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内科学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2519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8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内科学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儿科内科学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儿科内科学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儿科内科学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儿科内科学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内科学二.docx

《儿科内科学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内科学二.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内科学二.docx

儿科内科学二

儿科内科学

(二)

单选题(200题,100分)

1、G+双球菌脑膜炎的首选治疗为0.5分

A.大剂量青霉素G

B.氨苄西林

C.苯甲异噁唑青霉素

D.氨苄西林+庆大霉素

E.氯唑西林+庆大霉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以考核学生对于脑膜炎抗生素的用药原则及方案选择的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则不易发生错误。

该题错选率较高。

对此题判题时需注意的是题中2个关键限定词:

①G+双球菌;②首选。

对于脑膜炎的抗生素选择中应注意两个方面:

①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②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的浓度。

G+双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及苯甲异噁唑青霉素均敏感,而且苯甲异噁唑青霉素为半合成青霉素,抗菌谱比青霉素广,对耐青霉素酶的细菌杀菌效果较好,但在脑脊液中含量低;而大剂量的青霉素通

2、麻疹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0.5分

A.出疹后3天

B.出疹后5天

C.出疹后10天

D.出疹后15天

E.肺炎痊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3、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0.5分

A.流感病毒

B.合胞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

E.EB病毒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腺病毒。

4、重症营养不良体液改变倾向是0.5分

A.总水分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高渗性

B.总水分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多呈低渗性

C.总水分不变、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D.总水分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E.总水分相对减少、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营养不良水盐代谢异常表现的理解和记忆,无其在重症时的表现。

该题错选率较高,约30%。

常见错选“总水分相对增多、细胞外液多呈等渗性”。

分析此题应从二方面出发,先判题,它给出的条件是水分多少,以及细胞外液的渗透压3种情况,因此,最快免错途径是先决定水分的多少。

从营养不良水盐代谢特征出发:

由于能量不足,机体必须消耗大量脂肪,故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临床呈现水肿;同时蛋白质不足,导致低蛋白血症,进一步加重水肿,因此,营养不良患儿的总水分是相对增多的。

由于能量不足,ATP合成减少,影响细胞

5、重症肺炎时下列哪种情况最常见0.5分

A.中毒性脑病

B.DIC

C.心力衰竭

D.感染中毒性休克

E.中毒性肠麻痹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考核学生对重症肺炎各重症表现发生频度的了解。

本题错误率不高,较多错答中毒性脑病。

审题应注意是“最常见”。

本题应首先从肺炎的病理生理改变来认识。

由于肺炎时主要是肺脏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炎症渗出物,小支气管、毛细支气管也可能受累,炎症使呼吸膜增厚及下呼吸道阻塞,造成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产生缺O2、CO2,潴留和毒血症;缺O2使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肺动脉压增高;病原体毒素使心肌受累引起心肌炎,肺动脉高压及中毒性心肌炎而诱发心衰,其

6、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2.3kg,羊膜早破,生后2天拒奶,呕吐,发绀,黄疸进行性加重。

体检:

体温不升,前囟平,颈软,全身黄染,心率150次/分,心音及心率正常,腹软,肝肋下3cm。

化验:

白细胞20X109/L,中性粒细胞占80%,胆红素308μmol/L,血型“O”,母亲血型为“A”,最大可能是0.5分

A.新生儿溶血病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肝炎

D.新生儿脑膜炎

E.新生儿C-6PD缺陷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的鉴别诊断,错误率较高,几乎50%学生错答新生儿溶血病或新生儿肝炎,本例分析的重点应抓住:

①患儿为足月小样儿,有羊膜早破史,此病史提示可能有宫内感染及产前经产道的上行性感染;②生后3天内出现黄疸以及非特异性感染症状,如拒奶、呕吐、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引起的发绀;③实验室检查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WBC数也偏高),这几点综合考虑为感染败血症的可能性最大。

错答A新生儿溶血病者主要是偏重于患儿有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肝脏轻度肿大,但却忽视了早期新生儿黄疸多为溶

7、儿童上部量与下部量开始相等的年龄是0.5分

A.2岁

B.5岁

C.8岁

D.12岁

E.14岁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错答率不低,答错最多是在2岁,其次为5岁和8岁。

