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86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科举制的创立.docx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科举制的创立

2013-2014学年度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科举制的创立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古代科举考试中,最早将进士科考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3、我国的科举制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开始有殿试和武举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试题类型繁多

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5、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中央集权制度

B.科举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8、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科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0、封建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选拔有用的人才

B.为了控制选官权力

C.为了巩固自身统治

D.让更多读书人改变命运

11、“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他们通过读书考试平步青云,入朝做官。

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首诗反映了(  )

A.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许多贤才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

B.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

C.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头发

D.唐太宗设立武举考试,许多英雄为此奋斗终生

13、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4、以下是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废除的脉络,其中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辛亥革命期间

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15、我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宋朝

16、“隋唐盛世”表象上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实质是制度创新和推崇开放交流。

是制度创新激发了社会活力。

你认为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应该是:

A.创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B.创立并完善科举制,用考试招录官员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17、贞观年间,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

张三的时来运转主要得益于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禅让制度

D.科举制度

18、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9、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在哪个朝代实行

A.唐朝 

B.隋朝 

C.秦朝 

D.汉朝

20、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得住脚的重要基石,下面措施中制约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是

A.孔子创办私学

B.八股取士

C.开办京师大学堂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二、填空题()

21、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科、________________。

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______。

24、          在位时开创了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把        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25、科举制诞生于      朝,       在位时。

五、问答题()

26、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

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请回答:

(1)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2)中国古代最早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在哪个朝代?

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3)隋唐时期为完善中央集权制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试举一例)(1分)

(4)清朝时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1分)

(5)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1分)

27、简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和对后世的影响?

七、综合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 

孔子讲学图

材料二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义》

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

(2分)

(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

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及近代日本的崛起,请您说说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1分)

2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8分)

【探究一】制度篇

⑴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分)

⑵美国学者费正清说:

“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这里所说的“科学考试”指的是什么?

(1分)

【探究二】思想篇

⑶诺贝尔奖得主在聚会上说,解决本世纪的问题需要“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除了体现在教育方面外,还体现在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儒家学派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分)

【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⑷根据右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

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2分)

【探究四】感悟篇

⑸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分)

30、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T],错误的[F]。

共10分)

(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秦朝。

(     )2、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唐朝实行的。

(     )3、“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

(     )4、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

(     )5、1271年,铁木真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3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

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

(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4分)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

(4分)

3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 学者徐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

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材料二 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

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

材料三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2分)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这种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

(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石拱桥“是指哪座桥?

(2分)它的设计者是?

(2分)

(3)材料三中的文字上的东西在唐朝指哪种技术?

其代表作品是?

(4分)

33、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1)材料反映了唐朝的哪一制度?

采取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

(2)这一制度对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分)

34、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 赵嘏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

(2分)

(2)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分)

(3)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2分)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6分)

35、【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说过: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1)“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什么考试制度?

(2分)这一制度是由谁正式创立的?

(1分)该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1分)

(2)这种考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分)

(3)这种考试制度与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度在选官标准上有什么不同?

(2分)该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样的意义?

(2分)

(4)唐朝武则天为该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2分)

36、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

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

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由谁创设的?

(3分)

(2)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

(3分)

(3)你认为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

(4分)

3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入彀:

被收罗笼络的意思)——唐太宗

材料三:

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2分)

(2)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什么人?

(2分)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

(2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

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

唐朝对这一制度是怎样完善的?

(写出一条即可)(3分)

(2)材料一中,唐太宗大力推行的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3分)

39、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计9分)

材料一:

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

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图一)大雁塔          (图二)小雁塔

材料二:

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有人写诗说: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

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现在各国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唐代什么选官制度?

武举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创的?

(2分)

⑵从材料二分析,什么利益群体从该制度中获取了实际收益?

(2分)

⑶材料三中“帖经”考试会助长什么学习方法?

进士科考查诗赋有什么积极影响?

(3分)

⑷依据材料四,你有什么重大感悟?

(2分)

40、中央电视台第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了《千年科举探幽》,这是央视强力打造的一部文化类专题片,拍摄时间长达一年,撷取中国最有科举辉煌历史的安徽休宁、四川阆中、上海嘉定、江苏南京四地作为主拍摄地,全方位展示地方人文与历史,凸显教育对民生的提升与改良。

《千年科举探幽》带人们进入历史的时空,回眸千年科举历程,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利弊。

请你结合此题片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结合史实说一说科举制的利与弊。

(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对我国现代教育有哪些有益的借鉴?

