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137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docx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

101.一场血流成河的分家

今天我们要跟大伙儿聊的是一个历史名词,叫印巴分治,指的是1947年8月14号和8月15号这两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分头独立,建立自己的国家。

那按说这是第三世界人民掌握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独立了,好事吧?

英国人作为一个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他们夹着尾巴逃走了,好事吧?

本来应该是欢天喜地,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就在这段时间前后,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按照现在的不完全统计,大概是50万人死于非命,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成为难民。

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这么个印象:

一次大屠杀都会冤有头,债有主,总得有人对它负责吧!

南京大屠杀死了30万人,日本军国主义负责;二战的时候,犹太人被屠杀,纳粹党和希特勒对它负责。

可是历史上就真的有这样的咄咄怪事,你何曾听说过有人,有哪个政党对这50万冤魂负过责任呢?

在印巴分治期间发生的这场大屠杀,有谁被钉上过历史的耻辱柱,有谁被押上过战犯的审判台呢?

没有。

好奇怪吧?

对,可是在世界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此一件,事实上,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还看见过这样的惨剧。

到90年代的时候,我们《罗辑思维》绝大多数观众都已经出生了,几乎就是近在眼前。

比如说1994年,在非洲的卢旺达,两个世代为邻居的民族,一个叫胡图族,一个叫图西族,互相之间在两个月期间砍杀,死了100万人。

你能想象那种血流成河的样子吗?

就在1998年,这个时间就更近,印尼的一些当地的土著砍杀华人,两三天的功夫杀了1000多人,而且这个数字也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一个严重缩水的数字,5000家华人商店被洗劫掉,你不觉得这样的事情发生很奇怪吗?

为什么没人对它负责啊,因为它不是有组织的呀,它就是民间自然发生的。

你想象那个场景,昨天还是把酒言欢的邻居,昨天还是到你商店里来打酱油的老主顾,今天就端着枪,提着刀,带着人,冲到你家里,不由分说就杀,把你的妻子和女儿强奸,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它可不是一个发生在局部的事情,因为如果发生在局部,不会死这么多人,它一定是整个城市,乃至是整个地区都陷入了这样的疯狂,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今天我们在讲印巴分治的时候,可不是在讲什么国际政治史上的一个小八卦,一个政治事件,我们想探求的是,那些普通人,那些平民,那些世代本来是友好相处的邻居和朋友们,为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凶残到这个地步呢?

这是我们今天节目想探寻的一个答案。

那要说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回到1947年的8月,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印度的政治格局到底是什么样子。

因为当时的印度还不是一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包括我们今天的什么孟加拉,这都是一块,都叫印度,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它怎么就走到那个地步呢?

这就得说到印度这个地方,印度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宗教品种最丰富的一个地区,什么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耆那教、袄教、还有基督教和佛教,你在这个地方都能找到。

而且他们在地理分布上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叫后来者居上,这个上字呢,既指的是地图上的上下,就是南和北,也指的是政治权力上的上下。

后来者权力就大,那为啥呢?

这跟印度的地理结构相关。

你看印度整个南亚次大陆,是一个大的倒三角形,深深地插入在印度洋的中心,它的左边、右边全是大海,北边是一道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它和亚洲的本部隔开。

整个这个地方和外界的通道,就剩下今天巴基斯坦西北部的那些山口。

所以,进入到南亚次大陆的那些新来的部落、宗教、势力往往都是从北向南发展,而且是武力征服的结果。

你看今天我们讲的两大宗教之间的冲突,印度教就处于南部,北方就是伊斯兰教的天下。

伊斯兰教传教到印度当然很早了,但最终立定脚跟是1526年,以莫卧儿帝国建成为标志。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帝国,虽然它也从来没有统一过整个南亚次大陆,但是已经是最强大的了。

它的上层就是伊斯兰教徒,它新来的嘛,而且武力强横。

但是这种强横它也不能赢家通吃,它形成了一种和印度教徒之间的微妙的平衡。

这个平衡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你人少,虽然你是统治阶级,因为你要传教,对于南亚次大陆的人民来说,人人都有宗教,我凭什么信你的呢?

所以传教的过程并不那么顺利。

即使到了今天,整个南亚次大陆上,印度教徒的数量也是伊斯兰教徒数量的大概三倍,所以它人数首先少。

第二呢,就是它原先的那些教徒的文化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这为啥呢?

