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446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docx

成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试大纲

第一章概述

    一、要求

   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应用范围。

   2.熟练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制、码制、常用的计算机名词术语。

3.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4.掌握intel8088的结构。

5.理解PC机的基本配置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二、考试内容

  1.BCD码,二、十转换,二、十六进制转换。

计算机数制中二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的制式。

2.二进制编码,ASCII码及数字和大写字母A~Z的ASCII码表述

3.二进制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及其在8位和16位字长下的范围,掌握二进制运算。

4.理解位(Bit)、字(Word)、字节(Byte)、中央处理单元(CPU)等名词术语的含义。

5.了解一般微计算机的组成。

6.intel8088的功能结构及执行特点,寄存器结构及分类,物理地址的形成。

7.PC机的基本配置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第二章 8088的指令系统

一、要求

1.理解掌握8088的寻址方式。

2.理解8088的指令系统。

3.掌握标志寄存器。

 

    二、考试内容

1.指令的构成,指令操作数有效地址(EA)的形成。

2.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寻址过程。

3.间接寻址和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寄存器的约定,段基数及操作数地址的确定。

4.8088标志寄存器中6位标志位的含义及相应位置。

5.8088指令系统中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串操作和控制传送指令的含义及操作过程及算术和逻辑运算对标志位的影响

 

 第三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要求

1.掌握汇编语言的格式

2.理解语句行的构成

3.了解指示性语句

4.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

5.掌握程序设计

 

    二、考试内容

1.汇编语言程序的一般格式,源程序的分段结构。

2.语句中标记,符号,表达式的要求和含义,指令性语句和指示性语句的意义和区别。

3.指令性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附加指令助记符,指令前缀的含义和操作。

4.程序设计的步骤,能根据问题要求分析画出程序框图,正确编制完成程序设计。

5.排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码制转换程序的设计。

6.子程序的编写,栈段的安排,子程序的嵌套。

 

 第四章 8088总线操作和时序

    一、要求

   1.了解总线操作的概念、8088的总线

   2.8088的典型时序

   3.掌握计数定时电路8253

二、考试内容

1.总线操作的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T状态的含义及基本总线周期的组成

2.8088总线的两种组态的概念,及其在硬件结构和执行时序上的区别

3.8088外部引线的功能分类

4.三态信号的含义

5.数据/低位地址线,高位地址线的信号流向

6.确定内存空间。

7.8088存储器读写周期与I/O读写周期及其区别

8.能读懂时序图

9.最大组态和最小组态下存储器读写周期的区别

10.IBMPC/XT的CPU系统控制核心的主要组成

11.8253的基本功能

12.8253控制命令字

13.各种工作方式的特点

14.外部引线的连接

15.8253方式2方式3的输出特性

16.8253初始化编程

 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一、要求

   1.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

2.了解读写存储器(RAM)

3.了解只读存储器(RQM)

4.掌握PC/XT的存储结构

 二、考试内容

1.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及主要应用特性

2.静态RAM和动态RAM的结构

3.2114,2716构成不同存储器空间的配置

4.ROMEPROMEEPROM的区别

5.PC/XT的存储空间分配,理解ROM在系统中的作用

6.用2114、2716构成不同地址空间扩展内存的硬件连接

 第六章 输入和输出

    一、要求

   1.了解输入输出的寻址方式

2.了解CPU与外设数据传送方式

3.了解DMA操作及DMAC8237芯片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输入输出的两种寻址方式

2.PC/XT的端口寻址及相应的CPU控制引脚

3.CPU与外设间的接口信息

4.数据传送的四种传送方式

5.DMA操作的基本过程

6.DMA控制器(DMAC)的主要功能

 

    第七章 中断

    一、要求

1.理解中断的基本概念

2.了解8088的中断方式

3.了解PC/XT的中断结构

4.了解INTC8259A

  

    二、考试内容

1.中断的功能

2.中断源

3.中断优先权

4.中断嵌套

5.中断执行过程

6.8088的软件中断和硬件中断

7.中断类型号,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的含义

8.INTn指令中断的处理过程

9.PC/XT的中断结构

10.8259A级联方式

   第八章 并行接口芯片8255A

微机系统并行通信的概念并行芯片8255APC/XT中8255A的使用

    一、要求

   1.了解微机系统并行通信的概念

   2.了解并行芯片8255A

3.了解PC/XT中8255A的使用

 二、考试内容

1.并行接口的概念

2.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功能

3.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外部结构

4.三种工作方式及特点

5.方式0的功能及过程

6.方式1的功能及过程

7.方式2的功能及过程

    第九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电路

    一、要求

   1.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异步通信接口8250

   2.掌握异步通信接口8250

   