(4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本题11分)

材料一 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制度实施以后,对于应考者的身份限制不多,除了作奸犯科、刑徒奴婢、州县胥吏、倡优艺人外,绝大多数人都在法律规定上具有参加考试的权利。

凡是有条件读书者,都有进入官场的机会。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1分)

②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1分)什么朝代逐渐完善?

(1分)

③对这种制度起着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分)

④唐朝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2分)

⑤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1分)

⑥从材料三中可以归纳出这种制度哪方面影响?

(2分)

42、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唐人赵嘏

材料二:

“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人彀:

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什么朝代逐渐完善?

最关键的人物是谁?

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

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②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③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

43、材料一: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孟郊《再下第》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注:

孟郊(公元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

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一生穷愁潦倒,不苟同流俗,被人称之为“寒酸孟夫子”。

①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

为什么?

②科举制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

44、唐朝是科举制的完善时期,为了完善科举制唐朝统治者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45、奴隶社会,官员都是世袭制。

封建社会一直到魏晋都是实行的推举制,结果造成“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局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后来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46、如果你是一个唐朝时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得知唐玄宗今年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

能否思考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47、一些外国研究者看来,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制度,不但对中国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亚洲乃至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为什么外国研究者会有这种看法,你能说明理由吗?

试卷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表现将第一名命为状元的是唐太宗,正确的是B项正确CD不是最早的A是隋朝时期的。

2.【解析】

试题分析:

这首诗出自是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的《神童诗》,诗歌大意是王侯将相本来不是天生的富贵种,贫穷人家的孩子发愤努力,也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好男儿应当发愤图强。

在封建社会里穷人家要成为栋梁之材,必须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才能实现。

故选C项。

考点:

本题考查科举制。

点评: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清朝末年被废除。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A

4.C

5.B

6.B

7.C

8.C

9.C

10.C

11.D

12.B

13.C

14.D

15.C

16.B

17.D

18.C

19.B

20.B

2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22.明经科;状元

23.蒋重珍

24.武则天  诗赋

25.隋朝  隋炀帝

26.

(1)焚书坑儒。

(1分)

(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

(3)科举制度。

(1分)

(4)军机处。

(1分)

(5)有利于政治的安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1分)

27.创立:

隋文帝:

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

完善:

唐太宗扩大科举的规模,武则天设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28.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与学习有关任二条;

(2)隋代,进士科;

(3)兴办学校;实行义务教育,派谴留学生,聘外国老师任教;

(4)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注重人才掊养,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投资,注重思想培养和技能培训的结合等

29.

⑴秦朝:

郡县制;元朝:

行省制度(2分)

⑵科举考试 (1分)

⑶仁 西汉(汉武帝时) (2分)

(4)宋词或元曲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2分)

(5)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分)

30.TFTTF

3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科举制度,

(1)材料中提到的选举制度是指科举制度,之前是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门第,根据课本即可答出。

(2)根据课本内容答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即可。

(3)科举制在明清时期成为八股取士,答出其弊端即可。

32.【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隋唐科举制,建筑艺术和雕版印刷艺术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材料一,根据材料的信息“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唐朝得以完善,科举制度的创立,打破了贵族世卿世禄的制度,为平民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2)阅读材料二,根据材料中的“位于我国河北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隋唐的建筑艺术水平非常高,隋朝时期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便于交通,造型美观,七百多年后,欧洲才建立类似的桥梁。

(3)阅读材料三,根据材料中的“第一种在文字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考点:

隋唐的科举制度,建筑艺术和雕版印刷艺术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基础知识是同学们必须要掌握的,中国古代史上的很多“第一”,同学们要注意归纳总结,如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莫高窟是世界最大是艺术宝库之一等等,这些都是要考察的重点内容。

33.

(1)科举制度。

(1分)巩固专制统治。

(1分)

(2)①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素质。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34.

(1)科举制度、隋朝(2分)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

(3)诗赋(1分)

(4)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分)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之风盛行。

(2分)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分)

35.

(1)科举制    隋炀帝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2)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3)变化:

从以门第、族望为标准到真才实学为标准。

或者答从出身背景,家庭背景到真才实学

意义:

打破了世家豪门垄断高官要职的局面,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朝廷,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4)武举 殿试

36.

(1)隋炀帝

(2)进士科

(3)科举制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它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使得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扩大了统治阶层的基础,为唐朝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37.

(1)科举制度。

(2分)

(2)统治者;(2分) 维护封建统治。

(2分)(意思接近即可)

(3)打破了出身与门第的制约,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意思接近即可)

38.

(1)(3分)科举制度、隋朝。

唐太宗:

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

创设“武举”和“殿试制度”;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

(完善的内容写出一个即可)

(2)(3分)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