要答准此题需掌握理解2个关键。

首先是上、下部量的概念,上部量是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则从此点至足底。

上部量组成实质上代表了头颅和脊柱的长度,而下部量则反映了下肢的长度。

第2个关键是要掌握这三个身体组成部分的增长规律。

体格生长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从上到下”。

头(脑和颅骨)的发育最快,而接近达到成人值的年龄也最早,因此年龄越小,它占身长的比例越大。

脊柱在早期的生长快于下肢,下肢在青春期加速生长。

因此,年龄越小,上部量的比例越大,至青春期,因下

8、衡量营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0.5分

A.体重

B.上下部量

C.身长

D.前囟

E.头围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

考核学生对营养水平评价方法和指标的掌握。

该题错选率不甚高,常见错误在于选身长。

答对这道题除了解营养与不同体格测量指标关系外,还应了解各指标在判断生长发育中意义。

儿童的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成年体格,而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能较敏感反映儿童的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

在体重、身长(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众多的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指标中,体重特别重要,因为在营养紊乱时往往首先影响小儿体重的增长速度。

例如,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时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体重不增,随之体重下降,

9、判断小儿体格生长的最常用的指标是0.5分

A.运动能力

B.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

C.语言发育程度

D.智力发育情况

E.对外界的反应能力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错误率较低,错选者多为选智力发育。

这是由于审题错误。

生长发育应包括体格和智能的发育,但题目标明是体格生长,答案显然只能是可用量具测量的指标。

答案只可能是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

10、下列哪项不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诊断条件0.5分

A.持续高热5天以上

B.结合膜充血,口唇鲜红,皲裂和杨梅舌

C.手足硬肿、掌指红斑,指趾脱皮及全身多形性红斑样皮疹

D.浅表淋巴结无其颈淋巴结肿大

E.心肌炎和冠状动脉瘤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川崎病诊断的理解和掌握。

本题是一道否定题,题目关键是“不是”和“诊断条件”二点,错选者主要在审题上。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感染和免疫反应异常有关,但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依据。

川崎病的诊断也缺乏特异性诊断,只能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皮肤、黏膜和淋巴结受累的情况来判断。

川崎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或全层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在该病的早期,首先受累的是小血管和微血管,冠状动脉瘤和心肌炎虽是川崎

11、新生儿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应首先考虑为0.5分

A.先天性胆道闭锁

B.败血症

C.肝炎综合征

D.溶血症

E.生理性黄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判断题,考核学生对新生儿黄疸常见病因的临床表现特点的理解记忆和判断能力,错答率低,主要错选答案依次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败血症、生理性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首先要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关于黄疸出现时间的标准中明确提到生理性黄疸在生后2~3天血现,若生后24小时内出现即为病理性黄疸。

因此,生理性黄疸首先可排除。

结合本题中所给条件可知该患儿为早发性病理性黄疸,而病理性黄疸的诸多病因中,早发性黄疸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病。

生后1~2天内发生的严重黄疸大部分由母子血型不合

12、有关出疹性疾病叙述哪项是错误的0.5分

A.麻疹发热3~4天出疹,出疹期热更高

B.风疹发热半天至1天出疹

C.幼儿急疹高热3~5天,疹出热更高

D.猩红热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热更高

E.麻疹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细屑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答题关键是对各种出疹性疾病特点的掌握。

错选率较低,错选答案较平均。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

13、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年龄是0.5分

A.1~3天和2~3岁

B.4~6天和4~6岁

C.7~9天和7~9岁

D.10~15天和8~9岁

E.15~20天和9~10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

新生儿出生后中性粒细胞占60%,淋巴细胞占30%,随后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至第4~6天时两者相等,第4~6天至4~6岁时中性粒细胞占35%,淋巴细胞占60%,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之后中性粒细胞再次上升到50%~70%,而淋巴细胞则降至20qo~40%,与成人相同。

简单地只要记住二个4~6(4~6和4~6岁)。

14、男孩,5岁,发热,咳嗽2天,出现皮疹1天就诊。

体查:

T38℃,面色发红,口周可见苍白圈,全身皮肤可见弥漫性.针尖样大小的红色丘疹,呈鸡皮样。

该患儿考虑为0.5分

A.麻疹

B.风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E.水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15、腺病毒肺炎具有如下特点,但除外0.5分

