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213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docx

学年四年级下册三生教案

第八课童眼看网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及其作用,使他们对如何利用网络有感性认识。

2.让学生了解互联网中有害的东西以及如何避免负面影响。

教学形式:

提问、讨论、体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提出话题。

2.学生交流。

二、网络的利弊

1、网络的好处。

2、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有利的一面,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互联网会不会带来不得的因素呢?

那下面老师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看看故事中的小泉侠义生什么病了?

3、网络的弊端

4.故事展示

5.讨论

(1)果果为什么学习退步了,甚至不愿上学?

(2)你有什么方法说服果果吗?

6.小组讨论

全班分享

7.教师:

同学们给小泉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那么,为了防微杜渐,大家还能不能想一想,网络上还有哪些东西影响我们的学习呢?

8.分组讨论,完成警示牌。

9.全班分享警示牌上的内容。

10.教师小结:

看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弊端。

我们一定要避免这些现象,学会合理地利用互联网。

三、养成上网好习惯

1.教师: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如何才能做到合理运用网络,从而更好地避免网络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了网络的利弊,以及交流了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希望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做一位文明上网的好少年。

 

第九课相信我能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通过学习,能正视自己及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初步形成正确的评价能力。

3.通过学习,懂得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得到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逐步铸就学生相信自我,展示自我,敢于尝试的良好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二、开展活动,体验情感。

活动:

正视不足,明理导行

1.分步引导:

你在课堂上有没有不敢举手发言的时候,在学英语时有没有单词记不住,觉得自己特别笨,不想学的时候,在跑步中有没有因为落后而不想跑的时候?

……

(1)原因是什么?

(生说原因)

(2)长期这样下去会怎么样呢?

(生说不自信的危害)

(3)今后准备怎么做?

(生畅谈想法)

4.小结:

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了解了缺乏自信的原因,认识到了缺乏自信的危害,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

请同学们听听好朋友大嘴青蛙的忠告:

(课件出示学生读)要想让自己各方面得到锻炼,就要敢于表现,把自己展示出来。

5.哪些同学愿意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师:

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我能行.

6.课件出示小诗:

《我能行》。

7.让我们一起自信地读这首小诗

(1)指名读。

(2)师生合作读。

(3)你从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拓展、升华情感

1.师:

读得真好!

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收获?

2.升华情感

(1)出示舟舟图片

(2)简介舟舟:

智残儿,不认字,不识谱,但却能指挥世界顶极乐团演奏。

他若不自信、若认为自己智障能成功吗?

(3)总结:

自信不但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甚至可以创造奇迹,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充满自信,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让我们加油吧!

第十课下定决心

教学目标:

1.懂得毅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重要作用。

2、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主动战胜自己的惰性,磨练自己的毅力。

3、学会在学习和做事时不怕困难,要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用讨论问题的方法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

1、四人一组读课文,交流:

为什么做事要有毅力?

2、各组选代表汇报。

3、教师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告诉学生有毅力的重要性。

4、在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小钢是怎样做到有毅力的?

5、教师让学生列举自己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里学过的事例和自己熟悉的其他事例,来认识培养毅力的重要性。

6、请学生谈自己在学习和做一件事时,是怎样做到有毅力的。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有毅力;二是懂得了什么是毅力;三是明白怎样去培养毅力,即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主动锻炼,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第十一课勤俭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意义,能逐渐养成生活节俭的良好品质,继承中华名族的勤俭美德。

2.培养学生分辨的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合理消费。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2.使学生逐渐养成生活节俭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深情的讲周总理节约的故事,学生听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应在生活上节俭不要浪费。

(板书课题)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

1.引导学生读文,并且思考雷锋生活节俭表现在哪些方面?

他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再默读,思考:

1.文中你对那句话印象最深?

为什么?

2.看到雷锋的种种做法你有什么感受?

3.讨论汇报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勤俭节约的例子?

请谈一谈。

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你怎样看待消费?

