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048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docx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假蜂蜜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本文所链接资料来源于新闻报道以及专业书籍并经本人理论结合实践。

……谨以此文,以真实的记录,献给那些消费者。

当然我不是说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

上,就没有好的蜂农好的蜂蜜了。

只是真的永远没有假的猖狂。

买的时候,多点心眼就是了。

(一)记录

镜头一:

衣衫褴褛只是一个道具

2011年,初冬。

长春市东大桥某市场,那对假蜂农夫妇又出现了。

开着破三轮车,拉着几桶“蜂蜜”,煤气罐和炉子,还有大锅,衣着破烂,女人似乎好久没有洗脸了,脸黑黑的。

地上依然摆着昨天摆过的那几桶所谓的野蜂蜜,树桩子抠的桶,里面放着野生“蜂巢蜜”,南方某省口音。

我想上前揭穿,同行的朋友拉住我,说你不要命了。

是的,我没有勇气。

我为我的善良和懦弱而心痛。

如同面对一个可怜的乞丐,曾几何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我们兜里的零钱,而现在,我们看不出谁真的是乞丐,谁是比我们还富有的乞丐。

虽然林清玄说过:

他向你伸出手,他的心情已经是乞丐了。

因为有比他们更真实需要的人,我们能力有限,锦上添花,有时候就不必了。

此前,在长春市拖拉机菜市场,这对夫妇已经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磨灭的印象。

也许因为爸爸养了一辈子蜜蜂还是穷人,我对养蜂人总是怀着怜悯之心。

那对满面风霜的夫妇,在东北初冬的寒冷中缩着脖子。

这是卖的什么蜜?

我上前询问:

椴树。

穿着脏衣服的女人跟我说,满脸堆笑。

我看见那个椴树,跟我爸爸的蜂蜜有一些区别,我尝了一口,竟然是假蜜!

我的心一紧,对这对夫妇的怜悯之心荡然无存。

我一下子明白了他们拉着煤气灶和铁锅的真正用途,本以为风餐露宿做饭取暖用的。

周围好多人在围观,很多老人对着那些假的野生巢蜜议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那些巢蜜的蜂巢是真的,蜜却是后灌里的假蜜。

我问:

你的蜜这么冷了怎么没有结晶呢?

女的用一种我听不太懂的口音说:

结啥晶结晶?

在车上一直没说话的男人急忙从桶里拿出一罐半凝固的蜂蜜,冲我说,这个是结晶的……我这么一说,正在观望的一些人都冲我围拢过来,不断有人问我:

你能看出真假啊?

啥叫结晶啊?

也许,这对夫妻在售假的过程中,很少遇到过懂蜂蜜的,以至于粹不及防。

但是,我只能笑了笑,我真的不敢说太多。

我知道那瓶结晶蜜是真的,虽

然我只看了一眼。

我知道那个男人的一只破桶子里放了点真东西,应急用的吧。

而三桶椴树和地上的所谓的野蜂蜜,都是粘稠剂勾兑的,吃起来咯噔咯噔的,很粘稠,那种化学品的香味,并不难吃。

而这种味道,哪里是椴树的味道呢!

所有粘稠剂和芳香剂勾兑的蜂蜜,都是这个味道。

地上所谓的野生蜂蜜,也是一样的味道。

不同的是,加了点类似酱油的颜色。

一个男的已经买了一块野蜂蜜,50元,装在塑料袋里,一边走一边回头问:

你们没造假吧。

我心里一阵悲哀。

那个巢蜜,根本就没有封盖。

那对夫妻,始终笑着,并不回答,笑容是那么肮脏和丑陋。

那些人,从来不固定在一处卖蜜,可怜的是,那些真假不分消费者,那些只看价钱不看蜂蜜真假的人。

记录二:

不懂蜂蜜谨慎成笑话

吉林东部某市某早市。

一对30几岁的夫妻在卖蜜。

又是椴树蜜,看起来颜色没什么分别。

朋友之一走过去,问:

你这蜂蜜多少钱一斤?

答:

12元。

是真的?

