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494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docx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

《全等三角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全等三角形》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着与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合作,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多媒体快速高效的起到教学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热烈的情绪中进入学习状态,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化,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全等三角形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几何学是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学科,而全等就涉及其中的两个方面,在今后的学习中,几何中的许多问题都源自全等问题,许多概念都是在全等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另外,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而任意多边形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三角形,所以本节课就以全等三角形为载体来学习全等知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线段、相交线、平行线和三角形的有关内容,这些都为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研究三角形的全等条件及其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解决角相等,线段相等问题的有效工具,同时培养学生用动态的观点去研究几何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节教学内容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全等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识别全等形;

2.了解全等三角形概念,能正确识别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等过程,获得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寻找对应边、对应角方法,从中体会运动变化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观察、发现中获得体验;探究、运用中感受教学的价值;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性质;2.寻找全等三角形中对应元素的方法.

难点:

用运动变化的思想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

.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几何图形识别和几何推理能力,而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并不难,关键是对应元素的识别,以及在一些基本图形中寻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我设置了“小竞赛”和“试一试”两个小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从而为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以简单而有效的小竞赛为情境,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探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在交流中将数学方法得以创新。

把动手操作、交流补充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竞赛(比眼力)

请拿出你手中的材料袋,找一找其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并说明找到的理由.

通过小竞赛(比眼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真观察图形之间的形状,大小关系,体会“完全重合”的含义,在不断的观察对比中学生很容易就会去掉不符合要求的图形,并用语言描述出全等形的概念,进而类比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这个小活动简单而有效,能够激活每个学生个体,调动全体学生去参与学习。

(二)认识全等,体验新知

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重合的边、重合的角、重合的顶点分别叫做什么?

又如何表示呢?

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教师直接运用多媒体直观的演示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使学生对概念有所了解。

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几何语言

然后教师让学生从材料袋中选择一组全等三角形,引导学生再一次观察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通过再一次的观察对比,学生很快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够用语言叙述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师板书。

同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尝试书写性质的几何语言,并让学生将它记录下来,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又可以规范了学生的书写,对学生几何思维的提升,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

(三)、合作探究,交流创新

ⅲ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

试一试

(1)前后四人一组,利用手中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先保持完全重合状态,然后将其中一个固定不动,通过平移、翻折、旋转另一个三角形,看看能够得到哪些新图形,并用订书器将得到的新图形固定好,保持不动,把它画在练习本.

(2)小组探究后汇报交流图形形成的过程。

(3)找出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选择两组图形即可。

这个活动有三个要求,在完成此项活动之前,教师首先举例说明三种运动变换:

平移、翻折、旋转,让学生对三种变换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依据要求完成此活动。

学生在获得新图形的过程中,开始只是使用一种运动变换方法,通过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会发现可以从多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变换,设计出很多新的图形,让两个小组派代表把探究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对图形作补充,并分析去掉重复的图形。

黑板上大致留下了如下图形: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拓展了思维空间,为理解平移、翻折、旋转等运动变换的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在语言、思维的交流中让数学方法得以创新。

然后教师让小组的另一个成员上讲台前说明并演示图形形成的过程,其他成员给与补充。

在这里教师会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结果,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对话中的细节,及时的做出反馈,真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对已有知识的重新建构。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根据黑板上的图形,按照活动的第三个要求选择两组图形说一说图形中的对应元素,并对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

比如:

可以从运动的角度找对应元素,还会发现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三角形有特殊的识别方法,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等。

同时,还会发现一般的识别方法,根据边角的大小来识别。

当然,学生在确定某些图形的对应元素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时教师也不会急于指出来,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纠正,使师生、生生之间的真正互动,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活动的设置意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历动手操作,直觉猜想,在交流中思维发生碰撞,使实验得以归纳与创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也在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动态几何图形的意识,从中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

(四)、拓展提升,感悟新知

为了让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与提升,在这里设置了如下习题,前两题比较基础,适合全班同学完成,第3.4是具有动态的思维情境的折叠问题。

需要同学们认真研究才可以很好的完成。

1、如图,△ABN≌△ACM∠B和∠C是对应角,AB与AC是对应边。

请写出其它对应角及对应边

2、如图,△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ACD,∠BCE相等吗?

为什么?

3.如图,有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8cm,DM=3cm,∠DAM=25°,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如果将第3题变式成:

沿着对角线折起一个角,使D点落在N处,这时我们能观察得到什么结论?

请说明理由.

习题再设计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发展,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和发散性。

(五)、知识整理,体验收获

45分钟的课堂很快就要在愉快而有节奏的教学过程中结束了,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对本节课知识的所学所想,自己对数学知识归纳和总结。

然后教师再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小结,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回顾与提升,使学生能够用动态的思想研究问题,使学生完善所学到的知识,将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化,教师在这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促进者。

知识回顾

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3种)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作业:

必做题:

3、选作:

如图所示:

将矩形ABCD沿AE折叠,若∠BAD′=30°,则∠AED′=_________

(七)、板书设计

13.1.1全等三角形

概念-----------性质-----------练习-----------

----------几何语言-----------------------

图形变换:

平移翻折旋转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欢迎大家来我们绿色米都——建三江做客,谢谢大家!

说课稿

 

全等三角形

 

△ABC≌△DEF

 

单位:

建三江分局局直子弟校

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