我们在学世界历史的时候都知道,印度教徒有一个种姓制度,越到上层,就越是那些什么刹帝利、婆罗门。

越到下层就越是那些吠舍、首陀罗,甚至是不可接触的贱民。

大家想一想,伊斯兰教有一个教义,就是只要入了教,大家都是穆斯林,穆斯林的意思就是兄弟,大家都是平等的。

所以这种教义,对于印度教的那些下层的种姓就非常有吸引力,往往是经济上、文化上比较差的人,加入了伊斯兰教。

所以你看,一方面是掌权的,但是人少,而且经济实力比较差。

一方面呢,虽然人多,但是不掌权,虽然也比较富有,也比较有文化。

所以在历史上,这两族之间形成了一种大致的平衡。

那你说两种宗教之间有没有矛盾和冲突呢,当然有嘛,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人,都从属于小共同体,什么村庄,宗族,他没有我们今天大民族、大国家的概念,所以即使有冲突、仇杀,甚至是死人,他也不是那种大屠杀,他的水平比较低。

在日常场景下,双方仅仅是互相排斥,互相瞧不起,给你找到点恶心,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比如说后来巴基斯坦建国的国父真纳,这个人后面我们会反复提到他。

他就讲过一句话,说印度教徒表面上跟我们好着呢,社交场合还能握个手,可是等我们穆斯林一转脸,他就跑去洗手,你说这是不是气死人呢?

那穆斯林怎么报复呢?

你印度教徒不是奉牛为神吗,那好,我们吃牛肉啊,你不能拦着我吃饭吧,当着你面,杀一头牛给你们看一看,气死你。

那印度教徒怎么反报复呢?

你们穆斯林不是每天要祷告吗,需要安静地和真主交流啊,对不起,我跑到清真寺门口吹拉弹唱,拉个胡琴,吹个笛子,制造噪音恶心你。

所以你看,当时的冲突还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那通过什么机制演化成后来的势不两立,甚至要拔刀相见呢?

这笔账就要记在英国人的头上了,当然并不是说英国人故意让他们仇杀,是英国人作为殖民者从1600年来到印度之后,通过几百年,给印度这片原来安静的土地上带来了很多新东西,比如说大炮巨舰,因为他要征服,需要武力;比如说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因为人们来就是要挣钱的嘛;还有,就是现代化的政治,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现代化的精英阶层。

你可以想象一下,英国人来了之后,他有很高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所以对当地的那些世家大族来说,这是很有魅力的,所以大家都纷纷把自己的年轻子弟送到英国留学,像甘地、尼赫鲁、前面提到的真纳,这些人都是当年留学过英国的。

等他们回到印度之后,满脑子都是现代化的政治思想,尤其从英国人手里又学会了现代化的政治博弈手段和权术斗争技巧。

而这帮人呢,英国人又特别欢迎,你可想而知,英国人人数少嘛,当它要统治如汪洋大海一般的印度人口的时候,他当然希望上层精英能够参与一回,帮忙一把了。

尤其是这些留学过英国的人,那当然更欢迎了。

所以在1885年,就成立了国大党。

国大党今天在印度政坛当中,已经不是一家独大,一家通吃了,可是在1885年的时候,那可是所有上层精英,尤其是留学过英国这些精英的大本营。

问题就来了,现代化的政治一旦玩不好,就会产生一个后果,就是族群分裂,为啥?

因为政治有一个总问题,就是到底谁当权,谁是老大,到底谁听谁的?

这个玩意儿虽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利禄之徒,但是这个总问题只要它在,它就会影响精英的那些细枝末节的行为,在每一个决策关头的时候,都会让他的行为要发生一点点偏转。

所以你看,1921年的时候,国大党就分裂了。

谁呢?

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真纳,作为一个穆斯林的首领,他脱离了国大党。

虽然他跟国大党之间的矛盾好像是动员群众的方式上,真纳主要讲,我们要按宪政,搞议会的博弈。

而甘地呢,这帮讲我们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去动员民众。

双方是政治路线不一样,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精英之间的权力斗争的产物。

至少不能排除这个因素。

所以你看,真纳一旦出了国大党之后,马上就成为穆斯林的首领。

穆斯林联盟马上把他选为主席,很快又给了他终身主席的称号,最后甚至给了他“伟大领袖终身主席真纳”这样的称号。

所以你看,两个对立,按照原来的民间宗教对立,就分成清晰的两派。

而这两派之间的矛盾是怎么加深的呢?

