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654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docx

大学生创业数据资料

17%的大学生想创业

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谋份职,往往被认为是端了“金饭碗”、“铁饭碗”。

不过,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难度也可想而知。

调查显示,大多毕业生因此“知难而退”,在意向就业岗位的选择上,仅有7.5%的大学生渴望进入政府机关工作。

该校大四学生小张说,政府机关单位的进入门槛太高,选择“公务员”职业的难度不亚于自主创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7%的大学生将中小企业作为就职意向行业,其中32.33%的大学生愿意选择私营、民营企业。

在调查中,毕业生普遍认为私营、民营企业工资待遇也不错,只要自己务实肯干,一样能够实现个人价值。

我省大学生在毕业后的方向选择上,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直接就业”、“考研或考公务员”、“自主创业”,比重分别为59.67%、17.17%、6.17%。

不少大学生认为,眼下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要求毕业生有两年的工作经验,不如尽早就业,工作稳定后再选择是否继续考研深造。

七成毕业生不要求专业对口

据介绍,在往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中,大多数学生把“薪酬与福利”这一因素放在首位,并引起一些招聘单位的不满。

不过,在此次调查中,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有了改观,66.67%的毕业生不再追求高薪酬,而是把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前景联系在了一起。

在择业的过程中,54%的受访者认为,个人能力是找工作的关键因素,另有35.5%的人认为大学成绩、各项证书以及工作和实践经验是择业的重要因素。

而就业职位是否和专业对口,大多数毕业生不以为意,74.86%的受访者表示,只要有机会找到工作,即使专业不对口也会接受,关键在于积累工作经验。

河南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预测

2006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15225人,比2005年增长27%。

其中,毕业研究生3654人,本科生81102人,专科生130469人,截止9月1日,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9.78%,实现就业人数171707人,比2005年同期增加0.89个百分点,就业绝对人数增加39029人,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年初制定的“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的就业工作任务。

但根据河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着就业观念不适应、就业质量不太高、供求信息不对称、就业渠道不畅通、就业政策不配套以及就业工作经费短缺等方面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与全省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大。

2006年有两大因素不容忽视,一个是河南和和全国一样,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增大,使得一些基础建设、能源、钢铁、房地产、汽车、建材等行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一些行业由投资过快增长、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产能过剩将逐步显现,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将受到遏制,这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行业及其关联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另一个是由于多种因素,人民币升值和金融风险压力增大。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国内外对下一步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仍心存疑虑,对今后的预期还不稳定。

如这些用人出口不畅,则其用人将受到影响。

2、大学生就业开始由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县城。

从区域分布看,2006年,高校毕业生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县城分布,在县城和乡镇工作的已近30%,大学生的就业更理性化。

尽管省会城市和省辖市吸纳了全省7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县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仍然较低,但与前两年相比,向县城流动已明显上升。

国有企业、学校和私营企业成为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约占毕业生的70%,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但由于私营企业在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大学生们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还有后顾之忧。

3、择业观念仍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观念不适应,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政策不配套等五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观念不适应。

多数毕业生希望进入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集团等,不愿意到基层。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

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

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4、就业信息来源多元化。

2005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多地是依赖学校。

有将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人才招聘会的信息作用在加强,仅次于学校这一信息渠道;亲戚、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影响在减弱;网上信息来源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渠道,多数毕业生通过网上查询就业信息。

5、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

一是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集中、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把握好节奏、调整好结构已是当务之急;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就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五是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二、大学生就业预测

1、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十一五”时期,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100万,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和任务将进一步加大。

2007年,预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60-580万人,而河南高校毕业生也将达25万人,就业人数再创新高。

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实际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将突破40万人。

2、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从全省的情况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的提高,又将有200万左右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其中处于就业年龄段的在80万人左右;预计2007年全省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将达40万人左右;加上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需要安排城镇就业人员总数达到200万人以上,而经济社会发展所能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约为100万个,远远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3、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从学历层次看,尽管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攀升,但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相对困难。

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性别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低于男性毕业生。

4、“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仍旧是多数毕业生的首选,不少毕业生会先就业后择业。

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5、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省会郑州、省辖市及其他经济发展较好地区,而选择县(区)、乡镇、农村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今年河南省毕业生虽然数量较大,但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更加宽松,有利条件比较多: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省委徐光春书记、省政府李成玉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省政府把毕业生就业列入重点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障碍正逐步清除,就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各省辖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突出其重要位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整体规划。