 

第十二课生活中的礼仪

教学目的:

1.通过讨论、交流有关课间活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间安全意识和课间礼仪意识。

2.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遵守课间礼仪,争做“课间礼仪之星”,共同创建和谐课间。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课间安全意识和课间礼仪意识,促进学生共同创建和谐课间。

教学难点:

促进学生共同创建和谐课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渲染课间情境。

2、引发思考,组织交流。

3、情感共鸣,导入新课。

(板书:

共创和谐课间)

二、深入交流

1、谈身边故事,树立正确形象。

(2)组织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通过身边实例,明确课间应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如:

①准备下节备品。

②有秩序上下楼。

③爱护公物,节约用水,去厕所不打闹。

④室内文明休息,不大声喧哗,不乱动他人物品。

⑤室外安全游戏,文明礼让,互帮互助。

⑥尊重他人劳动,保持校园卫生。

⑦极目远眺,保护视力。

2、联系实际,选择适度礼仪

(1)讲述礼仪现象

(2)讨论、交流

3、提高认识,商讨共创和谐课间。

(1)师:

我们都是校园的主人,课间的主人,和谐课间需要我们共同创建。

要创建和谐课间,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

(2)共同商讨

归纳共创和谐课间的措施,并促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措施,积极参与。

如:

①学习课间活动礼仪、童谣。

②编写我班《课间礼仪常规》。

③做课间活动宣传报。

④开展课间安全知识竞赛、礼仪知识竞赛。

⑤做“小小课间监督员”。

三、师总结。

 

 

第十三课做诚信的人

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理解诚信与谎言、隐私的关系。

2、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从小事做起,涵养诚信道德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诚信守则

教学过程:

(一)活动过程导入新课

(1)让学生阅读小童卖西瓜的故事,然后讨论小童所言基于什么?

体现了什么道德?

(2)组织学生讨论“王婆卖瓜”的实质,给别人什么感受,通过对比王婆的失败作出自己的道德选择。

(3)让学生讨论小童的实话实说,为什么能打动买主。

(4)让学生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5)教师总结、归纳、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大课堂

一、诚信守则(板书)

1、诚实赢得信任

诚实是诚实是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讨论]要实事求是还是要虚虚实实?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a坚持实事求是;

b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站在广大人民利益一边。

[探究活动]小松迷上网络游戏

1、让学生谈谈中学生上网的经验教训。

2、讨论对使用网络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3、让学生分析小松发生了什么问题,说说对这个问题他可能有几种态度?

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结果?

4、对小松行为的得与失进行分析,对是否值得进行讨论。

5、进一步讨论如何诚实对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教师小结:

c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或许我们一时的不诚信能得到眼前利益,得到某种欲望满足,然而与我们的长远利益、长远发展相比,那是“蝇头小利”,微不足道,我们决不能因小失大。

d在情与法的冲突中,站在法律一边我们时常面对亲情、友情、人情,当它们与国家法律发生冲突时,诚信所维护的不应该是私情,而是国家法律,这种场合我们要作出理性的选择。

过渡:

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

二、诚信的智慧

[探究活动]小健是教师最信任的一班之长

板书设计:

做诚信的人

 

 

第十五课生活真美好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快乐的事情很多,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引领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2、知道生活中常会有一些让人不快乐的事情,了解一些使自己和别人从烦恼为快乐的方法。

3、懂得真正的快乐是与人同乐,长久的,集体的快乐。

知道分享快乐是建立幸福感的基础,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学习中体验、分享快乐

难点:

在活动中不断修正学生的认识,懂得快乐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听歌导课

二、活动一、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1、当你快乐时,最常用的表现方式是什么?

(笑)

2、师生谈快乐:

你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时候感觉很快乐呢?

(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经历,教师从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让我们快乐的事。

3、师生忆快乐:

课件展示与学生有关的生活中的各种快乐图片,让学生充分体验快乐。

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只要你热爱生活,有双善于发现快乐的眼睛,你收获的一定是快乐。

三、活动二、寻找真正的快乐

(一)欣赏学生表演的小品,理解快乐的真正含义

小结:

真正的快乐是助人为乐,与人同乐;是长久的快乐;是集体的快乐。

(课件)

(二)走出烦恼

1、生活中也不总是阳光明媚,我们也会遇到烦恼,你遇到的烦恼有哪些?

师过渡:

看来,你们的烦恼还真不少!

烦恼好似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找到一些好办法把烦恼赶跑!

2、小组讨论:

你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烦恼时是怎样自己帮助自己变快乐的呢?

3、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方法:

(课件)出示双关图。

师生交流,得出③换个角度看问题。

小结:

同学们,我们学了三个排除烦恼办法,希望大家能利用好,让自己快乐每一天。

并把它传递给我们周围的每个需要的人。

四、活动三、分享快乐

1、完成快乐卡,分享学生的快乐。

2、送出快乐卡,分享现场老师的快乐。

小结:

分享是一种快乐,分享是一份幸福,懂得分享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五、活动延伸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快乐每一天,每天快乐过,让我们一起唱响《明天会更好》,快乐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