我们稍微推演一下就能明白:

国大党,他一直认为,我就代表整个印度,我们是一个民族,不要搞什么宗教纷争。

他们表面上这样讲,但是这个讲法是很难落地的。

为啥?

因为他要动员民众,很多民众又没有什么文化,你要动员他,就难免用到宗教手段,可是印度教是最大的宗教,所以你能脱离宗教,不谈宗教吗?

不可能。

你一旦讲到印度教的教义,穆斯林看着就不爽,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政治派别,所以就诞生了穆斯林联盟。

而穆斯林联盟它想代表整个印度,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人数比较少,所以他就一个冲动,就是我们能不能够干脆分成两个国家呢?

这样的一个逻辑,它的线索一旦启动之后实际上是不可逆的,所以从国大党成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我们就可以看到,双方越行越远,矛盾越来越深化的一个过程。

1931年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一个名词,就是今天的这个国名叫巴基斯坦,很多国名原来都是地名,对吧,但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名可不是,它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汇。

是1931年,有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一个印度留学生,叫乔杜里,他也是一个穆斯林,他提出来,说我们能不能把那些穆斯林人口占优势的那些地区,干脆把它拼成一个新的空间,用各个省、各个邦的第一个字母,从中给它拼出一个新的单词来。

你比如说巴基斯坦,Pakistan,第一个字P,就是旁遮普邦,第二个字母A,就是所谓北部的边境省,第三个字母K,就是今天的克什米尔,等等,巴基斯坦整个这个词就是这么拼出来的。

它是一个人造的国家,它不是一个原有的地名。

分裂源于对权力的欲望你看,这个矛盾就开始渐渐地演化成,一个国家要不要分裂的问题了。

当然了,并不是说那些精英要处心积虑地分割这个国家,因为谁都懂,即使是一桩普通的婚姻,到了实在过不下去的地步,双方要签字离婚的时候,也是撕心裂肺的痛啊,更何况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呢?

但问题在于,政治这个东西它像一个磁场,权力斗争这个东西它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发生过一件事情,甘地,甘地大家知道,他是比较超脱的,而且他坚决地反对印度分裂,他无法忍受,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说:

印度分裂,除非我死。

所以他有一次就劝说尼赫鲁,尼赫鲁跟他什么关系?

尼赫鲁认甘地为他的老师,他们之间的关系简直就是亲如父子。

后来我们知道印度的那个最大的政治家——甘地家族,不是甘地的后人,是尼赫鲁的后人。

但即使是这样的关系,甘地又何尝能让尼赫鲁在权力面前退让半分呢?

有一次甘地就跟尼赫鲁商量,说这样,人家真纳不就是要权力吗,咱们保持印度统一,咱们把建国之后独立之后那个总理大位让给真纳算了,咱国大党退后一步。

尼赫鲁当时就不干了,说这个不行,我这奋斗半辈子就为了当这个总理。

所以你看,双方表面上争的是什么宗教、民族大义,但是翻开底牌一看,其实就是权力纷争。

在这样的纷争面前,以甘地那样的德高望重,都不能让双方退步半分。

所以话说到这儿,你就应该明白了,印巴分治,这个国家的分裂,它是双方精英一旦按照现代政治逻辑走下去的,几乎是必然的一个结果。

当然你可能会问,那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可能有转机呢?

因为以前很多次节目我们都讲过,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最后发生了伟大的妥协。

为什么这个妥协在印度没有发生呢?

确实,历史给过印度好几次不分裂的机会。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1946年,那个时候大家知道,1945年二战结束,二战结束之后英国就怂了嘛,因为已经国家打成那个样子,再也没有能力让印度留在大英帝国内部了。

所以英国人当时已经基本倾向于考虑让印度自治,或者干脆就独立。

但是最后一票事情得干得漂亮,所以印度在1946年就迎来了英国派来的一个叫内阁使团,其实就是跟当时印度的各派精英,我们来商量一个善后方案,一个建国的方案,就是各派,你们各地,谁占多数你们自治嘛,你们选出各地的占优势的那个宗教也好,民族也好,那个自治政府,只要把军事和外交交到中央。

所以当时内阁使团拿出一个方案,就特别像一个邦联或者联邦制的一个国家的方案,其实双方的政治精英都知道,这几乎是一个最佳方案了,谁都不能在这个方案之外得到更多的东西。

要想避免国家撕裂,这已经是最好的一个折中方案。

但是问题是,这次历史机会被错过了。

责任在谁呢?