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良好格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成为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

2、高校的“一把手工程”已经深入人心。

自2003年以来,河南逐步把毕业生就业纳入高校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强调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高校的“一把手”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建立目标责任制,狠抓落实,不论是在硬件投入还是在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方面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些学校已经向学生庄严承诺,只要不过分挑拣,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毕业生“吃了定心丸”。

3、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得依靠经济的拉动和促进。

近几年来,河南经济和全国一样发展十分迅速,这对缓解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河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将直接拉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尤其是中部崛起,河南要实现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

建设创新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更好地发挥作用,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将更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创业,建功立业。

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河南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些都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舞台。

4、毕业生下基层的渠道更加畅通。

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标志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在这方面,河南已有了成功的经验,并且在全国推广,如鹤壁、平顶山市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

河南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受到中组部、教育部、人事部的肯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用人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机制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逐步放宽,政府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毕业生就业领域不断拓宽。

5、政策环境更加宽松、有力。

河南省成立了由20家省直单位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各自职能分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公务员考试录用、户籍人事档案管理、技能培训、失业登记、临时救助、待就业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市场建设、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框架体系,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

例如,在自主择业方面,破除了一切部门限制和地区限制,毕业生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自由流动;在自主创业方面,免除了创办企业的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可提供小额贷款资助;在鼓励下基层方面,除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外,在落户、职称、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在就业服务方面,不仅学校有周到的指导和服务,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也提供多种公益性服务;在择业期限方面,不仅毕业前可以找,而且毕业后两年内仍可双向选择;在困难救助方面,毕业后可以登记失业,享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特别困难的还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可以得到比如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司法救助等方面的支持。

可以说,现有政策涵盖了毕业生就业的各个方面,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框架体系。

6、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高校不断深化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改革。

各高校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调要紧密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在确立高校发展规模和布局结构调整等工作中,把就业状况作为重要依据,在安排年度招生计划、设置专业以及学位点和进行教学评估等方面与就业率适度挂钩,较好地坚持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原则,初步形成了事业发展、结构布局、经费使用等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推动了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不少高校在这方面也已有了成功的探索,如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培养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也将有力地促进毕业生就业。

三、应对措施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各自的权利义务范围内各司其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达到多赢和共赢。

作为政府部门,重在抓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抓规范服务和创造安全环境。

在制定政策方面要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次推进。

对高校而言,重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责任落实,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要有创新。

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有创造精神的群体,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力量。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政府部门、高校和社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而对高校毕业生而言,一定要抓住机会,尽量早定工作岗位。

1、加强领导,落实好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

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视程度,把促进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基础性、关键性的重要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2、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7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核心工作。

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倡导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大力拓展就业空间,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打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促进毕业生下基层所需资金、编制和待遇,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到贫困地区、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和创业。

  

3、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发展和培育市场,构建更加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服务。

大力推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丰富网上双选、远程面试、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功能,建立信息丰富的网络数据库,尽可能多的召开网上招聘会,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力争使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4、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按照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的要求,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建设,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

500。

据统计,2006年,全省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包括专职和兼职)人员约有4600人,人数基本符合国家要求,但人员素质偏低,就业指导水平不高,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为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机构、完善制度、充实队伍、创新举措、提高水平,切实为毕业生就业搞好服务。

5、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要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招生、培养部门与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有针对性地对就业率低的学校和专业进行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定方案,完善教学体系。

要把学生就业同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行“订单式”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半年实习与就业岗位相挂钩的方式,促进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更加紧密的结合。

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积极尝试把实训课堂搬到企业生产线上。

积极推行“双证书”或“多证书”培训制度,凡是可以颁发证书的领域,应保证使尽可能多的毕业生拿到“双证”或“多证”。

6、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和服务,举办针对这部分毕业生的专场招聘活动。

对于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实施失业登记制度,使其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政策优惠和各种免费服务;对于生活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可按有关规定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纳入其救助体系的毕业生可享受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服务。

高校要加大对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扶持力度,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防止因就业问题出现焦虑、悲观和不满情绪,采取有效措施,对这部分毕业生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努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

7、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力度,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省委、省政府对毕业生的关心和重视,使广大毕业生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宣传各部门、各单位采取的措施,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行业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专门数据统计毕业生就业率:

77.02%.

