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0863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

40学分:

2.0理论课学时:

26实验课学时:

14

适用对象: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密切相关。

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外科学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加深认识,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

手术学是研究外科手术方法和操作技术的学科。

外科手术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外科无菌观念,掌握外科手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外科学和其它与手术有关的课程及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外科学总论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考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将板书、挂图、实验模型、幻灯和多媒体等各种方法手段运用到指定教材的讲授当中,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播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实习向学生传授外科无菌观念和基本技能,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学生较全面地学好外科学,并通过考试来检测对外科无菌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手术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运用板书,幻灯、挂图及CAI课件等多种方法,协助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教材相关的章节进行讲解;实验是在动物实验室内结合电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动物身体上练习各种外科手术的基本技能,熟悉各种外科手术器械及无菌术的应用,强化学生对手术学的感性认识,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熟悉各种消毒方法及加强外科基本技能的训练;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理论考试对手术学理论知识进行总体测试,通过实验考试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本学科重视实验教学的具体表现之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外科学总论

1、绪论

【掌握】外科疾病的分类;现代外科学的内容;外科学范畴的相对性。

【熟悉】欧美外科学发展的简史;传统医学外科学的发展和成就。

 

【了解】学习外科学方法。

本章思考题:

外科疾病的分类?

2、无菌术

【掌握】灭菌、消毒概念和方法;手术洗手方法和原则;不同手术区消毒范围和原则;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熟悉】手术室的建立及要求。

本章思考题:

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那些器械?

3、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掌握】水和钠的代谢紊乱的病因和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高钾血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熟悉】体液平衡及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的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外科的重要性。

【了解】体内水、电解质的分布及含量;低钙、低镁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本章思考题:

试述等渗性缺水的主要病因和诊断要点?

4、输血

【掌握】输血的作用;输血反应及并发症的防治。

【熟悉】输血的适应证。

【了解】自体输血的目的和作用;血液成分和血浆增量剂的用途。

本章思考题:

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时的表现怎样,如何处理?

5、外科休克

【掌握】休克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监测及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感染性休克常见致病菌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

【熟悉】休克的分类。

本章思考题:

1.休克的监测内容?

2.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定义、诊断指标及其预防要点。

本章思考题: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主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7、麻醉

第一节绪论

【了解】麻醉的工作范围及分类

第二节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

【掌握】麻醉前患者的身体状态的准备内容

【熟悉】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及常用药物

【了解】麻醉前准备的物品

第三节全身麻醉

【掌握】全身麻醉的概念;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术的操作方法

【熟悉】全身麻醉的实施;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了解】全身麻醉常用药物;气管内插管术的目的及并发症

【自学】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

第四节局部麻醉

【掌握】局部麻醉的概念;局麻药毒性反应的防治;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及区域阻滞的麻醉方法

【熟悉】局麻药的理化性质及麻醉性能;常用局麻药的特点;神经阻滞的方法及适应证、并发症

【了解】局麻药的化学结构和分类;局麻药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消除

第五节椎管内麻醉

【掌握】椎管内麻醉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熟悉】蛛网膜下隙阻滞、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及骶管阻滞的操作方法、常用药物、注意事项

【了解】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基础;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

第六节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掌握】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熟悉】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第七节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

【掌握】控制性降压及全身低温的概念

【熟悉】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全身低温的适应证

【了解】控制性降压的方法;全身低温对生理的影响及常用方法

第八节体外循环

【掌握】体外循环的概念

【熟悉】体外循环的实施

【了解】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与功能;心肌保护

本章思考题:

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什么?

2.临床上常见的局麻药中毒反应的原因有哪些?

3.颈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有哪些?

4.蛛网膜下隙阻滞造成恶心呕吐的诱因有哪些?

5.蛛网膜下隙阻滞的禁忌证有哪些?

6.全脊麻的临床表现如何?

7.全脊麻的处理原则如何?

8.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隙联合阻滞的特点是什么?

9.如何预防麻醉期间的反流和误吸?

10.在临床麻醉中气管内插管的目的是什么?

11.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有哪些?

12.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特点有哪些?

13.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4.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有哪些?

15.控制性降压的禁忌证有哪些?

16.体外循环的目的是什么?