公正地讲,应该在国大党这一边。

当时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7月6号英国的内阁使团好不容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让双方接受了自己提出的方案,真纳这头也同意了,国大党也通过决议同意了。

但是就在第二天7月7号,尼赫鲁突然翻脸,说我们不同意这个方案,从来没有什么最终解决方案,我们还要继续讨价还价。

而且这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说的。

历史学家后来讲,这就是尼赫鲁一生当中犯下的最严重的一次政治错误,因为他觉得既然谈判了,讨价还价嘛,你这样容易接受了,那我干脆强马吃车,我再提点条件,没准儿你也能接受呢。

但是他万没想到,真纳彻底被惹火了。

耍我吗?

昨天说好的事,你今天就不认,那我们双方还有谈判的诚意吗?

这样吧,我们彻底回到原来建国的思路上讲,不跟你玩儿了,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庄,不玩了,分行李,散伙。

就演化成了一场大屠杀。

这是印巴分治过程中的第一场大屠杀。

这个屠杀一旦蔓延开来,大家发现,谁都控制不了了,所有人都傻眼了。

英国人回家扒拉扒拉算盘知道,如果想在印度维持秩序,让大家平静下来,他需要投入的兵力和二战那个兵力是差不多的。

而英国人现在哪有力气还打呢,二战刚刚结束嘛,所以英国人说,算了算了,收拾行李,你们不走,我走。

所以印度当时的英国总督叫韦维尔,韦维尔就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只有一项内容:

撤侨。

不玩了,而且给这个行动计划起了一个名字,叫疯人院行动。

就是,天哪,这简直就是个精神病院。

我们现在没有精力分辨你们谁对谁错,疯子们,你们打吧,我们跑了。

这个情景就有点像美国的那种僵尸大片,整个大楼里面到处都是要吃人的僵尸,我们只有一个任务,不是跟他们作战,而是赶紧跑掉。

所以这是第一次机会,就这么可惜地丧失掉了。

蒙巴顿并非妄人第二次机会呢,是英国人派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叫蒙巴顿。

蒙巴顿这个人在历史上争议很大。

就像高晓松先生在《晓说》里面,曾经评价过他是一个妄人。

那他是不是个妄人呢?

我跟本期节目的策划人李子阳先生也商量过这件事情,也读了大量的资料,发现还真的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因为他同时代的人确实有人留学记录,说他不靠谱,但也有人说他很靠谱,甚至有人评价他是那个时代很伟大的一个协调家,特别会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所以你看,这是两极的评价。

那谁让我们不跟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了,我们无法亲身地感受,他到底是个什么人,但是如果从常识上判断,我倾向于相信他不是一个妄人。

为啥?

我的道理是两个,第一呢,英国的这套政治制度,你一旦有过研究,你会发现,它在当时的世界上确实是最先进的,不能说它产生的人一定就很伟大,但是他确实很难产生一个妄人,让他平步青云到那么高的位置。

蒙巴顿在当印度总督之前,那可是东南亚盟军的总司令,二战期间的,如果是一个啥都不行,就是纨绔子弟,就是一个混账,这个英国的政治制度下会把这样重要的职位交给他,这好像很难令人置信。

那第二个理由呢,有人就会说,那蒙巴顿是皇室啊,他是乔治六世的表弟,对吧?

可是你要知道,英国政治制度到二战期间的时候,王室没有啥权力了,所以你顶着个王室的光环,在军队里面你想升迁,其实是比平民还要难的,因为你是王室嘛,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儿嘛,所以他的上级的指挥官在升迁他的时候要反复评估。

如果你没有战功,没有一定的能力的话,是很难让你坐到那个位置。

至于蒙巴顿个人的一些花边,一些年轻的时候私生活的不检点,甚至是二战期间那个节节败退,打仗不太顺利,等等,这些事,那都有复杂的背景原因。

所以我倾向于建议大家,先不要用有色眼镜来看待蒙巴顿这个人,说他是个妄人。

因为在英国当时的上层政治家当中,是有共识的,就是此时派蒙巴顿去干这个活,是最适当的人选,只有他能够收拾这个烂摊子,让大英帝国体面地从印度撤出。

如果蒙巴顿是一个公认的妄人,在当时,那他怎么会承担如此重要的使命呢?