A.6个月至2岁婴幼儿多见

B.多为稽留高热,少数为弛张热

C.肺部体征出现早、可闻及啰音

D.易发生中毒性心肌炎、心衰和中毒性脑病

E.X线显示肺部片状阴影或病灶周围肺气肿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腺病毒肺炎临床表现的认识,错答较多的是易发生中毒性心肌炎、心衰和中毒性脑病和多为稽留高热,少数为弛张热。

本题需分析的内容包括发病年龄、热型、肺部体征、并发症及胸部X线征,重点需注意的是题目要求“除外”二字。

腺病毒引起的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3岁,“6个月至2岁婴幼儿多见”与之符合;往往病情重,全身中毒症状重,热型多为稽留高热为“多为稽留高热,少数为弛张热”所述。

患儿可出现心脏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如面色苍白、心音低钝、心率过速、节律不整等心肌炎或心衰表现;也可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甚

16、早产儿,男婴,生后2天,急产,生后8~12小时喂糖水不吸吮,反应差,呼吸浅慢,前囟饱满,拥抱反射、觅食反射均消失。

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颅内出血

D.新生儿低血糖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结合书本理论知识进行实际临床病例分析的能力,错答率较低。

本题所给的病例为早产儿,出生时为急产(发生颅脑损伤的因素),生后短时间内出现反应差、呼吸节律改变,体检有前囟饱满、原始反射消失,因而需考虑有中枢病变。

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脑室管膜下生发层毛细血管丰富,血管壁薄弱且缺乏胶原组织支撑,当颅内压突然改变时易发生出血。

急产时胎儿娩出过快,胎头经产道短时挤压后突然减压,使颅内血管压力急剧改变而发生破裂出血,临床上可见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体征,最常见的有意识形态改变,

17、婴儿,3个月。

体重6kg,人工喂养。

每天应喂牛奶量及加糖量分别为0.5分

A.360ml,24g

B.480ml,32g

C.540ml,36g

D.660ml,40g

E.720ml,48g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婴儿3个月,体重6kg,根据每日所需的牛奶量为每千克体重120ml,加糖量为每千克体重8g。

18、结核性脑膜炎中期的最常见表现是0.5分

A.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B.性格改变

C.出现病理神经反射

D.出现脑膜刺激特征及Ⅶ、Ⅲ、Ⅵ、Ⅱ神经受累

E.昏迷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掌握情况,以记忆为主,错选率不高,如结合病理基础全面加以判断,则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错答率最高为出现病理神经反射。

对此题判断时应注意题中2个限定词:

①中期;②常见。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是以性格改变及全身性中毒症状为主,中期为脑膜刺激期、晚期为昏迷期。

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性改变中以软脑膜的充血、水肿、渗出为主。

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可波及脑神经鞘,可包围挤压脑神经引起脑神经损害,此改变在中期时为突出,临床常见第Ⅶ、Ⅲ、Ⅵ、Ⅱ、Ⅳ对脑神经障碍症状。

题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19、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0.5分

A.2~3天

B.4~6天

C.7~12天

D.2·3周

E.4~8周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20、8个月男孩,间断抽搐1天,不伴发热,无咳嗽。

查体:

方颅,心肺无异常。

查血糖3.3mmol/L,血钙1.5mmol/L(6.0mg/dL),血镁0.64mmol/L(1.6mg/dL),血磷2.5mmol/L(8mg/dL)。

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低血糖症

B.低镁血症

C.婴儿痉挛症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而导致血清钙离子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婴儿出现无热惊厥,抽后神志清楚,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或较大幼儿及儿童出现手足搐搦者应首先考虑本病。

如有引起低钙的原因,维生素D缺乏史,或已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者均有助于诊断。

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7.0~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Ommol/L(4mg/dL)则可确诊。

静脉注射钙剂有效可作为诊断性试验治疗。

21、新生儿ABO溶血病下列哪项检查对确诊最有意义0.5分

A.母婴ABO血型测定

B.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C.抗体释放试验

D.游离抗体测定

E.改良法抗人球蛋白试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考核学生在掌握ABO溶血病的发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清不同的血清特异性免疫抗体在诊断中的意义。

该题错答率甚高,占一半以上,因所提供的答案在ABO溶血病的诊断中均有意义。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指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导致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

胎儿的红细胞被母体的血型抗体致敏是发生溶血病的关键。

本题中所给各选项均可用于本题诊断,因此,对此题判题中须注意的是题中的两个限定词:

①确诊;②最有意义。

由ABO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可知,答案A可证实母婴是否AB

22、8个月女婴,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1×109,分类:

中性粒细胞占70%,淋巴细胞占28%,单核细胞占2%,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0.5分

A.总数不正常,分类正常

B.总数,分类均正常

C.总数,分类均偏低

D.总数正常,分类不正常

E.总数偏高,淋巴细胞偏低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婴儿期白细胞总数在10×109;8个月时应以淋巴为主淋巴60%,中性35%。

出生时中性65%,淋巴30%;然后中性减少,淋巴增加;4~6天相等;之后淋巴60%,中性35%,4~6岁时又相等,7岁后与成人类似。

23、6个月女婴,发热3天,体温39℃,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咽充血,耳后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

若患儿热退后,伴皮疹出现,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风疹

B.麻疹

C.水痘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幼儿急疹的考点一般是热退疹出。

24、患儿10天,足月顺产,2天来皮肤、巩膜黄染,反应差,不吃奶,体格检查:

体温不升,面色灰,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腹胀,肝肋下3cm,血白细胞20×209/L,血清直接胆红素50μmol/L,间接胆红素206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新生儿溶血病

B.新生儿肝炎

C.新生儿败血症

D.先天性胆道闭锁

E.新生儿肺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对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常见病因的鉴别诊断,错误率不太高,主要错选答案是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道闭锁。

分析的人点应分2步,第一步是按血清胆红素值分析黄疸的病理分类,第二步才是具体病因诊断鉴别。

该病例总胆红素206μmol/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故胆汁淤积和肝细胞损伤所致初步可除外。

对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早期发生的黄疸最常见病因需考虑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

病史中所给发病日龄给予了有意义的提示,即本患儿黄疸发病在生后8天,故母婴血型不合性新生儿溶血病已可除外。

根据题中提

25、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为0.5分

A.骨龄落后于年龄,上部量大于下部量,智力低

B.睡眠不安,食欲差,骨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

C.体态均匀矮小,智力正常

D.体格矮小,长骨短,指趾粗,智力正常

E.四肢短小,长骨短粗,干骺增宽,智力正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佝偻病激期临床表现的理解和记忆。

该题错选率不甚高,约18%,常见错误选“四肢短小,长骨短粗,干骺增宽,智力正常”。

佝偻病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三大方面:

即非特异精神神经症状、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分析题目各选项所给条件均含骨骼改变,但辅以智力条件。

因佝偻病智力是正常的,“骨龄落后于年龄,上部量大于下部量,智力低”立即可排除。

余下的选项需在掌握佝偻病骨病理基础上进行判断。

佝偻病骨改变包括干骺端骨样组织堆积,使该处增宽,钙化不全使该处X线上呈毛刷状以及骨软化,临床表现为骨密度

26、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为常见的致病菌是0.5分

A.流感嗜血杆菌

B.肺炎支原体

C.肺炎链球菌

D.肺炎克雷白杆菌

E.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为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

27、下列哪一项不是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表现0.5分

A.呼吸困难突然加重

B.心率加快,超出180次/分

C.心音低钝,出现奔马律

D.体温增高、咳嗽加重

E.肝脏迅速增大超过2cm以上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答题要点是对肺炎心衰的病理机制的掌握。

本题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主要为错选“肝脏迅速增大超过2cm以上”。

这是一道否定题。

心衰作为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常见表现,是由于病原体和毒素侵犯心肌,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更主要的是缺氧使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肺循环压力增高,形成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担增加。

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是诱发心衰的主要原因,因而使临床多呈以右心衰为主的全心衰竭。

其起病较急,病情迅速发展,可呈爆发性经过,表现为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出现奔马律、短时间内肝脏迅速增大等

28、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0.5分

A.面颊—腹部—臀部—四肢

B.胸背—臀部—四肢—腹部—面颊

C.腹部—胸部—臀部—四肢—面颊

D.腹部—面颊—胸背—臀部—四肢

E.胸背—臀部—四肢—面颊—腹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致消失的顺序的理解和记忆。

该题错选率不甚高,约10%。

常见错误是“腹部—面颊—胸背—臀部—四肢”。

皮下脂肪减少是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皮下脂肪减少为逐渐发生,并有一定的顺序,即先累及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

