达方式:

当心/小心/千万别/必须…否则

三、做课后练习(50分钟)

(五)用所给的词或格式完成对话

(六)根据记忆,试着补出下面课文中没有出现的词语

(七)观察下列图片,使用课文中学过的词语和语言点说说你的感觉。

(八)根据课文内容、下面的表达方式和提示完成对话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十)说一说,写一写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5分钟)

(一)完成综合练习第(十一)题:

走出课堂,拓展学习:

作业内容:

1.采访一位朋友,问他以下问题,记录他怎样回答。

(1)请他看法国国旗,问他红白蓝三种颜色是否一样大?

(2)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开车和在普通街道上以同样速度开车的感觉一样吗?

为什么?

(3)走进一家商店,面对门口的墙面上安装的是镜子,你会感觉商店的空间增加了吗?

 

(4)厨房的墙壁涂上蓝色,你会感觉夏天在里面做饭不那么热了吗?

(5)炎热的夏天在柏油路上骑车时,会感觉到正前方的路面上有云气或河水吗?

(6)身材矮胖的人穿上一条带竖纹的裤子或衬衫,会显得瘦些吗?

(7)在一个比较小的房间里,为了不觉得空间狭小,该摆放高大的家具还是低矮的家具?

在中间摆放好还是靠墙摆放好?

(8)把受访者的回答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请同学们判断、分析。

2.请朋友观察以下图形,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

(1)在左图中位于中间的横线一样长吗?

为什么?

(2)用尺子比一下,右图中间的两条

横线是弯曲的吗?

(3)左图中的C线与A线

是一条线,还是与线B一

是一条线?

(4)右边图片中间有一个菱形,

它的四边是直线吗?

(5)左图中有三个人,

他们三个谁最高?

(6)把朋友的答案连同图形一起带到课堂上,请同学们回答以上问题,说说为什么。

作业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从上面三个题目中各选一个小题作为作业的重点,以口头

叙述和书面短文的形式完成。

在下次上课时,选择一项进行口头复述,提交短文练习。

(二)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1、概括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

2、小结学生在本课的学习收获。

3、分析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三)布置预习内容:

1、预习第十三课生词,做到会读、会认。

2、预习第十三课课文,做到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问。

3、提交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难点。

 

备课心得

本课教学心得:

教授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以交际语言能力理论为指导,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

语言运用以各种活动或任务的方式出现,评价学习效果也应该以学生使用汉语“能做某事”作为衡量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依据。

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教师利用课上时间以检查作业完成如何的

方式了解学生课下预习和复习情况。

2、在课上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设法在教学中提供更多与学生

互动的环节。

说明:

1.这是一份最简单的教案编写的参考框架。

具体教案编写可根据综合教学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对内容等进行适当的增补和修改。

2.“教学任务”即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应学习和掌握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本课体现的文化知识,要求学习者掌握的语言技能项目,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时间安排”请参考每册《发展汉语(第二版)》“编写说明”中的“使用建议”。

4.“教学实施”即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请根据教材的性质、教学的阶段及具体课文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如导入新课、语言知识教学的步骤、语言技能项目训练的方式、重要的提问内容、语言点讲练的例句准备、知识说明的要点、课堂练习和活动的内容、课文小结、练习任务布置等,并且在备课和教案编写中设定各环节的教学时间,以保证教学个环节的顺利而有效地实施。

5.“备课心得”是本课语言和文化知识教学、语言项目技能训练等的特殊安排、个性化建议及课外活动和任务的拓展等。

以便为教材使用者在备课、编写教案和课堂实施提供特别的参考。

6.备课和教案编写是有效、高效进行课堂教学实施的保证,因此,建议教案编写者参看有关书籍,并结合具体的课型和教材特点精心准备教学材料、谋划教法,编制好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