8、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一节重症监测治疗

【熟悉】ICU的工作内容及对病情的评估

【了解】ICU的特点;配置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掌握】心肺复苏的概念;BLS的实施方法;脑复苏的实施方法

【熟悉】生存链的环节;ALS及复苏后治疗的工作内容

本章思考题:

1.ICU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2.哪些原因可导致呼吸泵功能衰竭?

3.循环骤停者的“生存链”包括哪些内容?

4.临床上CPR心脏按压有效的标志是什么?

5.复苏时用药的目的是什么?

6.复苏后治疗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7.脑复苏中行低温综合疗法的实施要点是哪些?

8.简述成人CPR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9.试述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步骤。

9、疼痛治疗

第一节概述

【掌握】疼痛的定义

【了解】疼痛的临床分类及疼痛程度的评估

第二节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熟悉】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第三节慢性疼痛的治疗

【掌握】慢性疼痛的概念;癌性疼痛的治疗

【熟悉】慢性疼痛的诊治范围

【了解】慢性疼痛常用的治疗方法

第四节术后镇痛

【熟悉】术后镇痛常用的镇痛方法

【了解】术后镇痛常用药物

本章思考题:

1.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并发症有哪些?

2.论述癌痛三阶梯止痛方法。

3.癌痛三阶梯治疗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有哪些缺陷?

5.慢性疼痛诊治范围包括哪些?

6.常用的慢性疼痛治疗方法有哪些?

10、围手术期处理

【掌握】术前准备:

围手术区的概念和术前准备的目的、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术后处理:

卧位、术后活动、饮食、输液、切口与引流(切口分类选择及处理、引流观察及处理,拆线与切口愈合判断)和术后不适的处理。

【熟悉】术后主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

本章思考题:

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1、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掌握】外科病人的肠内、肠外营养补充适应证、途径、并发症及其防治。

【熟悉】饥饿、创伤或感染时机体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

【了解】人体基本营养代谢和病人营养状况的判定。

本章思考题:

简述肠内营养的优点?

12、外科感染

【掌握】外科感染的定义、诊断及治疗;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种类、诊断和治疗;破伤风、气性坏疽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外科应用抗菌药的原则。

【熟悉】外科感染的病因、分类、病理;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的诊断和预防;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诊断和预防。

【了解】外科感染预防、病理。

本章思考题:

1.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破伤风的并发症有哪些?

13、创伤和战伤

【掌握】创伤的分类、诊断、创口的判断、清创治疗、急救与治疗;影响创口愈合的局部因素和全身性因素及治疗;火器伤的特点及治疗。

【熟悉】创伤的病理;浅部软组织创伤的特点。

【了解】创伤的修复;放射复合伤的急救和治疗;战伤的救治原则。

本章思考题:

影响创伤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14、烧伤、冷伤、咬螫伤

【掌握】烧伤面积的估算;烧伤深度的识别;现场急救与治疗;初期处理与补液方法;烧伤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烧伤创面处理方法;电烧伤的特点与急救。

【熟悉】烧伤病理生理特点的临床分期;烧伤的治疗原则;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了解】烧伤的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

°烧伤的植皮方法;吸入性烧伤、化学烧伤的特点;冻结性冷伤的临床表现与防治。

本章思考题:

试述烧伤全身感染的诊断要点?

15、显微外科

【掌握】显微外科基本特点。

【熟悉】小血管吻合手术的基本原则。

【了解】显微外科的概况和应用范围。

本章思考题:

显微外科手术的基本特点?

16、肿瘤

【掌握】肿瘤的概念、分类、病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与转移方式;常见体表肿块的临床表现、性质及治疗原则。

【熟悉】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防。

【了解】良性肿瘤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本章思考题:

简述恶性肿瘤的主要特点?

17、移植

【掌握】移植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熟悉】器官移植的概况。

【了解】移植外科的概况。

本章思考题:

同基因移植和异种移植的区别?

18、内镜外科

【熟悉】内镜技术在外科临床的应用。

【了解】内经技术的基本原理;内镜下的诊疗技术;内镜技术的发展。

手术学

1、无菌术

【掌握】灭菌、消毒概念和方法;手术洗手方法和原则;不同手术区消毒范围和原则;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熟悉】手术室的建立及要求。

本章思考题:

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那些器械?