答:

真的。

朋友因为经常被我灌输一些知识,知道点常识,就沾了点,放嘴里吃,但是后来他跟我说,他是真吃不出来,他怎么也想不起来椴树蜜的味道了,他说他脑袋不好使,吃过也忘记了。

然后他就懵了,看颜色,看不出来,吃,没吃出来。

卖蜜的其实已经不敢说什么了,以为遇上高手了。

可是遗憾的是,朋友还是买了,他说,虽然迟疑了一会,最后还是价钱让他下了决心,他想买两桶给他父母。

蜂蜜拿到我这里让我看,我一看,就知道最多是两成椴树,8成熬制的糖浆。

朋友不服,说你怎么就能知道。

我说这个蜂蜜,除了靠经验,也要靠你的味觉,眼力和记忆力,有些能力对于某些人也许是天生的。

我常常想,假设我父亲不是养了几十年蜜蜂的,假设我没有机会这样熟悉蜂蜜和蜂产品,假设我的父亲不是一个正直的蜂农,那么,我会不会失去这种能力?

我想我也许不会跟我朋友这样味觉和记忆力都很失灵。

我是个形象思维和天性都很敏感细腻的人,虽然看起来大呼呼,我会记住我生命中的每件事,每个瞬间,每个值得记住的事情的细枝末节,每一种味道,这种特性像极了我那同样美术天分很好的妈妈。

我吃了一口这个蜂蜜,果然是糖浆。

朋友问我你怎么能吃出来是糖浆?

我说这其实只是个很简单的常识,难道你没吃过冰糖葫芦,没吃过拔丝地瓜吗?

熬熟了的白糖,不都是一样的味道吗?

朋友恍然大悟,说,对啊,这不糖葫芦挂的那种糖浆的味道吗!

我说,你还像模像样地尝尝,我估计你拿着蜜走了,卖蜜的保准说:

这个二傻子,假冒行家,吓了老子一跳……

朋友回去后又去早市找那个卖蜜的,找了好久,想揍他们一顿,结果没找着,终于有一天看见了,但是已经没法下手了,中国大多数商人尤其是小商人,历来就是这样,当时不戳穿,过后死不承认,谁挡我发财谁是敌人。

为了金钱将所有的一切美好搞到面目皆非。

赚钱无罪,但是骗人是要受到谴责的,甚至是有罪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泱泱大国,良心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朋友把蜂蜜扔给我说做拔丝地瓜了,我也没敢做,那个糖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糖浆,万一再有明矾呢。

一位大姐后来看见他在那踅摸蜂蜜,偷偷告诉他:

兄弟啊,他们卖的不是真蜂蜜,

可别上当啊……朋友一脸哭相:

大姐啊,已经上过了!

买了20斤啊,郁闷的心都碎了!

记录三:

做生意的专业点是对的

长春市某市场某蜂蜜摊床。

这次我只是来买东西,习惯了,见到卖蜜的就要驻足,我惊奇地发现,这个摊点居然卖好几种散装的假蜂蜜,有的商标是自己贴的。

我问老板,这个野蜂蜜,多少钱?

老板说80一斤,看我拿着那瓶蜜端详,老板开始夸这蜂蜜如何如何的好,我无语放下。

依然是粘稠剂加糖浆明矾之类的东西。

想起一朋友曾想以卖蜜谋生,和人合伙开了一家蜂蜜店,进了些花花绿绿各种牌子的蜂蜜。

我偶然去那,发现她根本不懂蜂蜜,瓶子上怎么写就怎么卖。

后来倒闭,我又去,看见她在吃卖不掉的那些假蜜。

此时正好是冬天,我拿来的结晶葵花蜜正好吃,我就拿了一瓶给她,我说你别吃你那个了,一直没告诉你你那些蜜都假的。

她不屑地看看我说:

我这个蜂蜜怎么能是假的呢,这包装,这质量,多好看呢!

