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443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docx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之

《“学科渗透心育”课堂教学之研究与实践》

结题报告

子课题项目负责人:

朱仪俊刘福凤

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闽委教宣〔2012〕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首先是渗透到教师的学科教学之中,自然学科类课程、社会学科类课程和艺术与体育类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校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所有学科、所有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都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建阳二中子课题《“学科渗透心育”课堂教学之研究与实践》从属建瓯市进修学校曾建兴教研员申报的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旨在给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各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立体式的帮扶中学生的心灵成长。

本子课题于2012年4月立项,历时三载,在总课题组的帮扶指导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以新课改为契机,扎实有效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探究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逐步积累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收获颇丰。

值此结题良机,特作如下总结:

一、课题概念——“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能力的同时,巧妙结合学科内容,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目标

(一)教师目标:

1、了解不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特点,明确“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2、通过课题研究探求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力争提供不同学科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3、总结、筛选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各科教学的优秀个案。

4、课题成员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教育心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学科渗透心育”教学模式成为课堂常态,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管理水平。

(二)学生目标:

1、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合格健全的人格,使每个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接纳自己。

2、发展学生的智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3、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行动”主要指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研究”则是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活动,行动研究是把两种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研究、解决问题。

2、问卷调查法:

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3、访谈法:

访谈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

4、实地观察法:

深入课堂听课,举行研讨会等。

本次课题研究重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意识的革新上,因此,不改变现行的班级授课方式,使用现编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下功夫,力求改善教学现状,更新教学理念。

四、研究过程

 

(一)组织准备阶段——紧张有序。

1、开展课题研究前期的调查、访问、检测等工作,从教师、学生、家长等角度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并深入分析,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等情况。

2、申报子课题,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学科渗透心育’课堂教学之研究与实践》课题工作领导小组。

3、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组织课题立项会议。

4、特邀总课题项目负责人曾建兴老师开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讲座,对课题成员进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

5、开展本课题的宣传动员,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一种追求“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氛围和支持系统。

6、课题组成员做好实验调查问卷,对七年级至高三年级各实验班有效实施“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行动研究阶段——踏实有效。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学活动中一项过程复杂的教育活动,对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一定条件才能开展好这项工作。

课题研究要想深入有效的实施并推进,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

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经常组织引导课题成员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

如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李红21世纪网络教育教材《哲学、心理、教育》等,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工作,深化课堂研究理念。

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要求外出培训学习回来的课题成员推广介绍外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促使课题研究蓬勃发展。

2、倡导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在理性和情绪上的动态人际关系过程,和谐、愉快的课堂环境是新型师生关系所造就。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则态度积极,主动活泼,学习效率高;反之,气氛压抑紧张,学生则心情郁闷,教学效果差。

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就是为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能力传递正能量。

(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意味着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它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使用训斥、羞辱等强制手段来推行自己的意愿,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爱是核心。

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取得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用一定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支配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理解和接受教师的影响。

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机制。

正效应的互动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要求,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心态;反之,就会产生负效应。

3、中期研讨释疑解惑,“优质课”纵深推进课题研讨。

2014年3月17日举行课题中期研讨会,子课题课负责人朱仪俊校长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肯定前期课题研究成效并对后续研究提出殷切希望。

课题负责人之二刘福凤副主任具体部署后期研讨工作并就成员关心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话题再次进行专题理论辅导。

课题成员畅谈自己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体会,有效做法及存在问题。

课题组通过讨论一致推荐陈韵(初中数学)、林花(高中化学)、叶玲红(初中美术)、潘坚强(高中体育)开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

2014年4月2—3日,“优质课”活动如期开展,就成员困惑疑难的理科、艺体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仔细研讨,纵深推进课题研究。

4、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学科渗透心育”成为课堂常态。

课题组成员之潘坚勇老师(教务处主任)、施静芳老师(教研室主任)多次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探讨研究适合我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教师教学提出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以课题促教研,力争使“学科渗透心育”教学模式成为课堂常态,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我校教学管理制度。

(三)结题验收阶段——和谐喜悦。

组织课题成员撰写课题个人研究小结,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材料,总结个人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论文或教学设计、个案等,迎接结题验收。

五、研究途径及成效

本次课题研究点多线长,范围很广,因此,根据课题教师任教学科的不同,将课题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研究:

1、“在文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品质和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

3、“在艺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互相协作的能力。

因为本次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所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课堂践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心理学原理对课堂教学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探求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力争提供不同学科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在文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挖掘文科教材中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善学生人格。

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语文教材本身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愚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意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的博大胸怀,宋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乐学精神,苏轼的豁达,李白的洒脱,海伦的坚强,简•爱的自尊……不论是作品中的人物还是作者本身所表现出的精神、意志、品质等,都无疑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鲜活的教材,都将发挥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再加上那些千古传诵、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更是极为有利。

总之,语文教材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极为有利,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学科优势,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的统一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以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可以培养学生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感悟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引导学生对自己越是认识得深刻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有“半壁江山”美誉的作文教学亦渗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无论是作文题目,还是写作素材。

“橘子人生”材料作文让学生明白拥有平常心,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的道理,还可提炼出换个角度,换种人生;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正视人生的缺憾,缺憾也是一种美;知足常乐;乐观心态;学会感恩等内涵。

在“弯道超越”材料作文写作中,刘福凤老师启发学生明白“弯道”可喻指人生的某种“变化期”“关键点”,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是现实与理想的集结。

只有敢于直面挑战,才能获得勇于超越自我的人生智慧。

高考对于高三学子而言不就是一条充满挑战亦又裹挟机遇的“弯道”吗?

就让压抑失眠、自责内疚远去吧,超越对手,超越自己,赢在人生的“弯道”处!

“文史不分家”中的历史学科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样比比皆是:

世界上下五千年历史,伟人名家辈出,林则徐、张居正、拿破仑……。

祝华清老师通过对商鞅与张居正这两位古代改革家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大刀阔斧的精神;通过对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位伟大的史学家编撰史书的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玄奘与鉴真的比较,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

“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

”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思想品德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是融为一体的。

思想品德课不止是简单的学习课程,而且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学习过程,通过课程学习,会对个人的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