当然,历史横加在蒙巴顿这个人身上的,不公平的评价可远不止这一点。

我年轻的时候,读世界历史的时候,很多篇章都告诉我,说印巴分治是英国人的一个阴谋,是他的一个伎俩,它虽然不当宗主国了,印度也不是它的殖民地了,但是英国人想当老娘舅,把这一家子分成兄弟两个,让他们之间互掐,英国人好从中牟利,因为它是一个仲裁者的角色嘛。

这么说,其实有理论上的道理,因为英国人向来有这种,叫平衡外交的传统,它在欧洲就经常这么干。

但是具体到1947年印巴分治的场景,还真就不能这么说,这么说就冤枉英国人了,也冤枉蒙巴顿了。

蒙巴顿来到印度,他清晰的使命就是保持印度的统一。

而且要让印度作为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国家,留在大英帝国最后的那个叫什么英联邦的内部。

英联邦是啥?

是大英帝国最后的遮羞布了,看在几百年交情的份上,给我一点面子。

所以蒙巴顿千辛万苦,在印度就是要达成一个目标:

让它不分裂。

那蒙巴顿为什么能干这件事情呢?

为什么英国上上下下对他寄予这样的期待呢?

因为他有这个能力。

他是以协调能力见长的。

比如说,在英国当时的政治家当中,谁最反对印度独立?

丘吉尔。

丘吉尔可是大英帝国的铁杆粉丝,他称,英国人从印度撤出,这叫可耻的逃跑。

但是蒙巴顿找上门去,跟丘吉尔一席谈话之后,丘吉尔就被说服了。

所以你看蒙巴顿这个人,说服能力是很强的。

所以,当1947年的3月,蒙巴顿登陆印度,这实际上是印度免于分裂的第二次机会,那蒙巴顿有没有可能成功呢?

1947年的3月,蒙巴顿和他的夫人来到了印度,作为大英帝国最后一任驻印度的总督,这个时候大英帝国的实力真的是不行了,二战期间和希特勒拼的是民穷财尽,在这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也是鉴于这本书的记载,《自由与荣耀》,就是讲印巴分治的。

说这蒙巴顿夫人刚下榻到印度总督府,要知道那个地方是世界上最像皇宫的地方,光伺候英国派来的总督有五千个仆人,那气派!

他们俩刚把行李放下,仆人们就上来问,说有什么要伺候你们的?

蒙巴顿夫人说,我养了条狗,能不能给它拿点吃的来?

仆人说没问题呀,一会儿端来了一盘鸡胸肉,哎呀,这个蒙巴顿夫人一看这盘鸡胸肉,眼珠子都亮了,什么?

让狗吃肉?

我们英国人连肉都吃不上,居然你们让狗吃肉?

这样,你们先退下,这个狗我自己来喂。

这仆人刚转身,蒙巴顿夫人一个箭步就进了卫生间,把这盘鸡胸肉给眯了,这见于历史的记载。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至少说明,英国当时的国力真的是衰败,它不得不放弃大英帝国,国王皇冠上的这颗明珠,印度。

蒙巴顿来,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任务,但是当他一旦下到民间去巡查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地方那种民众之间,两个教派之间,矛盾激化的程度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他的想象,他甚至发现自己在巡查过程当中,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因为大量的人一听说蒙巴顿,英国派来的印度总督来了,马上跑上前去,几万、十几万民众哄上前,要求诉苦,控诉对方的罪行,要求英国人给自己做主,要求印巴分治划界,自己多得一些利益等等。

你想,十几万人一旦围在一起,稍微有一点点情绪不对头,马上就能点炸。

蒙巴顿这个时候巡查一番之后,已经明白了,在民间想要平息这种情绪,已经是做不到了。

只能在印度的上层那些精英当中去想办法,其中最难说服的,就是这个真纳。

但是蒙巴顿不怕呀,说我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说服。

所以在1947年的4月的上半个月,他见了真纳六次,那真是巧舌如簧,把所有的利弊分析,就一桩一件地摆在真纳的面前。

今天我们就讲几件,就是为什么印巴真的不能分治。

举个例子讲,旁遮普这个地方,现在已经被一分为二了,留在印度的叫旁遮普邦,留在巴基斯坦的叫旁遮普省,可它原来是一体的。

英国人在这儿已经经营了几百年,修筑了密如蛛网的运河体系,这个地方是印度的粮仓。

你可想而知那种发达的农耕社会,老百姓的田地也是犬牙交错在一起,当地那种非常丰富的,像毛细血管一样的经济协作系统,现在你一旦要用一道国境线割开,那会发生什么呢?

原来双方村头递个钱就可以交易,现在变成了要交关税。

所以对民生,对经济的那种打击,到底能到什么程度?