    二、考试内容

1.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区别

2.串行通信的半双工和全双工工作的数据传送方向及示意图

3.远距离串行通信中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4.RS-232C串行通信接口

5.串行通信的校验方法

6.8250初始化编程的主要步骤

7.8250的基本功能

    第十章 数模(D/A)转换与模数(A/D)转换电路

    一、要求

1.了解D/A转换的概念D/A转换器接口

2.了解A/D转换的概念A/D转换器接口

3.掌握D/A转换的原理

4.掌握微机与控制系统的接口图中各部件的功能

   

    二、考试内容

1.D/A转换的概念

2.D/A转换的原理

3.A/D转换的概念

4.逐次逼近式A/D的工作原理

 

选用教材意见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周明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计算机能直接认识、理解和执行的程序是_______。

A.汇编语言程序B.源程序C.高级语言程序D.机器语言程序

2.计算机的字长越长,一个字的能表示的数据精度越高;在完成同样精度的运算时,则处理速度______。

A.不变B.越低C.不一定D.越高

3.外存储器和内存储器相比,其特点是______。

A.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断电不丢失信息

B.存储容量大、断电不丢失信息、信息无需调入内存即可被CPU访问

C.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慢、断电不丢失信息

D.存储容量大、断电丢失信息、信息需调入内存即可被CPU访问

4.CPU对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____。

A.指令周期B.时钟周期C.总线周期

5.8086工作在最小模式下,当M/IO=0RD=0,WR=1时,CPU完成的操作是______。

A.存储器读B.I/O读C.存储器写D.I/O写

6.若256K的SRAM具有8条数据线,则它具有_____条地址线。

A.10B.18C.16D.17

7.微机的控制总线提供()

A.数据信息流;B.存储器和I/O设备的地址码;

C.所有I/O设备的控制信号;D.所有存储器和I/O接口的控制信号

8.微机的地址总线控制功能是()

A.用于选择存储器单元;B.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用于传送要访问的存储器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D.用于选择I/O端口

9.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部件,它主要用来()

A.仅存放数据;B.存放数据和程序;C.仅存放程序;D.存放微程序。

10.采用()方式时,两台微机可同时进行双向数据传送。

A.异步B.全双工C.同步D.单工

二、填充题(每空1分,共35分)

1.8088是一种_______位微处理器,它对外的数据总线是_______位的。

8088具有_______位地址引线,可直接寻址_______字节。

2.CPU与外设数据传送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8259A芯片之间的级连,使得中断源可最多由_______片扩展至_______级。

4.D/A转换器是计算机或其他数字系统与模拟量控制对象之间联系的桥梁,它的任务是将离散的_______转换为连续变化的_______。

D/A转换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

5.8255芯片的WR/信号线的意义是向8255某口_____数据

6.PC计算机中断向量表放在存储器的_______单元开始,共占____个单元.8088的中断系统采用向量中断机制,一共可处理_______个中断。

类型10H的中断向量在存储器的________单元.

7.8250的可编程能力主要表现在:

数据位可在____位,____位,____位,_____位范围内选择.校验位可选择____校验,____校验或_____校验.停止位可在____位,____位或____位范围内选择.

8.计算机在处理模拟量时,一般先利用_______元件将它们转换成模拟电压或电流,再用_______将它们转换成数字量。

9.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称为_______,它通常用若干个  _______来表示,而后者又包含有若干个_______。

10.当CPU进行数据输出时,DT/R#信号为_______;当CPU进行数据输入时,DT/R#信号为_______。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8086CPU的最大模式与最小模式有哪些主要区别?

2.简述DMA传送流程。

3.简述实地址方式时物理地址的形成,有一个程序段在开始执行前,(CS)=89F0H,(IP)=2C58H,请问执行该程序第一条指令的实际物理地址是多少?

四、应用题(本题共30分)

1.(5分)以8位A8H-67H减运算为例,写出判断CF标志和OF标志位的过程。

2.(9分)设有一个具有14位地址和8位数据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

(3分)

2)如果存储器由8K×4位RAM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3分)

3)最少需要多少位地址用于芯片选择?

(3分)

3.(16分)按以下几方面分析

1)指出是何种传送方式(2分)

2)8000H和8001H分别是什么端口地址(1分×2=2分)

3)D0表示的是什么信息(2分)

4)结合程序阐述接口电路的工作过程(4分)

5)为程序做注释(6分)

movdx,8000h;()

st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