因此,腹部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最早的敏感指标,而当面颊部脂肪也减少甚至消失(老人貌)则是重度营养不良表现。

当记住了此减少程序的一头、一尾就能快速找出正确选项。

29、患儿1岁半。

发热4天,热退后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

其诊断是0.5分

A.风疹

B.幼儿急疹

C.猩红热

D.天花

E.水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退疹出为幼儿急疹的特点。

30、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症状的特点不包括0.5分

A.表情淡漠,好哭,嗜睡

B.低热,盗汗,食欲减退

C.便秘,性情改变

D.头痛,呕吐

E.反复惊厥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31、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热诊断的主要表现0.5分

A.心肌炎

B.关节酸痛

C.舞蹈病

D.皮下结节

E.环形红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对风湿热的诊断标准,无其是对主要表现和次要表现的区分。

错选率不高,约10%。

主要错选答案是舞蹈病和环形红斑。

风湿热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主要受累的组织器官包括关节、心脏、神经系统和皮肤组织。

各组织器官受累的典型表现分别是关节炎、心肌炎、舞蹈病、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

由于不同的风湿热患者受累的组织器官多少不一,轻重不同,因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有的患者受累的组织器官可能有多个,有的患者可能只有一个。

受累器官炎症明显者,表现典型,如关节炎呈现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心

32、细胞免疫测定是指0.5分

A.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C.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D.血清β-微球蛋白测定

E.硝基四唑氮兰还原试验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细胞免疫测定包括外周血象和淋巴细胞计数,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的检测和T细胞功能检测。

33、2个月婴儿,腹泻3天,大便每天10多次,呈蛋花汤样,伴呕吐,尿少,精神委靡,拒奶,面色苍白,前囟.眼窝凹陷,口唇樱红皮肤弹性差,除诊断婴儿腹泻,中度脱水外,还应考虑0.5分

A.低血容量休克

B.代谢性碱中毒

C.低镁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低钙血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口唇樱红是重度代酸:

原因胃肠道丢失碱性物质,摄入减少,体内脂肪代谢增加,酮体生成多,血容量少组织灌注不良以及乳酸堆积等。

34、女婴,营养状况良好,能坐,见生人即哭,前囟2×2cm,有2颗乳牙。

该女婴的月龄为0.5分

A.4~5个月

B.5~6个月

C.6~8个月

D.8~9个月

E.10~12个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营养状况良好说明发育正常,能坐,5翻6坐7滚8爬。

见生人即哭说明会认人6个月小儿能够认识熟人和生人,前囟2×2cm,未闭,12~18个月为前囟正常闭合时间。

有2颗乳牙,出牙总数为月龄减4~6,所以综合判断为6~8个月。

35、男,6岁,身高80cm,智能落后,仅能数1~20个数。

体检:

皮肤粗糙,眼距宽,鼻梁宽平,舌宽厚,常伸于口外,毛发枯干,发际低,骨龄摄片仅有4枚骨化核。

患儿确诊后治疗应选用0.5分

A.低苯丙氨酸饮食

B.甲状腺素

C.生长激素

D.低铜饮食

E.脑活素.脑复康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该患儿的特殊面容和神经系统智能发育低下等综合判断该患儿可能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该病需要用甲状腺素终身治疗。

36、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应选择0.5分

A.维生素D400IU/d,口服

B.维生素D2000~4000IU/d,口服,1个月后改为400IU/d,口服

C.每日给维生素D2000~4000IU/d,口服

D.维生素D320万~30万IU/次,每2~3个月肌注1次

E.维生素D320万~30万IU/次,肌注1次,2~3个月后改为400IU/d,口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

考核学生对佝偻病各期的处理原则的掌握。

该题错误率较高,达30%。

常见错误为选“每日给维生素D2000~4000IU/d,口服”。

题目要求的“预防”,粗看似仅在考核对维生素D预防量的记忆,但仔细分析各选项却是列出了不同的剂量兼方案,这样就可看出所列出的并非单纯是考预防选择了。

一般来说,充足的日光照射和每日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400IU)即可保证体内的25-(OH)2D3,25-(OH)2D3浓度正

37、支原体肺炎宜用下列哪一类药对抗病原体0.5分

A.青霉素类

B.先锋霉素类

C.氨基糖苷类

D.大环内酯类

E.磺胺类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