其实没有人心里有数。

再比如说东部的孟加拉,现在我们看到的孟加拉国,只是东孟加拉,它和西部的,像印度现在的那个加尔各答,原来都是孟加拉,它是一个经济协作体,原来它们的分工是,东孟加拉种黄麻,而西孟加拉,就是加尔各答附近的那些加工厂,负责把它加工成工业品,把它变成麻袋等等。

那现在如果你要用国境线给它割开,那会发生什么呢?

所以英国的最后一任孟加拉省的省长就讲过一句话,说如果印巴一定要分治,那结果就是东孟加拉会变成世界上最悲惨的农村的贫民窟。

这些结果,这些精英们,你们怎么考虑的呢?

还有一点,因为巴基斯坦我们前面讲过,它是一个人为制造的国家,它很多东西没有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今天我们看到的孟加拉国这个地方,其实在印巴分治方案当中是属于巴基斯坦的。

你今天翻开地图一看,它中间是隔着的,不相连,一个国家出现了一大块那么大人口存量的一块飞地,中间隔着一个敌对的印度,这样的国家怎么能维持呢?

所以蒙巴顿就跟真纳讲,说你信不信,只要印巴分治,孟加拉归了巴基斯坦,虽然按照宗教信仰的归属,因为它穆斯林占多数,应该这么划分,但是你信不信,25年之内,它一定会分裂出去。

蒙巴顿这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说的就那么准。

你看,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划给了巴基斯坦,24年后,在1971年,东孟加拉独立了,现在就是孟加拉国。

所以所有这些问题,当蒙巴顿摊到真纳面前的时候,真纳也看得见,但是老僧入定一般,任你千言万语,我只有一定之规,我只要我的巴基斯坦。

你说啥都白给,所以擅长说服人的蒙巴顿,他没有办法了只好认了。

但是我们得说,蒙巴顿这个时候其实还有一次避免印巴分裂的机会,只不过他不知道,而且全世界也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谁知道?

真纳自己知道。

他自己的生命已经接近于尽头。

刚才我们讲的事是发生在1947年,其实就在头一年,1946年的5月份,真纳有一次在家里肺病大爆发,他的家人一看就很紧张,马上就把他送上火车要到孟买去救治,而他的病情根本就等不到孟买,在中途就不得不下车,找了一个大夫给他看。

大夫给他拍了一个X光片,一看,这是肺结核晚期,根本就没治了,你老人家的生命最多还有两到三年。

你看,这个时候就看得出一个政治人物在生命关键时刻的选择,如果说罗胖子一听这消息,那还干什么穆斯林联盟,还搞什么巴基斯坦建国,赶紧该吃吃该喝喝该度假度假。

但是人家真纳是政治家,政治家想的是,我一定要利用好这两到三年,和生命一起赛跑,争取在我死之前让巴基斯坦建国。

你看,这个就是人生境界不一样,所以后来为什么真纳显得那么固执,完全不听蒙巴顿的劝,我想跟这个因素也有关。

但是你想想,如果蒙巴顿这个时候知道你已经快要死了,那就拖就是了,拖到你死为止呗,然后谈判不就好谈了嘛,因为在穆斯林联盟那边,唯一有号召力能够把这么多散碎的力量能够整合起来的人,只有一个真纳。

如果真纳死,都别说他死,只要是他死的这个消息,快要死的这个消息传出去了,那穆斯林联盟很可能就分崩离析啦,在谈判桌上就好谈了呀!

但是真纳和那个医生打成了一个攻守同盟,你一定要保守秘密,所以那一张x光片就永远地锁在了那个医生的保险柜里。

而蒙巴顿这个时候觉得已经山穷水尽:

我再也没有办法了。

所以蒙巴顿这个时候只好转念去想另外一条路,既然统一不成,那怎么分呢?

这就出现了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

只不过蒙巴顿这个时候还面对一个大难关,那就是甘地,因为甘地原来讲过,如果印巴要分治,印度要分裂,除非我死。

要知道,以甘地那样在印度民众当中的号召力,他只要反对,那什么蒙巴顿方案,你写多少字也是废纸一张,所以蒙巴顿最后必须说服甘地接受印巴分治。

所以在1947年的6月3号晚上的7点钟,蒙巴顿和甘地谈了一个小时,在这个过程当中,蒙巴顿当然是口若悬河在那儿说了,但是甘地是一言不发,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一直不说话,不表态。

一直到时间到了,甘地说,我马上要参加一个公开的祷告,我得走了,然后起身就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