就业行业或部门

百分率

国有企业

30.92%

录取研究生

7.77%

出国

0.62%

民营及私营企业

12.10%

其它

2.66%

三资企业

6.26%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

0.95%

部队

0.62%

其他事业单位

2.73%

高等学校

1.83%

机关

3.54%

医疗卫生单位

0.07%

科研设计单位

2.36%

金融单位

4.59%

注:

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

工商行政管理64%、企业管理72.03%、国际企业管理84.18%、房地产经营管理73.82%、工商管理80.97%、投资经济70.07%、管理工程78.26%、技术经济85.93%、邮政通信管理96.55%、林业经济管理64.41%。

权威数据透析大学生就业真实状况

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有611万人,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指出,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级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而在就业过程中,究竟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什么?

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充满什么样的期望?

大学生如何正确的看待就业形势以及应对市场变化?

社会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

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群体本身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症结和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凤凰网与国内知名调查公司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的毕业两年以内的大学生和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14份,覆盖了一二三本院校以及民办高校和国外/境外高校,并包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

就业观:

本专科生先就业再择业,硕士博士希望一步到位

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面对就业的压力,喜欢的工作不容易找。

在回答"您认为找的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困难吗",81.2%的大学生认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非常困难或者比较困难,仅有6.5%的大学生认为比较容易,而专科生和硕士更难找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工作,专科生受学历水平的限制较大,硕士则容易高不成低不就,而且职业定位趋同,所以硕士的就业难度很突出,相比较而言,博士的优势体现的比较明显一些。

在无法实现自己喜欢和理想的状况下,找个栖息之地,先就业积累经验,然后再择业成为当前中国大学生的主导性就业观念。

调查显示,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最高,本科生体现的最明显。

当然,越是学历高,就越不甘于现状,越理想主义,硕士、博士选择一步到位的比例最高。

而也有不少大学生选择自己创业,其中,博士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专科生,而硕士似乎显得更加愿意过稳定的生活,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例最低。

数据来源:

凤凰网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共有来自全国的4714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

根据受访者对"您在就业时的目标是否明确"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发现学历越高就业目标越明确,择业范围也更明确。

其中,"211"或"985"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生的就业目标最明确,高于国外/境外高校4个百分点。

大致随着学校级别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目标明确性也随之提高。

数据来源:

凤凰网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共有来自全国的4714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

重待遇更重机会:

去外企成热门

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生择业最看重的两个因素是发展机会和薪酬福利。

发展机会最重要,排在第三至六位的因素分别是:

专业对口、行业前景、单位地域、单位性质。

男大学生更看重发展机会、薪酬福利和行业前景,而女大学生更看重专业对口、单位地域,单位性质。

女大学生更倾向于体制内就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是首选。

证明女生的择业观念相对保守、传统、追求稳定,对于职业前景的预期比较低,收入的期待值也相对较低。

不过,对于外企的选择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企的"实力"和"高薪"对男生女生都有较大的吸引力。

数据来源:

凤凰网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共有来自全国的4714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

可接受较低月薪,只要维持基本生活就可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6.7%的大学生选择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就业,选择三线城市和城镇的仅5.6%。

这说明,大学生普遍还是认为在一线和二线城市的职业空间大。

大学生就业的期待月薪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而结合大学生的地域选择与可接受月薪结合分析可以看出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薪酬的期望值和可接受值已经低于就业地区的基本生活水平,12.5%的大学生可接受不足1000元的月薪,近六成本科生的可接受月薪是1000-2000元,24.3%的硕士可以接受1000-2000元的月薪,还分别有6.4%、3.0%、2.1%的专科、本科、硕士对于第一份工作可以接受"零月薪,只要有工作就行"。

虽然大学生就业更倾向于选择消费水平偏高的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但是大学生对薪水的要求却低于这些城市的平均生活水平。

约半数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的期待月薪和可接受月薪是1000-2000元,六成以上的二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可以接受不足2000元的月薪。

大学生对待遇的期待降低,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根据就业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体现出就业的理性一面;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一二线城市就业的高度聚集,大学生对体制内就业的"高涨热情",这又是对择业范围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