四、实验

手术学

手术学基本技能要求:

1、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刷手、穿手术衣、戴口罩、戴手套、消毒、铺无菌布单、换药、切开、止血、缝合、显露等外科基本技能。

掌握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肠吻合术等基本手术术式。

掌握肠管吻合技术。

2、熟悉无菌操作规程。

3、了解各种常用手术器械的用途。

实验一:

无菌术与手术器械使用方法

【实验名称】无菌术与手术器械使用方法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无菌术各项操作要点;识别常用的手术器械及用途和持拿方法。

【实验时数】6学时

【实验教具】术前仿真模拟人、刷手服、一次性帽子、口罩、全围式手术衣、医用橡胶手套、无菌毛刷、无菌方巾、海绵块、无菌敷料包(双层包布皮2个、大孔单1个、中单2个、小单4个、消毒碗1个、卵圆钳2把、巾钳4把、弯盘1个、消毒棉球2个);开胸器、克丝针、钩镊、平镊、刀柄、压肠板、巾钳、拆线剪、线剪、组织剪、骨锉、止血钳、骨板、克丝钳、咬骨钳、咬骨剪、肋骨剥离器、腹部平头拉钩、持针器、S钩(弹力钩)、胃钳、肺镊、神经剥离子、肺钳、肾蒂钳、脾蒂钳、肠钳、卵圆钳。

【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正确刷手方法(灭菌王刷手法)、穿全围式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病人术区消毒、铺无菌单等各项技能操作的要点;培养无菌意识,学会无菌操作。

2.准确认知常用手术器械;掌握基本手术器械的持拿方法;了解以上各种手术器械的用途。

【思考题】

1.无菌术操作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2.消毒范围及操作时注意事项?

3.正确持拿手术刀的手法是什么?

实验二:

外科基本技能

【实验名称】外科基本技能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换药、切开、分离、止血、缝合的方法及操作要点;掌握手术中常用的方结、外科结、张力结及三重结的打结方法。

【实验时数】4学时

【实验教具】刀柄、持针器、止血钳、剪刀、平镊、钩镊、弯盘、4号缝合线、棉垫、圆针、角针;示教绳(黑白两色)、棉线。

【实验要求】

1.掌握换药的正确方法;熟练、快速、标准地完成切开及单纯间断缝合法的操作;掌握单纯连续缝合法、荷包缝合法的操作要点;了解褥式(水平、垂直)缝合法的操作要点;了解各种缝合法的适用情况;

2.熟练、快速、标准地完成方结的操作;掌握外科结、张力结及三重结的操作要点;了解各种手术结的适用情况。

【思考题】

1.进针出针的方向、边距及间距?

2.切开操作时刀尖与皮肤的角度?

3.假结与滑结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避免?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及进度分配表

(一)外科学总论

课程内容

理论课时

实验课时

小计

1

绪论

0.5

——

0.5

2

无菌术

----

——

----

3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2

——

2

4

输血

1.5

——

1.5

5

外科休克

2

2

4

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

----

7

麻醉

4

——

4

8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

——

1

9

疼痛治疗

1

——

1

10

围手术期处理

2

——

2

11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1

——

1

12

外科感染

2

——

2

13

创伤和战伤

2

——

2

14

烧伤、冷伤、咬螫伤

2

——

2

15

显微外科

0.3

——

0.3

16

肿瘤

2

2

4

17

移植

0.4

0.4

18

内镜外科

0.3

——

0.3

合计

24

4

28

(二)手术学

课程内容

理论课时

实验课时

小计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

无菌术

2

----

2

基本技能

1

手术学无菌术及手术器械使用方法

---

6

6

2

外科基本技能

---

4

4

合计

2

10

12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必修考试课,考核采用形成性考试加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要求主要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当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要考核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程度。

考核方式:

理论课出勤和课堂表现、实验课考核、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

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题型及所占分值:

选择题1分×40(其中A型题30分,B型题5分X型题5分);概念题2分×5;填空题1分×10;简答题5分×5;病例分析15分×2题。

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5%、实验课成绩占15%)占20%;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占8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书目

参考教材:

《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主要参考书:

《外科手术学基础》,韩子玉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