你这才是假的呢,跟沙粒子似的,拿一边拉去……我晕啊,她生气了,我也伤心欲绝。

你卖蜜的都不懂,你进货当然瞎进了。

你一瞎进,你吃了不好的东西,买的也跟着遭了殃。

干啥也得讲点专业啊,这么不谦虚,我只不过想让她有个转变而已。

忽然发现有那么一些人是不愿意思考的,这个社会怎么样随波逐流就是。

也许有些事他们并不感兴趣,真的假的他们也根本不关心,他们只是在绞尽脑汁把东西卖出去,却不明白为什么越努力越卖不出去。

做生意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你得了解你自己的东西,知道东西的好歹,然后是做人要诚实守信,要建立起诚信,不是你光凭一张会说的嘴就可以了的。

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吧,一个人不爱吃蜂蜜,不喜欢蜜蜂,她是不会真正做好这门生意的,做别的行业也是同一个道理。

比如做服装,你要有一定的眼光,知道你的衣服什么人可以穿出效果,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而不是不管谁进来,都一阵甜言蜜语,不管好看不好看就一顿神夸,买了就眉开眼笑,把丑女夸成天仙,不买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我是不喜欢靠能说会道做生意的,甚至反感,我觉得实实在在的做人做生意都好,你也不累,大家也不累,用不着甜言蜜语,货真价实就好。

就像蜂蜜,真正拿蜂蜜当回事的人、认的人说,你这个卖便宜了,200一斤是值的,200一斤也不吃那些假的不纯的!

不认的就觉得贵了,惯常说的话就是,人家那个才20一斤……关于价格方面,每个人心中有每个人的标准,每个人群都有每个人群的底线。

还记得最初跟我定价的那批吃蜂蜜的人,我曾小心地问他们该卖多少,他们给定的,认为这是个中间价,上上下下都可以承受,毕竟这东西一年吃的有限。

我所有的东西当初几乎都是买的人定价,因为我不会做生意,我总是心软,总觉得也许贵了就有人吃不起了,因为我也是穷人,我想到的总是那些衣衫褴褛……后来我就想,我就安心出点好东西,那些,让大家自己衡量吧,每年吃几斤好蜂蜜,也不见得都是难事。

谁有困难,认我的东西,跟我说明就是。

我爸爸穷了一辈子,现在有吃有喝有我,挺好的了。

养蜂同样是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辛苦是正常的,毕竟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掉了也轮不到我,我反应慢。

赚点钱也是应该的,你看到那些深山里的蜂农,辛辛苦

苦的养,赚钱的却是那些蜂蜜商人和老板,出点好蜜是养蜂人的愿望,可是太好了人家又给的那么低的批发价,没钱赚,这个世界上肯劳动的人往往生活在最底层,为什么呢?

你知道的。

记录四:

不是美女但愿意更好看点

长春市某大市场。

看到了花粉,我习惯地停下来,在心里问自己:

同样是东北银,我咋没见过这花粉呢?

莫非是南方的花?

一色的大颗粒咖啡色,一色地写着“蜂花粉”,一样的颗粒,匀称的很。

我熟悉的是那种带着草叶子和蜜蜂尸体的颗粒不均的花粉,一摸满手是黄色的花粉末。

我问那个店主,一个40多岁脸上有点横肉的女人:

这是什么花粉?

那女人看了我一眼:

就是蜂花粉。

我说:

是什么花的?

女人有点不耐烦:

蜂花粉就是蜂花粉,不分什么花。

我晕,又碰上一个厉害的。

我说,在哪里采集的啊?

总得从一种什么花上来的吧。

女人彻底急了:

什么花?

我还帮你到山上挨个数去啊?

晕,那就百花呗……但是不敢问了,再问出事了,女人很不友好,因为光问不买是很讨人厌的。

走遍蜂蜜市场,总是让我汗颜。

要么没结晶的蜂蜜,要么真空包装的结晶椴树蜜,估计拿刀也得半天能劈开。

写到这里想起微薄一个女侠留言:

你的蜜放了什么?

夏天咋没恢复液态呢?

在她的理解中,蜂蜜是冬天固态夏天液态,我晕,这东西不是冻冰,不是说化就化了,说冻就冻成固态了,这叫结晶,波美度越高越不容易化了……还有那些同样放在冰箱里保鲜的蜂王浆,制造来制造去,运来运去,卖来运去,到底是活着的还是死的?

