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0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于亦洁

 

安全预案内容:

遵循教育为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治的方针,抓好安全工作。

1.保证每节课,每项活动都有教师负责组织并进行2分钟安全教育或提示。

2.认真细致地巡查,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领导汇报。

3.实行课堂考勤制度。

对于缺失学生,要弄清缺课原因。

4.学生在上课期间出现身体状况不佳,及时向有关教师,领导汇报,及时通知家长。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实验教材强调,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教学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单元练习”及“单元评价”等6部分。

1、单元导入:

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标示提示内容,点明单元主题。

为增进学习兴趣,则采用艺术手段、图文并茂(如儿童歌曲或漫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感染和理解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

2、学习重点:

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3、学习内容:

即课文部分,力求浅显平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4、学习活动:

即活动部分,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5、单元练习:

分课文练习和活动练习两大部分。

“课文练习”意在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活动练习”意在形成相应的态度、技能,增强社会参与和道德体验。

6、单元评价:

包括相关的品德与社会知识技能、实践与态度,形式不拘,如书面测验、口头报告、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社会生活反思均可,重在发展性评价。

四、采用多媒体的展示手段

1、歌曲:

通过歌曲来导入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教材在每个单元教学前都选用了一首歌曲。

所选用的歌曲,大都是节奏轻快、内容紧扣单元主题、富于教育意义的中外儿童歌曲。

这些歌曲还附有动作,让学生边唱边作,以强化学习效果。

2、故事:

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适合孩子的年龄、心理及语言特点的故事,肯定大受欢迎。

教材中所选用的故事包括漫画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等。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益智的故事,让学生边学边动脑筋深入思考。

3、儿歌:

儿歌简短、生动、形式活泼,语言富于节奏感,最适合儿童学习。

        

4、诗歌:

教材也选用了少量适合学生读的古典诗,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让儿童接触一下古诗,效果良好,因为我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是具有道德教育和社会学习意义的。

此外,还有漫画、游戏、谜语等形式。

第一单元:

我们健康成长

主题一:

品格的试金石

1、诚实与信任之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能力目标:

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情感目标:

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重难点:

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

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

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新授:

阅读与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

2、教师总结:

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

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三、小组讨论

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

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

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五、教师总结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

孔子就说过:

“人无信不立。

”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

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

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有时候做到很难。

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

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己的人格。

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

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板书:

诚信:

2、诚信的回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情感目标:

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准备:

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新授:

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

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

四、教师总结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

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

板书:

诚信:

代价————回报

3、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能力目标:

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

情感目标:

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新授:

阅读与讨论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说明:

前面两个课题中所学的内容,毕竟在生活中不是经常发生,而是比较特殊的事情。

实际上,正如课文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诚信问题。

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的。

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

3、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

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阅读与思考

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且思考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

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3、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教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总结,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板书:

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4、与诚信“签约”

(一)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自查、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甚至陌生人等)曾经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准备几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几条格言。

(二)教师准备

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

本课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能力目标:

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知识目标:

牢固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结构

1.导入:

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或《曾子杀猪》等。

2.汇报:

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2]发生在家里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3]学校、班级里不诚信的人和事。

3.新授:

讨论:

不诚信的危害。

4.解决问题:

给同学写建议;送格言;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

5.总结,布置课后练习

六、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深情并茂地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二)汇报、讨论采访与调查的结果:

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组长汇报课前布置的采访、调查等情况。

妈妈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

我也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个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倾倒整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掀起整个海洋。

[2]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诚信是什么?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刻?

过渡:

这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不诚信的事例。

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

[3].讨论:

学习上不诚信的危害。

(1)学生上台讲古今中外严谨治学的故事。

(2)小组交流、讨论考试作弊的危害性。

(3)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课本,了解图意

看书上的插图,谈谈你看懂了什么?

有什么看法?

乐乐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处理的?

你有什么看法?

假如说你跟别人真承诺了一件事,经过一段的思考你反悔了,发现这件事不对了,这时候你还去做到吗?

假如你对他承诺的事是错的,不能做的,你得讲哥们义气,你还得去?

还要去,去跟他一起做那件坏事?

噢,那我明白了,所以说“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的、美丽的故事。

诚信,说它大,大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说它小,就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我们不用喊那么高的口号,其实我们身边的小事真能做到“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是真理去坚持,是谬误去斗争",就是好样的!

(四).提高认识见行动

(1)写格言,送格言

同学们课前准备了一些有关诚信的格言,也有的人创作了格言,要送给好朋友。

下面大家先交流一下。

你想把这句话送给谁?

(2)尝试给同学写建议

老师分发精美的小卡片,针对同学平时的言行,写一写你的建议,提出你的希望。

然后,把卡片郑重地送到对方的手中。

(3)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制作“诚信卡”

为自己列出“清单”,请同学督促自己今后要做到的条款。

如果都能做到了,就给自己帖上“诚信星”。

(五).总结,布置课后练习

1.教师总结:

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己,也用诚信来要求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其他身边的人,并做到持之以恒。

板书:

诚信的品质从小培养。

诚信要求自己、持之以恒

第二单元为了建设新中国

主题一站起来的中国人民

课题1:

从艰难中起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