我想起几年前和父亲在帐篷里挖王浆,挖出来要立刻放到一个很深的坑里,那是夏天在山上唯一的临时保鲜方法,然后我就得紧急找来车,拿着雪糕箱子捂着紧急送去冷藏柜。

最初那几天弄不好,以后再怎么冷藏也是白扯。

后来再弄就是即时冷藏冷冻,好在东西不多,没那么操劳。

如今父亲渐渐老了,这个手艺怎么传承,还在纠结中。

我很懂,我也很钻,小时候《养蜂学》是我的业余读物,可是我怕蛰,脸本来就肉多,蛰完了跟馒头一样,更没脸见人了。

虽然已经年纪一把,但是内心还是有着少女般的公主梦,虽不是美女,但是愿意更好看点。

不过今年挨蜇的那回,发现没怎么肿,莫非我也有抵体了?

记录五:

你大爷的又上当了!

跟朋友去他家,看见他妈妈突然举着两瓶蜂蜜出来,说六啊帮我看看这蜂蜜,你大爷在市场买的,在阳台上放一冬天了……话音未落,我跟朋友异口同声:

妈呀,假的。

老太太很失望地站住了,说我就怕是假的,我看你给你大爷的是那样的,就一直纳闷咋一点不一样呢,你大爷总是瞎买。

大爷从屋里出来,拿起蜂蜜看了看:

你大爷的又上当了!

朋友说,他看是假的,一是在我那看过好几种假蜜样品,二是放了一冬天还是老样子,纹丝不变。

看来我这朋友也有点专业了。

朋友走过去夺过来要扔,他妈妈舍不得,一直说这花不少钱,说是野蜂蜜呢……朋友急了,说本来就有病,吃坏了怎么办?

我说,给我,给我,我搞研究。

回家打开我的假蜜样品柜,发现有一罐子假蜜没了,问妹妹,她说,那罐子蜜变成白色的浑浊液体,跟米汤一样,很难闻,让她扔了。

我晕,那罐子是在一

个蜂蜜摊床搞来研究的,我还没来得及考证里面到底是什么呢,似乎是明矾加的那种。

朋友的妈妈拿的那种蜂蜜是典型的假冒野蜂蜜,粘糊糊的,发黑,怎么放都粘糊糊的,那种香味,绝对不是植物的香味。

我今年看到另外一个朋友的老爸得了癌症,也是在吃那种野蜂蜜,幸好我提醒他了。

他说花不少钱买的,很生气,最后我帮忙,拿来几个野蜂窝。

蜜就先吃我的椴树蜜,虽不是野蜂采的,但也是野生树种是吧。

人总得讲点良心,你给病人吃不好的东西,岂不是雪上加霜。

还记得总吃我蜂蜜和王浆的那位山西的姐姐,术后的身体很弱,谨慎也差,给我留言说,吃了2年现在身体好多了,很精神,亲戚都问她吃了什么,她说吃我的蜂产品。

她留言说,人家都攒钱,她攒好蜂蜜,好王浆,我有什么都要先问问她,有好的留点给她。

每次看见她留言说状态好,我都止不住流泪。

那种感动,从内心深处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真的希望这东西能给人带来好运。

我这些蜜友里身体不好的有不少,有的在病床上跟我聊天,我希望他们健康快乐起来!

记录六:

有多大的肚量做多大的事

博客有人私信:

我熬了好几桶蜂胶,你收不收?

我晕,回复:

你家的蜂胶是熬出来的?

我家的蜂胶咋是一点点刮下来的呢?

此后再无信息。

熬出来的,当然是用树皮树芽熬的了,加点这个胶那个粉的,一熬一大块,哪用刮啊,刮一年也刮不来几斤。

我真是气愤难忍,你造假也就造了,你卖给谁做什么胶囊我不管,我也管不了,这年头造假的比卖真的厉害多了,造假的都气势汹汹,反倒卖点真的要低三下四!

恐怕人家把真的当假的。

可是你想卖给我是什么意思,这种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我虽然不算是虔诚的佛教徒,但是也不能赚黑心钱。

也有一些卖蜂蜜的联系我帮忙,但是我没有办法帮忙,首先我不了解你的东西啊,毕竟我没有亲眼看见,另外我时间实在有限。

如果有那么一天,养蜜蜂的都因为我做到了产品好,信誉好,吃蜂蜜的都得到了益处,我倒是愿意付出我的努力去搭这个桥梁,不是生意上桥梁,先搭的,是良心和诚信之间的桥梁。

这个世界处处都会有奇迹,因为你可以做到,别人也一样可以做到。

你对别人好,别人当然会对你好。

你有诚信,别人必然会相信你。

其实没有人愿意做坏人,人之初,性本善。

什么样的人,遇到的就是什么样的人。

你不计较,别人也就不计较,就算别人计较,你依然不计较,有多大的肚量,做多大的事,这是我一年里灵魂的顿悟,也算是进步吧。

记录七:

采蜜加救人……耽搁中

北京,某寺院门口。

朋友们要上车走了,我却奔向景区一个蜂蜜摊子,槐树蜜,椴树蜜,花粉。

没来

得及细看,耽误开车。

目测,那蜂蜜还行,波美度低点……

本想遍访蜂农,再写蜂蜜背后的故事,目前采蜜加救人,耽搁中。

每天让我头大的事情太多了,不敢有

怨言,既然上天赋予我使命,就得乐乐呵呵地承受,尽我所能。

人生既如白驹过隙,我不想留下什么丰功

伟绩,我也没那机会创造丰功伟绩,虽然当个英雄,做个女侠是我曾经的梦想。

我只是尽我绵薄之力,让

我伸手能及的范围内,有无助者可以因为我不至于太绝望。

昨日有QQ留言,说朋友送了他一大桶蜂蜜,本来全是蜂蜜,放了一冬天,变成白色凝固的,一点蜂蜜都

没有了,问我蜂蜜哪里去了,为什么剩下了白糖?

我强烈踉跄晕菜中,回复说,等我救完人,再给你补课

看来你的误区不是一句两句就能纠正的……

(二)链接

目前蜂蜜市场情况

目前蜂蜜市场情况如何?

不容乐观。

一位从事蜂蜜产业20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的蜂蜜假

的多,真的少,批发市场里基本没有真蜂蜜;超市里假蜂蜜比例大体占70%;专卖店也有卖假蜂蜜的,但是

绝大多数专卖店卖的是真蜂蜜,可是质量有高低。

早在1982年,商业部就颁布实施了GH012-82《蜂蜜质量标准》。

2002年,又以G918796-2002蜂蜜国

家标准取而代之,但二者均是推荐性标准,且均没有对蜂蜜提出真实性要求。

这些标准由蜂蜜生产企业自

愿采用。

很多企业发现,谁采用这些标准谁吃亏,于是大多蜂蜜生产企业都乐于采用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

而且多数企业标准低于国标,一些企业的标准,甚至低到连蜂蜜的基本理化指标都没有。

当时规定,企

业只需持自定标准到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就可成为“合法”的企业标准。

于是假蜂蜜泛滥开来

市场上大量出现用甘蔗糖浆、玉米糖浆冒充的假蜂蜜,即便“真蜂蜜”,也可能掺入甘蔗糖浆、玉米糖

浆、大米糖浆之类。

到了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GB-18796-2005《蜂蜜》国家标准,汲取之前太过

宽松的教训,由推荐性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必须无条件执行。

其中增加了蜂蜜的真实性要求:

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蜂蜜中碳-4植物糖的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不得添

加或混入任何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异物;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他矿物、生物或其提取物、分泌物、

工业生产物质,不得以“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

这一大段话,唯有“碳-4植物”不好

懂,需要解释。

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糖、淀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

光合作用以

后,植物体内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有一种生化反应叫碳循环,有的植物的碳循环产生3个碳的

碳水化合物,有的植物的碳循环产生4个碳的碳水化合物。

据此,在植物生理学上,把植物分为“碳-3植物

”和“碳-4植物”。

甘蔗、玉米、高粱属于“碳-4植物”,蜂蜜检测要求“碳-4植物糖的百分含量不得大

于7”,就是要限制在蜂蜜中添加甘蔗糖浆、玉米糖浆、高粱糖浆。

但是,却没有想到,造假者会在蜂蜜中

添加“碳-3植物糖”,大米就属于“碳-3植物”,添加的正是大米糖浆。

假蜂蜜的类型一般有五种:

一、用饴糖、果糖浆直接冒充蜂蜜;

二、用白糖加水和硫酸(明矾)进行熬制,硫酸裂解白糖,从而冒充蜂蜜,熬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

三、用少量糖,多加水,再添加增稠剂,来增加假蜂蜜的浓度;

四、用糖稀加色素、增稠剂调制;

五、用甜蜜素和色素直接勾兑。

现在白糖价格高了,连白糖也不用了,就改用价格便宜的果葡糖浆或玉米糖浆、大米糖浆、甜味素等

再加上食用果胶等黏稠剂,成本只有几块钱,但调出来的蜂蜜不但能顺利通过国家的标准检测,而且比

真蜂蜜更甜、更黏稠。

仅凭观察、品尝,来辨别、鉴定蜂蜜掺杂造假,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从形态、色泽、

透明度、渗透性、黏度等等各个方面,造假者造出的“蜂蜜”与真蜂蜜几无二致。

面对国标,造假者也是费尽心机,他们一方面用白糖、饴糖、果葡糖浆、大米糖浆等冒充蜂蜜欺骗职能

部门的仪器检查,另一方面,千方百计使假蜂蜜在感官上更接近真蜂蜜,从而不惜加入色素、香精、防腐

剂、澄清剂、增稠剂等物质。

由于花期是固定的,蜂农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提高产量,不等成熟就摇蜜了,甚至一两天就

摇蜜一次,但是,这样的蜂蜜含水分多,达不到国家标准,那么就要经过高温,人为排除蜂蜜中的水分,

使蜂蜜看起来很稠。

而蜂蜜是很怕高温的,在高温加工的过程中,破坏了很多蜂蜜中的营养物质,这种浓

缩蜂蜜在市面上占绝大多数。

一方面,是国家标准有漏洞可钻;另一方面,生产真蜂蜜投入大、卖价低。

而造假蜂蜜利润奇高,这

就引发假蜜泛滥。

养蜂的行情一年不如一年,越挣越少,技术大多是祖传的,丢了可惜。

在30年前,每隔

三里五里都有一家养蜂的,现在大家都不养了,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

大家对于养蜂的前景都不看好。

养蜂跟着花期走,蜂农在全国各地奔波,特别辛苦。

养蜂是空中农业

比地上农业更是靠天吃饭,收入极不稳定。

农产品收购价格一涨再涨,可是蜂蜜收购价却多年不涨,而

运输成本、人工费用不断增加,蜂农辛苦一年还可能赔本。

在超市里,往往能看到标价十几块甚至不到十

块一斤的蜂蜜。

“说是真蜂蜜,鬼才相信。

”这是蜂农和专家的共识。

真蜂蜜永远没有假蜂蜜便宜;假蜂蜜即使没有蜂蜜成分,照样可以检测过关。

于是,少数蜂农或者蜂

蜜加工企业就可能造假。

也有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绝大多数假蜂蜜并非来自蜂农和蜂蜜加工企业,而是

来自与蜂业搭界的大量食品加工企业。

在国外,没有假货冲击,养蜂者的收益是很高的。

在美国、加拿大,一个100箱的蜂场,年收益在10万

美元,而在中国,一个200箱的蜂场,可能还要赔钱。

蜂蜜是个很小的行业,根本形不成批发市场,最多形成公司加农户合作社的形式。

如果在批发市场上

看到有大量散装蜂蜜,别信是真的。

我国的蜂蜜种类繁多,常见的有50多种。

可以形成大宗商品蜜的主要有:

油菜蜜、洋槐蜜、荆条蜜、

乌桕蜜、椴树蜜、荔枝蜜、龙眼蜜、向日葵蜜、柑橘蜜、棉花蜜、芝麻蜜、枣花蜜、杂花蜜等十几种,这

些品种,有些是局部省或地区的,有些是全国各地都有。

油菜蜜全国各地普遍都有,主产区湖北、安徽、青海;洋槐蜜集中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

陕西、甘肃、河北,辽宁也有;荆条蜜以华北、华中山区居多;荔枝蜜、龙眼蜜主产区在福建、广西、广

东;紫云英蜜主要产于河南信阳、安徽、江西;桂花蜜主要产于湖南、贵州;柑橘蜜产于四川;野坝子蜜

是云南特产;东北主产椴树蜜葵花蜜;西北蜜源植物丰富,具有许多特色蜜源植物如五味子、枸杞、党参

、老瓜头、苜蓿草、茴香等;新疆主产棉花蜜;内蒙古主产向日葵蜜。

记住了这些品种和产地,你就会知

道某种蜜是不是“地道蜂蜜”。

以下七种蜜不存在:

一是金银花蜜。

金银花的花冠长且细,蜜蜂的嘴很短,很难采到蜜。

市场上出现的所谓金银花蜜,是

用含苞的金银花花蕾在高浓度蜜中浸泡,虽然也含有花的精华,但和蜜蜂直接采的蜜不是同一个概念。

二是玫瑰蜜。

蜂蜜的来源是花蜜,而花蜜的来源是植物的蜜腺。

当植物将要开花时,花心的蜜腺才分

泌花蜜,而玫瑰花的雌蕊、雄蕊都已经退化,没有蜜腺,而没有蜜腺,何谈花蜜。

三是雪莲蜜。

雪莲通常生长在海拔4000米的雪线以上,气候多变,冷热无常,雨雪交替,蜜蜂难以生

存,能飞去采蜜吗?

四是葡萄蜜。

葡萄只有花粉而无蜜。

五是松花蜜。

松树在5月开花,可在5月我国到处都是花,蜜蜂基本不采它。

况且,松树流的蜜,蜜蜂

采食后不消化,易得大肚子病而死去,蜂农也不会让蜜蜂去采。

松树象征长生不老,打松花牌容易骗那些

养生走火入魔的人。

六是玄参花蜜。

玄参花在自然情况下也采不到蜜。

市场上的玄参花蜜是在真蜜或假蜜中添加了玄参提

取物。

七是银杏蜜。

银杏花本身是没有蜜的,市场上的银杏蜜是在真蜜或假蜜中添加了银杏提取物。

轮胎、胶鞋烧制出“白蜜”

采访中为了一探糖浆真面目,一位业内人士以进货为由联系了位于黄河以北某村庄的一家小作坊,记

者跟随一起实地探访了糖浆的生产过程。

在车子进入村庄接近作坊时,就可以看到浓浓的黑烟呼呼向外冒。

进入小作坊后,最显眼的就是满地

的废旧轮胎和破旧胶鞋,还有那嗡嗡工作的粉碎机。

这家作坊里,炉子是自己垒起来的,只见工人一边忙

着往粉碎机里添加玉米,一边忙着往炉子里扔胶鞋和轮胎,刺鼻的味道让人窒息。

不仅如此,玉米是整颗

的往里扔,带虫眼的玉米随处可见。

当问及这种环境生产出来的糖浆是否能吃时,一位往粉碎机里扔玉米的员工说道,“都是粮食产的能

吃。

”在现场,生产出来的糖浆被分成两类用透明的大塑料桶装着,其中一桶颜色很淡,售价1.7元/斤,

另一种颜色较深呈褐色,售价1.3元/斤。

“这就是你们要的白蜜。

”因为事先知道要什么货,作坊里的人直接从淡颜色里拉了一桶出来。

记者

了解到,糖浆造假已经是行业内众所皆知,“白蜜”是这类糖浆的行名,因外观与高品质蜂蜜差不多,常

用来制作高档蜂蜜。

糖浆+醋酸+酱油=蜂蜜

不用一滴蜂蜜,就能做出以假乱真的“蜂蜜”来。

“用糖浆加盐酸或者醋酸即可,如果没有醋酸,白

醋也可以代替,蜂蜜的颜色可以用酱油中常见的焦糖色,或者直接添加酱油。

”随后记者根据业内人士指

点,制作了一瓶假蜂蜜。

材料:

白醋、酱油、玉米糖浆;

过程:

称取糖浆400克,量取1/4勺白醋约7克,最后滴两滴酱油,用勺子搅拌均匀混合;

对比:

将混合好的假蜂蜜与从蜂蜜生产厂获得的真蜂蜜做对比;

结论:

假蜂蜜外观上与真蜂蜜几乎一模一样,不过嗅觉上有点刺激性味道。

这只是最简单的造假方式,在这基础上,造假企业还会添加香精来遮挡醋酸的味道,然后添加纤维素

让质地变浑浊,有的还会添加防腐剂,“纯蜂蜜是不需要添加防腐剂的,但糖浆冒充如果不添加防腐剂,

在自然环境中放置1个月左右就会发酵。

街头“现场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